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傅云英嘴角微翘。
东厂名存实亡,太监想借着新君即位的机会重现以往辉煌,只怕是白日做梦。
她慢慢道:“小爷,今天这些小太监拦着我,不过是因为我没有奉承讨好他们,没有听懂他们的暗示,给他们好处。”
朱和昶皱眉,怒道:“勒索贿赂,不能轻饶!”
小太监们脸色发白。
傅云英接着说,“小爷,不止于此。今天他们敢拦着我,日后就敢拦着朝中大臣、内阁阁老,小爷处于深宫之中,身边都是这些人伺候服侍,若他们联合起来,堵塞言路,那朝臣们的谏言送不小爷跟前,小爷见不着外面的大臣,凡事只能由这些小太监转达……”
说到这里,她顿住不往下说了。
小太监们满脸惊惧,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血口喷人!
他们只是给这位不识时务的傅大人一点教训而已,傅大人竟然编排出这些话来,暗示他们阻隔圣听,架空皇上,甚而阴谋篡位,他们怎么可能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朱和昶听得懂傅云英的暗示,脸色沉了下来。
从内阁、六部到地方,职权清晰,层次分明,内阁大臣有批驳圣旨的权力,皇权受到掣肘。离了皇帝,大臣们也能处理好朝政,这导致君权旁落。
皇帝还是皇帝,可大臣们不听话,皇帝也没办法。不仅没办法,还可能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怕死的大臣前仆后继。
于是皇帝转而信任太监,把太监推出去和群臣狗咬狗,同时派锦衣卫监视群臣,平衡朝堂。
结果导致阉党坐大,甚至阉人一度能左右君王废立,还出过九千岁那样的人物,堂堂内阁首辅,也得想方设法巴结太监。
后来阉党被诛灭,朝堂仍然不太平。
就像一张桌子,陡然间被砍断一根支柱,还怎么站得稳?
阉党可恨,但是他们是君王用来牵制群臣的手段,平衡被打乱,还是会生乱子。
权力重回内阁手中。
有的皇帝心胸宽广,只要内阁大臣肯办实事,乐意放权。
有的皇帝无所事事,整天沉醉温柔乡,不理朝政。
有的皇帝很有抱负,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打压那个,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自己渔翁得利。
有的皇帝既不满于自己被架空的现实,又没什么本事,和大臣离心,每天琢磨着怎么砍大臣的脑袋,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愈加不认同君王,想方设法继续架空君王,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先帝就是如此,和群臣离心,他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和大臣们达成一致。
朱和昶认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还年轻,就算一时之间被朝臣们架空,总还有慢慢收揽权力的机会,毕竟他是九五之尊。
而且他有自己的帮手,云哥一定会辅佐他的。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掌握实权,身边的小太监就坐不住了,就像云哥说的,今天他们仗着是他近身侍从勒索官员,以后野心越来越大,会不会像那位九千岁一样,公然残害皇子,把持朝政?
朱和昶越想越觉得后怕。
如果云哥没来,他还没进京,就落一个偏听偏信,要扶持阉党的名声,朝中大臣会怎么看他?
他冷静下来,命左右侍卫将太监们拖出去杖打二十棍。
小太监们这会儿吓得毛骨悚然,不敢求饶,听见只是打二十棍,悄悄松口气。
还以为小爷要砍他们的脑袋!
侍卫立刻把太监们拖到外边空着的场院里,剥了裤子开打。
傅云英站在一边监督。
官员们全都围在一边看热闹,这些天他们在小太监们面前吃了几次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文官和阉人势不两立,傅云英出手教训嚣张跋扈的小太监,众人看她的目光饱含激赏。
她面无表情,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一个动作都没有,也是俊逸过人,气质出尘。
众人心里暗暗称赞:不愧是丹映公子,果然风采过人!
小太监们趴在凳子上,欲哭无泪:重点错了啊!
……
吉祥重回朱和昶身边伺候。
朱和昶命所有太监前去观看小太监们受刑。
太监们听着小太监们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嚎声,心头惴惴。
以后看到傅大人,得绕远点!绝不能落在傅大人手上!
吉祥出去看了几眼,回屋告诉朱和昶外边的情形,忧虑道:“爷,今天傅少爷得罪了小太监,方长史肯定不高兴。”
朱和昶疑惑地问:“为什么?”
