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徐鸿达自己倒不算紧张,他本也没把握一次中的,连县学的先生也说他的文章差几分火候,这次秋闱就当去历练一番长长见识。
差几分火候?徐婆子再不认字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急的团团转,一会儿想着去庙里拜拜,一会儿想着不如去道观给文曲星捐些香火银子。青青看祖母一会儿一个想法,看着比她爹还紧张,便故意逗她说:“祖母,这两处都费银子也不知道好使不好使。要不你拜拜我试试?”
宁氏在一边挺着肚子正给徐鸿达做衣裳呢,闻言拿眼瞪她:“净胡说!”
谁知,徐婆子眼前却一亮,拍了一下脑袋道:“可是急糊涂了,把青青忘了,就是不知成不成。”
青青一愣,还以为祖母真要拜她,刚要推拒一番,事实却证明她想多了,徐婆子拽着她一股风似的往园子里跑,都快把青青累趴下了才到徐鸿达的书房。
徐鸿达见老娘气喘吁吁地领着闺女来,还以为有什么急事,脸色都变了:“难道青青她娘发动了?”
“不是!不是!”徐婆子摆了摆手,喘匀了气将青青抱起来塞徐鸿达怀里:“赶紧,抱一刻钟,准能考中!”
徐鸿达:……
青青:……
好歹父女两个相对无语的日子没过上几天,徐鸿达就收拾了行囊要带着两个书童去省城了。徐婆子、宁氏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徐鸿达,一遍又一遍的嘱咐两个书童照看好他的饮食起居。
待两人的话都说完了,青青举起一个如意结递给徐鸿达:“里头的石头是我在山脚下捡的,外头的络子是我姐打的,爹记得要挂在脖子上。”
“好!”徐鸿达满眼温情地接过小女儿的礼物,挂在了脖子上,摸了摸她的头,又嘱咐朱朱:“照顾好你祖母和娘!”又深深地看了宁氏一眼,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
送走了儿子,徐婆子就和失了魂似的,围着屋子转了两圈,还是有些不放心,遂和宁氏道:“找个道观去拜拜吧。”
宁氏道:“这阳岭山山顶就有一家聚仙观,听说里头就供着文曲星,不如我和娘去拜一拜。”
徐婆子看了看宁氏的大肚子,连忙摆手:“你老实在家吧,若你摔着碰着的,可了不得。叫朱朱在家陪你,我带着青青去就是了。”
既商议定了,徐婆子就带着青青吃了三天素食,又焚香沐浴,换了干净衣裳,方才往聚仙观去。
俩人天蒙蒙亮时候就出了门,如今时值八月,天气温暖桂花飘香,青青一路采着野花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一边时不时扶一扶徐婆子,怕她摔着了。走到半山腰时,见到了县学大门,徐婆子停了下来,朝着大门拜了三拜才又继续往上走。
徐婆子腿脚慢,从县学走到山顶的聚仙观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扶着腰喘匀了气,又让青青把手里的野花放在观外,俩人方才进去。
这聚仙观的主殿为三清殿,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主殿后面左侧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诸神,右侧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娘娘、海神娘娘、三霄娘娘。
徐婆子带着青青一路拜过去,又到左路的文昌殿拜了文昌帝君,祈祷儿子能高中举人,又让青青求了一签,得了个上上大吉,这才放下了心事。
到了家,徐婆子喜滋滋的和宁氏道:“放心就是,上上大吉的签,保准能考中。我还帮你拜了财神爷,保佑你的铺子多赚银钱。”
宁氏闻言也满脸笑容:“借娘吉言。”
二十来天后,徐鸿达回家了,一面修养身体,一面等着放榜日的到来。
小剧场1:
青青跪在娘娘殿的蒲团上,趁着徐婆子祈祷两个儿媳妇一举得男的时候,青青也暗地祈求送子娘娘和三霄娘娘:拜托娘娘们给沣水村的大娘大婶们托个梦,就说我大伯娘和我娘怀的孩子是娘娘送的,实在与我和我无关!我真的不想让人觉得抱一抱我就能怀孕啊。
送子娘娘:……这个……
三霄娘娘:……额……
泰山娘娘、海神娘娘、偷偷看了王母娘娘一眼:……
王母娘娘:……熊孩子!
