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汗阿玛从来不直接叱责大哥和三哥。”十一皇子把玩着像极了他自己的不倒翁,“他最喜欢的是借题发挥。”
十二仔细想了想:“最近没什么大事啊。”
六月十六,康熙回来的第七天,礼部官员赵谦早朝之上参刘不语圈养娈女。
娈女二字一出,满堂哗然,太子猛地回头。
康熙看到太子不敢置信的表情,心中诧异,不是太子授意?
太子妃不喜欢缠足的宫女,在康熙看来也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刘不语险些把事情搞得他废了太子妃才能平民愤。
幸而太子妃聪慧,化险为夷,还把刘不语逼得差点辞官。康熙虽然不准太子和太子妃再提缠足一事,其实一直等着石家姻亲参刘不语。
左等右等没等到,康熙都快忘了,刘不语请辞。康熙怕此事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传出太子容不了言官的风言风语,当初才叫太子出面挽留刘不语。
康熙本以为此事算了了,看着赵谦,康熙记得很清楚,当初是他出言反驳刘不语。赵谦祖籍山东,和石家没任何关系。他来京城时石文炳也早已去了杭州。难不成跟刘不语有私仇?
“梁九功,呈上来。”
“嗻!”梁九功把奏折拿回来双手递给康熙。
康熙打开一看,上面连刘不语何事何地买了几个幼女都记得一清二楚。康熙眉头紧皱,再看刘不语来京不过十年,已经转手了二十多个女孩儿,家中还有一妻八妾,脸色顿时变了。
太子偷瞄康熙一眼,心头一悸。
啪!
太子下意识往后躲,低头一看,奏折摔倒他脚边,连忙说:“汗阿玛息怒。”
“皇上息怒。”被康熙吓一跳的文武百官反应过来,呼啦啦跪在地上,转瞬间只有储君太子站着。
康熙抬眼看到鹤立鸡群的太子一脸关切,不禁深吸一口气:“刘不语何在?”
“禀报皇上,刘不语告假了。”左都御史出列。
康熙挑眉,难怪赵谦直接说了“娈女”,还不见刘不语出列,“因何告假?”
“说是身体不舒服。”左都御史道,“这天忽冷忽热,大概,大概晚上着凉了,病了。”
“病了?”康熙冷哼,“女孩儿玩多了累得起不来了吧。”
“这,这微臣不知。”左都御史头皮发麻,“刘大人昨儿就没过来。”
康熙撩起眼皮:“昨儿没来?既然病得这么严重,以后也不用来了。”说着,话锋一转,“吏部尚书,顺天府尹何在?”
“微臣在。”
两名大员连忙抬头。
康熙并未叫起,而是继续说:“赵谦的奏折上写道,被刘不语厌恶的女孩儿都被转手卖掉,你二人务必查清那些女孩儿被卖去何地,除了刘不语,还有哪位御史参与。”
“臣等不敢!”
众人浑身一凛,连忙把自己摘干净。
满朝官员,康熙最在意的便是他的儿子们,而一众儿子最在意的又是太子。此事观太子的态度,看着太子长大,手把手把太子教成才的康熙很肯定和太子没关系。
太子没牵扯进来,康熙懒得听文武百官辩解:“明日早朝朕要看到结果,休想随便找两个替死鬼糊弄朕,朕还没老糊涂!”
第58章 杀人越货
下了早朝, 太子甫一到毓庆宫就挥退满室宫女、太监, 令张起麟和阿笙守在门口:“今儿早朝赵谦参刘不语, 这事是不是你派人做的?”
“不是我。”石舜华道, “二哥说过一次,但二哥没说什么时候, 也没说由谁出面。赵谦?这个名字好耳熟。”
太子盯着她:“这么快就忘了?赵谦的夫人是布贵人的妹妹。真不是你?”
“真不是妾身。”石舜华道, “妾身每天窝在毓庆宫里,除了额娘或者二哥, 爷可曾见别人进来过?”
太子:“你坐月子的时候都能把后宫搅得腥风血雨,小小的毓庆宫能关住你?”
