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还行吧,家里婆娘跟着崔教头家做事,钱不少,节俭些,日子还是很多得去的。”岩三漫不经心道。
“那咱们出去喝一个?”
“别了,婆娘整日里忙里忙外的,也不容易,最近家里娃儿跟着秀才们认字,我得多盯着点。崔教头说了,咱们自己是个睁眼瞎就算了,可不能让娃儿也跟着瞎。”
“哪来的教书秀才?”
“汴梁城里找的,按崔教头的话,满汴梁城的落第秀才,怎么着也能请个人来了。”
“最近日子可还有什么不顺心的?”赵匡义听着岩三一口一个“崔教头”简直心生绝望,只好抛出以前结束话题的常用问题,按以往的习惯,将士们总要说句托将军的福之类的话。
“托官家和崔教头的福,最近日子再没什么不顺心的。”岩三憨笑道。
第68章 绝望的赵匡义(下)
赵匡义心里痛骂岩三忘恩负义,表面上却一片和乐地跟着他向外走去。还没走出住宿区,就看到一群赤膊的军汉们嬉笑着走出一间没窗户的房子,身上还冒着热腾腾地水汽。
“岩三郎,哟,二郎君也在,今儿又找岩三耍呀?”其中的一个大汉笑着打招呼道。
“你们怎么这会子就洗澡啦?下半晌不干活儿啦?”岩三奇怪地问。
“嘿嘿嘿,”那一群汉子忽然扭捏地笑了一笑,你推我搡了一会儿,才在岩三和赵匡义的催促下含糊道,“陛下今年要放一批宫女子出来,齐国公殿下说了,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个个儿都识字会数,水灵灵的,崔教头今儿带我们去看看。”
“好小子,这可给你们捡着了!”岩三笑着捶了他们一拳,打趣道,“赶紧的,去把新改的那套叫什么来着,军、军礼服对吧,赶紧把衣裳拿过来,我叫你嫂子给你们熨熨,体体面面地去。”
“就等你这句话了!”那群军汉子欢呼一声,穿着大裤衩直奔营房,不过片刻,一个个抱着了青布包袱出来,仔细地交给岩三拎着。
赵匡义看着因为岩三拎不动然后塞到他手里的包袱,特别想把那包袱扔到这几个咧着一嘴大牙的家伙头上。他用力攥紧包袱纽,催促道:“赶紧的,这时间可不早了。”
“走了走了。”岩三应着声,笑呵呵地领着赵匡义往外走。
“那里面是热汤池子?”
“嗯,也是小崔教头弄的稀罕玩意儿,上面一排竹竿子,扎几个眼儿,一拧阀子就有热水淌下来,方便是方便,就是不如甜水巷里的浴室院泡得痛快。”
“你怎么三句里头有两句倒要带上那个什么小崔教头?”赵匡义出了军营才压低声音喝问道。
“我带上小崔教头怎么了?我又没说他坏话,”岩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汴梁城都传遍啦,这个小崔教头啊是观音菩萨座下的善财童子转世,既会挣钱,又能送子,还会仿出一些神仙法宝来用,可厉害了!”