小剧场2:
青青:文昌帝君,保佑我爹考上举人!
文昌帝君:你不是捡了块福星掉落的运石给你爹了嘛!
青青继续祈祷:文昌帝君拜托了!
文昌帝君一挥手将徐鸿达的考卷拿到了手上:思路倒是有,写的略微差点事儿啊!
青青:一定要考上啊!
文昌帝君:……
第12章 徐鸿达中举
到了放榜这日,徐婆子急的团团转,一会儿打发麦穗到门房去看看报喜的来没来,一会又让她去瞧瞧看榜的书童侍笔回来没。
徐鸿达倒是淡定,拿着茶杯喝茶,还劝他娘:“我学问不到,这次恐怕让娘失望了。”
徐婆子瞪了她儿子一眼,坚定地说:“肯定能中的,都拜了文昌帝君,还抱了十来天青青呢,怎么可能不中?”
徐鸿达闻言不由地摇头苦笑,这去考举人的,家里哪有不烧香拜神祈祷高中的,若是这样就轻易中了,学子们还读什么书?徐鸿达自家人知自家事,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五道题,他答的普通,回来默写了给县学的吴先生,吴先生也说,能进副榜便是侥幸。
徐鸿达心里也是有抱负的,自然不肯副榜了事,怎么也得等三年再博一会,考上正榜的举人,上京会试才行。
徐婆子围屋子转了几圈,实在耐不住心焦,说了一句:“我去前头瞅瞅去”,就抬脚走了,朱朱和青青见状连忙也跟了上去,一转眼三人就不见了身影。
徐鸿达见状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是我不争气。”
宁氏上前温柔地扶住徐鸿达的肩膀,无声地给与安慰。徐鸿达收拾了心情,露出个苦笑:“咱们也到倒座去吧,免得侍笔回来说什么老娘禁不住。”
侍笔、侍墨是年初新买的书童,这大半年来,闲暇时候徐鸿达也教两人认些字,读两句三字经。侍笔聪明些,认得字也多一点,因此徐鸿达留他看榜。
夫妻两个拉着手踱着步慢慢地往前院走,刚进了倒座的一间小厅内坐下,就见侍笔一个健步冲了进来:“中了中了,二爷中了。”
“真的!”徐婆子一个激灵蹦了起来:“哈哈!我儿中了!哈哈!我儿中了举人了。”
徐鸿达只当是侥幸上了副榜,就问了句:“副榜多少名?”
“正榜!二爷是正榜!”侍笔笑的都看到了后槽牙:“正榜五十六名!”
“正榜五十六名?”徐鸿达一脸懵逼,“你看错榜单了吧!”
“怎么会看错了呢?”侍笔急了,任何人不能污蔑他的专业素养,就是二爷也不行:“我早两个月就每天认爷的姓名、户籍这些字,再不会错的。”
徐鸿达懵逼了:“怎么就中了?”
徐婆子笑着笑着哎呦一声就哭了出来:“中了啊,我儿中了啊,快放鞭炮,我得烧纸告诉祖宗去。”
徐鸿达见老娘往出冲连忙一把抱住她:“娘!娘!等等!等等!等报喜的人来了再放炮!万一侍笔看错了呢!”
“我真没看错!”侍笔都快哭了,他家爷咋就不相信他呢,太气人了!
娘俩一个喜极而泣一个满脸纠结,宁氏抱着肚子一会喜一会忧,喜得是丈夫中了举人,忧的是若真是侍笔看错了,那婆母能否受得了这打击;相公能否经得住这心里的落差?
宁氏深吸了一口气,使个眼色让朱朱和青青先扶住徐婆子坐下,又给她揉胸又给她顺气的,宁氏倒了碗茶上前一点点伺候着徐婆子喝了进去,让徐婆子的心绪慢慢平稳下来。
随着徐婆子冷静下来,小小的前厅一时间静默了,兴奋、焦急、担忧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所有人都觉得时间过的有些慢。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门外忽然响起鞭炮声,把徐鸿达吓的一哆嗦,侍笔跑进来拽着他往外走:“爷,我就说我没看错吧,侍墨远远地看见报子过来了,我这不赶紧点上鞭炮了。”
徐鸿达闻言气的拿脚直踹他:“你就不能等报子到家门口来再放,若是去别人家呢?你让我的脸面往哪搁?”
