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节
既能够当主食,又能够用来做菜,这东西不愁卖不出去。
这几年官府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提供技术,提供支持,自有大户来投,连带的销路也一并解决了,里边雇佣的人那也是五花八门儿,既有一些大户家的奴才,也有平民百姓,还有连户籍都没有的黑户。
可以说是把形形色色的人都联系到了一块儿,也慢慢的把平江府这盘棋给盘活了。
明年关于这红果的收购和加工,不过是循着旧例办而已,并不算麻烦,甚至跟修路造堤坝的事情比起来,简直都不能算事儿,毕竟这也是大家都吃肉喝汤的好事情,几方都拥护。
在对今年的满意和对明年的期待当中,魏时收到了来自于儿子的信。
这既能算得上是一封报喜的信,但也可以说是一封求安慰的信。
九月份的府试,魏远榜上有名,但却不是头名,连前三都喂入,也不知道是没发挥好,还是文风没对上主考官的喜好,又或者是这一届的府试人才辈出,赶上‘神仙打架’了。
在县试拔得头名的魏远,到了府试仅仅才考了一个第七名。
当事人或许会很在意每一个名次之间的差距,但是作为过来人,在魏时眼里头,第七名跟第二名没什么区别,甚至跟最后一名也没什么区别。
只要不是头名,那像府试、院试这样的考试,上榜的人都一样,若干年后,不会有人特意把名次拿出来说。
当然了,倘若此后都碌碌无为,倒是可以把昔年比较靠前的名次拿出来显摆。
魏远在给父亲的信里头还是比较沮丧的,走之前可是意气风发要拿下小三元的人,如今才不过是到了第二道坎儿上,就已经与小三元无缘了。
这信里头并没有刨析未能进入前三的原因,只是满满的沮丧之意,为此还赋了一首诗,诗里头满是惆怅之感,郁郁不得志,看什么都是愁。
魏时都快被儿子给整笑了,这才哪儿到哪儿,不明真相的人看了这诗,可能还以为作者是落榜了呢。
到底还是年轻,之前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感想。
魏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长达五页的书信,其中不乏勉励之语,但也有告诫。
人慢慢长大,就意味着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不能够把小时候的梦想全都实现。
及时调整心态还是必要的。
老父亲在这方面颇有经验,而且在儿子身上也特别的有耐心,如果他没有做官,只是一个清闲的读书人,可能这会儿应该陪在儿子身边,陪着儿子一块来调整心态。
很快需要调整心态的就是他了。
新的一年,连正月都未出呢,儿子的信和大伯的信是同时被送过来的,除了给他的,还有给魏达和魏鹏的。
大伯母走了,一入秋,人就病了,一开始没怎么当回事儿,也请了大夫,开了药,等到入冬之后,人就起不了床了,再后来……人就去了。
大伯母的年纪已经不清了,连曾孙子都有了,能看到四世同堂的人,在这个年代都算得上是活够本儿了的。
可即便是这样,亲人们也是舍不得的。
魏时从茫然到震惊再到悲痛,依着大伯母的年纪,这算不上是什么意外,可在此前的来信当中,无论是儿子的信,还是大伯的信,谁都没有提及过大伯母的病。
是以,他压根就不知道大伯母病了,故去的消息更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没有人的书房,魏时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滴在信上,之后又很快用手抹去。
这事儿一出,魏鹏肯定是要回去奔丧的,不能在平江府接着往下待了,得赶紧安排人把孩子护送过去。
两地相隔实在太远了,大伯母是在十月份去世的,可这信送到平江府来都已经是正月的事情了,魏鹏赶回去也得花上两三个月的功夫。
祖母去世,孙子是要守孝一年的,可下一届的乡试就在今年的九月份,本来是打算好了的,等到了春末,再让魏鹏和魏达一块回去,赶的就是下一届的乡试。
可时间就是这么的不凑巧,大伯母去世,他们这些至亲之人都伤心,可作为大伯母嫡亲的孙子,魏鹏耽误了这一年的乡试,就相当于要再多等上三年。
魏鹏的年纪可以不小了,已经参加过一届乡试的人了,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三年后可都二十七了。
魏鹏需要守孝一年,堂兄可是要守孝三年的,好不容易做到了正七品,如今也是一地的父母官了,而且跟父亲不一样,堂兄的政绩向来不错,还是可以往上升一升的,突然要丁忧三年,对仕途肯定是有影响的。
如果说魏时一开始是魏大伯母的离世而伤心,之后就不得不为这些现实的问题烦恼了,不管是对侄子来说,还是对堂兄来说,一年、三年的时间都是耽搁不起的。
