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击天下 第192节
  床榻之上,被翻红浪,那恼人的春声,令门外的婢女们听得面红心跳,急忙都跑了出去。
  一夜不知几度风雨,司马珂素了半年,怎么也贪吃不够,硬生生的将王曦留在府内一宿。
  天色微明,晨曦从窗棂之中透入了进来,这是司马珂入洛阳来,起得最晚的一天。
  ………………
  公元340年。
  受司马珂北伐的影响,整个华夏之地的形势,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司马珂占据了江北五郡为根据地,开始了轰轰烈烈的大改革,不但大力发展土豆和红薯的种植,而且推行了兴办学校、鼓励生育等一系列的政策。
  荥阳之战的失利,使得后赵的国力大为受损,而最令石虎担忧的,不是晋军的战力。他最担心的是,晋军一到,麾下的汉人士卒便全部倒戈而逃,这仗便没法再打。
  而且羯人起来得晚,在中原之地原本不过三四十万人,这些年入主中原之后,虽然繁殖了不少人,可达五六十万人,但是除去老弱病残、女人和小孩,真正能作为战兵的,也不过十万左右。然而对前燕之战,折损了一两万羯人,对东晋的战争,这几年更是累计战死了三四万人,整个石赵真正的羯人战兵,全部聚集起来也不过三四万人。
  石虎是真的打不起了,只能开始采取守势,北面防前燕的慕容恪,南面防晋朝的司马珂。石赵由四处进攻劫掠,到两面防守,也意味着石赵政权已逐渐走向衰亡的道路。
  然而,司马珂占据了洛阳及荥阳等四郡之地,相当于一把利刃,将石赵治下的关中和关东完全隔绝了开来。赵军要与关中的三秦之地来往,极为不便。
  被司马珂所隔绝的关中三秦之地,由石虎所信赖的氐人首领蒲洪所统辖。
  蒲洪早年乐善好施,在氐人之中声望极高。又勇猛威武,善于骑射,而且颇有谋略,又自幼学习汉文化,逐渐成为氐人的首领。
  早年时,蒲洪归顺前赵匈奴皇帝刘曜,册封率义侯。后来匈奴前赵被石虎灭亡,蒲洪又率众请降于石虎,出任冠军将军、都督六夷诸军事。后来石勒去世,蒲洪自称雍州刺史,又依附于前凉君主张骏。再后来,又受到后赵讨伐,于是又投降于石虎,被石虎任命为后赵的雍州刺史,坐镇关中。
  长安城,雍州刺史府。
  后赵的雍州刺史蒲洪端坐在府衙大堂正中,身旁立着蒲健、蒲雄两个儿子。蒲洪今年五十五岁,生得极其魁梧,满脸虎须,威风凛凛。两个儿子虽然都是二十岁出头,也是龙精虎猛,显得极其勇悍。在他的将领也是如狼似虎之辈。
  蒲洪面前摆着从关东方面来的军情急报,与诸将商量着关中之地后续的归宿。
  如今石赵在慕容燕国和晋王朝的攻势之下,已全面处于守势,又被司马珂占据了函谷关和虎牢关,将关中与石赵的中原之地完全隔离开来。对于蒲洪来说,石赵已非其主。
  此刻对于蒲洪来说,无非三条路:降晋,降西凉,自立。
  首先降前凉便被排除了,因为此时的蒲洪的势力并不比前凉弱多少,而且前凉还对东晋称臣,还不如直接降晋。
  所以蒲洪只能在降晋和自立为王之中选出一条路。
  其实,蒲洪还是想自立为王的,因为早先年,有人曾对他说过“草付臣又土王咸阳”,的谶语,而且他的两岁的孙子的背上,隐隐约约有“艹付”的字样,使得蒲洪怦然心动。
  虽然,他心中已有了答案,但是想在两个儿子和诸将身上得到支持。
  自立为王的诱惑和荣耀虽然大,但是司马珂的晋军就在函谷关以东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出函谷关西征关中之地。若是自立为王激怒了司马珂,率兵出函谷关,关中未必就守得住。
  毕竟,那个东晋的无敌战神,出道以来未尝一败,而且各种神话般的传说在关中妇孺皆知,蒲洪心中终究是有点虚。
  长子蒲健笑道:“父亲何故忧虑,自立为王与降晋,并非得二选其一,可以一并为之。父亲何不效仿那凉国?”