侍笔委屈地受了一脚:“我真没看错!”
徐婆子听见外面传来的啰声,再顾不得听儿子多说,拽着儿子往外走:“赶紧出去瞧瞧看是不是来咱家。”宁氏也坐不住了,扶住石榴的手说:“扶我也去看看。”
一家人都赶到了门外,报录的人也到了门口:“可是平阳镇沣水村的徐鸿达徐老爷家?”
徐鸿达激动的嘴都哆嗦了,上前两步:“正是!正是!”
报子递上喜帖,贺喜道:“恭喜徐老爷高中第五十六名。”
徐鸿达颤抖着手接过喜报,连看三回方才抬起头,眼里还有一抹茫然:“我真的中了!”
徐婆子“嗷”的一声,抱住徐鸿达就哭了起来:“儿啊,你可对得起咱徐家的祖宗了,光耀门楣啊。”
听着啰响鞭炮声都出来瞧热闹的邻居见状纷纷上前贺喜,宁氏忙把备好的喜糖分给邻居,又拿红封给报子,请他们来前厅坐。热闹间,二报、三报也来了,宁氏撒出去了五六两银子的赏钱也不觉得心疼,只觉得满心喜悦。
匆匆忙忙置办了一桌酒菜,请了报录人吃了,又谢了邻居们,宁氏忙回转房内,打开嫁妆箱子,寻出一块上好的墨又配了些其他文雅的物件,叫徐鸿达带着上县学去拜谢恩师。
县学里,吴先生拿了题名录在瞧,见正榜上头有徐鸿达的名字,不禁有些诧异:“他也中了,三试那五道题答得中规中矩无甚出彩的地方,运道倒是极好。”
一边伺候笔墨茶水的书童笑道:“运道也是考试的一项,有的人答对的倒是好,可运道不行也是百搭。”
说话间,徐鸿达带着礼物上门求见,吴先生见他先恭喜了一番,又拿起刚才的话说:“你运道是有,可三试的五道题答的着实普通,可见底子还是浅薄了些。你这次虽侥幸中了举人,可会试上就不见得能有这份幸运了。”
徐鸿达忙躬身道:“先生说的是,学生知学问浅薄,这次中举实属侥幸。此番前来也正想和老师商议,学生暂时先不参加明年会试,在家苦读三年再赴京应考。”
吴先生点头:“这样也好,免得路上浪费时间。只是你在家苦读也没多少益处,书要读的熟,也要会破题作答。这样你一会也别回家了,直奔山顶聚仙观,看文道人是否愿意指点你一二。”
文道人,在州府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
这聚仙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可前几年不知从哪里来了四个道人,也不说道号,只一个自称文道人,一个自称画道人,还有一医道人、一食道人。
四人来到道观也不知观主密谈了什么,只知从那以后四个道人在聚仙观定居下来。只是他们也不住观内,让人在道观后盖了八九间屋子,围了一个小院,生活起居自有童子服侍,等闲不许人打扰。
头几年也没人注意到这几个道长,只有聚仙观观主长明道人每月来拜见一次,有时能进,有时却被童子请回来了。县学的李院长和长明道人相熟,总听他提起四位道长,言语间颇有推崇之意,便也跟着来了一次。
李院长每次回想起那次见面都难以忘怀,称文道人学识渊博,堪称当代大儒,又说画道人乃画圣再生。打那后,李院长时常上门拜访,但十回也能进去三四回就不错了,但每每进去,李院长都感觉受益匪浅。
李院长何人,两榜进士,先皇钦赐进士及第,翰林出身,更是任过多年的国子监祭酒,后又在正二品官位上告老还乡,乃是真正的学行卓异之名儒。连他都推崇至极,且以古稀之龄多次上门拜访的人物岂是凡人?据说连今上也招拢过他,只是文道人以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给推拒了。
因此不只县学、州府的学子,连外省的也有来拜访的文道人的,不过几百人也才能进去一两人罢了,短的一炷香时间就出来,多的能在里头呆半天。只是不论时间长短,进去听过文道人教诲的学子无一例外的都考中了进士。
徐鸿达在县学读书,离聚仙观不过两刻钟的路程,差不多三五天就来试一次运气,只是文道士人从没召他进去过,一直被童子挡在院外。
不过既然吴先生这样说了,徐鸿达也想再去碰碰运气。到了聚仙观,徐鸿达先去拜了文昌帝君,方才又绕到道观后面,远远地就见百来人在院门口侯着,个个都拿着帖子想拜见文道人。徐鸿达细看,不仅有许多这次新考上的举人,就连解元也在里头。
都是县学的同学,又一同上榜,徐鸿达便上前拱手打招呼,互道恭喜。
门外两个童子一脸冷漠,见徐鸿达都叙了半天旧也不过来,一个忍不住喝他:“说完没有?还不赶紧过来,先生等你半日了。”
小剧场1:
吴先生:这王天宁对答的比徐鸿达还要好,都落副榜去了,徐鸿达怎么上了正榜呢?
