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立生祠
“圣人,杨贵人是一介女流,怎么能在西寺佛爷庙里面出家呢?这件事情有些不妥吧。”
跟着李隆基一起走出来的李明辉有些不解的在李隆基的身后开口问道。
“这有何不妥之处吗?这西寺佛爷庙虽说是一座和尚庙,但是却也供奉着皇祖奶奶还有母后,她留在这里又怎么了?至于你说的男女有别之事,这个更加的不用在意了。她虽说是在西寺佛爷庙里面出家,但是朕不允许她踏出西厢房半步。而且,寺主也会将西厢房设为禁地,不允许任何寺里面的人靠近。”
李隆基听到了李明辉的疑问,站住了。看着远处的终南山,开口说道。
“自今日起,她饮食起居都会有人照看着,不会在这寺里面闹出乱子的。”
说完之后,李隆基便没有再跟李明辉说什么,直接就离开了。
李明辉看着李隆基慢慢的走远了的身影被阳光笼罩着,一时之间竟有些失神。
也许真的是祈福起到了作用,从李隆基一行人回到了长安城之后,就没有下过雨了。回到了长安城之后,李隆基便安排官员还有医师到各地去赈灾,以及发动当地的医师一起预防灾后可能会引起的瘟疫。
还好,在此之前,李明辉已经做了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所以,前往各地赈灾的官员们都觉得工作进行的及其顺利,没有遇到一丁点路上预想的各种暴乱或者其他不安稳的因素。当然了,也是因为大唐的医疗水平相对的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在所有医师的努力下,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瘟疫扩散的情况。
最后,据各地官员,还有赈灾的官员医师们报上来的数据统计,在洪灾中受灾死亡的百姓达到了数以万计。而在灾后因为瘟疫死亡的情况,整个大唐算起来仅仅只有数十人而已,大多数还都是一些老人,本身的抵抗力比较差,身体比较弱的缘故。
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赈灾,终于将所有的隐患都控制住了之后,李隆基召集了各部官员进行了一次廷议。廷议之后,各地便都张贴出来了一张皇榜,皇榜上面写着李隆基的罪积诏,还有因为这一次的灾难,而要对全国进行免税,减税的政策。
皇榜张贴了之后,民间许多的组织还有个人纷纷在各地出资建立了李隆基还有李明辉的生祠,有很多老百姓的家里面也都供奉着李隆基还有李明辉的长生牌位。
……
终于,有一丝闲暇时间的李隆基让人将李明辉叫进了宫,兄弟俩在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十三,这几日送到你府上的奏折你都看过了吧。”李隆基喝了一口茶,去除嘴里面那残余的油腻感觉。
“圣人,臣弟都已经看过了。但是,臣弟觉得此举实属不应该。”李明辉坐在李隆基的对面,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臣弟为赈灾做的那些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大唐人应该做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怎么担得起和圣人您一起立生祠,还有同享长生牌位呢?这些,臣弟受之有愧啊!”
对于赈灾这件事情,李明辉想的很简单。从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没有让李明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但是在心底里的善良和朴实却一直都是存在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一直以来李明辉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了。而且,他也都一直在身体力行。
“十三,你这心里面的善良啊!”李隆基听了李明辉的话,摇了摇头。
“十三,朕终归有一天会归天的。要是等朕归天了,你这善良的性格该怎么办啊!”
对于李明辉的性格,李隆基终究还是担心的。虽说天家无情,但是也是分人的。
“圣人,您不可妄言。您龙体安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李明辉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像交代后事一般的叮嘱自己了。
看着李明辉倔强的样子,李隆基不由地笑着摇了摇头,端起了茶杯。
“圣人。”
就在这个时候,洪公公快步的走了过来。
“吐蕃使团快要到了。”
“这吐蕃使团倒是会挑时间啊!朕这边才把洪灾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他们就来了啊,真是会看时间。”李隆基嘴角的笑立马就变了味道。
“看来,自松赞干布之后,我大唐天可汗的名号有些不好用了啊!”
李隆基说的也确实不错。这吐蕃使团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大唐的洪灾事宜都处理妥当了以后来了。这吐蕃虽说离大唐不远,但是这消息也传递的挺快的啊!
“圣人,这吐蕃的使团的时间怎么能卡的这么准呢?”对于这一点,李明辉有些不明白了。
“十三啊,这就是为什么朕让你参与朝政的原因了。要是在朝中做官的人,他们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有人跟他们有书信往来,而且这个人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呢。”听了李明辉的问题,李隆基直接就说出了原因。
“十三,你要是遇到了这个情况你会如何应对呢?”