赵匡义将一肚子的脏话咽了下去,跟着岩三骑了骡子往岩三家走去。
两边的田地中,有的蜀黍已经快要收割,沉甸甸地穗儿看着就喜人得很;棉田里的棉花也快要到采摘的季节,一个个棉桃包在青青的荚子里,看着就喜人得紧。还有成片成片青青的苜蓿草,几匹军马在地上悠闲的啃着草儿,赵匡义和岩三骑骡经过的声音只引得它们稍稍抬一下头而已,连尾巴摇摆的幅度都没有更大一些。
穿过一片还没有彻底长成的桑林,一个小村落便显露在来人面前,整个村子静悄悄的,只村口的大槐树下坐了一个士卒打扮的人。
“这是……?”赵匡义迟疑道。
“啊,这是跟将军打南唐时伤了腿的王老哥,平时帮咱们看看门。”
赵匡义看着他们熟稔地寒暄了几句,才带着他进了村。
这是一个依汴河而建的小村子,村子只有一条主路,用水泥铺得平平整整,即使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地上也没有半分的泥泞。
“这路是真不错,总算不用下雨天走一回路洗一回鞋了。”赵匡义笑着说。
“是啊,小崔教头弄出来这水泥的方子真挺好用的,”岩三边推开一道木门边说,“你瞧,我家院子里也打了水泥地坪,可干净了。”
岩三把他和赵匡义手里的包袱都放到了桌上,才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媳妇儿来得有半个时辰才回来,你随便坐坐,我把水挑满。”
赵匡义自然不会说出和岩三一起挑水的话来,他便四处打量这个房子。
很奇怪,这房子与两边的房子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从大小到格局,从外观的颜色到门板的形状,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套出来的。
正屋正好三明两暗的格局,正屋之外一头是灶间一头是库房,东厢里有条案、坐椅、和一个小巧的书架,西厢则是是妇人们养蚕剿丝织布的地方。
“你这里真……”赵匡义想说干净的,但的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岩三将一只大缸清洗干净放到一根竹管子下面,把阀门一掰,先是管子里一阵由低而高的轰响,之后一股清泉便从竹管子中流淌出来。
“这……”赵匡义惊讶地话都不会说了。
“这是咱们村儿独一份儿,小崔教头说,这个东西叫自来水,取水自己来的意思。”岩三自豪道,“可惜别的村儿地形不好,不好铺管子,用不上自来水了。”
“爹~我回来了!”门外传来一个少年清脆的声音。
“快进来,正好帮爹把水缸移走。”岩三笑道。
“就来!”少年应声推开院门,正看见岩三在接水。
“这是我儿子,你叫他岩十二就成,”岩三介绍道,“这是你赵叔,是咱们大将军的弟弟。”
“岩十二见过赵叔!”那少年两手在胸前一抱一推,仪态翩翩地行礼道。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赵匡义慈祥地笑着把少年托起来,称赞道,“芝兰玉树一样的好孩子,岩三你有福啦!”
“嗨,不过是跟秀才认得几个字,别当个睁眼瞎就是了。”岩三的话里透着一股喜气,表面却还嫌弃地说,“还好小崔教头见他还是个可造之材,平时里会让秀才们多提点他些。”
简单寒暄了几句,岩十二便背着自己的文具进了东厢,不过一小会儿就听到了琅琅地读书声。
“这会儿先让他念一阵子书,等会儿叫他出去打猎,给咱们添两个下酒菜。”
“又大手大脚的花钱?当心你婆娘再哭骂。”
“她且没那个闲功夫呢。”岩三豪爽地笑道,“她最近在崔教头的作坊里当个小头目呢,这一月的收入能让全家吃顿好的,不至于为这点子破事再数落我。”岩三自信道。
“女人到作坊里作工?”赵匡义用一种奇怪的语调说着疑问词。
“是啊,反正从里到外,连个蚊子都是母的,也没啥好担心的。”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道,“小崔教头的作坊规矩很严的,比军营也不差什么。”
说话间,村头妇人说话的声音渐响,岩三一边把阀门关上,一边招呼儿子出来抬水缸。
“赵郎君来了,”岩三的媳妇儿是个圆脸的妇人,做事爽利干脆,见到赵匡义便笑着招呼道,“你今天可有口福,岩三,你把票兑兑,咱们今天多弄几菜给你们爷们喝茶。”
“行行行!”岩三笑道,“十二郎,去兑票。”
“是,爹!”
“弟妹,那崔小教头的作坊是做什么的?竟招了这么多妇人?”
“就是一个叫什么来着,”那妇人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哎~好像是叫纺织坊吧,专门做些剿丝织布,印染之类的活计。”
岩十二很快将小菜带了回来,岩三与赵匡义坐到一处,随意的交流。
“那亮堂堂的琉璃窗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崔教头找出来的方子。”
“那个自动流水的,是怎么造出来的?”
“小崔教头找了些相识的工匠们造出来的。”
“小孩儿手里的书花了不少钱吧?”
“还行,用的是小崔教头的油印书,便宜着呢。”
“你家……”
“小崔教头……”
赵匡义走的时候非常失落,岩三将之前欠他的钱都还清了,岩三家吃的食物因为是票兑来的,材质也佳,口味也好。
他试探着一提赌博,结果人人自危,根本都不想沾染。
赵匡义这一路走来,听了一耳朵的“小崔教头”,他无奈、羡慕、还有深深地嫉妒,回京经过陈桥驿时,看着夕阳下有些破败的驿站,不知怎么的,内心里那名为野心的火苗还没有燃烧就被灭得无声无息了。
第69章 热闹
“赵卿年岁也不小了,总在元朗身后当一衙内也着实委屈卿家了,琼州新定,正需要卿家这样的年轻有为之士去一正风气。可别让琼州百姓沾染中原吃喝嫖赌的不正之风。”端拱殿里,柴荣对着赵匡义笑得一脸和气,却在“赌”字上咬了一下重音。
“陛下,臣……”赵匡义一哆嗦,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着柴荣仿佛什么都知道了的眼神,最终还是膝盖一软,跪到在地,“臣领旨谢恩!”