“爷认定是妾身, 那就是妾身好了。”石舜华一脸无所谓。
太子心梗:“石舜华!孤跟你说正事,今儿孤一听刘不语圈养娈女, 险些吓呆。”
“汗阿玛怀疑爷了?”石舜华反问。
太子:“没有。汗阿玛很愤怒,没顾得搭理孤。等汗阿玛回过味有你受的。”
“爷, 咱俩是夫妻。”石舜华见康熙没怀疑太子,顿时放心下来,“夫妻一体噢。”
“孤捏死你。”太子朝她脸上拧一把。
张起麟和阿笙怕两人打起来,勾头看到太子的动作,张起麟搁心里冷哼一声。
石舜华握住太子的手,认真道:“这件事真是二哥安排的,我没有掺和。汗阿玛派人查也查不到妾身。更何况刘不语自身不正, 又不是二哥诬陷他。他也不是汗阿玛的心腹重臣, 汗阿玛不会因此怪罪赵谦。”
“汗阿玛令顺天府严查, 孤是怕牵扯出汗阿玛的心腹。”太子道, “刘不语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孤也没看在眼里。”
石舜华:“汗阿玛的心腹不是曹寅、李煦么?”
“你还敢提他俩。”太子瞥她一眼,“汗阿玛离京后孤派人查过曹家和李家,曹寅和李煦被罢官后,虽然没被抄家,但户部的人跟过去追账,两家得变卖大半家产才能还清。
“曹寅的娘,也就是汗阿玛的奶娘一看几辈子存下的家业还了亏空和欠银还剩一丁点,又哭又闹要见汗阿玛。户部那些人也不理她,干脆找几个商铺掌柜把曹家的东西卖了。曹、李两家带着剩下的家产回到老家,怕坐吃山空,曹寅和李煦如今已变成了庄稼汉。”
“李煦用那么多福寿膏还能拿得动锄头?”石舜华很怀疑。
太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用得着他亲自下田,买一片荒地请人开荒。”
“那也不错,富贵闲人。说实话,当初我叫崔掌柜把福寿膏送到江南,真没想到曹寅和李煦会用。”石舜华道,“曹家虽说是包衣,但曹家是汗阿玛的奴才,曹寅又不是没见识的土财主。
“福寿膏往外卖的时候,伙计每次都会提醒买福寿膏的人那东西有瘾,就这样他和李煦两人居然也能上瘾。”
“没什么见识的土财主反而不会买。”太子道,“一来知道赚钱艰难,二来胆子小。也只有李煦和曹寅那等人认为自己不会上瘾,今天尝一点,明儿尝一点,意识到不对想戒掉的时候晚了。”
石舜华:“还有啊,他们的钱来得也容易,用出去再多都不心疼。”
太子点了点头:“孤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晚年遭的罪都是早年做的恶。以前孤不以为意,但见曹寅和李煦的下场,去年这个时节,他们怕是做梦也不想不到世道变得这么快。”
“现在下面还在查福寿膏么?”石舜华问。
太子:“严禁。汗阿玛亲眼看到福寿膏的危害,每过一段时间都会问问,地方官不敢有所懈怠。
“对了,孤听四弟说去年年底出海的八旗兵丁从四弟那里得知这事是孤向汗阿玛建议的,托四弟给孤送海产。四弟告诉他们这事得向孤请示,孤还没答应四弟。你喜欢吃海产的话回头孤跟四弟说。”
“天气这么热,从天津卫运来会臭。”杭州离海近,石舜华在杭州那段时间三天两头吃海鲜。回京后很少吃,但也不想念,“跟四弟说算了。”
太子:“不会的。孤曾见过一种船,在船两边上凿几个眼,这边进水那边漏水,船里一直有活水。鱼虾放在水里,划到这边再把鱼虾捞出来,和刚从河里捕上来的没什么两样。”
“既然这样,那就叫他们送点过来。”石舜华说着,一顿,“听爷的意思他们赚不少钱?”
