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就在慢慢学习当中,神童试的时间很快就要到了,负责礼仪训练的老师开始教这群孩子演礼。此时崔瑛才知道神童试要分两轮,笔试一轮只要会默《孝经》和《论语》就行,面试一轮,则由皇帝和宰相一起对他们进行单独询问,然后选择最优秀的孩子陪伴帝国未来主宰的成长。
#
七月初,皇帝召神童入殿应试。
第15章 神童试
显德二十年壬午科神童试在大周皇宫的崇文殿举行。
即使很兴奋,前一天天刚刚擦黑的时候,所有应神童试的生员都回到了住处,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躺在了床上。
七月初三一早丑时刚过,大家便都被仆役们唤醒,然后沐浴更衣,吃点简单东西,收拾整齐,步行前往皇宫应试。
这次神童试的人选是由皇帝点名和地方官推荐相结合的,地方推荐上来的神童需要先经一道礼部试,合格的才能留下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应考的考生们在宣德门外按演礼时的次序站成四列十二排,范坦与王偃理所当然地站在最前面,崔瑛则站在中间,比家里有官职的人靠后,但比地方推举上的人靠前。
所有人,包括此前经常见到皇帝的范坦都拘紧地厉害,从早上开始,院子里就没有人说话。晨光熹微,穿着红袍紫蟒的官员们或说或笑的走进宣德门内。今天不是大朝会,这些高级官员们就是考查神童试的考官。
柴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自夺取幽州,有了一统天下的格局后,他便注重提高文官地位,让文武官员在职能上分离地更清晰。相应地,对官员也更宽容。虽然官员们没肆无忌惮到像宋朝那样直接在朝会上讲小话,逼得不好意思骂人的赵匡胤只能改良官帽,但朝会的气氛也并不压抑,走在路上说说笑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还有一刻便到卯时,往常带着他们演礼的礼部侍郎走到他们面前,语气温和却响亮地说:“宣神童科生员入朝觐见!”
崔瑛低着头,跟随前面人的脚步亦步亦趋地向前走。在周的皇宫既不大也不雄伟,前身只是唐代的一位节度使的官宅,后梁立为皇宫,后晋后汉包括大周都只在这基础上略做了修改,使之在建筑格局上符合一朝皇宫的格局。步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崇文殿。
崇文殿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玉砌雕栏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种非常润泽的光芒。但此刻走过栏杆的少年们可没有心思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紧绷着脸,安静地走进殿内,按照演礼的规矩面向陛阶行稽首大礼。
整个崇文殿并不大,此时正式场合的座位还是以席、榻为主,陛阶也不像明清皇宫那么高,崔瑛的余光甚至能看到皇帝垂下的龙袍。
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和掌控者,崔瑛也是非常紧张的。他缓慢地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平静下来。
“你们能站到殿前来,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不必紧张,只管安心答题就是。”皇帝柴荣的声音略有些苍老,但也足够和蔼。
“生员入座~~”在柴荣简单地说上几句勉励的话后,司仪拖长了声音宣布开始进入考试流程。
每个人的座位都是事先说明的,在陛阶下拉开了八列案几,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头案,应该是历年殿试考生使用的。崔瑛找到自己的位置,跪坐在席上,仔细检查桌上的物品。
一座山型笔架,上面搁了两支毛笔,一块徽墨,一方石砚,只打眼一看就是好东西,至少比崔瑛往日里用的文具要高上一档,就连水盂砚滴都是非常有艺术感的瓷器。
等他们都坐定,小内侍们捧了卷轴恭敬地颁到他们面前。崔瑛用双手接了,确定桌上没有脏污,才仔细的打开卷轴。
这一场笔试非常简单,只有两部分题,前面是贴经,就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只是需要填的字略多一些,《孝经》和《论语》各出十题,每十题占了一张卷轴;后面则是一道策论,问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崔瑛一边磨墨一边在心底慢慢回忆这两部书,慢慢落笔,确保不出任何错误。他能感觉到,原本坐在他们身后的官员们开始起来走动,有时还会在某些人身边驻足。而皇帝却离开了崇文殿,似乎到后面去了。
他强迫自己收敛心神,不要在乎外面的干扰,这项功夫在范坦一天天在他练字的时候向他安利书画好处的督促下,进步极为神速。
两卷贴经一写完,便立即有一位红袍的官员将自己的卷子抽走,还招呼他的友人一起来品鉴起崔瑛的字来。
崔瑛一边铺开草稿列策论的提纲,一边在心底恶狠狠地想:这要是搁现代,就这监考态度,必须投诉,考场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严重影响考生情绪,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想想当初中高考监考前的培训、注意事项、考试,崔瑛再一次深刻地感觉到,古代不位居人上,就真的没什么人权。