“元朗啊,”柴荣根本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给跪在地上的赵匡义,“德芳德昭年岁都不小了,什么时候也让他们出来做做事?总不能年岁老大了还跟在你身后当个衙内,容易想太多。”
“臣年齿渐长,”赵匡胤简直想一脚踹死赵匡义,却也只能惶恐道,“领殿前都点检一职已是力有不逮,请乞骸骨归乡,臣之二子文弱之人,不堪造就,请为一田舍翁。”
“元朗啊,朕与你相识于微末之中,你是什么人朕还是清楚的,”柴荣没有等赵匡胤反驳,继续说道,“你是个实在人,性子疏朗,以后当心想的太少给人当枪使,要是连累儿孙就不好了。”他顿了顿,“你我年纪都大啦,这天下也是该让给小儿辈们折腾了。殿前都点检不想干就别干,朕与你田千亩,钱万贯,你安心享乐。”
“臣谢陛下隆恩!”即使明知道这是柴荣的收权之策,赵匡胤也没有反手之力了。谁能想到,一个六安流民出身的小孩子,只用了区区不到一年的功夫,竟将整支控鹤军从他手里硬生生地挖了去呢?
转过天去的大朝,赵匡胤上疏乞骸骨,皇帝柴荣再三挽留,赵匡胤坚辞,柴荣赐田宅、封赵匡义为琼州团练使,荫二子入羽林卫以慰功臣。群臣齐赞君臣相得,官家宽厚,一片天下太平。
“崔德华这小子极善以正破奇,以力破巧,就算不是你娘的同门,只要你脑子不糊涂,他也是个能推心置腹的人物。”散朝后,柴荣笑着对柴宗训说,“你与永岱好运气,他年纪轻,只要好好对他,大周百年治世可期。”
“那父皇你不放儿臣去和德华套套近乎?”柴宗训笑着说,“我听永岱说了,最近这控鹤军里可热闹得很了。”
“你想去也行,给朕挑一个合适的接管控鹤军的人选,选得好了便罢,选得不好,你就再跟着朕学一段日子吧。”
“姑夫如何,这殿前都点检原就是他的职位,两位表弟如今身子骨都不大好,姑母操心极了,若有两子恩荫,当能一解忧心。”
柴宗训的姑母是后周太祖郭威唯一的亲骨肉,柴荣待寿安长公主这位妹妹向来是极好,但早年对妹夫却提防的过了,毕竟从血脉传承上来说,娶了郭威唯一血脉的张永德似乎比柴荣更有继位的资格。因此柴荣在北征幽州的时候,为防不测,作了一出“点检做天子”的戏码,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位交到了赵匡胤手里,希望这位相识于寒微的老兄弟能帮着自己点。
结果么,若不是先皇后提醒,柴荣都没注意到禁军中一些很微妙的人员调动。只是紧接着就是皇后伤重病危,等柴荣腾出手来的时候,赵匡胤已经用他爽朗的性格和个人魅力在禁军里站住了脚。
这些年柴荣身子健康,赵匡胤不敢也不能有什么大动作,就像皇后临终前说的那样,只要他好好的,这些大臣谁也不敢乱动,但他若不在了,谁说曾经在郭威身上发生过的黄袍加身的故事不会再出现一次呢?
就算是没有了赵匡胤,在那个十国并起的时代里,自然还会有李匡胤、王匡胤起兵造反,只有统一全国了,才不必有主少国疑的担忧。因为先皇后的话,在全国统一之前,柴宗训被柴荣死死地看在身边,半步不曾离开。直到全国稳定了,才第一次放柴宗训离京,也就是去了六安。
“也行,”柴荣笑道,“其实如今只要找一个善于统兵的将领带着禁军就行了,”他向柴宗训解释道,“崔德华将控鹤军梳理得不错,这些军汉妻儿都与他绑在一处,他却将那两个以他名义建的作坊挂在了殿中司名下,只由他指挥而已,这样下来,将士承得还是皇家的情,他得名声,咱们得忠心,再好不过。”
“那儿臣算是选得好了?”柴宗训笑问道。
“好好好,给你个卖人情的机会,去你姑母那里领赏去吧!”