  蒲洪顿时如同醍醐灌顶一般,两眼大亮。前凉张氏,自称凉王,但是又对东晋称臣,慕容燕国也是如此。
  当下,蒲洪不再犹豫,当即宣布整个家族由“蒲”姓改为“苻”姓,然后自称秦王,以关中之地,建立秦国。然后再传国书到建康,向东晋称臣。
  因为司马珂的到来,关中的秦国,比起历史上的前秦的建立,早了十年。
  第303章 庚辰三龙
  司马珂北伐的消息,也传到了辽东。
  燕王慕容皝,同样也召集了一群大臣和慕容氏子弟和相国封奕、司隶校尉阳鹜、冗骑常侍皇甫真、左常侍鲜于亮等人前来议事。
  此时的胡族的政权,都有个特点,即武将以胡人为主,而文臣几乎都是清一色的文臣,无论是氐人,羯人和鲜卑人,都是如此。
  东晋大将军司马珂北伐中原,占据洛阳及荥阳等郡,关中之地苻洪自立为王,后赵由四面劫掠进攻,转为全面防御。整个天下的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令燕国也开始重新商议本国的策略。
  趁着石赵由攻为守的间隙,燕国有两件事要做,要么就是趁机与晋朝南北夹击石赵,攻占幽州,甚至河北之地;要么就是趁机收拾一直在东面不安分的高句丽。
  前燕自从慕容翰逃亡,慕容仁被杀后,无人能镇守辽东,导致高句丽的高氏王朝屡屡犯边,令慕容燕国不胜其扰。
  收拾高句丽固然重要,但是若能借机占据幽州,甚至突入中原之地,远远比收拾高句丽那效果的收益大得多。
  慕容皝不能决,所以特意请慕容宗族子弟和诸大臣一起前来商议。
  众人议论下来,意见不一。有人建议趁石虎疲软之际,致书给东晋大都督司马珂,同时出兵夹击石赵,借机踏足中原之地;也有人觉得石赵是虎病威不倒,石赵治下仍旧有近千万之众,国力极其雄厚,此时还不是逐鹿中原的时候,应该先把高句丽收拾掉,解决后顾之忧。
  见诸大臣和宗族子弟都意见不一致,慕容皝将视线望向一直没有说话的三子慕容恪,问道:“玄恭(慕容恪的字)以为如何?”
  慕容皝长子夭折,次子慕容儁,三子慕容恪,四子慕容霸,其他诸子尚在幼年。三个儿子之中,慕容儁最为年长,为燕国储君,四子慕容霸最为武勇彪悍,但是慕容恪却是最受慕容皝宠爱的一个,也是诸燕国臣民最为尊敬的一个。
  慕容恪姿容极其俊美,号称燕国第一美男子,而且文武双全,自幼便学习汉人文化,更难得的是为人谨慎大度,谦恭仁和。与司马珂一样,慕容恪也是十五岁时开始掌军,多次以弱胜强,击败后赵和高丽进攻,稳固了慕容氏辽东霸主的地位。
  尤其是在昌黎之战,只带两千精骑,追杀近十万退兵的赵军,杀得诸路赵军丢盔弃甲,斩杀三万余人。昌黎之战也是慕容恪和冉闵两人的成名之战。诸路赵军,也只有游击将军冉闵的兵马阵列严明,令慕容恪不敢追袭,转往攻袭其他诸路赵军。
  不等慕容恪回答,慕容霸已笑嘻嘻的说道:“辽东之地,有好事者传说三兄与南晋司马珂、羯赵石闵为庚辰三龙,那石闵不过一介石氏家奴,岂能与三兄相提并论,我倒是想跟随四兄逐鹿中原,见识见识那南晋的司马珂到底是何等的人物。”
  慕容恪、冉闵和司马珂三人,都是出生于320年,那一年是庚辰年,也是龙年。近年来,在司马珂手里吃过大亏的冉闵,军事素质得到了极速的成长,对阵燕国之战中,屡屡获胜,就算对敌慕容恪,也丝毫不落下风,威震辽东。而司马珂的大名,也逐渐传到了辽东。故有好事者,将慕容恪、冉闵和司马珂三个战功赫赫的弱冠之年的神将,并称为庚辰三龙。