在心底吐槽完毕,注意力还是得回到试卷上来,这道策论出的实在是太大,不过大题目小切口,这是属于中高考作文写作常识了,崔瑛自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他先在草稿中间画上一个圈,写下“中庸”两个字,又在一侧勾勒出一张阴阳鱼,在阴阳鱼附近写下诸如平衡、教育、流通等等一系列文字再用一两个字注明六安城相应的事件,然后在草稿的另一边,将这些词语整理成体系,提炼出文章的大纲。
这是崔瑛在现代写作和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先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出众多可能,再将这些可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成框架,之后再进行写作就顺利的多了。跟着崔瑛学会这套思维方式的学生,不仅高中议论文从来不犯难,而且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效率也都是相当高的。
框架列了出来,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崔瑛重新铺开一张草稿,他现在并不会正统策论的写法,但写散文重内容,对崔瑛来说要写比重形式的骈文容易很多。除了要尽量使用文言词语,别让自己的文章显得太“质朴”外,就是要小心别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典故,这些都是极易露出马脚的地方,即使在草稿上也不能出现失误。好不容易将草稿打完,崔瑛才发觉已经过了正午,他的桌角上放了一块蒸饼和一碗汤。
崔瑛借吃东西的机会四下一打量,一开始那些红袍紫蟒的官员只还有三四个在场,却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些身着青衣的低级官员,而考生的座位也已经空出了六七张,看来这回是笔试完毕紧接着就面试的节奏了。
吃完东西,将桌子再次整理干净,保证试卷不被污损,崔瑛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草稿,改掉避讳字和几处语法不通达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誊抄,保证卷面整齐干净。
崔瑛将文章誊抄完毕,很快便有一个青衣官员领着他绕到后殿。这是一座小殿,只有崇文殿一半大小,他被引到西次间里。
“小郎君且坐在这里静候传唤,莫要心急,官家是个和气人,别担心。”
我要信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是个和气人,我就是个傻的。崔瑛在心底悄悄吐个小槽,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不是崔瑛没有坐儿,实在是大半天的跪坐让崔瑛的腿脚特别难受,可又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蹦跳跺脚,免得失仪,可不就只能站着活动气血了么。
等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崔瑛便被引到了正殿。崔瑛老老实实地低头行礼,站定,等待来自皇帝的面试。
前面的内容很简单,是一位坐在皇帝左边的老者询问一下崔瑛的家世、经历之类的东西,而皇帝拿了崔瑛的策论打算看一看。
“好字!”柴荣一声轻喝,将崔瑛的试卷递到他下首的柴宗训那里,“大哥儿来看看这孩子的字,堂堂之气跃然纸上啊!”
“果然是好字,乌方光大,可作永岱的法贴。”柴宗训点头道。
“没想到一个用数算应举的童生还写得一笔好字,吕圣功瞒得好紧,是怕我们抢了他的义子么?”坐在太子下首的一个老者凑上去看了看崔瑛的字,笑着点评了一句。
“吕圣功奏报说你擅数,报过即得?”
“笔数不多的话确实如此。”
“起居郎,报数。”柴荣稍稍坐直吩咐道。
这个对崔瑛确实没难度,可以证明地方奏报属实。
农事上有陈彭年的报告,也不必崔瑛说些什么。
“你这张草稿挺有意思,你为什么说国家最重要的是中庸?”
此时四书中的《大学》与《中庸》还没有被单独拎出,依然还是《礼记》中的一篇,陈抟老祖的阴阳鱼还没有传播开来,儒释道三家合流还没有开始,人们对于适度的认识并不够。
“天生万物,万物法天,则万物有共通之理。譬如一人,身陷流民之中,三日不得食。县尊大人开仓放粮,日食五升,必然腹胀而亡,需要从饮粥起慢慢调养,身体才会好。每日吃得不多不少,恰如其份,这就是中庸了。”崔瑛简单地阐释了他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对教育的作用、工匠商人的价值等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还顺便点了一下阶层固化的坏处。
“你觉得范坦、楚霄、成寅是什么样的人?”柴荣的问题一问出口,崔瑛就是一愣,说是让评价别人,其实评价别人的过程也让人们认识了你,要不卑不亢、要有礼有节,还不能太软弱、不能太假,这种问题真挺棘手的。
崔瑛想了一想,才慢慢说道:“范坦率真,醉心绘画,不喜俗务;楚霄自恃其才,不思进取;成寅用心,而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专心’二字。”