柴宗训笑着行了礼,换了一身便装,领着儿子先去寿安长公主府上宣旨,再去控鹤军的驻地。
“父王,姑爷爷,今儿你们来控鹤军可算是来着了,”柴永岱骑在马上,一脸主人迎客的自豪表情,“今天有朱雀营和玄武营的蹴鞠赛,捧日营和清风营的怀鞠赛,准保精彩!”
“臣倒听赵元朗说过崔德华那小子心眼儿多,整出了一堆新玩意儿,既能练兵又能消耗将士多余的精力,可作军戏,就是蹴鞠与梭鞠了?”
“嗯,可好玩了,而且比赛赢的队大多在演习中也表现极好,可见真是练兵之法。”柴永岱点头道。
“这蹴鞠我听过,宫里也有伎人会表演白打,梭鞠又是什么?”柴宗训好奇地看着儿子。
“蹴鞠是用脚踢的,梭鞠是因为那鞠像个纺梭一样两头尖尖,中间粗圆,所以才叫梭鞠。”
“这崔德华不会还造了女戏吧,”张永德笑呵呵地说,“殿下知道吗?最近汴梁城里出了一些女相扑,每次她们一表演,那些帮闲们就在那里撒钱吆喝,可是相当的不雅的。这梭鞠听名字就像妇人的玩意儿,不会是妇人们的表演吧。”
“姑爷爷你一看就知道了,才不是妇人们的表演呢,不过妇人们爱看是真的。”
柴宗训他们走出了城门,才发觉好像人流还挺密集的,张永德好奇心起,扯住一个明显是带着新婚妻子出游的少年郎问道:“小郎君,你们这是朝哪里去啊?”
“那咱们出去喝一个?”
“别了,婆娘整日里忙里忙外的,也不容易,最近家里娃儿跟着秀才们认字,我得多盯着点。崔教头说了,咱们自己是个睁眼瞎就算了,可不能让娃儿也跟着瞎。”
“哪来的教书秀才?”
“汴梁城里找的,按崔教头的话,满汴梁城的落第秀才,怎么着也能请个人来了。”
“最近日子可还有什么不顺心的?”赵匡义听着岩三一口一个“崔教头”简直心生绝望,只好抛出以前结束话题的常用问题,按以往的习惯,将士们总要说句托将军的福之类的话。
“托官家和崔教头的福,最近日子再没什么不顺心的。”岩三憨笑道。
第68章 绝望的赵匡义(下)
赵匡义心里痛骂岩三忘恩负义,表面上却一片和乐地跟着他向外走去。还没走出住宿区,就看到一群赤膊的军汉们嬉笑着走出一间没窗户的房子,身上还冒着热腾腾地水汽。
“岩三郎,哟,二郎君也在,今儿又找岩三耍呀?”其中的一个大汉笑着打招呼道。
“你们怎么这会子就洗澡啦?下半晌不干活儿啦?”岩三奇怪地问。
“嘿嘿嘿,”那一群汉子忽然扭捏地笑了一笑,你推我搡了一会儿,才在岩三和赵匡义的催促下含糊道,“陛下今年要放一批宫女子出来,齐国公殿下说了,都是二十出头的年纪,个个儿都识字会数,水灵灵的,崔教头今儿带我们去看看。”
“好小子,这可给你们捡着了!”岩三笑着捶了他们一拳,打趣道,“赶紧的,去把新改的那套叫什么来着,军、军礼服对吧,赶紧把衣裳拿过来,我叫你嫂子给你们熨熨,体体面面地去。”
“就等你这句话了!”那群军汉子欢呼一声,穿着大裤衩直奔营房,不过片刻,一个个抱着了青布包袱出来,仔细地交给岩三拎着。
赵匡义看着因为岩三拎不动然后塞到他手里的包袱,特别想把那包袱扔到这几个咧着一嘴大牙的家伙头上。他用力攥紧包袱纽,催促道:“赶紧的,这时间可不早了。”
“走了走了。”岩三应着声,笑呵呵地领着赵匡义往外走。
“那里面是热汤池子?”
