第143章
战争的时候咱们也会去抢匈奴的牛羊,和平时边贸会有牛羊贸易。胡人的牛不输于禁止杀牛的范畴,京城世族中养的肉牛也是钻的如此空子。
胡人放牧的牛,不算耕牛。
宿谊记起,好似他原来所处世界哪个朝代傻逼兮兮的规定北疆放牧的牛也属于不能杀不能吃,希望能增加耕牛,结果反而人家不放牛了。
这种只能说当政者太傻逼,这种一刀切的政令,不起反作用才怪。虽然都是牛,但牛和牛之间也是不同的。中原上耕种的牛自然不能乱吃,但北疆上放牧的牛本来就是用来喝奶吃肉的,你不让杀,别人干嘛养?
昱朝的皇帝没蠢到这份上,不知道以后继任的皇帝会不会犯蠢。他要不要在有生之年写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宿谊摇了摇头。他抽奖抽到的可能性都比自己写的可能性更大。
宿谊去监督后勤,底层士兵知道之后,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是这种最基本的需求的满足,才让他们感觉到熨帖。大部分士兵所图的,不过是打仗之余能吃饱穿暖而已。宿谊所做之事,正好在他们心坎上。
而宿谊这个高大上的人,居然会关心这么庸俗的吃饭穿衣问题,更是让他们感觉不习惯之余又更加从心底觉得宿谊是个真正的好人、高人。
宿谊不知道自己管个后勤也能管出个忧国忧民的高人风度。大概是无论是天师和国师,都和管边关将士吃饭穿衣搭不上边吧。
慕晏不是北疆编制内的人,本来他不该插手。谁知道皇帝在知道宿谊暂时回不来,慕晏也跟着保护宿谊之后,就特意下旨,让慕晏听从马崇指挥便宜行事。慕晏以保护宿谊的安全为首要任务,若是需要,他也可以带兵出战。
这是明面上的圣旨,私底下皇帝给慕晏的密旨写的是恭喜慕晏终于如愿以偿可以砍匈奴人了,皇帝陛下让慕晏在战场上随便浪,注意保护好宿谊和他自己的安全就成。
皇帝陛下说了,希望慕晏和宿谊能安全的、准时的回来参加他的寿辰,若是带来边关大胜的消息,就更好了。
慕晏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对马崇表示,若是有拼杀的任务,多他一个也不多是吧?
马崇当然高兴无比。慕晏不仅是杰出的主将,也是一员有名的悍将。如果慕晏的功夫没退步,那以他在北疆待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匈奴之中能胜过他的人也不多。
这个不多是保守估计,估计的是马崇没见过的。
也就是说,马崇见过的,没有。
曾经宿谊刚听到慕晏武力值评价的时候吓了老大一条。就慕晏那风流倜傥面若桃李的样子,战场上能凶成什么样子?后来跟着慕晏去了一次高句丽,宿谊才知道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怪不得在青州慕晏的名声能达到小儿止啼的地步,慕晏在战场上真的很凶很可怕。
“以前他就很可怕了,板着一张脸跟罗刹鬼似的。”马崇道,“没想到现在更可怕了。他居然还笑!”
“一刀将人劈成两半,溅一身鲜血之后,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这不是凶,这是变态。”宿谊当着慕晏的面吐槽道,然后被慕晏凑到耳边威胁“等回京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宿谊掏掏耳朵。
收拾他?等回京他就跟皇帝老爹说,把隽乐和荣秀都接到府上来住。有两个弟弟坐镇,看谁收拾谁。
慕晏看着宿谊挑衅的笑容,知道他心中鬼主意一大堆,立刻住嘴不再去撩他。若宿谊真出什么鬼主意,皇宫里一家子都会站在宿谊那边,他还真的敌不过。
..............................
后勤看好了,武器装备好了,将士们整装待发了,匈奴大军终于打进来了。
本来马崇看着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心想开城门全军出击干他丫的。现在昱朝打了好几次胜仗,心中早对匈奴没什么惧怕了。
不过慕晏道:“康乐做的地雷和火炮只有在攻城时作用才更大。我们固守城池,后面是昱朝广阔的补给,不惧打持久战。待他们人退后时,再趁胜追击胜势更大。”
马崇道:“我知道,只是说说而已。真冲出去,我早就被匈奴人砍死了,还能守到现在。”
马崇叹了口气,遗憾道:“也是那些武器机动性太差,准头也太差,若是能像弓箭一样,便于携带,准头也强,老夫还真想冲上去。”
慕晏道:“的确。不过以后可以慢慢研究。”
马崇笑道:“国师会继续研究吧?”