吉祥小声说:“那些人都是方长史拨到您身边伺候的。”
打了他们,等于打了方长史的脸。方长史不敢记恨朱和昶,这笔仇,自然得落到傅云英头上。
朱和昶皱了皱眉。
他知道吉祥提起这个是故意的,想通过提醒他报答云哥的恩情。
这事好办,方长史年纪大了,而且最近经常越殂代疱插手其他事。朱和昶看在他是老爹旧人的份上才不和他计较,他要是真不老实,记恨云哥,给他一个肥差,打发他回武昌府养老不就得了?
但以后这样的事只会层出不穷。
云哥一心一意为他着想,肯定还会不知不觉得罪其他人。
朱和昶见识过王府内院的姬妾们为了争夺老爹的宠爱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事,有些女子使起手段来,阴毒无比,绝对不输于男子。
这朝堂,和王府内院也有点像。
他信任云哥,亲近云哥,云哥毫无疑问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和昶自信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疏远云哥,云哥救过他的命,不会害他的。
但事情无绝对,万一哪天自己被骗了,突然犯傻了呢?
万一云哥也被别人欺骗,对他失望,不肯再辅佐他呢?
要不是教养好,朱和昶都要愁得抓耳挠腮了。
怎么样才能让云哥留在身边,又不会被其他人看成眼中钉呢?
朱和昶静静思考。
……
二十棍打完以后,小太监们脸色苍白,双唇泛紫。
还得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谢恩。
周围的太监不敢扶他们,脸上神情难辨是畏惧还是同情。
一众官员啧啧几声,朝傅云英拱手,以示敬佩。
这一打,看起来是教训太监,其实是在警告新君身边的旧人,方长史之流,这会儿肯定恨得牙痒痒。
傅云英转身往回走,有人拍一下她的肩膀,笑着道:“云哥!”
声音轻佻,动作也轻佻。
她脚步一顿,回头看一眼。
周天禄挂着一脸讨好的笑容,朝她作揖,“以后得托你照应了。”
周尚书当真是神通广大,竟然把孙子塞进迎接新君的队伍里了,有这份功劳,回去肯定能想办法捞个官。
要说周尚书对孙子这么关爱,其实心狠起来也是个利落干脆的人。得知军中大将都拥护霍明锦的时候,他立马派人将病妻送回乡,让病妻和小儿子团圆,一个月后病妻亡故,他的小儿子也因为酒醉不慎跌入水中,受惊而死。
生怕霍明锦迁怒,周尚书直接归还兵权,上疏致仕了。
周家很低调,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奈何周天禄天生是个吊儿郎当的性子,看到傅云英,情不自禁就过来找她搭话。
“阉人心眼小,你得罪几个小太监,其他人也会对你怀恨在心,你是不是太莽撞了?”
他小声提醒傅云英。
傅云英淡淡一笑。
官场上,一定得站稳立场,并且不能随便动摇,三心两意,会被人不齿。
如果只是想保命,可以立场模糊。
但想要爬到更高的位子,必须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准则。
不然,永远只是其他人的附庸。
以她和朱和昶的关系,她不可能当一个心无旁骛的纯臣。
那便,做一个权臣罢。
第129章 登基
傅云英多等了一天,见到紧跟在朱和昶銮驾之后的傅四老爷一行人。
看到阔别已久的侄女,傅四老爷很高兴,拉着她问长问短,想和小时候那样拍拍她的发顶,抬起手,发现侄女差不多和自己一样高了。
而且还穿了一身气派的官服,年纪不大,官威十足,自己这个叔叔见了她都不由自主生出敬畏之心。
“长大了。”
他收回手,笑着道,语气感慨。
又喜滋滋说起家里的事,这一次他仍然没有带上家眷,“泰哥媳妇有身子了,怕路上颠簸,启哥又要考试,得有人照顾,干脆都留下,等启哥考完乡试,过完年再派人来接她们。”
素姐当年为了躲避选秀嫁给傅云泰,两家商量好及笄之后才圆房,一转眼,素姐已经有孕在身。
月姐和桂姐都是当母亲的人了,正好生了一儿一女,前后只隔几天。
傅四老爷开玩笑说,可惜外孙、外孙女都姓杨,不然可以凑一对娃娃亲。
姐妹俩的丈夫是杨家子弟,此次随朱和昶一起上京。
傅云英昨天已经见过他们,堂兄弟俩只当她是妻子的远房兄弟,看到她有点局促,听她喊姐夫,连称不敢。
东厂名存实亡,太监想借着新君即位的机会重现以往辉煌,只怕是白日做梦。
她慢慢道:“小爷,今天这些小太监拦着我,不过是因为我没有奉承讨好他们,没有听懂他们的暗示,给他们好处。”
朱和昶皱眉,怒道:“勒索贿赂,不能轻饶!”