书童:难道是徐鸿达买通考官了?
吴先生:不能啊,今上最恨考场舞弊,每次乡试前都临时抽调翰林的、布政司的官员任主考官,更别说还有从按察司出来的监试官,哪个敢舞弊?这些考官到咱省里,别说徐鸿达了,就是咱院长都见不到主考官一面。
书童:那就怪了,估计真是运道好,许他答的题入了翰林的主考官的眼了。
翰林主考一脸茫然:啊?
文昌帝君双眼望天,一脸无辜:……
第13章 好运连连
徐鸿达觉得今天一切都像在梦中,原本无望的乡试竟中了举人;多次被聚仙观的童子冷冷拒绝,这次却主动邀请他去见文道人。
差几分火候?徐婆子再不认字也知道这句话的意思,急的团团转,一会儿想着去庙里拜拜,一会儿想着不如去道观给文曲星捐些香火银子。青青看祖母一会儿一个想法,看着比她爹还紧张,便故意逗她说:“祖母,这两处都费银子也不知道好使不好使。要不你拜拜我试试?”
宁氏在一边挺着肚子正给徐鸿达做衣裳呢,闻言拿眼瞪她:“净胡说!”
谁知,徐婆子眼前却一亮,拍了一下脑袋道:“可是急糊涂了,把青青忘了,就是不知成不成。”
青青一愣,还以为祖母真要拜她,刚要推拒一番,事实却证明她想多了,徐婆子拽着她一股风似的往园子里跑,都快把青青累趴下了才到徐鸿达的书房。
徐鸿达见老娘气喘吁吁地领着闺女来,还以为有什么急事,脸色都变了:“难道青青她娘发动了?”
“不是!不是!”徐婆子摆了摆手,喘匀了气将青青抱起来塞徐鸿达怀里:“赶紧,抱一刻钟,准能考中!”