也不知道朝廷这制度什么时候能改改,为至亲的长辈守孝没错,可是孝期也没必要添那么多的规矩,不管是不能参加科举这事儿,还是官员要回家丁忧,亦或者是孝期之内不能够吃荤腥,对活人的种种束缚很多,可故去之人未必就愿意让儿孙如此。
真正的难过应该是发自心底的,真正的孝顺也应当是在人活着的时候,而不是死了之后再去缅怀。
魏时每每感慨大靖朝日益强盛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事儿,让他觉得大靖朝步子迈的还不够大,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需要进步。
第134章
魏鹏很快就出发回了江佑府,跟他一块儿回去的还有魏达。
按理来说,魏达不回去给大伯母送葬,也是可以的,毕竟情况特殊,就跟魏时一样,在外地为官,没有诏令根本就不能够离开辖地,魏达也是出来求学的,山高路远,时间上又这么紧凑,就算是不回去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但是出乎意料,魏达是主动要提出来跟着一块走的,理由便是被大伯和大伯母照顾了这么多年,想要回去送大伯母最后一程。
人的孝心永远是放在前头的,连君主治国都是以孝治天下,这个理由一拿出来,旁人也就不好再劝了。
更何况,无论是魏时一家子,还是魏鹏,对此都还是挺欣慰的。
魏时在欣慰之余,也有一些羡慕,人死之后,什么都没了,无论是守孝,还是送葬,都不过是对活人的安慰而已。
魏时什么都明白,可却也想着能够在大伯母坟前烧上几炷香,磕上几个头。
如今他离不了平江府,能做的也不过是在灵位前跪拜,时间富裕的话,也只不过是去城外的寺庙里拜一拜。
不过赶在魏达和魏鹏出发之前,他手写了一份佛经,大伯母是信佛的,这份佛经便烧在大伯母的坟前吧,也算是他送大伯母最后一程。
“堂叔也要保重身体,此后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在平江府的这一年里,侄儿学到了很多,跟学府的先生学了不少,在您身上也学了不少,即便是回了江佑府,侄儿也会用功读书的,这本佛经侄儿会亲自捎在祖母的坟前。”
临行前,魏鹏感慨万千,一方面是对于祖母过世的悲痛,另一方面对于未来也是有一些迷茫的,守孝一年,却是整整耽误了三年的乡试,原本上次乡试他就没有考过,如今又……时也,命也。
跟父亲比起来他这都算是好的了,父亲可是有望在往上升一升的,可等到三年后,还能够官复原职就算是好的了。
越是品阶低的官员,越是不好起复,虽说正七品的官位在大靖朝多了去了,像大伯这样正四品的官位才有多少,可是前者的位置虽然多,但是担当官位的人却是不起眼的,丁优上三年,很容易就被人遗忘了,才能和水平能够做知府的官员太少了,能做知县的一抓一大把。
人人都想拼了命的往上爬,可能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吧,越是靠上的人,越是重要,越是不容易被旁人取代。
如果说魏鹏对堂叔一家子很是不舍,那魏达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但从一开始他就不想来这儿,有魏鹏陪着还好,倘若魏鹏走了,孤零零的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平江府,那他是真待不下去。
诚然,兄长是个大气的,从来就没有把上一辈的事情迁怒在他身上,白姨娘对他也是能躲就躲,虽不待见他,可也不曾为难他。
即便如此,在这呆着仍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别扭,难怪母亲一直不让父亲过来,自个儿更不想过来,过往的一切都跟一根刺一样,让人如梗在喉,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如果位置颠倒,他也可以像兄长一样,慷慨的不计较一切,但是就现在的位置而言,作为被施予者,他免不了要想东想西。
无论这叔侄俩是什么样的想法,总归是一块踏上了南归的路。
魏府再度迎来了平静,因为有长辈故去的原因,还在正月的魏府,就已经没了过年的热闹气氛。
哪怕魏时已经得知,自己去年的政绩照样是评了个‘优’,跟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比起来,这点儿喜悦不值一提。
一直到七月份,魏远考中秀才的消息送过来,府里边这才又热闹起来。
魏远在去年的府试当中是考了第七名,但是在院试名次反倒是高了不少,直接挺进前三——第二名。