  慕容恪见众人的视线都朝他望来,这才微微一笑道:“诸位大臣说的其实都甚有道理,不过孩儿料那南晋大将军司马珂,恐怕暂时不会再继续进攻赵地。据孩儿所探消息,司马珂东取虎牢关,西占函谷关,北据孟津关,又派遣大量人力打通了轩辕关,此乃固守之势。南晋朝廷,士族掌政,政局风云诡谲,那司马珂必然担心重蹈祖逖之覆辙,届时粮草不继,故此应是以洛阳等地为根基,开荒垦地,积蓄人口和粮草,以防江南诸士族断其后路。”
  慕容恪顿了一下,见得众人都露出赞同的神色,又继续说道:司马珂既守洛阳及其南面诸郡,此时若进攻石赵,对我大燕国极其不利。石赵依旧人口千万,实力不可小觑。我大燕若与石赵全力相拼,无论胜败,都是得不偿失,反而将被司马珂渔翁得利,故此孩儿认为攻赵之事应暂缓,先解决高句丽之患再议。”
  慕容皝一向宠爱慕容恪,对其都是言听计从,听得慕容恪分析得有条有理,不禁暗暗点头称赞。而其他人一向对慕容恪极为敬重,听得慕容恪这般说道,也跟着连连称是。
  说来也奇怪,慕容皝最疼爱的是慕容恪,其次才是慕容霸,对世子慕容儁相对较为冷漠。但是世子慕容儁对慕容霸却是极其嫉妒和痛恨,但是对慕容恪却也是敬重有加。慕容儁虽然见得父亲和众臣齐齐称赞慕容恪,却丝毫没有半点嫉妒之心,反而跟着众人一起夸赞。
  于是,慕容皝决心暂时将石赵的事情暂放一边,令慕容恪与慕容军、慕舆根率两万骑兵,攻袭高句丽。
  ……………………
  夏去春来,洛阳及荥阳诸郡之地,已经收获了两季的土豆和红薯,无论是军队里的仓库,还是百姓的家中,都堆满了土豆和红薯。
  洛阳一带级荥阳诸郡的百姓,不再担心缺粮过冬,到处是一片欢欣鼓舞,对西阳王司马珂更是感激不尽。
  司马珂终于稍稍闲了下来,这日便带着王曦等人,前往原洛阳皇宫的御花园,前往欣赏菊花。
  花园中,菊花朵朵,香飘满园。一阵香风吹来,漫天的花瓣如雪花般随风飘舞。司马珂在众人的簇拥之下,一路信步往前,突然不望到远处还有一片白色的花海,不觉心中一动,便大步走了过去。
  花团似雪,这是一片白色的海洋。
  “这是……”司马珂望着这片花海,突然惊讶得张开了大口。
  “启禀殿下,此花名白叠子。”
  “有花实如茧,茧中丝如细纩,名为白叠子”。这种白叠子的花在洛阳城中富人家经常有见到,作为观赏使用。
  这种花有的已经完全绽放,花瓣变成像柳絮一般,丝丝缕缕,如雪如茸;有的刚刚从绿色的桃子中绽开,露出白嫩的花骨朵儿。
  此花雪白艳丽,是秋季中难得见到的花卉,故洛阳城的大户人家多有种植,以供观赏。
  对于前世自小在农村长大的司马珂,却深知这种花不是用来欣赏的,而是一种价值极高的农作物,它的名字叫——棉花。
  这一年,注定是江北洛阳一带不平凡的一年。
  司马珂命令洛阳地界内臣民收集一种白叠子花的籽仔细保存,要求开春后大量栽种,同时采集白叠子的花做了这个时代的第一件棉衣,并依样做了数件作为参照。
  这种在麻布里面填充棉花的棉衣,轻盈而暖和,保暖性远远强于数件麻衣,制作也极其简单,穿上一件即可安然过冬。而且棉花的产量极大,意味着只要空出一小块地来,就可保全家老小可以暖融融的度过冬天,而且可以保持十年八年。
  自红薯和土豆之后,司马珂又给这个时代的百姓,带来了如同天物一般的农作物。
  第304章 挖人
  对于司马珂来说,发现棉花,实乃天赐的巧合。司马珂初步估算了一下,此时的棉花,一亩地能产籽棉约百余斤,皮棉约三四十斤,用来做衣服已是不少了。
  中原之地,人口锐减,土地众多,能让百姓有土豆和红薯填饱肚子,将来还能让其穿上轻便保暖的棉衣,对于此时的百姓来说,已经是件极其幸福的事情了。
  但是,目前司马珂最需要的,还是人口。
  以目前土豆和红薯的产量,就算将整个中原之地的人口,全部汇集在他的根据地之内,也养得起来。