慕晏道:“以康乐态度,是不会亲自研究。不过朝中供奉的工匠们不是白被养着。”
马崇点头:“说的也是。国师是做大事的人。而且……国师虽有雷霆之怒,但看得出是很纯善的人,害人性命之事,他还是做不来啊。”
慕晏叹气。
若是可能,他再不想让宿谊接触任何战事之事。宿谊不应该接触尸山血海。
只是他有心保护宿谊,天却不随人愿。
往好的想,宿谊能安然无事,已是大幸,不该强求更多了。
何况,匈奴人将宿谊带到北疆,对他们自己而言,或许并不是福。
匈奴大军压上昱朝的防线,宿谊虽不在前线,却时时刻刻关心着前线的消息,关心着他的地雷阵。
宿谊制造的地雷阵,为了让其起到最大杀伤的效果,特意制造的是机关引爆式的地雷。也就是踩到地雷的时候不会炸,要踩到最前面的地雷,整片地雷才会爆炸。
现在的大军都是列的方阵,因为还没有各种热武器,除了防备有人偷袭之外,大军前行的时候防备并不多。
若是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还会防备对方城墙上的远程武器。现在一片空荡荡的地方,看得出四处不可能有大部队埋伏,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谨慎。
宿谊本制作的是敌军触发的地雷阵,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种地雷阵被改了。为了保证地雷正被触发,除了敌军触发的机关之外,还有斥候专门守在地雷阵旁,若是触发不了,便以己身触发。
也就是送死。
宿谊若是知道,肯定会坚决反对。但两军交战的时候,这种死士很常见。在高句丽战场的时候,也是战况出乎意料的顺利,才没有死士出现。不过就算出现,慕晏也不会让宿谊知道。
宿谊知道打仗会死人,但宿谊无法接受自己人去送死。可为了胜利,有时候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现代战场尚且如此,古代人命可没有现代那么值钱。
不过或许是宿谊天师好运加成,地雷阵全部被敌军触发,没有用上自己人。马崇知道之后,很是惊讶。
地雷阵在实验的时候,触发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并不算高。所以宿谊做了好几片区域,还考虑到了匈奴军队撤退的时候。并且宿谊在周围做了标记,若是自己人追击,需要绕过什么地方,免得炸到自己人。
马崇的布置,是将百分之六十变成百分之百。谁知道在实战过程中,地雷阵居然百分之百炸了。
“或许是天师不希望自己人多死吧。”慕晏叹气,“在高句丽的时候也一样,战事顺利的不像话,将士的伤亡都不像是打仗。”
马崇乐呵呵道:“那不是更好?”
虽然为了战术派人送死的时候马崇丝毫不皱眉头,但一个出色的大将,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士兵的。若能少死人,谁不愿意?
“上次康乐遭受九死一生的杀劫,这次若是康乐做的过火了……”王博源担忧道。
慕晏眉头跳了一下,道:“康乐应该有分寸吧。”
现在慕晏也说不出来没有劫数之事了。虽然那什么杀劫是他们编造出来的,但宿谊被匈奴劫持,难道不是劫数吗?虽然迟了些时日才来,但高句丽战事扫尾也在那时候临近劫数,说不准天道正等着这时候算总账。
慕晏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信了又如何?他就能管住宿谊了?慕晏觉得头疼。
若只是提供武器,人只在后面待着,不做其他多余的事,应该没事吧?慕晏不确定的想着。
但他越是如此想,宿谊好似越不会消停。慕晏握紧手中长刀,心情沉重。
马崇叹了口气。
本来战事如此顺利,他应该高兴的。但若是国师因此出事,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毕竟即使没有国师横插一杠子,这场战斗他也不会输。他都赢了好多次了。
人心中都有杆天平。宿谊认为用自己一人换那么多人很划算,但在其他官员,甚至百姓眼中,都不是那么回事。
“快点结束。”几人心中如是想。
这次防卫战结束的越早,变数越小。
....................................