“此子煌煌然有君子风,见事也明白,是个好苗子。在吕蒙正回京前就让他先住你那儿去,他挺合适当永岱的学伴的。先让他和永岱处着,等方术斋的人手召齐再安排他其他差事。”崔瑛在绞尽脑汁回答皇帝和宰相问题时,皇帝已经和太子商量好了他的去处。
“庐州崔瑛,品性端良,数算精湛,为神童科甲等。封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崔瑛回答完问题,刚刚回到住处,翰林学士到崔瑛面前宣了旨。
都不用打听,光看周围人一水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是个极好的位置。齐国公就是当今太子柴宗训的嫡长子柴永岱,当今圣上前几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所害,柴宗训是皇后唯一的孩子,太子之位极为稳固。
而作为太子嫡长子的柴永岱据说聪明好学,深得父祖的喜爱。更好的是,如今太子孩子不多,庶出的都是女孩儿,可以说,齐国公伴读一大半可能是未来的天子近臣了。
崔瑛对政治是抱有相当戒心的,打定主意继续谨言慎行,先熬到义爷回京再做打算。
第16章 东宫
神童科考试一天结束同一天结果都出来了,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有崔瑛、王偃和一个住在另一个院子里名叫柳方的少年,崔瑛以书数策具佳,品行端良得授;王偃以精擅诗赋,家世高华得授;而那个叫柳方的少年则是因精通百工,巧思善学得授。
乙等的有痴于画技的范坦、长于诵读的成寅、擅长数算的卫十六,朱钤和张翼及另一个院子里的另外三人也都在其中。丙等选了十六人,都是由州府选派上来的人。而楚宵及其他十来个人都以学艺未精的理由落选,赏布帛银两遣送回乡了。落选的生员皇帝专门颁下谕旨,令州府官员不得慢待轻侮,教与敦厚长者居,令其专心治学,年岁稍长后再选入京中应科举考试。
崔瑛本来想甲科三人如果都住在东宫的话,好歹王偃与自己是相熟的,另一人一打听就知道是那种特别典型的工科男孩儿,醉心研究,认真规矩,情商不算特别高。崔瑛本身学的是计算机,论起来也是工科男一枚,相信相处起来并不艰难。
然而现实有点残酷,王偃本来就是先枢密使的孙子,家里父兄都在当官,亲爹就在京城住,根本不需要住到东宫;而那个柳方家是山东巨贾,生意铺得满天下,所有才以钱让自己独子折腾学习各种手艺,当家的一听自己宝贝儿子能给皇孙当侍读,连夜在离东宫一条街的地方砸重金买了一套宅子,也压根不用住东宫。
崔瑛本来想推辞一下,住到吕龟图家,然而陈彭年悄悄暗示崔瑛,吕家内帷不修,根本不得皇帝待见。早年让吕龟图任起居郎是给河东大族的面子,白养闲人,后来是不想牵连有宰相之材的吕蒙正,所以就让他这么混着了。
崔瑛:……干爷爷你到底做了什么,搞得老婆不喜,上司不爱的。连孙子的同学要住在你家里都怕受到污染?
新科的神童们甲等授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乙等授翰林院检校,入国子学学习;丙等封校书郎,入四门学学习。家远者给假三月,家近者即日到任。甲等即日授职赴任。
接到任命之后,家人在京的孩子们都离开了礼部给定的宅子,和家人们住了,只有崔瑛、楚霄等零星的几个人还留在这座楼宅务专门腾出来的宅子里。
“崔瑛最会装了,”在别人恭喜他的时候,楚霄在一旁假装小声地同另外两人落选的人说:“先认知县当干爹,巴结出一个名额来,又攀上户部家的卫十六,果然卫十六最后没争过他。明明三甲应该一样,偏偏就他能住进东宫,还不知是怎么计算来的呢。”
“楚霄,信口雌黄地过分了啊。”卫轩正好带着几个家仆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听到这话立即顶了上去,“没根没据地瞎说什么呢。”
“我说什么了?崔瑛都心虚地不吱声,你这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楚霄叫嚣道。
“阿瑛,你看你果然是人善被人欺了吧。”卫轩非常不高兴地坐到崔瑛身边,“你装没听见有意思吗?这不是败坏你名声吗?”
“他败坏的是他自己的名声,”崔瑛笑着对卫轩说:“我小时候先生就讲过一个故事,从此我就不再以恶意揣测别人了。”
“什么故事?”卫轩知道崔瑛有一肚子的小故事,迫不及待地坐近。
“等等,阿瑛要讲故事,算我一个。”王偃挥挥手示意下人去收拾东西并嘱咐道:“阿瑛帮我抄的那两轴诗一定要仔细收好,不要弄折了。”
崔瑛无奈地笑笑,“先生说他早年有两个朋友,一个叫东坡居士,一个是佛印和尚,有一天先生与佛印和尚去东坡居士家里玩,东坡居士问佛印和尚:‘在大师眼里我是什么’?”崔瑛沉下嗓子,模仿成人的声音,“佛印说:‘在我眼里施主是佛祖金身’。东坡居士心里高兴,但瞧着佛印如弥勒一个大肚能容,便开玩笑道:‘可是我看和尚却像牛屎一坨呢。’”
“哎呀,这个东坡居士实在是太可恶了,他怎么这么说他朋友?”卫轩着急地说。
“我还没说完呢,先生告诉我,这其实是一场佛家的辩难,胜利者是佛印和尚。”
“咦?为什么?”这下连王偃也惊讶起来了。
“先生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的人,见什么都佛,那看见牛屎的……”
“那就是屎由心生,心里有屎了呗。”卫轩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眼神轻蔑地瞥了一下还在琢磨这个故事的楚霄,点点头道:“果然是心里有屎了。”他重重地在“心”字上咬了一下重音,“所以看别人才都不是好人。”
楚霄反应过来,眼睛瞪地溜圆,“你敢骂我!”
