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听见那妇人吧嗒吧嗒念叨了一顿,向南咬玉米饼的动作一顿,在心里又认真背了一遍乘法口诀,心数你丫的糊弄人呢?
  一文钱四个,三十二个不是四八三十二么?
  一文钱都要抠不说还要搭头,添搭头也就算了,还想下次继续骗人家,这就不厚道了啊。
  在村里管琐碎事管多了,向南一时管不住自己那颗闲不住的妇联心。
  向南把收在屁股下的右腿打直活动了一下,然后收了玉米饼上前打断了那位正在用她毒辣眼力在芋头堆里挑两个又大又好的芋头做添头的妇人,“这位大嫂,您刚才这账却是算岔了,一文钱四个,三十二应该是八文钱才对,听着大嫂下次还要来这位大哥这处买粮食,若是大嫂一时算糊涂了下次再碰见,却是见面尴尬了。”
  向南还是挺会照顾人家卖东西的大嫂面子的。
  正挑得起劲的大嫂子气得瞪眼,抬头一瞧向南装扮,原来是个书生,顿时有些讪讪然。
  原本还掰着手指头算账的黑脸憨厚男人听见向南如此一说,顿时涨红了一张黑脸梗着脖子看向妇人。
  妇人眼珠子一转,跟她一起来逛街的邻家嫂子也正瞅着她,妇人没法子,只能打着哈哈的表示自己大字不识几个,一时给算错了。
  虽然是这么说,可也有人低声念叨这妇人时常过来买东西,算错的次数还挺多的。
  遇上卖东西的人自己会算的,她还会扯着嗓子嚷嚷摊主算错了想要讹诈她的钱,拉着要去找店里账房先生或者路边书生算账她才相信。
  每次摊主们看见这妇人过来自己摊上卖东西,有的人宁愿故意喊高了价格不做她的生意也不愿意跟她撕扯。
  感情这还是位惯犯啊,被围观的人群这般一嘀咕,那妇人也没脸继续呆下去,硬着头皮跟向南和摊主道了个歉,拎着买来的玉米棒子就走了。
  陪她一起来的邻家大嫂原本还想跟着她一起来捡个便宜,谁知最后竟是丢了这么大的脸,早在第一时间就退出了人群,一个人遮着脸假装不认识同伴,悄没声息的就走了。
  一个铜板看着少,可对于种地的农户来说,却是十分珍贵的,很多人出门在外,便是一文钱两个的死面馒头都舍不得买。
  那位卖玉米棒跟芋头的黑脸大兄弟多得了一文钱,对向南十分感激,弯腰就格外实诚的捧了好几个玉米棒跟芋头用藤子串了要送给向南当谢礼。
  “我这是第一次来县里卖东西,没想到就遇上这样的事,刚才还要多谢先生帮忙,不然今天被骗了都不晓得。”
  向南觉得这大兄弟实在太实诚了,他也就是帮他找回了一文钱以及两个当做搭头的芋头,对方现在要送他的谢礼却是差点就能卖两文钱了。
  这向南肯定是不会要的,“喊什么先生不先生的,叫我一声小兄弟就成了,这就是一句话的功夫,不值当这么多东西。”
  向南又指了指刚才自己蹲的大石头,表示自己就是闲得无聊,让对方不必太在意这个事儿。
  这位黑脸大哥家里也不宽裕,这回拿了粮食出来卖,也是因为家里断了盐有一段时间了,没办法这才勒紧裤腰带想要卖几个钱,偷偷去买点便宜的黄色盐块回家。
  官盐是很贵的,普遍比之大米类细粮贵一百倍都不夸张的,普通百姓吃得少,可饶是如此也是家里生活开销中的一个大头。
  于是农户很多就偷偷找人买私盐,因着很多私盐是化成盐水藏在衣服里带出来的,回家熬煮一番颜色多数泛黄发硬,因此又被称为黄盐石。
  这位黑脸大兄弟比向南还要不会说话,吭哧吭哧被向南推拒之后也说不出别的话来,反而被向南给劝服了。