匈奴的军队在经历地雷阵时造成了很大恐慌。马崇等人以为,受此冲击之后,匈奴的攻势很快就会溃散,到时候就是他们反击之时,说不定根本用不到兵临关前。
但匈奴却很快就重整了阵型,并及时做出了应对。他们猜测这是一种机关,高句丽战场上宿谊带去的那些强大的有雷鸣声般的武器,也早已经传到匈奴人耳中。他们在昱朝的钉子,特别是安插在宿谊身边那随从,递了不少消息回匈奴。
虽然那时候地雷还在研发中,但雏形已经有了。
匈奴军队的应对方式和应对弓箭等远程攻击武器一样,就是驱赶奴隶走在前面,充当人盾。
匈奴是奴隶制度,这些“南人”奴隶在他们看来,比牛羊更廉价,正好充当马前卒。
宿谊在制造地雷的时候,就知道地雷阵的应对方式。但他以为这要下一次战斗的时候,敌人才会想出应对方式,没想到这么快。
而且匈奴人采取的,偏偏是宿谊最不愿意看到的,以人作为盾墙。
马崇等一干将士早就习惯了。在战争中,平民的伤亡不可避免,用这种方式来抵挡敌人攻击,更是常见。
不仅仅是匈奴人会做,中原王朝也会做。不过中原王朝多是在逐鹿中原时做,在守御边疆的时候却不做了。因为朝廷稳固了,再做“残忍”的事,就会有人抨击“有伤天和”,不是“仁义之师”了。
所以这时候他们倒是束手束脚了。即使战斗胜利了,被朝中文臣参一本,回去之后不一定是福是祸。
不过自己虽然不怎么做,但对方做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有恻隐之心。若是有恻隐之心,边关早就被攻破了。
匈奴人在攻城的时候,最爱驱一群“南人”来到阵前,用各种方式折磨给守边的将士看。若是守边的将士过于愤怒自己冲出城门,便是计谋得逞。若不能得逞,也可打击守边将士乐趣。
即使这两点都没有,至少可以振奋他们自己的士气,或者让他们自己的将士开心。
匈奴人在阵前做出的凶残之事不可胜数,守边将士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便是,决不能让这群人攻进来,若匈奴人攻进来,他们背后的百姓,都会遭此厄运。
宿谊没有亲眼看到,但也听说了。
在影视小说中,宿谊曾经多次看到比这个更残忍的事。其他不说,中学近现代史课本上就有许多大屠杀惨事。
但从书本或者屏幕上看到,和自己亲身经历,是两回事。即使那亲身经历只是亲耳听闻,只是位于同一个地方,宿谊并没有亲眼看见。但其震撼和愤怒,也远远强过从书本或者屏幕上看到。
宿谊现在脑海里非常痛恨自己曾经的软弱。为什么不早点把热兵器拿出来?若是现在组一队火枪队,早打到匈奴王庭去了吧?
宿谊身边的人不知道宿谊为何会陷入自责,但他们看得出来宿谊的自责。
可无论宿谊为何自责,他们认为,都不该宿谊自责。战争会有死亡,匈奴人就是这么残暴,这个宿谊有什么关系?宿谊已经给他们带来更多了。
他们也希望宿谊能有通天之能,从此天下再无战事。但朝廷的宣传非常好,宿谊不过是大才华的高人而已,高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许多力所不能及的事。
宿谊自己还差点被匈奴人杀了呢。宿谊每次做大事,都会被天道惩罚呢。
所以,国师真不应该自责。
宿谊听人劝慰后,勉强打起精神。之前的事已经过去了,后悔也没用,只有着眼于现在。
这次匈奴人的攻势十分强烈,即使有地雷阵,他们也打到了边关城墙下。
这时候马崇等人才真正确定,这次居然是匈奴大汗亲征。
怪不得,怪不得匈奴人遭遇了地雷阵还能迅速重整阵型,除了被地雷炸死的人,几乎没有造成其他影响。原来是有这么一员主将。
匈奴大汗行军打仗的本事,宣称和昱朝皇帝比肩。两人虽然没有比过,但各自的战绩便已经让人感慨,或许这并不是匈奴人吹嘘。
匈奴大汗年龄甚至比昱朝皇帝还小五岁。他拥有强大的军事才华,结束了匈奴的纷争,在匈奴人心中地位十分高。
他为何会来到这里?
匈奴大汗骑在战马上,丝毫没有将城墙上兵器放在眼里。他面前是那一群“南人”奴隶做成的人墙,以及匈奴士兵组成的铁甲盾墙。
“可惜,没能让昱朝的国师来王庭一聚。”匈奴大汗讲的是昱朝的官话,他声如洪钟,匈奴将士将其话不断重复,即使是城墙之后,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所说的都是昱朝人能听懂的官话。
胡人放牧的牛,不算耕牛。
宿谊记起,好似他原来所处世界哪个朝代傻逼兮兮的规定北疆放牧的牛也属于不能杀不能吃,希望能增加耕牛,结果反而人家不放牛了。
这种只能说当政者太傻逼,这种一刀切的政令,不起反作用才怪。虽然都是牛,但牛和牛之间也是不同的。中原上耕种的牛自然不能乱吃,但北疆上放牧的牛本来就是用来喝奶吃肉的,你不让杀,别人干嘛养?