“只是个故事而已。”崔瑛笑一笑,径自回屋去了。
屋里朱钤和成寅都已经回家去了,只有张翼还在收拾东西,但此刻他捂着嘴哆嗦地趴在床了,过了好半天才站起来,“你……你真是好促狭!”显然是刚才听了崔瑛与楚霄的对话,笑得不行了。
“好啦,这真是我小时候先生给我讲的故事,你快点整理东西吧,别笑岔气了。”崔瑛已经不将楚霄放在心上了,他可不相信皇帝在考完试后就会将眼线全部撤走,楚霄就算三年后还能入京考科举,有这样的经历在,仕途也已经可以预见了。里正在乡间虽然能只手遮天,但到了皇城脚下,却真的什么都不是,就是崔瑛现在身上挂得这个从七品的翰林讲读的身份就已经可以碾压他没商量了。
楚霄被崔瑛怼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敢用眼睛瞪他,却不敢再传些什么不靠谱的话了。崔瑛仔细的洗漱沐浴一下,入职第一天,总是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
“这孩子果然与娘是同出一门,”柴宗训看了看柴荣递过来的记录,有些好笑,又有些伤感,“孩儿记得娘小时候也给儿讲过这个故事。”
“是为你和清河吧,你们俩那时候每天只要一见面就斗,如今感情反到最好。”柴荣语气柔和地回忆着,“朕与你都知道你娘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身为女孩儿不得施展,朕想着,等朕得了这江山,定要让这天下河清海晏,民有其食,让你娘那样的女子也能施展所长。你是你娘抱在怀里教大的,可惜你娘走的早,永岱没受过她的教导,如今有个与她师出同门的孩子,就让他陪着永岱完成这个目标吧。”
“儿知道,明日他来东宫,儿会好好嘱咐他的。”柴宗训点头道。
崔瑛永远不知道,他之所以入住东宫,根本不是因为他义父不在京城,就是他义父入京了,他一时也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命运。
#
第二天一早,还是寅时,崔瑛就起了,换上一身绿色官袍,戴上进贤冠,他得赶在卯时前到翰林院点卯报到。
大周朝逢五才有大朝会,今天初四,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没有让三个嫩生生的新晋神童久等,点卯之后便将他们召入公署见面了。
“陛下召选特科神童为皇孙殿下侍读,那是官家的慈心。汝等要谨守本分,多谏请殿下习诵经典,不要拿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勾引皇孙玩物丧志。”面容清瞿的掌院学士用非常严厉的眼神看着他们,“王偃出自宰相之门,行事自有分寸;崔瑛你经义学得不错,行事向王偃多讨教一下;至于柳方,”他语气轻轻一顿:“将你的奇技淫巧都收起来,专心经义才是正道。”
很明显,这是一位非常非常传统的读书人,信奉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走吧,老夫带你们去东宫觐见太子。”老学士站起身来,率先走了出去。
三个少年跟在后面,互相打着些眉眼官司。王偃尴尬到不行,感觉刚才被表扬得一点儿也不开心。柳方打小就是家里独子,老爹惯他惯得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从来也不会说他一句重话,此时被当着两个同龄人的面一顿敲打,委屈地眼眶泛红,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崔瑛先悄悄握了握王偃的手,示意自己理解他,然后轻轻一捏柳方的手心,向他和善地一笑,悄悄提醒他平复一下情绪。红着眼眶进东宫,不论怎么说都实在太失礼了。
等柳方调整好情绪,东宫便到了。掌院学士似乎对皇帝选特科神童意见很大,当着太子的面,直斥此举废正道,将它与汉灵帝时鸿门都学相提并论。
#
七月初,皇帝召神童入殿应试。
第15章 神童试
显德二十年壬午科神童试在大周皇宫的崇文殿举行。
即使很兴奋,前一天天刚刚擦黑的时候,所有应神童试的生员都回到了住处,简单吃了点东西便早早躺在了床上。
七月初三一早丑时刚过,大家便都被仆役们唤醒,然后沐浴更衣,吃点简单东西,收拾整齐,步行前往皇宫应试。
这次神童试的人选是由皇帝点名和地方官推荐相结合的,地方推荐上来的神童需要先经一道礼部试,合格的才能留下来参加由皇帝主持的考试。应考的考生们在宣德门外按演礼时的次序站成四列十二排,范坦与王偃理所当然地站在最前面,崔瑛则站在中间,比家里有官职的人靠后,但比地方推举上的人靠前。
所有人,包括此前经常见到皇帝的范坦都拘紧地厉害,从早上开始,院子里就没有人说话。晨光熹微,穿着红袍紫蟒的官员们或说或笑的走进宣德门内。今天不是大朝会,这些高级官员们就是考查神童试的考官。
柴荣是一位雄才大略的英主,自夺取幽州,有了一统天下的格局后,他便注重提高文官地位,让文武官员在职能上分离地更清晰。相应地,对官员也更宽容。虽然官员们没肆无忌惮到像宋朝那样直接在朝会上讲小话,逼得不好意思骂人的赵匡胤只能改良官帽,但朝会的气氛也并不压抑,走在路上说说笑笑实在是太正常不过的事了。
还有一刻便到卯时,往常带着他们演礼的礼部侍郎走到他们面前,语气温和却响亮地说:“宣神童科生员入朝觐见!”