李明辉听了李隆基说的,顿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看着李明辉一脸茫然的样子,李隆基叹了一口气。
“十三,这一次接待吐蕃使团,你就作为副使吧,跟着礼部的官员好好学习一下怎么应对这些想要在大唐剜下来一块肉的虎狼之辈吧。”
对于李明辉,李隆基还是想要让他学会在朝堂中的尔虞我诈。这样子,至少李明辉不会在有些时候被人算计。即便是被人给算计了,也有应对之策。
“圣人。这……”
李明辉一开始本来想要拒绝,但是看出了李隆基眼神中的肯定,只能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臣弟领旨。”
“你这几日就跟着礼部,还有鸿胪寺的官员们去准备接待吐蕃使团的东西吧。这过程中,你给朕好好的看,认真的学。这一次,扬我大唐国威的事情就交到了你的手里了。”
“臣弟遵旨。”
听了李隆基的话,李明辉瞬间就觉得肩上的单子很重。但是,他没有气馁,反而在心里给自己默默的打气。
跟着李隆基一起走出来的李明辉有些不解的在李隆基的身后开口问道。
“这有何不妥之处吗?这西寺佛爷庙虽说是一座和尚庙,但是却也供奉着皇祖奶奶还有母后,她留在这里又怎么了?至于你说的男女有别之事,这个更加的不用在意了。她虽说是在西寺佛爷庙里面出家,但是朕不允许她踏出西厢房半步。而且,寺主也会将西厢房设为禁地,不允许任何寺里面的人靠近。”
李隆基听到了李明辉的疑问,站住了。看着远处的终南山,开口说道。
“自今日起,她饮食起居都会有人照看着,不会在这寺里面闹出乱子的。”
说完之后,李隆基便没有再跟李明辉说什么,直接就离开了。
李明辉看着李隆基慢慢的走远了的身影被阳光笼罩着,一时之间竟有些失神。
也许真的是祈福起到了作用,从李隆基一行人回到了长安城之后,就没有下过雨了。回到了长安城之后,李隆基便安排官员还有医师到各地去赈灾,以及发动当地的医师一起预防灾后可能会引起的瘟疫。
还好,在此之前,李明辉已经做了许多前期的准备工作。所以,前往各地赈灾的官员们都觉得工作进行的及其顺利,没有遇到一丁点路上预想的各种暴乱或者其他不安稳的因素。当然了,也是因为大唐的医疗水平相对的来说还是比较先进的,所以在所有医师的努力下,倒也没有出现什么大的瘟疫扩散的情况。
最后,据各地官员,还有赈灾的官员医师们报上来的数据统计,在洪灾中受灾死亡的百姓达到了数以万计。而在灾后因为瘟疫死亡的情况,整个大唐算起来仅仅只有数十人而已,大多数还都是一些老人,本身的抵抗力比较差,身体比较弱的缘故。
经历了长达两个月的赈灾,终于将所有的隐患都控制住了之后,李隆基召集了各部官员进行了一次廷议。廷议之后,各地便都张贴出来了一张皇榜,皇榜上面写着李隆基的罪积诏,还有因为这一次的灾难,而要对全国进行免税,减税的政策。
皇榜张贴了之后,民间许多的组织还有个人纷纷在各地出资建立了李隆基还有李明辉的生祠,有很多老百姓的家里面也都供奉着李隆基还有李明辉的长生牌位。
……
终于,有一丝闲暇时间的李隆基让人将李明辉叫进了宫,兄弟俩在一起吃了一顿午饭。
“十三,这几日送到你府上的奏折你都看过了吧。”李隆基喝了一口茶,去除嘴里面那残余的油腻感觉。
“圣人,臣弟都已经看过了。但是,臣弟觉得此举实属不应该。”李明辉坐在李隆基的对面,想了一下开口说道。
“臣弟为赈灾做的那些事情,本来就是一个大唐人应该做的。这一点微不足道的事情,怎么担得起和圣人您一起立生祠,还有同享长生牌位呢?这些,臣弟受之有愧啊!”
对于赈灾这件事情,李明辉想的很简单。从小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然没有让李明辉变成一个彻头彻尾的好人,但是在心底里的善良和朴实却一直都是存在的。
“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也是一直以来李明辉记忆最深的一句话了。而且,他也都一直在身体力行。
“十三,你这心里面的善良啊!”李隆基听了李明辉的话,摇了摇头。
“十三,朕终归有一天会归天的。要是等朕归天了,你这善良的性格该怎么办啊!”
对于李明辉的性格,李隆基终究还是担心的。虽说天家无情,但是也是分人的。
“圣人,您不可妄言。您龙体安康,一定会长命百岁的。”李明辉最不喜欢的就是有人像交代后事一般的叮嘱自己了。
看着李明辉倔强的样子,李隆基不由地笑着摇了摇头,端起了茶杯。
“圣人。”
就在这个时候,洪公公快步的走了过来。
“吐蕃使团快要到了。”
“这吐蕃使团倒是会挑时间啊!朕这边才把洪灾的事情都处理妥当,他们就来了啊,真是会看时间。”李隆基嘴角的笑立马就变了味道。
“看来,自松赞干布之后,我大唐天可汗的名号有些不好用了啊!”
李隆基说的也确实不错。这吐蕃使团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大唐的洪灾事宜都处理妥当了以后来了。这吐蕃虽说离大唐不远,但是这消息也传递的挺快的啊!
“圣人,这吐蕃的使团的时间怎么能卡的这么准呢?”对于这一点,李明辉有些不明白了。
“十三啊,这就是为什么朕让你参与朝政的原因了。要是在朝中做官的人,他们听到了这个消息的第一反应绝对是有人跟他们有书信往来,而且这个人在朝中的地位不低呢。”听了李明辉的问题,李隆基直接就说出了原因。
“十三,你要是遇到了这个情况你会如何应对呢?”
李明辉听了李隆基说的,顿时有些不知道该如何作答。
看着李明辉一脸茫然的样子,李隆基叹了一口气。
“十三,这一次接待吐蕃使团,你就作为副使吧,跟着礼部的官员好好学习一下怎么应对这些想要在大唐剜下来一块肉的虎狼之辈吧。”
对于李明辉,李隆基还是想要让他学会在朝堂中的尔虞我诈。这样子,至少李明辉不会在有些时候被人算计。即便是被人给算计了,也有应对之策。
“圣人。这……”
李明辉一开始本来想要拒绝,但是看出了李隆基眼神中的肯定,只能咬着牙答应了下来。
“臣弟领旨。”
“你这几日就跟着礼部,还有鸿胪寺的官员们去准备接待吐蕃使团的东西吧。这过程中,你给朕好好的看,认真的学。这一次,扬我大唐国威的事情就交到了你的手里了。”
“臣弟遵旨。”
听了李隆基的话,李明辉瞬间就觉得肩上的单子很重。但是,他没有气馁,反而在心里给自己默默的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