“嗯,也是小崔教头弄的稀罕玩意儿,上面一排竹竿子,扎几个眼儿,一拧阀子就有热水淌下来,方便是方便,就是不如甜水巷里的浴室院泡得痛快。”
“你怎么三句里头有两句倒要带上那个什么小崔教头?”赵匡义出了军营才压低声音喝问道。
“我带上小崔教头怎么了?我又没说他坏话,”岩三奇怪地看了他一眼,“汴梁城都传遍啦,这个小崔教头啊是观音菩萨座下的善财童子转世,既会挣钱,又能送子,还会仿出一些神仙法宝来用,可厉害了!”
赵匡义将一肚子的脏话咽了下去,跟着岩三骑了骡子往岩三家走去。
两边的田地中,有的蜀黍已经快要收割,沉甸甸地穗儿看着就喜人得很;棉田里的棉花也快要到采摘的季节,一个个棉桃包在青青的荚子里,看着就喜人得紧。还有成片成片青青的苜蓿草,几匹军马在地上悠闲的啃着草儿,赵匡义和岩三骑骡经过的声音只引得它们稍稍抬一下头而已,连尾巴摇摆的幅度都没有更大一些。
穿过一片还没有彻底长成的桑林,一个小村落便显露在来人面前,整个村子静悄悄的,只村口的大槐树下坐了一个士卒打扮的人。
“这是……?”赵匡义迟疑道。
“啊,这是跟将军打南唐时伤了腿的王老哥,平时帮咱们看看门。”
赵匡义看着他们熟稔地寒暄了几句,才带着他进了村。
这是一个依汴河而建的小村子,村子只有一条主路,用水泥铺得平平整整,即使刚刚下过一场小雨,地上也没有半分的泥泞。
“这路是真不错,总算不用下雨天走一回路洗一回鞋了。”赵匡义笑着说。
“是啊,小崔教头弄出来这水泥的方子真挺好用的,”岩三边推开一道木门边说,“你瞧,我家院子里也打了水泥地坪,可干净了。”
岩三把他和赵匡义手里的包袱都放到了桌上,才不好意思地笑道:“我媳妇儿来得有半个时辰才回来,你随便坐坐,我把水挑满。”
赵匡义自然不会说出和岩三一起挑水的话来,他便四处打量这个房子。
很奇怪,这房子与两边的房子几乎可以说是一模一样,从大小到格局,从外观的颜色到门板的形状,几乎都是同一个模子套出来的。
正屋正好三明两暗的格局,正屋之外一头是灶间一头是库房,东厢里有条案、坐椅、和一个小巧的书架,西厢则是是妇人们养蚕剿丝织布的地方。
“你这里真……”赵匡义想说干净的,但的话还没说完,便看到岩三将一只大缸清洗干净放到一根竹管子下面,把阀门一掰,先是管子里一阵由低而高的轰响,之后一股清泉便从竹管子中流淌出来。
“这……”赵匡义惊讶地话都不会说了。
“这是咱们村儿独一份儿,小崔教头说,这个东西叫自来水,取水自己来的意思。”岩三自豪道,“可惜别的村儿地形不好,不好铺管子,用不上自来水了。”
“爹~我回来了!”门外传来一个少年清脆的声音。
“快进来,正好帮爹把水缸移走。”岩三笑道。
“就来!”少年应声推开院门,正看见岩三在接水。
“这是我儿子,你叫他岩十二就成,”岩三介绍道,“这是你赵叔,是咱们大将军的弟弟。”
“岩十二见过赵叔!”那少年两手在胸前一抱一推,仪态翩翩地行礼道。
“不必多礼,不必多礼!”赵匡义慈祥地笑着把少年托起来,称赞道,“芝兰玉树一样的好孩子,岩三你有福啦!”