徐鸿达:……
青青:……
好歹父女两个相对无语的日子没过上几天,徐鸿达就收拾了行囊要带着两个书童去省城了。徐婆子、宁氏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徐鸿达,一遍又一遍的嘱咐两个书童照看好他的饮食起居。
待两人的话都说完了,青青举起一个如意结递给徐鸿达:“里头的石头是我在山脚下捡的,外头的络子是我姐打的,爹记得要挂在脖子上。”
“好!”徐鸿达满眼温情地接过小女儿的礼物,挂在了脖子上,摸了摸她的头,又嘱咐朱朱:“照顾好你祖母和娘!”又深深地看了宁氏一眼,依依不舍地上了马车。
送走了儿子,徐婆子就和失了魂似的,围着屋子转了两圈,还是有些不放心,遂和宁氏道:“找个道观去拜拜吧。”
宁氏道:“这阳岭山山顶就有一家聚仙观,听说里头就供着文曲星,不如我和娘去拜一拜。”
徐婆子看了看宁氏的大肚子,连忙摆手:“你老实在家吧,若你摔着碰着的,可了不得。叫朱朱在家陪你,我带着青青去就是了。”
既商议定了,徐婆子就带着青青吃了三天素食,又焚香沐浴,换了干净衣裳,方才往聚仙观去。
俩人天蒙蒙亮时候就出了门,如今时值八月,天气温暖桂花飘香,青青一路采着野花哼着不知名的曲调,一边时不时扶一扶徐婆子,怕她摔着了。走到半山腰时,见到了县学大门,徐婆子停了下来,朝着大门拜了三拜才又继续往上走。
徐婆子腿脚慢,从县学走到山顶的聚仙观足足用了大半个时辰,扶着腰喘匀了气,又让青青把手里的野花放在观外,俩人方才进去。
这聚仙观的主殿为三清殿,供着元始天尊、灵宝天尊和道德天尊;主殿后面左侧是玉皇殿,供奉玉皇大帝及雷部诸神,右侧是娘娘殿供奉王母娘娘、送子娘娘,泰山娘娘、海神娘娘、三霄娘娘。
徐婆子带着青青一路拜过去,又到左路的文昌殿拜了文昌帝君,祈祷儿子能高中举人,又让青青求了一签,得了个上上大吉,这才放下了心事。
到了家,徐婆子喜滋滋的和宁氏道:“放心就是,上上大吉的签,保准能考中。我还帮你拜了财神爷,保佑你的铺子多赚银钱。”
宁氏闻言也满脸笑容:“借娘吉言。”
二十来天后,徐鸿达回家了,一面修养身体,一面等着放榜日的到来。
小剧场1:
青青跪在娘娘殿的蒲团上,趁着徐婆子祈祷两个儿媳妇一举得男的时候,青青也暗地祈求送子娘娘和三霄娘娘:拜托娘娘们给沣水村的大娘大婶们托个梦,就说我大伯娘和我娘怀的孩子是娘娘送的,实在与我和我无关!我真的不想让人觉得抱一抱我就能怀孕啊。
送子娘娘:……这个……
三霄娘娘:……额……
泰山娘娘、海神娘娘、偷偷看了王母娘娘一眼:……
王母娘娘:……熊孩子!
小剧场2:
青青:文昌帝君,保佑我爹考上举人!
文昌帝君:你不是捡了块福星掉落的运石给你爹了嘛!
青青继续祈祷:文昌帝君拜托了!
文昌帝君一挥手将徐鸿达的考卷拿到了手上:思路倒是有,写的略微差点事儿啊!
青青:一定要考上啊!
文昌帝君:……
第12章 徐鸿达中举
到了放榜这日,徐婆子急的团团转,一会儿打发麦穗到门房去看看报喜的来没来,一会又让她去瞧瞧看榜的书童侍笔回来没。
徐鸿达倒是淡定,拿着茶杯喝茶,还劝他娘:“我学问不到,这次恐怕让娘失望了。”
徐婆子瞪了她儿子一眼,坚定地说:“肯定能中的,都拜了文昌帝君,还抱了十来天青青呢,怎么可能不中?”
徐鸿达闻言不由地摇头苦笑,这去考举人的,家里哪有不烧香拜神祈祷高中的,若是这样就轻易中了,学子们还读什么书?徐鸿达自家人知自家事,第三场的经、史、时务策五道题,他答的普通,回来默写了给县学的吴先生,吴先生也说,能进副榜便是侥幸。
徐鸿达心里也是有抱负的,自然不肯副榜了事,怎么也得等三年再博一会,考上正榜的举人,上京会试才行。
徐婆子围屋子转了几圈,实在耐不住心焦,说了一句:“我去前头瞅瞅去”,就抬脚走了,朱朱和青青见状连忙也跟了上去,一转眼三人就不见了身影。
徐鸿达见状摇了摇头,叹息了一声:“是我不争气。”
宁氏上前温柔地扶住徐鸿达的肩膀,无声地给与安慰。徐鸿达收拾了心情,露出个苦笑:“咱们也到倒座去吧,免得侍笔回来说什么老娘禁不住。”
侍笔、侍墨是年初新买的书童,这大半年来,闲暇时候徐鸿达也教两人认些字,读两句三字经。侍笔聪明些,认得字也多一点,因此徐鸿达留他看榜。
夫妻两个拉着手踱着步慢慢地往前院走,刚进了倒座的一间小厅内坐下,就见侍笔一个健步冲了进来:“中了中了,二爷中了。”
“真的!”徐婆子一个激灵蹦了起来:“哈哈!我儿中了!哈哈!我儿中了举人了。”
徐鸿达只当是侥幸上了副榜,就问了句:“副榜多少名?”