太子:“总共五千三百五十一人,一半人卖鱼,一半人出海。工部给做了十艘大船,十艘船带着渔民的船出海,东南海岛上面的渔民在海上遇到他们这么多人也不敢靠近。
“如今整片海域就他们一群人,没人跟他们争,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孤听四弟说,有些终于知道过日子的兵丁已经给家里修了新房。”
“那些人没抱怨在海上讨生活辛苦?”石舜华问。
太子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第一次出海的确有不少人抱怨过,但跟着渔民撒网,一网拉上来几千斤鱼,看到鱼像看到银子,他们就不抱怨了。”
“妾身以前听说海上有大风,跟四弟说说,遇到大风天气千万不能出海。”石舜华道,“八旗兵丁的日子好过了,汗阿玛高兴。一旦他们出了事,他们的族人去旗主那里闹,汗阿玛可就笑不出来了。到时候挨训的还是爷。”
太子:“听四弟说他们如今还不太懂海上的天气,都是跟沿海的老渔民一起出去。每次都是十艘船一起,有人管着不会出现这种事。”
“爷,四爷到了。”小顺子跑进来,“在前院东暖阁里等着爷。四爷还说请福晋一起过去。”
太子转向石舜华:“四弟找你?”
“妾身上一次见四弟是爷醒来那日。”石舜华问,“四弟没说什么事?”
小顺子仔细想了想:“四爷的脸色像是高兴又像紧张,反正挺复杂的。但没有害怕、难过那些,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太子:“那福晋跟孤一起过去看看。”
到惇本殿东暖阁,太子看到胤禛来回踱步,冲石舜华使个眼色。
石舜华问:“四弟,找我有事啊?”
胤禛猛地回头,看到太子和石舜华一起进来,张嘴就想说,一见张起麟也跟进来,倏然住口。
太子:“张起麟,你出去。”
“嗻!”张起麟走到廊檐下,面对着门口,瞅着别有人靠近。
“说吧。”太子道,“屋里没外人了。”
胤禛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别人,才小声说:“太子二哥,弟弟刚刚收到魏珠儿亲自送来的信,是天津卫那边送弟弟府上的,那群兵丁出事了。”
“什么!?”太子大惊,扭头瞪石舜华一眼,你个乌鸦嘴!
胤禛吓一跳:“您小点声。渔船大前天出海,昨儿回来的时候在东海碰到四艘船。那些兵丁听不懂船上的人说的话,跟过去的渔民说他们的口音和倭寇一样,那群兵丁一听倭寇,便拦着他们不准他们过去。两方人发生了冲突,那群兵丁拿着叉鱼的叉子和杀鱼的长刀把那群人剁了。”
石舜华目瞪口呆。
太子瞠目结舌,艰涩道:“然后呢?”
“人杀死之后直接扔海里喂鱼,船上的东西被他们分了。”胤禛道,“怕倭寇找来,昨天晚上连夜把倭寇的船给拆了。据信上说拆好之后天快亮了,才想起来跟京城说一声。”
“都毁尸灭迹了还有说得必要么?”太子很是无语,“那到底是不是倭寇?”
胤禛:“不知道。但在船上搜到不少刀枪。老渔民说就算不是倭寇也是海盗。”
“既然这样,死了就死了,不就四船人么。”石舜华道,“四弟别着急,还有什么一块说完。”
胤禛吞口口水,他二嫂就是他二嫂,四船人,说得可真轻巧:“那群兵丁有一半都是见过血的,倒不怕疑似倭寇的同伙找来。
“方圆几十里的渔民如今都跟着兵丁一起出海,倒也不怕倭寇。只是,万一日本国找咱们要人,汗阿玛怪罪下来,二哥,四船人命,弟弟该怎么向汗阿玛禀报?”胤禛并不在意疑似日本人死活,“总不能说语言不通,一言不合就把人剁了喂鱼了吧。”
“如今都靠岸了,那么多人掺和想瞒住也不可能了。”太子道,“就说他们先动的手,双方都有死亡,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尽量弄得人尽皆知,沿海渔民人人自危。再告诉出海的那群兵丁,最好再抓一群真正的海盗,这样以后也好堵日本人的嘴。”
“消息放出去好办。”胤禛道,“海盗可不容易找。”
石舜华:“海盗容易找,只是东海少。”
“二嫂知道?”胤禛忙问。
石舜华:“东南沿海多。去台湾那边逛逛,疑似海盗直接抓,反正咱们人多,即便不是也给他说成是。带回岸上,问清海盗是哪国人,叫他们来赎人。”
“对!”太子道,“就这么办。等等,告诉当地衙门,对方不带着重金来赎人,不准放。”
胤禛:“这是一定的。弟弟不要钱,那些跑到南海捉海盗的兵丁还得过活。”
“那这事就这么做。”太子道:“告诉那群人,海上的东西是无主的,谁弄到就是谁的。”
十二仔细想了想:“最近没什么大事啊。”
六月十六,康熙回来的第七天,礼部官员赵谦早朝之上参刘不语圈养娈女。
娈女二字一出,满堂哗然,太子猛地回头。
康熙看到太子不敢置信的表情,心中诧异,不是太子授意?