昱朝的皇帝没蠢到这份上,不知道以后继任的皇帝会不会犯蠢。他要不要在有生之年写一本经济学方面的书?宿谊摇了摇头。他抽奖抽到的可能性都比自己写的可能性更大。
宿谊去监督后勤,底层士兵知道之后,感动的热泪盈眶。就是这种最基本的需求的满足,才让他们感觉到熨帖。大部分士兵所图的,不过是打仗之余能吃饱穿暖而已。宿谊所做之事,正好在他们心坎上。
而宿谊这个高大上的人,居然会关心这么庸俗的吃饭穿衣问题,更是让他们感觉不习惯之余又更加从心底觉得宿谊是个真正的好人、高人。
宿谊不知道自己管个后勤也能管出个忧国忧民的高人风度。大概是无论是天师和国师,都和管边关将士吃饭穿衣搭不上边吧。
慕晏不是北疆编制内的人,本来他不该插手。谁知道皇帝在知道宿谊暂时回不来,慕晏也跟着保护宿谊之后,就特意下旨,让慕晏听从马崇指挥便宜行事。慕晏以保护宿谊的安全为首要任务,若是需要,他也可以带兵出战。
这是明面上的圣旨,私底下皇帝给慕晏的密旨写的是恭喜慕晏终于如愿以偿可以砍匈奴人了,皇帝陛下让慕晏在战场上随便浪,注意保护好宿谊和他自己的安全就成。
皇帝陛下说了,希望慕晏和宿谊能安全的、准时的回来参加他的寿辰,若是带来边关大胜的消息,就更好了。
慕晏领会了皇帝陛下的意思,对马崇表示,若是有拼杀的任务,多他一个也不多是吧?
马崇当然高兴无比。慕晏不仅是杰出的主将,也是一员有名的悍将。如果慕晏的功夫没退步,那以他在北疆待了这么多年的经验,匈奴之中能胜过他的人也不多。
这个不多是保守估计,估计的是马崇没见过的。
也就是说,马崇见过的,没有。
曾经宿谊刚听到慕晏武力值评价的时候吓了老大一条。就慕晏那风流倜傥面若桃李的样子,战场上能凶成什么样子?后来跟着慕晏去了一次高句丽,宿谊才知道什么叫做人不可貌相。怪不得在青州慕晏的名声能达到小儿止啼的地步,慕晏在战场上真的很凶很可怕。
“以前他就很可怕了,板着一张脸跟罗刹鬼似的。”马崇道,“没想到现在更可怕了。他居然还笑!”
“一刀将人劈成两半,溅一身鲜血之后,脸上露出温和的微笑。这不是凶,这是变态。”宿谊当着慕晏的面吐槽道,然后被慕晏凑到耳边威胁“等回京后看我怎么收拾你”。
宿谊掏掏耳朵。
收拾他?等回京他就跟皇帝老爹说,把隽乐和荣秀都接到府上来住。有两个弟弟坐镇,看谁收拾谁。
慕晏看着宿谊挑衅的笑容,知道他心中鬼主意一大堆,立刻住嘴不再去撩他。若宿谊真出什么鬼主意,皇宫里一家子都会站在宿谊那边,他还真的敌不过。
..............................
后勤看好了,武器装备好了,将士们整装待发了,匈奴大军终于打进来了。
本来马崇看着这么好的武器装备,心想开城门全军出击干他丫的。现在昱朝打了好几次胜仗,心中早对匈奴没什么惧怕了。
不过慕晏道:“康乐做的地雷和火炮只有在攻城时作用才更大。我们固守城池,后面是昱朝广阔的补给,不惧打持久战。待他们人退后时,再趁胜追击胜势更大。”
马崇道:“我知道,只是说说而已。真冲出去,我早就被匈奴人砍死了,还能守到现在。”
马崇叹了口气,遗憾道:“也是那些武器机动性太差,准头也太差,若是能像弓箭一样,便于携带,准头也强,老夫还真想冲上去。”
慕晏道:“的确。不过以后可以慢慢研究。”
马崇笑道:“国师会继续研究吧?”