“正榜!二爷是正榜!”侍笔笑的都看到了后槽牙:“正榜五十六名!”
“正榜五十六名?”徐鸿达一脸懵逼,“你看错榜单了吧!”
“怎么会看错了呢?”侍笔急了,任何人不能污蔑他的专业素养,就是二爷也不行:“我早两个月就每天认爷的姓名、户籍这些字,再不会错的。”
徐鸿达懵逼了:“怎么就中了?”
徐婆子笑着笑着哎呦一声就哭了出来:“中了啊,我儿中了啊,快放鞭炮,我得烧纸告诉祖宗去。”
徐鸿达见老娘往出冲连忙一把抱住她:“娘!娘!等等!等等!等报喜的人来了再放炮!万一侍笔看错了呢!”
“我真没看错!”侍笔都快哭了,他家爷咋就不相信他呢,太气人了!
娘俩一个喜极而泣一个满脸纠结,宁氏抱着肚子一会喜一会忧,喜得是丈夫中了举人,忧的是若真是侍笔看错了,那婆母能否受得了这打击;相公能否经得住这心里的落差?
宁氏深吸了一口气,使个眼色让朱朱和青青先扶住徐婆子坐下,又给她揉胸又给她顺气的,宁氏倒了碗茶上前一点点伺候着徐婆子喝了进去,让徐婆子的心绪慢慢平稳下来。
随着徐婆子冷静下来,小小的前厅一时间静默了,兴奋、焦急、担忧几种情绪交织在一起,所有人都觉得时间过的有些慢。
“噼里啪啦!噼里啪啦!”门外忽然响起鞭炮声,把徐鸿达吓的一哆嗦,侍笔跑进来拽着他往外走:“爷,我就说我没看错吧,侍墨远远地看见报子过来了,我这不赶紧点上鞭炮了。”
徐鸿达闻言气的拿脚直踹他:“你就不能等报子到家门口来再放,若是去别人家呢?你让我的脸面往哪搁?”
侍笔委屈地受了一脚:“我真没看错!”
徐婆子听见外面传来的啰声,再顾不得听儿子多说,拽着儿子往外走:“赶紧出去瞧瞧看是不是来咱家。”宁氏也坐不住了,扶住石榴的手说:“扶我也去看看。”
一家人都赶到了门外,报录的人也到了门口:“可是平阳镇沣水村的徐鸿达徐老爷家?”
徐鸿达激动的嘴都哆嗦了,上前两步:“正是!正是!”
报子递上喜帖,贺喜道:“恭喜徐老爷高中第五十六名。”
徐鸿达颤抖着手接过喜报,连看三回方才抬起头,眼里还有一抹茫然:“我真的中了!”