崔瑛低着头,跟随前面人的脚步亦步亦趋地向前走。在周的皇宫既不大也不雄伟,前身只是唐代的一位节度使的官宅,后梁立为皇宫,后晋后汉包括大周都只在这基础上略做了修改,使之在建筑格局上符合一朝皇宫的格局。步行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崇文殿。
崇文殿建在三级台阶之上,玉砌雕栏在初升朝阳的照耀下,折射出一种非常润泽的光芒。但此刻走过栏杆的少年们可没有心思欣赏这样的美景,他们紧绷着脸,安静地走进殿内,按照演礼的规矩面向陛阶行稽首大礼。
整个崇文殿并不大,此时正式场合的座位还是以席、榻为主,陛阶也不像明清皇宫那么高,崔瑛的余光甚至能看到皇帝垂下的龙袍。
如此近距离地接触一个帝国的缔造者和掌控者,崔瑛也是非常紧张的。他缓慢地调整呼吸,让自己的平静下来。
“你们能站到殿前来,就已经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了,不必紧张,只管安心答题就是。”皇帝柴荣的声音略有些苍老,但也足够和蔼。
“生员入座~~”在柴荣简单地说上几句勉励的话后,司仪拖长了声音宣布开始进入考试流程。
每个人的座位都是事先说明的,在陛阶下拉开了八列案几,都是最普通不过的平头案,应该是历年殿试考生使用的。崔瑛找到自己的位置,跪坐在席上,仔细检查桌上的物品。
一座山型笔架,上面搁了两支毛笔,一块徽墨,一方石砚,只打眼一看就是好东西,至少比崔瑛往日里用的文具要高上一档,就连水盂砚滴都是非常有艺术感的瓷器。
等他们都坐定,小内侍们捧了卷轴恭敬地颁到他们面前。崔瑛用双手接了,确定桌上没有脏污,才仔细的打开卷轴。
这一场笔试非常简单,只有两部分题,前面是贴经,就和现代的填空题差不多,只是需要填的字略多一些,《孝经》和《论语》各出十题,每十题占了一张卷轴;后面则是一道策论,问对于国家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什么。
崔瑛一边磨墨一边在心底慢慢回忆这两部书,慢慢落笔,确保不出任何错误。他能感觉到,原本坐在他们身后的官员们开始起来走动,有时还会在某些人身边驻足。而皇帝却离开了崇文殿,似乎到后面去了。
他强迫自己收敛心神,不要在乎外面的干扰,这项功夫在范坦一天天在他练字的时候向他安利书画好处的督促下,进步极为神速。
两卷贴经一写完,便立即有一位红袍的官员将自己的卷子抽走,还招呼他的友人一起来品鉴起崔瑛的字来。
崔瑛一边铺开草稿列策论的提纲,一边在心底恶狠狠地想:这要是搁现代,就这监考态度,必须投诉,考场随意走动、随意说话,严重影响考生情绪,知不知道、知不知道!想想当初中高考监考前的培训、注意事项、考试,崔瑛再一次深刻地感觉到,古代不位居人上,就真的没什么人权。
在心底吐槽完毕,注意力还是得回到试卷上来,这道策论出的实在是太大,不过大题目小切口,这是属于中高考作文写作常识了,崔瑛自然也是熟练掌握的。
他先在草稿中间画上一个圈,写下“中庸”两个字,又在一侧勾勒出一张阴阳鱼,在阴阳鱼附近写下诸如平衡、教育、流通等等一系列文字再用一两个字注明六安城相应的事件,然后在草稿的另一边,将这些词语整理成体系,提炼出文章的大纲。
这是崔瑛在现代写作和解决问题时最常用的方法,先进行头脑风暴罗列出众多可能,再将这些可能以思维导图的形式组织成框架,之后再进行写作就顺利的多了。跟着崔瑛学会这套思维方式的学生,不仅高中议论文从来不犯难,而且进入工作岗位后工作效率也都是相当高的。