小太监们脸色发白。
傅云英接着说,“小爷,不止于此。今天他们敢拦着我,日后就敢拦着朝中大臣、内阁阁老,小爷处于深宫之中,身边都是这些人伺候服侍,若他们联合起来,堵塞言路,那朝臣们的谏言送不小爷跟前,小爷见不着外面的大臣,凡事只能由这些小太监转达……”
说到这里,她顿住不往下说了。
小太监们满脸惊惧,不可置信地看着她。
血口喷人!
他们只是给这位不识时务的傅大人一点教训而已,傅大人竟然编排出这些话来,暗示他们阻隔圣听,架空皇上,甚而阴谋篡位,他们怎么可能做出那样大逆不道的事!
朱和昶听得懂傅云英的暗示,脸色沉了下来。
从内阁、六部到地方,职权清晰,层次分明,内阁大臣有批驳圣旨的权力,皇权受到掣肘。离了皇帝,大臣们也能处理好朝政,这导致君权旁落。
皇帝还是皇帝,可大臣们不听话,皇帝也没办法。不仅没办法,还可能被大臣们骂得狗血喷头。
不怕死的大臣前仆后继。
于是皇帝转而信任太监,把太监推出去和群臣狗咬狗,同时派锦衣卫监视群臣,平衡朝堂。
结果导致阉党坐大,甚至阉人一度能左右君王废立,还出过九千岁那样的人物,堂堂内阁首辅,也得想方设法巴结太监。
后来阉党被诛灭,朝堂仍然不太平。
就像一张桌子,陡然间被砍断一根支柱,还怎么站得稳?
阉党可恨,但是他们是君王用来牵制群臣的手段,平衡被打乱,还是会生乱子。
权力重回内阁手中。
有的皇帝心胸宽广,只要内阁大臣肯办实事,乐意放权。
有的皇帝无所事事,整天沉醉温柔乡,不理朝政。
有的皇帝很有抱负,和大臣们斗智斗勇,今天扶持这个,明天打压那个,把朝堂搅得天翻地覆,自己渔翁得利。
有的皇帝既不满于自己被架空的现实,又没什么本事,和大臣离心,每天琢磨着怎么砍大臣的脑袋,大臣们敢怒不敢言,愈加不认同君王,想方设法继续架空君王,君臣关系越来越紧张……先帝就是如此,和群臣离心,他在位的时候,从来没有和大臣们达成一致。
朱和昶认真考虑过自己的未来,他还年轻,就算一时之间被朝臣们架空,总还有慢慢收揽权力的机会,毕竟他是九五之尊。
而且他有自己的帮手,云哥一定会辅佐他的。
但是他现在还没有掌握实权,身边的小太监就坐不住了,就像云哥说的,今天他们仗着是他近身侍从勒索官员,以后野心越来越大,会不会像那位九千岁一样,公然残害皇子,把持朝政?
朱和昶越想越觉得后怕。
如果云哥没来,他还没进京,就落一个偏听偏信,要扶持阉党的名声,朝中大臣会怎么看他?
他冷静下来,命左右侍卫将太监们拖出去杖打二十棍。
小太监们这会儿吓得毛骨悚然,不敢求饶,听见只是打二十棍,悄悄松口气。
还以为小爷要砍他们的脑袋!
侍卫立刻把太监们拖到外边空着的场院里,剥了裤子开打。
傅云英站在一边监督。
官员们全都围在一边看热闹,这些天他们在小太监们面前吃了几次亏,早就盼着这一天了!
文官和阉人势不两立,傅云英出手教训嚣张跋扈的小太监,众人看她的目光饱含激赏。
她面无表情,站在那儿,一句话不说,一个动作都没有,也是俊逸过人,气质出尘。
众人心里暗暗称赞:不愧是丹映公子,果然风采过人!
小太监们趴在凳子上,欲哭无泪:重点错了啊!
……
吉祥重回朱和昶身边伺候。
朱和昶命所有太监前去观看小太监们受刑。
太监们听着小太监们那一声声凄厉的惨嚎声,心头惴惴。
以后看到傅大人,得绕远点!绝不能落在傅大人手上!
吉祥出去看了几眼,回屋告诉朱和昶外边的情形,忧虑道:“爷,今天傅少爷得罪了小太监,方长史肯定不高兴。”
朱和昶疑惑地问:“为什么?”