而紧跟着就是九月份的乡试了,不光是魏远会报名参加,魏达也会参加这一届的乡试,只可惜魏鹏还在孝期内,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出孝期。
跟儿子这么长时间没见面,哪怕时常有书信往来,也时常会寄包裹,可照样也觉得想念。
真恨不得孩子赶快考完乡试回来,可乡试过了,还有会试呢,等父子俩同朝为官了,可能就要像大伯和父亲那些年一样分隔两地,见面都不太容易了。
可能是已经不怎么年轻了的缘故,也可能是作为一地的主政官压力太大了,喜悦过后,紧跟着就是忧虑了。
魏时自觉这样的心态不好,作为平江府的知府,固然能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是压力也是一直都没有减轻,负重前行,莫过如此,让人身累心也累。
做知府不容易,做父亲也并非易事。
远哥儿的亲事已经拜托给师伯了,老人家没有推脱,在信里头很是爽快的就硬起来了,最近的来信上,更是把自个看好的几个人家都已经列出来了。
其中居然还有肃国公府,昔年的肃王,也就是曹安的祖父,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曹安作为肃王府的世孙继承爵位。
不过这爵位却是降了等的,从王府到国公府,一等公,这样的爵位无论是在京城里头,还是在勋贵里头,都是能够拿得出手去的。
皇家对爵位向来吝啬,哪怕是对着自己人,封爵的时候也不大方,降爵的时候,更不手软。
曹安降爵为一等公,并且保留封号,这待遇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这位虽然一直都不怎么上进,可也顺风顺水的坐到了从四品,虽然是个虚职,可也升上来了,让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曹安固然父母缘浅,但除了这一点之外,基本上就是人生赢家了,出生时的起点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终点。
不过这也是人家祖辈上积累下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就是自古就有的道理。
师伯瞧上的就是曹安的嫡长女。
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份上,魏时也仍旧觉得两家结亲是有些高攀了,曹安娶的是承恩公的嫡长孙女儿,也是中宫的侄女,别看中宫无子,可人家到底是正儿八经的一国之母。
曹安的嫡长子比远哥儿小了两岁,嫡长女则是比远哥儿小了三岁,现在也不过才十三岁。
且不说身份上的差距,光看年龄的话倒是也还行,说实在的,他不并不希望儿子过早的就成婚,无论男女,婚前婚后的生活总是不一样的,没成婚那就还是个孩子,还可以松泛几日,成了婚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可就比往日重了。
如果女方是同龄人的话,那十五六岁基本上就要准备婚事了,可倘若女方小上两三岁,就可以迁就女方的年龄,等到远哥儿十八九岁的时候再成婚也不晚。
除了曹安以外,师伯在信里头提及的其他几位人家,虽然爵位比不得曹安,但是官位绝对比曹安厉害,而且都是比较有底蕴的家族,跟魏家远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魏时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跟夫人说,可能是他还没有适应身份上的变化,又或者是魏远在师伯眼里的确奇货可居,应该同这样水平的人家结亲。
可是这跟他和夫人之前讨论的未来亲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魏时还没想好如何跟夫人说呢,夫人就主动提起来了,不过说的并不是师伯的来信,而是刘钰夫人的来信。
是的,并不是刘钰的来信,而是刘钰夫人纪氏的来信。
这信上文绉绉的话语虽然多了些,可刘枫这些年毕竟也是没少读了书的人,夫君是状元郎,儿子是秀才,本人的文化水平虽然不能够跟这父子俩相比,但也不至于看不懂刘纪氏的书信。
书信上的句子再是委婉,但该表达的意思也都表达出来了。
“青娘已经十二岁了,也到了开始私底下相看婚事的时候,我这弟妹有点要跟咱们家亲上加亲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这是她一个人的意思,还是连同钰哥儿也是这么想的。”刘枫语略带嘲讽的道。