  旁边有卖鸡蛋掰扯不清的老婆子见向南性子好,帮了忙也没有要黑脸摊主的东西,连忙笑嘻嘻的拉了向南来帮她跟买主算个账。
  买主是个小媳妇,老婆婆鸡蛋是两文钱一个,小媳妇希望老婆婆能便宜点,这样一来她就要把整篮子的鸡蛋都买了。
  老婆婆一听,也有心给她便宜点,算的是三文钱两个,两人顿时掰扯半天都掰扯糊涂了,鸡蛋一共有二十三个,两人掰着两人加起来的二十根手指也算不过来。
  现在有向南帮忙,无论是买主还是卖主都十分高兴。
  这也简单,向南脑袋里一过就给算了出来,三十三文钱还剩下一个鸡蛋,铜钱没办法掰成两半。
  老婆婆也自认已经给了顾客优惠,不愿意将剩下那个鸡蛋作为添头白送给买主,老婆婆数着卖东西挣来的三十多个铜板,心里一高兴。
  回头看见向南那张白净的脸,老婆婆顿时心头一热,十分干脆的将剩下那个鸡蛋塞给了向南作为谢礼,自己挽着篮子高高兴兴的提前收摊回家去了。
  之后向南又帮不少摊主算了账,挣了一枚鸡蛋两个玉米棒子并两文钱。
  向南觉得还挺有意思的,乐呵呵的回了石头那儿蹲着继续啃饼子,附近有需要算账的就自己来找他便是。
  “小兄弟,你算术学得可好?”
  向南正百无聊奈的埋头看着石头下搬运他吃落的玉米饼碎屑的蚂蚁呢,眼前突然停下一双白底黑面的皂靴。
  向南循声抬头一看,来人面容白净,留了胡须,穿着一身墨兰长衫,看着很是气派。
  向南觉得这是他来到这个世界亲眼看到的第二个长相还挺不错的男子,第一个是谁?却是梦里看见的那位早逝亲爹。
  作者有话要说:  忘记跟大家说了,本文的物价是我自己捏着笔杆子罗列了一下,以大米馒头之类的底层食物为基准划分出来的,因为每朝每代的价格都不一样,丰收之年跟欠收之年也会有价格波动,大家就暂且这么个价格凑合着。
  另外古代的官盐那是真的贵,一般是大米价格的一百倍左右浮动。
  ps:啊价格这个事真的把我头都绕晕了,唐朝唐太宗的时候一斗大米才五文钱,一斗就是现代的三十斤,妈呀真的是便宜死了!!!
  然而一两白银的购买力那时候等于现代的四千多块钱。
  等到唐玄宗时期通货膨胀也才十文一斗米,一两白银约等于两千多块钱的购买力,所以电视剧里动不动就一百两银票的甩给掌柜住客栈点菜什么的,要是我是掌柜的我得抱着银票就跑路【笑哭】
  所以价格这个事~飘啊飘,真的琢磨多了脑袋都是晕的,暂且价格就这么定着吧,不敢再降低了,因为我怕现在定的物价再低点,以后向书呆拿俸禄都只能一年拿个一二两白银了,便是皇帝赏赐也就赏个十两白银,忒的寒酸哈哈哈嗝~
  第18章 算术
  向南觉得自己之前在夫子家被刺得发疼的眼睛得到了治愈,心情都好了不少,白净的脸上露出个舒心的笑,起身抬手做了个平辈礼,“这位大哥,在下算术也就算是一般吧,说不上特别好。”
  这谦虚都谦虚得十分接地气,没有文绉绉的客套一大堆,中年男人看着向南脸上的笑,心里也跟着不自觉的舒坦了许多。
  中年男人脸上带出点笑,也不计较,学着向南也朝向南行了平辈礼,“在下却是有件事儿正烦躁呢,不如这样,在下就先唐突一回,考考小兄弟,也好看看小兄弟的算术如何,能否帮在下这一回。”
  向南自然是说好,“若是能帮,那肯定是没问题的,就怕我这学识不够耽误了大哥的时间。”
  就向南这性子说这个话,肯定不是自谦,因为他虽然是理科生,可当初因为兴趣所致,还是专门去研究过古代算术的。
  大多数现代人会自然而然的以为古代的比不上现代的,然而等向南去认真研读之后才发现,古代人的智慧真的让人拜服。