“嗨,不过是跟秀才认得几个字,别当个睁眼瞎就是了。”岩三的话里透着一股喜气,表面却还嫌弃地说,“还好小崔教头见他还是个可造之材,平时里会让秀才们多提点他些。”
简单寒暄了几句,岩十二便背着自己的文具进了东厢,不过一小会儿就听到了琅琅地读书声。
“这会儿先让他念一阵子书,等会儿叫他出去打猎,给咱们添两个下酒菜。”
“又大手大脚的花钱?当心你婆娘再哭骂。”
“她且没那个闲功夫呢。”岩三豪爽地笑道,“她最近在崔教头的作坊里当个小头目呢,这一月的收入能让全家吃顿好的,不至于为这点子破事再数落我。”岩三自信道。
“女人到作坊里作工?”赵匡义用一种奇怪的语调说着疑问词。
“是啊,反正从里到外,连个蚊子都是母的,也没啥好担心的。”他顿了顿,又补了一句道,“小崔教头的作坊规矩很严的,比军营也不差什么。”
说话间,村头妇人说话的声音渐响,岩三一边把阀门关上,一边招呼儿子出来抬水缸。
“赵郎君来了,”岩三的媳妇儿是个圆脸的妇人,做事爽利干脆,见到赵匡义便笑着招呼道,“你今天可有口福,岩三,你把票兑兑,咱们今天多弄几菜给你们爷们喝茶。”
“行行行!”岩三笑道,“十二郎,去兑票。”
“是,爹!”
“弟妹,那崔小教头的作坊是做什么的?竟招了这么多妇人?”
“就是一个叫什么来着,”那妇人想了一会儿才说道,“哎~好像是叫纺织坊吧,专门做些剿丝织布,印染之类的活计。”
岩十二很快将小菜带了回来,岩三与赵匡义坐到一处,随意的交流。
“那亮堂堂的琉璃窗是怎么做出来的?”
“小崔教头找出来的方子。”
“那个自动流水的,是怎么造出来的?”
“小崔教头找了些相识的工匠们造出来的。”
“小孩儿手里的书花了不少钱吧?”
“还行,用的是小崔教头的油印书,便宜着呢。”
“你家……”
“小崔教头……”
赵匡义走的时候非常失落,岩三将之前欠他的钱都还清了,岩三家吃的食物因为是票兑来的,材质也佳,口味也好。
他试探着一提赌博,结果人人自危,根本都不想沾染。
赵匡义这一路走来,听了一耳朵的“小崔教头”,他无奈、羡慕、还有深深地嫉妒,回京经过陈桥驿时,看着夕阳下有些破败的驿站,不知怎么的,内心里那名为野心的火苗还没有燃烧就被灭得无声无息了。
第69章 热闹
“赵卿年岁也不小了,总在元朗身后当一衙内也着实委屈卿家了,琼州新定,正需要卿家这样的年轻有为之士去一正风气。可别让琼州百姓沾染中原吃喝嫖赌的不正之风。”端拱殿里,柴荣对着赵匡义笑得一脸和气,却在“赌”字上咬了一下重音。
“陛下,臣……”赵匡义一哆嗦,还想再说些什么,但看着柴荣仿佛什么都知道了的眼神,最终还是膝盖一软,跪到在地,“臣领旨谢恩!”
“元朗啊,”柴荣根本连一个眼神都没施舍给跪在地上的赵匡义,“德芳德昭年岁都不小了,什么时候也让他们出来做做事?总不能年岁老大了还跟在你身后当个衙内,容易想太多。”
“臣年齿渐长,”赵匡胤简直想一脚踹死赵匡义,却也只能惶恐道,“领殿前都点检一职已是力有不逮,请乞骸骨归乡,臣之二子文弱之人,不堪造就,请为一田舍翁。”
“元朗啊,朕与你相识于微末之中,你是什么人朕还是清楚的,”柴荣没有等赵匡胤反驳,继续说道,“你是个实在人,性子疏朗,以后当心想的太少给人当枪使,要是连累儿孙就不好了。”他顿了顿,“你我年纪都大啦,这天下也是该让给小儿辈们折腾了。殿前都点检不想干就别干,朕与你田千亩,钱万贯,你安心享乐。”
“臣谢陛下隆恩!”即使明知道这是柴荣的收权之策,赵匡胤也没有反手之力了。谁能想到,一个六安流民出身的小孩子,只用了区区不到一年的功夫,竟将整支控鹤军从他手里硬生生地挖了去呢?