吉祥小声说:“那些人都是方长史拨到您身边伺候的。”
打了他们,等于打了方长史的脸。方长史不敢记恨朱和昶,这笔仇,自然得落到傅云英头上。
朱和昶皱了皱眉。
他知道吉祥提起这个是故意的,想通过提醒他报答云哥的恩情。
这事好办,方长史年纪大了,而且最近经常越殂代疱插手其他事。朱和昶看在他是老爹旧人的份上才不和他计较,他要是真不老实,记恨云哥,给他一个肥差,打发他回武昌府养老不就得了?
但以后这样的事只会层出不穷。
云哥一心一意为他着想,肯定还会不知不觉得罪其他人。
朱和昶见识过王府内院的姬妾们为了争夺老爹的宠爱争风吃醋、勾心斗角的事,有些女子使起手段来,阴毒无比,绝对不输于男子。
这朝堂,和王府内院也有点像。
他信任云哥,亲近云哥,云哥毫无疑问会成为众矢之的。
朱和昶自信自己不会因为别人的挑拨离间疏远云哥,云哥救过他的命,不会害他的。
但事情无绝对,万一哪天自己被骗了,突然犯傻了呢?
万一云哥也被别人欺骗,对他失望,不肯再辅佐他呢?
要不是教养好,朱和昶都要愁得抓耳挠腮了。
怎么样才能让云哥留在身边,又不会被其他人看成眼中钉呢?
朱和昶静静思考。
……
二十棍打完以后,小太监们脸色苍白,双唇泛紫。
还得挣扎着爬起来,跪在地上谢恩。
周围的太监不敢扶他们,脸上神情难辨是畏惧还是同情。
一众官员啧啧几声,朝傅云英拱手,以示敬佩。
这一打,看起来是教训太监,其实是在警告新君身边的旧人,方长史之流,这会儿肯定恨得牙痒痒。
傅云英转身往回走,有人拍一下她的肩膀,笑着道:“云哥!”
声音轻佻,动作也轻佻。
她脚步一顿,回头看一眼。
周天禄挂着一脸讨好的笑容,朝她作揖,“以后得托你照应了。”
周尚书当真是神通广大,竟然把孙子塞进迎接新君的队伍里了,有这份功劳,回去肯定能想办法捞个官。
要说周尚书对孙子这么关爱,其实心狠起来也是个利落干脆的人。得知军中大将都拥护霍明锦的时候,他立马派人将病妻送回乡,让病妻和小儿子团圆,一个月后病妻亡故,他的小儿子也因为酒醉不慎跌入水中,受惊而死。
生怕霍明锦迁怒,周尚书直接归还兵权,上疏致仕了。
周家很低调,尽量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奈何周天禄天生是个吊儿郎当的性子,看到傅云英,情不自禁就过来找她搭话。
“阉人心眼小,你得罪几个小太监,其他人也会对你怀恨在心,你是不是太莽撞了?”
他小声提醒傅云英。
傅云英淡淡一笑。
官场上,一定得站稳立场,并且不能随便动摇,三心两意,会被人不齿。
如果只是想保命,可以立场模糊。
但想要爬到更高的位子,必须一开始就明确自己的准则。
不然,永远只是其他人的附庸。
以她和朱和昶的关系,她不可能当一个心无旁骛的纯臣。
那便,做一个权臣罢。
第129章 登基
傅云英多等了一天,见到紧跟在朱和昶銮驾之后的傅四老爷一行人。
看到阔别已久的侄女,傅四老爷很高兴,拉着她问长问短,想和小时候那样拍拍她的发顶,抬起手,发现侄女差不多和自己一样高了。
而且还穿了一身气派的官服,年纪不大,官威十足,自己这个叔叔见了她都不由自主生出敬畏之心。
“长大了。”
他收回手,笑着道,语气感慨。
又喜滋滋说起家里的事,这一次他仍然没有带上家眷,“泰哥媳妇有身子了,怕路上颠簸,启哥又要考试,得有人照顾,干脆都留下,等启哥考完乡试,过完年再派人来接她们。”
素姐当年为了躲避选秀嫁给傅云泰,两家商量好及笄之后才圆房,一转眼,素姐已经有孕在身。
月姐和桂姐都是当母亲的人了,正好生了一儿一女,前后只隔几天。
傅四老爷开玩笑说,可惜外孙、外孙女都姓杨,不然可以凑一对娃娃亲。
姐妹俩的丈夫是杨家子弟,此次随朱和昶一起上京。
傅云英昨天已经见过他们,堂兄弟俩只当她是妻子的远房兄弟,看到她有点局促,听她喊姐夫,连称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