框架列了出来,写起来就容易得多了。崔瑛重新铺开一张草稿,他现在并不会正统策论的写法,但写散文重内容,对崔瑛来说要写比重形式的骈文容易很多。除了要尽量使用文言词语,别让自己的文章显得太“质朴”外,就是要小心别用宋代以后才出现的典故,这些都是极易露出马脚的地方,即使在草稿上也不能出现失误。好不容易将草稿打完,崔瑛才发觉已经过了正午,他的桌角上放了一块蒸饼和一碗汤。
崔瑛借吃东西的机会四下一打量,一开始那些红袍紫蟒的官员只还有三四个在场,却不知不觉出现了一些身着青衣的低级官员,而考生的座位也已经空出了六七张,看来这回是笔试完毕紧接着就面试的节奏了。
吃完东西,将桌子再次整理干净,保证试卷不被污损,崔瑛又仔细检查了一遍草稿,改掉避讳字和几处语法不通达的地方,然后再进行誊抄,保证卷面整齐干净。
崔瑛将文章誊抄完毕,很快便有一个青衣官员领着他绕到后殿。这是一座小殿,只有崇文殿一半大小,他被引到西次间里。
“小郎君且坐在这里静候传唤,莫要心急,官家是个和气人,别担心。”
我要信一个统一全国的皇帝是个和气人,我就是个傻的。崔瑛在心底悄悄吐个小槽,气定神闲地站在那里。不是崔瑛没有坐儿,实在是大半天的跪坐让崔瑛的腿脚特别难受,可又不能在其他人面前蹦跳跺脚,免得失仪,可不就只能站着活动气血了么。
等了大约一盏茶的时间,崔瑛便被引到了正殿。崔瑛老老实实地低头行礼,站定,等待来自皇帝的面试。
前面的内容很简单,是一位坐在皇帝左边的老者询问一下崔瑛的家世、经历之类的东西,而皇帝拿了崔瑛的策论打算看一看。
“好字!”柴荣一声轻喝,将崔瑛的试卷递到他下首的柴宗训那里,“大哥儿来看看这孩子的字,堂堂之气跃然纸上啊!”
“果然是好字,乌方光大,可作永岱的法贴。”柴宗训点头道。
“没想到一个用数算应举的童生还写得一笔好字,吕圣功瞒得好紧,是怕我们抢了他的义子么?”坐在太子下首的一个老者凑上去看了看崔瑛的字,笑着点评了一句。
“吕圣功奏报说你擅数,报过即得?”
“笔数不多的话确实如此。”
“起居郎,报数。”柴荣稍稍坐直吩咐道。
这个对崔瑛确实没难度,可以证明地方奏报属实。
农事上有陈彭年的报告,也不必崔瑛说些什么。
“你这张草稿挺有意思,你为什么说国家最重要的是中庸?”
此时四书中的《大学》与《中庸》还没有被单独拎出,依然还是《礼记》中的一篇,陈抟老祖的阴阳鱼还没有传播开来,儒释道三家合流还没有开始,人们对于适度的认识并不够。
“天生万物,万物法天,则万物有共通之理。譬如一人,身陷流民之中,三日不得食。县尊大人开仓放粮,日食五升,必然腹胀而亡,需要从饮粥起慢慢调养,身体才会好。每日吃得不多不少,恰如其份,这就是中庸了。”崔瑛简单地阐释了他的哲学观点,同时也对教育的作用、工匠商人的价值等问题社会生活中的问题做了一个简单的分析,还顺便点了一下阶层固化的坏处。
“你觉得范坦、楚霄、成寅是什么样的人?”柴荣的问题一问出口,崔瑛就是一愣,说是让评价别人,其实评价别人的过程也让人们认识了你,要不卑不亢、要有礼有节,还不能太软弱、不能太假,这种问题真挺棘手的。
崔瑛想了一想,才慢慢说道:“范坦率真,醉心绘画,不喜俗务;楚霄自恃其才,不思进取;成寅用心,而世界上最怕的就是‘专心’二字。”
“此子煌煌然有君子风,见事也明白,是个好苗子。在吕蒙正回京前就让他先住你那儿去,他挺合适当永岱的学伴的。先让他和永岱处着,等方术斋的人手召齐再安排他其他差事。”崔瑛在绞尽脑汁回答皇帝和宰相问题时,皇帝已经和太子商量好了他的去处。