太子妃不喜欢缠足的宫女,在康熙看来也是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可刘不语险些把事情搞得他废了太子妃才能平民愤。
幸而太子妃聪慧,化险为夷,还把刘不语逼得差点辞官。康熙虽然不准太子和太子妃再提缠足一事,其实一直等着石家姻亲参刘不语。
左等右等没等到,康熙都快忘了,刘不语请辞。康熙怕此事被心怀不轨之人利用,传出太子容不了言官的风言风语,当初才叫太子出面挽留刘不语。
康熙本以为此事算了了,看着赵谦,康熙记得很清楚,当初是他出言反驳刘不语。赵谦祖籍山东,和石家没任何关系。他来京城时石文炳也早已去了杭州。难不成跟刘不语有私仇?
“梁九功,呈上来。”
“嗻!”梁九功把奏折拿回来双手递给康熙。
康熙打开一看,上面连刘不语何事何地买了几个幼女都记得一清二楚。康熙眉头紧皱,再看刘不语来京不过十年,已经转手了二十多个女孩儿,家中还有一妻八妾,脸色顿时变了。
太子偷瞄康熙一眼,心头一悸。
啪!
太子下意识往后躲,低头一看,奏折摔倒他脚边,连忙说:“汗阿玛息怒。”
“皇上息怒。”被康熙吓一跳的文武百官反应过来,呼啦啦跪在地上,转瞬间只有储君太子站着。
康熙抬眼看到鹤立鸡群的太子一脸关切,不禁深吸一口气:“刘不语何在?”
“禀报皇上,刘不语告假了。”左都御史出列。
康熙挑眉,难怪赵谦直接说了“娈女”,还不见刘不语出列,“因何告假?”
“说是身体不舒服。”左都御史道,“这天忽冷忽热,大概,大概晚上着凉了,病了。”
“病了?”康熙冷哼,“女孩儿玩多了累得起不来了吧。”
“这,这微臣不知。”左都御史头皮发麻,“刘大人昨儿就没过来。”
康熙撩起眼皮:“昨儿没来?既然病得这么严重,以后也不用来了。”说着,话锋一转,“吏部尚书,顺天府尹何在?”
“微臣在。”
两名大员连忙抬头。
康熙并未叫起,而是继续说:“赵谦的奏折上写道,被刘不语厌恶的女孩儿都被转手卖掉,你二人务必查清那些女孩儿被卖去何地,除了刘不语,还有哪位御史参与。”
“臣等不敢!”
众人浑身一凛,连忙把自己摘干净。
满朝官员,康熙最在意的便是他的儿子们,而一众儿子最在意的又是太子。此事观太子的态度,看着太子长大,手把手把太子教成才的康熙很肯定和太子没关系。
太子没牵扯进来,康熙懒得听文武百官辩解:“明日早朝朕要看到结果,休想随便找两个替死鬼糊弄朕,朕还没老糊涂!”
第58章 杀人越货
下了早朝, 太子甫一到毓庆宫就挥退满室宫女、太监, 令张起麟和阿笙守在门口:“今儿早朝赵谦参刘不语, 这事是不是你派人做的?”
“不是我。”石舜华道, “二哥说过一次,但二哥没说什么时候, 也没说由谁出面。赵谦?这个名字好耳熟。”
太子盯着她:“这么快就忘了?赵谦的夫人是布贵人的妹妹。真不是你?”
“真不是妾身。”石舜华道, “妾身每天窝在毓庆宫里,除了额娘或者二哥, 爷可曾见别人进来过?”
太子:“你坐月子的时候都能把后宫搅得腥风血雨,小小的毓庆宫能关住你?”