徐婆子“嗷”的一声,抱住徐鸿达就哭了起来:“儿啊,你可对得起咱徐家的祖宗了,光耀门楣啊。”
听着啰响鞭炮声都出来瞧热闹的邻居见状纷纷上前贺喜,宁氏忙把备好的喜糖分给邻居,又拿红封给报子,请他们来前厅坐。热闹间,二报、三报也来了,宁氏撒出去了五六两银子的赏钱也不觉得心疼,只觉得满心喜悦。
匆匆忙忙置办了一桌酒菜,请了报录人吃了,又谢了邻居们,宁氏忙回转房内,打开嫁妆箱子,寻出一块上好的墨又配了些其他文雅的物件,叫徐鸿达带着上县学去拜谢恩师。
县学里,吴先生拿了题名录在瞧,见正榜上头有徐鸿达的名字,不禁有些诧异:“他也中了,三试那五道题答得中规中矩无甚出彩的地方,运道倒是极好。”
一边伺候笔墨茶水的书童笑道:“运道也是考试的一项,有的人答对的倒是好,可运道不行也是百搭。”
说话间,徐鸿达带着礼物上门求见,吴先生见他先恭喜了一番,又拿起刚才的话说:“你运道是有,可三试的五道题答的着实普通,可见底子还是浅薄了些。你这次虽侥幸中了举人,可会试上就不见得能有这份幸运了。”
徐鸿达忙躬身道:“先生说的是,学生知学问浅薄,这次中举实属侥幸。此番前来也正想和老师商议,学生暂时先不参加明年会试,在家苦读三年再赴京应考。”
吴先生点头:“这样也好,免得路上浪费时间。只是你在家苦读也没多少益处,书要读的熟,也要会破题作答。这样你一会也别回家了,直奔山顶聚仙观,看文道人是否愿意指点你一二。”
文道人,在州府乃至全国都赫赫有名。
这聚仙观已经有上百年的历史了,原本也没什么稀奇的地方。可前几年不知从哪里来了四个道人,也不说道号,只一个自称文道人,一个自称画道人,还有一医道人、一食道人。
四人来到道观也不知观主密谈了什么,只知从那以后四个道人在聚仙观定居下来。只是他们也不住观内,让人在道观后盖了八九间屋子,围了一个小院,生活起居自有童子服侍,等闲不许人打扰。
头几年也没人注意到这几个道长,只有聚仙观观主长明道人每月来拜见一次,有时能进,有时却被童子请回来了。县学的李院长和长明道人相熟,总听他提起四位道长,言语间颇有推崇之意,便也跟着来了一次。
李院长每次回想起那次见面都难以忘怀,称文道人学识渊博,堪称当代大儒,又说画道人乃画圣再生。打那后,李院长时常上门拜访,但十回也能进去三四回就不错了,但每每进去,李院长都感觉受益匪浅。
李院长何人,两榜进士,先皇钦赐进士及第,翰林出身,更是任过多年的国子监祭酒,后又在正二品官位上告老还乡,乃是真正的学行卓异之名儒。连他都推崇至极,且以古稀之龄多次上门拜访的人物岂是凡人?据说连今上也招拢过他,只是文道人以喜欢闲云野鹤的生活给推拒了。
因此不只县学、州府的学子,连外省的也有来拜访的文道人的,不过几百人也才能进去一两人罢了,短的一炷香时间就出来,多的能在里头呆半天。只是不论时间长短,进去听过文道人教诲的学子无一例外的都考中了进士。
徐鸿达在县学读书,离聚仙观不过两刻钟的路程,差不多三五天就来试一次运气,只是文道士人从没召他进去过,一直被童子挡在院外。
不过既然吴先生这样说了,徐鸿达也想再去碰碰运气。到了聚仙观,徐鸿达先去拜了文昌帝君,方才又绕到道观后面,远远地就见百来人在院门口侯着,个个都拿着帖子想拜见文道人。徐鸿达细看,不仅有许多这次新考上的举人,就连解元也在里头。
都是县学的同学,又一同上榜,徐鸿达便上前拱手打招呼,互道恭喜。
门外两个童子一脸冷漠,见徐鸿达都叙了半天旧也不过来,一个忍不住喝他:“说完没有?还不赶紧过来,先生等你半日了。”
小剧场1:
吴先生:这王天宁对答的比徐鸿达还要好,都落副榜去了,徐鸿达怎么上了正榜呢?
书童:难道是徐鸿达买通考官了?
吴先生:不能啊,今上最恨考场舞弊,每次乡试前都临时抽调翰林的、布政司的官员任主考官,更别说还有从按察司出来的监试官,哪个敢舞弊?这些考官到咱省里,别说徐鸿达了,就是咱院长都见不到主考官一面。
书童:那就怪了,估计真是运道好,许他答的题入了翰林的主考官的眼了。
翰林主考一脸茫然:啊?
文昌帝君双眼望天,一脸无辜:……
第13章 好运连连
徐鸿达觉得今天一切都像在梦中,原本无望的乡试竟中了举人;多次被聚仙观的童子冷冷拒绝,这次却主动邀请他去见文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