慕晏道:“以康乐态度,是不会亲自研究。不过朝中供奉的工匠们不是白被养着。”
马崇点头:“说的也是。国师是做大事的人。而且……国师虽有雷霆之怒,但看得出是很纯善的人,害人性命之事,他还是做不来啊。”
慕晏叹气。
若是可能,他再不想让宿谊接触任何战事之事。宿谊不应该接触尸山血海。
只是他有心保护宿谊,天却不随人愿。
往好的想,宿谊能安然无事,已是大幸,不该强求更多了。
何况,匈奴人将宿谊带到北疆,对他们自己而言,或许并不是福。
匈奴大军压上昱朝的防线,宿谊虽不在前线,却时时刻刻关心着前线的消息,关心着他的地雷阵。
宿谊制造的地雷阵,为了让其起到最大杀伤的效果,特意制造的是机关引爆式的地雷。也就是踩到地雷的时候不会炸,要踩到最前面的地雷,整片地雷才会爆炸。
现在的大军都是列的方阵,因为还没有各种热武器,除了防备有人偷袭之外,大军前行的时候防备并不多。
若是兵临城下的时候,他们还会防备对方城墙上的远程武器。现在一片空荡荡的地方,看得出四处不可能有大部队埋伏,他们自然也不会多谨慎。
宿谊本制作的是敌军触发的地雷阵,但他不知道的是,这种地雷阵被改了。为了保证地雷正被触发,除了敌军触发的机关之外,还有斥候专门守在地雷阵旁,若是触发不了,便以己身触发。
也就是送死。
宿谊若是知道,肯定会坚决反对。但两军交战的时候,这种死士很常见。在高句丽战场的时候,也是战况出乎意料的顺利,才没有死士出现。不过就算出现,慕晏也不会让宿谊知道。
宿谊知道打仗会死人,但宿谊无法接受自己人去送死。可为了胜利,有时候必须有人做出牺牲。
现代战场尚且如此,古代人命可没有现代那么值钱。
不过或许是宿谊天师好运加成,地雷阵全部被敌军触发,没有用上自己人。马崇知道之后,很是惊讶。
地雷阵在实验的时候,触发率只有百分之六十左右,并不算高。所以宿谊做了好几片区域,还考虑到了匈奴军队撤退的时候。并且宿谊在周围做了标记,若是自己人追击,需要绕过什么地方,免得炸到自己人。
马崇的布置,是将百分之六十变成百分之百。谁知道在实战过程中,地雷阵居然百分之百炸了。
“或许是天师不希望自己人多死吧。”慕晏叹气,“在高句丽的时候也一样,战事顺利的不像话,将士的伤亡都不像是打仗。”
马崇乐呵呵道:“那不是更好?”
虽然为了战术派人送死的时候马崇丝毫不皱眉头,但一个出色的大将,没有不爱护自己的士兵的。若能少死人,谁不愿意?
“上次康乐遭受九死一生的杀劫,这次若是康乐做的过火了……”王博源担忧道。
慕晏眉头跳了一下,道:“康乐应该有分寸吧。”
现在慕晏也说不出来没有劫数之事了。虽然那什么杀劫是他们编造出来的,但宿谊被匈奴劫持,难道不是劫数吗?虽然迟了些时日才来,但高句丽战事扫尾也在那时候临近劫数,说不准天道正等着这时候算总账。
慕晏觉得,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但信了又如何?他就能管住宿谊了?慕晏觉得头疼。
若只是提供武器,人只在后面待着,不做其他多余的事,应该没事吧?慕晏不确定的想着。
但他越是如此想,宿谊好似越不会消停。慕晏握紧手中长刀,心情沉重。
马崇叹了口气。
本来战事如此顺利,他应该高兴的。但若是国师因此出事,他实在是高兴不起来。
毕竟即使没有国师横插一杠子,这场战斗他也不会输。他都赢了好多次了。
人心中都有杆天平。宿谊认为用自己一人换那么多人很划算,但在其他官员,甚至百姓眼中,都不是那么回事。
“快点结束。”几人心中如是想。
这次防卫战结束的越早,变数越小。
....................................