  至于现代的数学,只是因为吸收了国外众家之长又利用符号简化了运算过程,随后又经过更多人的努力研究,这才出现了看起来更高大上的现代数学。
  当初向南作为理科专业里的高材生,虽然看起来呆呆傻傻的,可骨子里何尝没有跟他那群日天日地的中二室友一样有着一股子骄傲,要不然他也不会跟那群室友处得融洽了。
  直到耗费了将近两年课余时间研读完能找到的古代算术书籍,向南这才明白了自己就是那只蹲在井底的青蛙,从此收起了自己那股子还没来得及暴露出来的骄傲,人也变得谦和宽容了许多,便是到了农村里也会耐下性子认真听满嘴方言的老乡说些乱七八糟的歪理。
  因为向南觉得人,真的是十分神奇的生物,有人的地方,就有创造,有创造的地方,就有你不懂的不知道的知识。
  至于为何研读古代算术书籍花了向南那么多时间?
  咳,却是因为向南为了追求原汁原味,找的都是纯古籍复印本,上面的很多表达的词汇用语比之文言文还要生涩难懂,向南没办法,只能一边啃古言词义一边啃算术古籍。
  既然向南这么说,中年男人眼光毒辣,一眼就能看透向南说的话是真心还是假意,见向南眼神清澈表情坦然放松,中年男人也不多废话了。
  一手习惯性的往后一背,一手摸了摸自己的胡须,中年男人最后视线落到刚才向南蹲的大石头上,“小兄弟,你可知这块石头的重量?”
  向南刚才蹲的石头并不是十分规整的某种形状,挨着地面的那边倒是直线状,两边却一边大一边小的呈椭圆状,上面露出来的又有坑洼,前后微微鼓起,跟两边椭圆状的那个有点像。
  其实面对这种问题,古人早就有了方法去算重量,比如说曹冲称象。
  现在向南肯定是不可能为了一块石头就找人来如此这般的折腾,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向南自己现在除了他自己,能帮忙的一个也没有。
  因此向南只能歉意的朝中年男人再行一礼,先告一声罪,“大哥,这若是要精确的算出它的重量,现在就凭我一人之力怕是不行,小弟现下也只能大概的估计一下重量。”
  中年男人不置可否面上含笑的摸着胡须点了点头。
  向南围着石头脚尖脚后跟的挨着比划了一下整体周长,左手手上伸出三指掐了个数,然后右手捡了边上的一块软石在大石头上划了几道分割辅助线。
  大体上将石头分割为几个规则形状之后,以拇指与中指张开的“卡”为尺丈量了各处需要丈量的线条。
  随着右手的丈量比划,左手手指掐出的数字也在不断变化,中年男人站在一边看着向南转来转去爬上爬下的还掐着手势记录什么。
  事实上他出这么个难题便是他自己也是不知道如何算的,唯一能知道石头重量的也不过是叫人拿来大桶将石头装进去,最后再靠着溢出来的水来大体估算石头重量。
  却是没想到他有意为难,这位小兄弟居然也能靠着自己的方式直接掐算石头重量。
  要说中年男人为何没有觉得向南是在糊弄他?
  看看向南那严肃认真的表情,以及不顾形象爬来爬去还时不时用树枝在地面上写写画画的模样,中年男人也不觉得对方是提前知道了他身份,故意在这里大费周章的骗他。
  需知石头不远处就是市集,向南这般古怪的行为,没过多久就吸引来了不少人围观。
  一个读书人若是能在这么多人面前不顾形象的撅着屁股比划就为了骗他,若真是如此,中年男人也能对向南的心性生出点佩服来。
  “这是啥状况?小兄弟这是干啥呢?”