“庐州崔瑛,品性端良,数算精湛,为神童科甲等。封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崔瑛回答完问题,刚刚回到住处,翰林学士到崔瑛面前宣了旨。
都不用打听,光看周围人一水羡慕的眼神就知道这是个极好的位置。齐国公就是当今太子柴宗训的嫡长子柴永岱,当今圣上前几个儿子都被后汉隐帝所害,柴宗训是皇后唯一的孩子,太子之位极为稳固。
而作为太子嫡长子的柴永岱据说聪明好学,深得父祖的喜爱。更好的是,如今太子孩子不多,庶出的都是女孩儿,可以说,齐国公伴读一大半可能是未来的天子近臣了。
崔瑛对政治是抱有相当戒心的,打定主意继续谨言慎行,先熬到义爷回京再做打算。
第16章 东宫
神童科考试一天结束同一天结果都出来了,分为甲乙丙三等,甲等有崔瑛、王偃和一个住在另一个院子里名叫柳方的少年,崔瑛以书数策具佳,品行端良得授;王偃以精擅诗赋,家世高华得授;而那个叫柳方的少年则是因精通百工,巧思善学得授。
乙等的有痴于画技的范坦、长于诵读的成寅、擅长数算的卫十六,朱钤和张翼及另一个院子里的另外三人也都在其中。丙等选了十六人,都是由州府选派上来的人。而楚宵及其他十来个人都以学艺未精的理由落选,赏布帛银两遣送回乡了。落选的生员皇帝专门颁下谕旨,令州府官员不得慢待轻侮,教与敦厚长者居,令其专心治学,年岁稍长后再选入京中应科举考试。
崔瑛本来想甲科三人如果都住在东宫的话,好歹王偃与自己是相熟的,另一人一打听就知道是那种特别典型的工科男孩儿,醉心研究,认真规矩,情商不算特别高。崔瑛本身学的是计算机,论起来也是工科男一枚,相信相处起来并不艰难。
然而现实有点残酷,王偃本来就是先枢密使的孙子,家里父兄都在当官,亲爹就在京城住,根本不需要住到东宫;而那个柳方家是山东巨贾,生意铺得满天下,所有才以钱让自己独子折腾学习各种手艺,当家的一听自己宝贝儿子能给皇孙当侍读,连夜在离东宫一条街的地方砸重金买了一套宅子,也压根不用住东宫。
崔瑛本来想推辞一下,住到吕龟图家,然而陈彭年悄悄暗示崔瑛,吕家内帷不修,根本不得皇帝待见。早年让吕龟图任起居郎是给河东大族的面子,白养闲人,后来是不想牵连有宰相之材的吕蒙正,所以就让他这么混着了。
崔瑛:……干爷爷你到底做了什么,搞得老婆不喜,上司不爱的。连孙子的同学要住在你家里都怕受到污染?
新科的神童们甲等授翰林院讲读,任齐国公侍读;乙等授翰林院检校,入国子学学习;丙等封校书郎,入四门学学习。家远者给假三月,家近者即日到任。甲等即日授职赴任。
接到任命之后,家人在京的孩子们都离开了礼部给定的宅子,和家人们住了,只有崔瑛、楚霄等零星的几个人还留在这座楼宅务专门腾出来的宅子里。
“崔瑛最会装了,”在别人恭喜他的时候,楚霄在一旁假装小声地同另外两人落选的人说:“先认知县当干爹,巴结出一个名额来,又攀上户部家的卫十六,果然卫十六最后没争过他。明明三甲应该一样,偏偏就他能住进东宫,还不知是怎么计算来的呢。”
“楚霄,信口雌黄地过分了啊。”卫轩正好带着几个家仆收拾行李准备回家,听到这话立即顶了上去,“没根没据地瞎说什么呢。”
“我说什么了?崔瑛都心虚地不吱声,你这是被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楚霄叫嚣道。
“阿瑛,你看你果然是人善被人欺了吧。”卫轩非常不高兴地坐到崔瑛身边,“你装没听见有意思吗?这不是败坏你名声吗?”