“爷认定是妾身, 那就是妾身好了。”石舜华一脸无所谓。
太子心梗:“石舜华!孤跟你说正事,今儿孤一听刘不语圈养娈女, 险些吓呆。”
“汗阿玛怀疑爷了?”石舜华反问。
太子:“没有。汗阿玛很愤怒,没顾得搭理孤。等汗阿玛回过味有你受的。”
“爷, 咱俩是夫妻。”石舜华见康熙没怀疑太子,顿时放心下来,“夫妻一体噢。”
“孤捏死你。”太子朝她脸上拧一把。
张起麟和阿笙怕两人打起来,勾头看到太子的动作,张起麟搁心里冷哼一声。
石舜华握住太子的手,认真道:“这件事真是二哥安排的,我没有掺和。汗阿玛派人查也查不到妾身。更何况刘不语自身不正, 又不是二哥诬陷他。他也不是汗阿玛的心腹重臣, 汗阿玛不会因此怪罪赵谦。”
“汗阿玛令顺天府严查, 孤是怕牵扯出汗阿玛的心腹。”太子道, “刘不语一个小小的监察御史,孤也没看在眼里。”
石舜华:“汗阿玛的心腹不是曹寅、李煦么?”
“你还敢提他俩。”太子瞥她一眼,“汗阿玛离京后孤派人查过曹家和李家,曹寅和李煦被罢官后,虽然没被抄家,但户部的人跟过去追账,两家得变卖大半家产才能还清。
“曹寅的娘,也就是汗阿玛的奶娘一看几辈子存下的家业还了亏空和欠银还剩一丁点,又哭又闹要见汗阿玛。户部那些人也不理她,干脆找几个商铺掌柜把曹家的东西卖了。曹、李两家带着剩下的家产回到老家,怕坐吃山空,曹寅和李煦如今已变成了庄稼汉。”
“李煦用那么多福寿膏还能拿得动锄头?”石舜华很怀疑。
太子:“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哪用得着他亲自下田,买一片荒地请人开荒。”
“那也不错,富贵闲人。说实话,当初我叫崔掌柜把福寿膏送到江南,真没想到曹寅和李煦会用。”石舜华道,“曹家虽说是包衣,但曹家是汗阿玛的奴才,曹寅又不是没见识的土财主。
“福寿膏往外卖的时候,伙计每次都会提醒买福寿膏的人那东西有瘾,就这样他和李煦两人居然也能上瘾。”
“没什么见识的土财主反而不会买。”太子道,“一来知道赚钱艰难,二来胆子小。也只有李煦和曹寅那等人认为自己不会上瘾,今天尝一点,明儿尝一点,意识到不对想戒掉的时候晚了。”
石舜华:“还有啊,他们的钱来得也容易,用出去再多都不心疼。”
太子点了点头:“孤以前听说过一句话,晚年遭的罪都是早年做的恶。以前孤不以为意,但见曹寅和李煦的下场,去年这个时节,他们怕是做梦也不想不到世道变得这么快。”
“现在下面还在查福寿膏么?”石舜华问。
太子:“严禁。汗阿玛亲眼看到福寿膏的危害,每过一段时间都会问问,地方官不敢有所懈怠。
“对了,孤听四弟说去年年底出海的八旗兵丁从四弟那里得知这事是孤向汗阿玛建议的,托四弟给孤送海产。四弟告诉他们这事得向孤请示,孤还没答应四弟。你喜欢吃海产的话回头孤跟四弟说。”
“天气这么热,从天津卫运来会臭。”杭州离海近,石舜华在杭州那段时间三天两头吃海鲜。回京后很少吃,但也不想念,“跟四弟说算了。”
太子:“不会的。孤曾见过一种船,在船两边上凿几个眼,这边进水那边漏水,船里一直有活水。鱼虾放在水里,划到这边再把鱼虾捞出来,和刚从河里捕上来的没什么两样。”
“既然这样,那就叫他们送点过来。”石舜华说着,一顿,“听爷的意思他们赚不少钱?”
太子:“总共五千三百五十一人,一半人卖鱼,一半人出海。工部给做了十艘大船,十艘船带着渔民的船出海,东南海岛上面的渔民在海上遇到他们这么多人也不敢靠近。
“如今整片海域就他们一群人,没人跟他们争,每次都能满载而归。孤听四弟说,有些终于知道过日子的兵丁已经给家里修了新房。”
“那些人没抱怨在海上讨生活辛苦?”石舜华问。
太子笑道:“什么都瞒不过你。第一次出海的确有不少人抱怨过,但跟着渔民撒网,一网拉上来几千斤鱼,看到鱼像看到银子,他们就不抱怨了。”
“妾身以前听说海上有大风,跟四弟说说,遇到大风天气千万不能出海。”石舜华道,“八旗兵丁的日子好过了,汗阿玛高兴。一旦他们出了事,他们的族人去旗主那里闹,汗阿玛可就笑不出来了。到时候挨训的还是爷。”
太子:“听四弟说他们如今还不太懂海上的天气,都是跟沿海的老渔民一起出去。每次都是十艘船一起,有人管着不会出现这种事。”
“爷,四爷到了。”小顺子跑进来,“在前院东暖阁里等着爷。四爷还说请福晋一起过去。”
太子转向石舜华:“四弟找你?”