转过天去的大朝,赵匡胤上疏乞骸骨,皇帝柴荣再三挽留,赵匡胤坚辞,柴荣赐田宅、封赵匡义为琼州团练使,荫二子入羽林卫以慰功臣。群臣齐赞君臣相得,官家宽厚,一片天下太平。
“崔德华这小子极善以正破奇,以力破巧,就算不是你娘的同门,只要你脑子不糊涂,他也是个能推心置腹的人物。”散朝后,柴荣笑着对柴宗训说,“你与永岱好运气,他年纪轻,只要好好对他,大周百年治世可期。”
“那父皇你不放儿臣去和德华套套近乎?”柴宗训笑着说,“我听永岱说了,最近这控鹤军里可热闹得很了。”
“你想去也行,给朕挑一个合适的接管控鹤军的人选,选得好了便罢,选得不好,你就再跟着朕学一段日子吧。”
“姑夫如何,这殿前都点检原就是他的职位,两位表弟如今身子骨都不大好,姑母操心极了,若有两子恩荫,当能一解忧心。”
柴宗训的姑母是后周太祖郭威唯一的亲骨肉,柴荣待寿安长公主这位妹妹向来是极好,但早年对妹夫却提防的过了,毕竟从血脉传承上来说,娶了郭威唯一血脉的张永德似乎比柴荣更有继位的资格。因此柴荣在北征幽州的时候,为防不测,作了一出“点检做天子”的戏码,将张永德的殿前都点检职位交到了赵匡胤手里,希望这位相识于寒微的老兄弟能帮着自己点。
结果么,若不是先皇后提醒,柴荣都没注意到禁军中一些很微妙的人员调动。只是紧接着就是皇后伤重病危,等柴荣腾出手来的时候,赵匡胤已经用他爽朗的性格和个人魅力在禁军里站住了脚。
这些年柴荣身子健康,赵匡胤不敢也不能有什么大动作,就像皇后临终前说的那样,只要他好好的,这些大臣谁也不敢乱动,但他若不在了,谁说曾经在郭威身上发生过的黄袍加身的故事不会再出现一次呢?
就算是没有了赵匡胤,在那个十国并起的时代里,自然还会有李匡胤、王匡胤起兵造反,只有统一全国了,才不必有主少国疑的担忧。因为先皇后的话,在全国统一之前,柴宗训被柴荣死死地看在身边,半步不曾离开。直到全国稳定了,才第一次放柴宗训离京,也就是去了六安。
“也行,”柴荣笑道,“其实如今只要找一个善于统兵的将领带着禁军就行了,”他向柴宗训解释道,“崔德华将控鹤军梳理得不错,这些军汉妻儿都与他绑在一处,他却将那两个以他名义建的作坊挂在了殿中司名下,只由他指挥而已,这样下来,将士承得还是皇家的情,他得名声,咱们得忠心,再好不过。”
“那儿臣算是选得好了?”柴宗训笑问道。
“好好好,给你个卖人情的机会,去你姑母那里领赏去吧!”
柴宗训笑着行了礼,换了一身便装,领着儿子先去寿安长公主府上宣旨,再去控鹤军的驻地。
“父王,姑爷爷,今儿你们来控鹤军可算是来着了,”柴永岱骑在马上,一脸主人迎客的自豪表情,“今天有朱雀营和玄武营的蹴鞠赛,捧日营和清风营的怀鞠赛,准保精彩!”
“臣倒听赵元朗说过崔德华那小子心眼儿多,整出了一堆新玩意儿,既能练兵又能消耗将士多余的精力,可作军戏,就是蹴鞠与梭鞠了?”
“嗯,可好玩了,而且比赛赢的队大多在演习中也表现极好,可见真是练兵之法。”柴永岱点头道。
“这蹴鞠我听过,宫里也有伎人会表演白打,梭鞠又是什么?”柴宗训好奇地看着儿子。
“蹴鞠是用脚踢的,梭鞠是因为那鞠像个纺梭一样两头尖尖,中间粗圆,所以才叫梭鞠。”
“这崔德华不会还造了女戏吧,”张永德笑呵呵地说,“殿下知道吗?最近汴梁城里出了一些女相扑,每次她们一表演,那些帮闲们就在那里撒钱吆喝,可是相当的不雅的。这梭鞠听名字就像妇人的玩意儿,不会是妇人们的表演吧。”
“姑爷爷你一看就知道了,才不是妇人们的表演呢,不过妇人们爱看是真的。”
柴宗训他们走出了城门,才发觉好像人流还挺密集的,张永德好奇心起,扯住一个明显是带着新婚妻子出游的少年郎问道:“小郎君,你们这是朝哪里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