“他败坏的是他自己的名声,”崔瑛笑着对卫轩说:“我小时候先生就讲过一个故事,从此我就不再以恶意揣测别人了。”
“什么故事?”卫轩知道崔瑛有一肚子的小故事,迫不及待地坐近。
“等等,阿瑛要讲故事,算我一个。”王偃挥挥手示意下人去收拾东西并嘱咐道:“阿瑛帮我抄的那两轴诗一定要仔细收好,不要弄折了。”
崔瑛无奈地笑笑,“先生说他早年有两个朋友,一个叫东坡居士,一个是佛印和尚,有一天先生与佛印和尚去东坡居士家里玩,东坡居士问佛印和尚:‘在大师眼里我是什么’?”崔瑛沉下嗓子,模仿成人的声音,“佛印说:‘在我眼里施主是佛祖金身’。东坡居士心里高兴,但瞧着佛印如弥勒一个大肚能容,便开玩笑道:‘可是我看和尚却像牛屎一坨呢。’”
“哎呀,这个东坡居士实在是太可恶了,他怎么这么说他朋友?”卫轩着急地说。
“我还没说完呢,先生告诉我,这其实是一场佛家的辩难,胜利者是佛印和尚。”
“咦?为什么?”这下连王偃也惊讶起来了。
“先生说佛由心生,心中有佛的人,见什么都佛,那看见牛屎的……”
“那就是屎由心生,心里有屎了呗。”卫轩一下子明白了过来,眼神轻蔑地瞥了一下还在琢磨这个故事的楚霄,点点头道:“果然是心里有屎了。”他重重地在“心”字上咬了一下重音,“所以看别人才都不是好人。”
楚霄反应过来,眼睛瞪地溜圆,“你敢骂我!”
“只是个故事而已。”崔瑛笑一笑,径自回屋去了。
屋里朱钤和成寅都已经回家去了,只有张翼还在收拾东西,但此刻他捂着嘴哆嗦地趴在床了,过了好半天才站起来,“你……你真是好促狭!”显然是刚才听了崔瑛与楚霄的对话,笑得不行了。
“好啦,这真是我小时候先生给我讲的故事,你快点整理东西吧,别笑岔气了。”崔瑛已经不将楚霄放在心上了,他可不相信皇帝在考完试后就会将眼线全部撤走,楚霄就算三年后还能入京考科举,有这样的经历在,仕途也已经可以预见了。里正在乡间虽然能只手遮天,但到了皇城脚下,却真的什么都不是,就是崔瑛现在身上挂得这个从七品的翰林讲读的身份就已经可以碾压他没商量了。
楚霄被崔瑛怼得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只敢用眼睛瞪他,却不敢再传些什么不靠谱的话了。崔瑛仔细的洗漱沐浴一下,入职第一天,总是要干干净净、整整齐齐的。
#
“这孩子果然与娘是同出一门,”柴宗训看了看柴荣递过来的记录,有些好笑,又有些伤感,“孩儿记得娘小时候也给儿讲过这个故事。”
“是为你和清河吧,你们俩那时候每天只要一见面就斗,如今感情反到最好。”柴荣语气柔和地回忆着,“朕与你都知道你娘有经天纬地之才,可惜身为女孩儿不得施展,朕想着,等朕得了这江山,定要让这天下河清海晏,民有其食,让你娘那样的女子也能施展所长。你是你娘抱在怀里教大的,可惜你娘走的早,永岱没受过她的教导,如今有个与她师出同门的孩子,就让他陪着永岱完成这个目标吧。”
“儿知道,明日他来东宫,儿会好好嘱咐他的。”柴宗训点头道。
崔瑛永远不知道,他之所以入住东宫,根本不是因为他义父不在京城,就是他义父入京了,他一时也摆脱不了寄人篱下的命运。
#
第二天一早,还是寅时,崔瑛就起了,换上一身绿色官袍,戴上进贤冠,他得赶在卯时前到翰林院点卯报到。
大周朝逢五才有大朝会,今天初四,翰林院的掌院学士没有让三个嫩生生的新晋神童久等,点卯之后便将他们召入公署见面了。
“陛下召选特科神童为皇孙殿下侍读,那是官家的慈心。汝等要谨守本分,多谏请殿下习诵经典,不要拿一些不三不四的东西勾引皇孙玩物丧志。”面容清瞿的掌院学士用非常严厉的眼神看着他们,“王偃出自宰相之门,行事自有分寸;崔瑛你经义学得不错,行事向王偃多讨教一下;至于柳方,”他语气轻轻一顿:“将你的奇技淫巧都收起来,专心经义才是正道。”
很明显,这是一位非常非常传统的读书人,信奉的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走吧,老夫带你们去东宫觐见太子。”老学士站起身来,率先走了出去。
三个少年跟在后面,互相打着些眉眼官司。王偃尴尬到不行,感觉刚才被表扬得一点儿也不开心。柳方打小就是家里独子,老爹惯他惯得是要星星不给月亮,从来也不会说他一句重话,此时被当着两个同龄人的面一顿敲打,委屈地眼眶泛红,强忍着才没哭出来。
崔瑛先悄悄握了握王偃的手,示意自己理解他,然后轻轻一捏柳方的手心,向他和善地一笑,悄悄提醒他平复一下情绪。红着眼眶进东宫,不论怎么说都实在太失礼了。
等柳方调整好情绪,东宫便到了。掌院学士似乎对皇帝选特科神童意见很大,当着太子的面,直斥此举废正道,将它与汉灵帝时鸿门都学相提并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