“妾身上一次见四弟是爷醒来那日。”石舜华问,“四弟没说什么事?”
小顺子仔细想了想:“四爷的脸色像是高兴又像紧张,反正挺复杂的。但没有害怕、难过那些,应该不是什么坏事。”
太子:“那福晋跟孤一起过去看看。”
到惇本殿东暖阁,太子看到胤禛来回踱步,冲石舜华使个眼色。
石舜华问:“四弟,找我有事啊?”
胤禛猛地回头,看到太子和石舜华一起进来,张嘴就想说,一见张起麟也跟进来,倏然住口。
太子:“张起麟,你出去。”
“嗻!”张起麟走到廊檐下,面对着门口,瞅着别有人靠近。
“说吧。”太子道,“屋里没外人了。”
胤禛往四周看了看,确定没别人,才小声说:“太子二哥,弟弟刚刚收到魏珠儿亲自送来的信,是天津卫那边送弟弟府上的,那群兵丁出事了。”
“什么!?”太子大惊,扭头瞪石舜华一眼,你个乌鸦嘴!
胤禛吓一跳:“您小点声。渔船大前天出海,昨儿回来的时候在东海碰到四艘船。那些兵丁听不懂船上的人说的话,跟过去的渔民说他们的口音和倭寇一样,那群兵丁一听倭寇,便拦着他们不准他们过去。两方人发生了冲突,那群兵丁拿着叉鱼的叉子和杀鱼的长刀把那群人剁了。”
石舜华目瞪口呆。
太子瞠目结舌,艰涩道:“然后呢?”
“人杀死之后直接扔海里喂鱼,船上的东西被他们分了。”胤禛道,“怕倭寇找来,昨天晚上连夜把倭寇的船给拆了。据信上说拆好之后天快亮了,才想起来跟京城说一声。”
“都毁尸灭迹了还有说得必要么?”太子很是无语,“那到底是不是倭寇?”
胤禛:“不知道。但在船上搜到不少刀枪。老渔民说就算不是倭寇也是海盗。”
“既然这样,死了就死了,不就四船人么。”石舜华道,“四弟别着急,还有什么一块说完。”
胤禛吞口口水,他二嫂就是他二嫂,四船人,说得可真轻巧:“那群兵丁有一半都是见过血的,倒不怕疑似倭寇的同伙找来。
“方圆几十里的渔民如今都跟着兵丁一起出海,倒也不怕倭寇。只是,万一日本国找咱们要人,汗阿玛怪罪下来,二哥,四船人命,弟弟该怎么向汗阿玛禀报?”胤禛并不在意疑似日本人死活,“总不能说语言不通,一言不合就把人剁了喂鱼了吧。”
“如今都靠岸了,那么多人掺和想瞒住也不可能了。”太子道,“就说他们先动的手,双方都有死亡,把这个消息放出去,尽量弄得人尽皆知,沿海渔民人人自危。再告诉出海的那群兵丁,最好再抓一群真正的海盗,这样以后也好堵日本人的嘴。”
“消息放出去好办。”胤禛道,“海盗可不容易找。”
石舜华:“海盗容易找,只是东海少。”
“二嫂知道?”胤禛忙问。
石舜华:“东南沿海多。去台湾那边逛逛,疑似海盗直接抓,反正咱们人多,即便不是也给他说成是。带回岸上,问清海盗是哪国人,叫他们来赎人。”
“对!”太子道,“就这么办。等等,告诉当地衙门,对方不带着重金来赎人,不准放。”
胤禛:“这是一定的。弟弟不要钱,那些跑到南海捉海盗的兵丁还得过活。”
“那这事就这么做。”太子道:“告诉那群人,海上的东西是无主的,谁弄到就是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