  “刚才我隐约听到两句,好像是这位先生出题考小兄弟,让小兄弟算出这块石头有多重。”
  “嗬!真的呀?”
  “当然是真的,还能骗你不成。”
  “哎呀这么大块石头,肯定很重啦,这白脸先生别不是在戏弄小兄弟吧?”
  “也不一定,这后生娃子算账可厉害得很,肯定能算出来!”
  “要是这白脸先生是在戏弄小兄弟的,看我不围了他让他自己也算一算,若是他自己都算不出来,肯定就是在耍人玩。”
  中年男人隐约听见有男人粗着嗓子这般说,惬意的表情顿时几不可查的一僵,摸着胡须的手都顿住了。
  再转眼去看向南忙乎得额头都起了层薄汗,中年男人心里莫名的生出点心虚。
  确实,等人家小兄弟辛辛苦苦算出来石头的重量说出来,他这里却没个答案判断对方是对是错,这也委实有点不靠谱了些。
  想了想,中年男人招来身边的小厮,如此这般的吩咐了一番,这才暂且放下心来,可以不用担心一会儿被围观的百姓围着逼他说答案说不出来了。
  向南没注意围观的人嗡嗡嘀咕声,只凝神专注的计算,眼前只有石头上一处处数据,脑袋里也只有通过各种复杂运算不断变化的数字。
  到最后向南左手掐数字的动作停了下来,又蹲着看了两遍先前自己写在地面上的几道重要计算步骤,确定没错之后,这才起身朝中年男人报了个数。
  “大哥,这数字肯定是不精准的,误差约莫在一到两钧上下。”
  一钧等于三十斤,向南估摸着重量误差在三十到六十斤上下,因为他现在对于这块石头的质量密度也都是靠观察外沿石质估算的,无法像现代那样通过仪器得到精准数据。
  中年男人点了点头,不等围观的人替向南打抱不平,自己就先歉意一笑,抱拳朝向南行了一礼,“说来惭愧,小兄弟居然靠着一双眼一双手就算出了这石头的重量,在下却没这个本事,不然也不至于焦头烂额没个办法,不过在下已经让小厮叫了人来,一会儿就先把这块石头抬回去,咱们用笨重的法子把石头的重量一称算,这就能知道小兄弟的答案对不对了。”
  “还请小兄弟别气恼,大哥这也是没法子,烦恼的事不是小事,必须得确定小兄弟这法子有用才能放心。”
  向南听中年男人如此一说,自然没什么好生气的,反而对于中年男人说的要称这石头的重量起了兴趣。
  一来可以现场围观一下古人的称重之法,二来也能看看自己这样算是不是错的。
  中年男人话才刚落,那边就有几个孔武有力的男子挤开围观的人群走了进来,几人先朝中年男人抱拳喊了一声“苗大人”,中年男人挥手示意他们别行礼了,赶紧抬石头,几人这才收了要拜的动作,围着石头看了一圈,寻摸好下绳子的地方,这就风风火火的折腾起来。
  围观的人听见“苗大人”这个称呼,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原来这位为难向小兄弟的白脸男人居然就是他们泽陂县的县令苗大人。
  顿时围观百姓一个个面面相觑,不知是不是该跪下来行礼。
  倒是苗大人不耐烦计较那等繁琐礼节,直接抬手朝围观人群拱了拱手,“各位父老乡亲,且都散了吧,大家放心,今日本官也是对这位小兄弟有事相求,一定不会为难戏弄他的,大家且放心的离开吧。”
  说的话又有打趣又有自嘲的,听得让围观的人顿时放心下来,对这位苗大人的感官也是瞬间升到了顶点。
  古代是个等级制度森严的社会,像苗大人这样只是质朴的说几句话,就能让百姓觉得这位大人实在是平易近人,且性子忒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