匈奴的军队在经历地雷阵时造成了很大恐慌。马崇等人以为,受此冲击之后,匈奴的攻势很快就会溃散,到时候就是他们反击之时,说不定根本用不到兵临关前。
但匈奴却很快就重整了阵型,并及时做出了应对。他们猜测这是一种机关,高句丽战场上宿谊带去的那些强大的有雷鸣声般的武器,也早已经传到匈奴人耳中。他们在昱朝的钉子,特别是安插在宿谊身边那随从,递了不少消息回匈奴。
虽然那时候地雷还在研发中,但雏形已经有了。
匈奴军队的应对方式和应对弓箭等远程攻击武器一样,就是驱赶奴隶走在前面,充当人盾。
匈奴是奴隶制度,这些“南人”奴隶在他们看来,比牛羊更廉价,正好充当马前卒。
宿谊在制造地雷的时候,就知道地雷阵的应对方式。但他以为这要下一次战斗的时候,敌人才会想出应对方式,没想到这么快。
而且匈奴人采取的,偏偏是宿谊最不愿意看到的,以人作为盾墙。
马崇等一干将士早就习惯了。在战争中,平民的伤亡不可避免,用这种方式来抵挡敌人攻击,更是常见。
不仅仅是匈奴人会做,中原王朝也会做。不过中原王朝多是在逐鹿中原时做,在守御边疆的时候却不做了。因为朝廷稳固了,再做“残忍”的事,就会有人抨击“有伤天和”,不是“仁义之师”了。
所以这时候他们倒是束手束脚了。即使战斗胜利了,被朝中文臣参一本,回去之后不一定是福是祸。
不过自己虽然不怎么做,但对方做的时候,他们也不会有恻隐之心。若是有恻隐之心,边关早就被攻破了。
匈奴人在攻城的时候,最爱驱一群“南人”来到阵前,用各种方式折磨给守边的将士看。若是守边的将士过于愤怒自己冲出城门,便是计谋得逞。若不能得逞,也可打击守边将士乐趣。
即使这两点都没有,至少可以振奋他们自己的士气,或者让他们自己的将士开心。
匈奴人在阵前做出的凶残之事不可胜数,守边将士习以为常,甚至有些麻木了。
他们现在唯一的想法便是,决不能让这群人攻进来,若匈奴人攻进来,他们背后的百姓,都会遭此厄运。
宿谊没有亲眼看到,但也听说了。
在影视小说中,宿谊曾经多次看到比这个更残忍的事。其他不说,中学近现代史课本上就有许多大屠杀惨事。
但从书本或者屏幕上看到,和自己亲身经历,是两回事。即使那亲身经历只是亲耳听闻,只是位于同一个地方,宿谊并没有亲眼看见。但其震撼和愤怒,也远远强过从书本或者屏幕上看到。
宿谊现在脑海里非常痛恨自己曾经的软弱。为什么不早点把热兵器拿出来?若是现在组一队火枪队,早打到匈奴王庭去了吧?
宿谊身边的人不知道宿谊为何会陷入自责,但他们看得出来宿谊的自责。
可无论宿谊为何自责,他们认为,都不该宿谊自责。战争会有死亡,匈奴人就是这么残暴,这个宿谊有什么关系?宿谊已经给他们带来更多了。
他们也希望宿谊能有通天之能,从此天下再无战事。但朝廷的宣传非常好,宿谊不过是大才华的高人而已,高人也是人,是人,就有许多力所不能及的事。
宿谊自己还差点被匈奴人杀了呢。宿谊每次做大事,都会被天道惩罚呢。
所以,国师真不应该自责。
宿谊听人劝慰后,勉强打起精神。之前的事已经过去了,后悔也没用,只有着眼于现在。
这次匈奴人的攻势十分强烈,即使有地雷阵,他们也打到了边关城墙下。
这时候马崇等人才真正确定,这次居然是匈奴大汗亲征。
怪不得,怪不得匈奴人遭遇了地雷阵还能迅速重整阵型,除了被地雷炸死的人,几乎没有造成其他影响。原来是有这么一员主将。
匈奴大汗行军打仗的本事,宣称和昱朝皇帝比肩。两人虽然没有比过,但各自的战绩便已经让人感慨,或许这并不是匈奴人吹嘘。
匈奴大汗年龄甚至比昱朝皇帝还小五岁。他拥有强大的军事才华,结束了匈奴的纷争,在匈奴人心中地位十分高。
他为何会来到这里?
匈奴大汗骑在战马上,丝毫没有将城墙上兵器放在眼里。他面前是那一群“南人”奴隶做成的人墙,以及匈奴士兵组成的铁甲盾墙。
“可惜,没能让昱朝的国师来王庭一聚。”匈奴大汗讲的是昱朝的官话,他声如洪钟,匈奴将士将其话不断重复,即使是城墙之后,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们所说的都是昱朝人能听懂的官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