  司马珂的鼓励生育的政策,已经在诸士子的推动之下,落到了实处。
  初时百姓并不相信生儿育女,还会有官府补给,这简直便是天方夜谭。从古至今,只有官府层层盘剥百姓,从未听闻官府还给生孩子的发钱的。当众士子逐户统计完毕,并确认无误之后,真的安排胥吏将钱粮发到众百姓手中,百姓们只觉得如同做梦一般,不敢相信。然而实实在在的将钱粮拿到了手中,众百姓们自然是放开了手脚造人……
  所谓饱暖思淫欲,如今肚子有了着落,又没其他娱乐,就算没有钱粮发,夜里也要卖力干活的。既然干了活,播了种,那时又没避孕措施,自然而然的小人就出来了。
  但是,众百姓造人再积极,人口增长的效果至少也得十几年之后,短期之内是看不到效果的。
  所以,最直接的办法,就是去别的地方挖人。
  中原之地正处于战乱之中,百姓到处逃亡,往往不是死于兵灾,就是死于饥寒。若是能将那些百姓转移到洛阳及荥阳诸郡来。则既可拯救数百万生灵于水火之中,又能将他治下的诸郡发展成乱世中最繁华之地,岂不是一举两得。
  其他远隔千里的地方不好说,临近的豫州东面和南部的诸郡,如陈留、汝南、新蔡、陈郡等地的百姓,一旦迁移过来,这些郡地便成了空郡,则相当于不战而胜。
  在这个时代,人口,比土地更为重要。
  于是,司马珂又将诸江南而来的士子召集起来,这些寒门士子,大都出自北地。司马珂选出几名出身于临近诸郡的士子,带领其他士子,又派遣兵马护卫,暗中潜往临郡而去。
  ………………
  陈留郡,阳武县,紧挨着荥阳郡。
  几名祖籍阳武的士子,前往故里探亲,而且还带了许多的礼品,拜访昔日族中的家主,但此事并未引起官府的注意。
  然而就在这些士子回阳武县探亲后的不到一个月时间内,整个阳武县发生了一件不亚于地震般的大事——整个阳武县的百姓几乎都跑光了。
  那日诸士子拜见族中家主之后,当即就在镇内分发钱币给闻讯而来的百姓,众士子随后便对百姓们展开了宣传。
  荥阳郡之地的百姓,钱币穿不完,粮食吃不完,出门都是坐马,粟米饭都吃腻了,顿顿还得吃肉。
  乡亲们,想不想荥阳?只要出了阳武地界,便有兵马接应。到了那边,大晋官府会给你们分土地,发放安家的钱粮,安排房舍,还会提供农具、粮种等一应安家物品。
  只要你们愿意去荥阳,所有的一切大晋官府都给你搞定,只管安心耕种即可。
  在这样的诱惑之下,对于当时的百姓来说,是无法抵制的,再说他们已经穷得几乎一无所有,完全没什么可骗的了,那时还没有贩卖奴隶或者贩卖人体器官的这一说,再说还有诸士子的人格魅力保证呢。
  很快,那些分到钱粮的百姓,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就传遍了整个阳武县。
  初时,还只有部分胆子大的,已经穷的无路可走的百姓举家前往,果然在阳武县边界地界遇到了接应的晋军兵马,随后又得到了妥善的安置。
  那些已经在荥阳一带安家的百姓,在一切安置下来之后,又各自派出子弟,随着诸士子,在便衣兵马的护卫之下,回乡进行宣传。
  随后,越来越多的百姓,纷纷拖家带口,推着独轮车,或者牵着牛车,拉着家当,前往阳武县边界而去。
  等到阳武县县令发现时,阳武县的三四万的百姓,已经走了一万多人。
  阳武县县令正要派人抓人阻止时,数名士子却直接登门拜访,他带来的是西阳王的任命书。荥阳一带正缺县令呢,不知道您老是否有兴趣去担任那边当个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