哪怕青娘是她的亲侄女儿,钰哥儿又是她看着长大的亲弟弟,可这门婚事却是极为不妥当的,反正她这个当娘的,就不可能同意这事儿。
一个正六品官员的嫡长女,一个是正一等伯的嫡长子,正四品知府的嫡长子,光是这身份上的差距就已经够大的了。
远哥儿若是娶了青娘,她们家肯定是会善待青娘的,可是远哥儿呢,在这场婚事里又能得到什么。
她同夫君虽然没有想过拿远哥儿的婚事去联姻,可总也得要适合才行吧,亲上加亲这事儿听起来好听,但扯开那块遮羞布,可就不算好看了。
魏时倒不觉得刘钰会做这样的事儿,“既然是弟妹写过来的信,那钰哥儿应当是不知情的,不然肯定是他来给咱们写信了。”
夫人同纪氏可没多少交情,在京城的时候交往就不多,来了平江府之后,那就更没有什么打交道的地方了,甚至在此之前两个人都没有通过信。
一直都是钰哥儿给他们夫妻俩写信。
“我觉得应该也是如此,钰哥儿不至于这么糊涂,我这就写信给钰哥儿说说这事儿,别让他被蒙在鼓里头。”刘枫被这事儿气得不轻。
算计到她儿子身上来了,这比戳她心窝子都严重。
</div>
</div>
这几年官府早就形成了一套自己的模式,提供技术,提供支持,自有大户来投,连带的销路也一并解决了,里边雇佣的人那也是五花八门儿,既有一些大户家的奴才,也有平民百姓,还有连户籍都没有的黑户。
可以说是把形形色色的人都联系到了一块儿,也慢慢的把平江府这盘棋给盘活了。
明年关于这红果的收购和加工,不过是循着旧例办而已,并不算麻烦,甚至跟修路造堤坝的事情比起来,简直都不能算事儿,毕竟这也是大家都吃肉喝汤的好事情,几方都拥护。
在对今年的满意和对明年的期待当中,魏时收到了来自于儿子的信。
这既能算得上是一封报喜的信,但也可以说是一封求安慰的信。
九月份的府试,魏远榜上有名,但却不是头名,连前三都喂入,也不知道是没发挥好,还是文风没对上主考官的喜好,又或者是这一届的府试人才辈出,赶上‘神仙打架’了。
在县试拔得头名的魏远,到了府试仅仅才考了一个第七名。
当事人或许会很在意每一个名次之间的差距,但是作为过来人,在魏时眼里头,第七名跟第二名没什么区别,甚至跟最后一名也没什么区别。
只要不是头名,那像府试、院试这样的考试,上榜的人都一样,若干年后,不会有人特意把名次拿出来说。
当然了,倘若此后都碌碌无为,倒是可以把昔年比较靠前的名次拿出来显摆。
魏远在给父亲的信里头还是比较沮丧的,走之前可是意气风发要拿下小三元的人,如今才不过是到了第二道坎儿上,就已经与小三元无缘了。
这信里头并没有刨析未能进入前三的原因,只是满满的沮丧之意,为此还赋了一首诗,诗里头满是惆怅之感,郁郁不得志,看什么都是愁。
魏时都快被儿子给整笑了,这才哪儿到哪儿,不明真相的人看了这诗,可能还以为作者是落榜了呢。
到底还是年轻,之前没经历过什么挫折,所以才会有这么多的感想。
魏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长达五页的书信,其中不乏勉励之语,但也有告诫。
人慢慢长大,就意味着要接受自己是一个‘普通人’的现实,不能够把小时候的梦想全都实现。
及时调整心态还是必要的。
老父亲在这方面颇有经验,而且在儿子身上也特别的有耐心,如果他没有做官,只是一个清闲的读书人,可能这会儿应该陪在儿子身边,陪着儿子一块来调整心态。
很快需要调整心态的就是他了。
新的一年,连正月都未出呢,儿子的信和大伯的信是同时被送过来的,除了给他的,还有给魏达和魏鹏的。
大伯母走了,一入秋,人就病了,一开始没怎么当回事儿,也请了大夫,开了药,等到入冬之后,人就起不了床了,再后来……人就去了。
大伯母的年纪已经不清了,连曾孙子都有了,能看到四世同堂的人,在这个年代都算得上是活够本儿了的。
可即便是这样,亲人们也是舍不得的。
魏时从茫然到震惊再到悲痛,依着大伯母的年纪,这算不上是什么意外,可在此前的来信当中,无论是儿子的信,还是大伯的信,谁都没有提及过大伯母的病。
是以,他压根就不知道大伯母病了,故去的消息更是来得猝不及防。
在没有人的书房,魏时的眼泪顺着脸颊流下,滴在信上,之后又很快用手抹去。
这事儿一出,魏鹏肯定是要回去奔丧的,不能在平江府接着往下待了,得赶紧安排人把孩子护送过去。
两地相隔实在太远了,大伯母是在十月份去世的,可这信送到平江府来都已经是正月的事情了,魏鹏赶回去也得花上两三个月的功夫。
祖母去世,孙子是要守孝一年的,可下一届的乡试就在今年的九月份,本来是打算好了的,等到了春末,再让魏鹏和魏达一块回去,赶的就是下一届的乡试。
可时间就是这么的不凑巧,大伯母去世,他们这些至亲之人都伤心,可作为大伯母嫡亲的孙子,魏鹏耽误了这一年的乡试,就相当于要再多等上三年。
魏鹏的年纪可以不小了,已经参加过一届乡试的人了,今年都已经二十四岁了,三年后可都二十七了。
魏鹏需要守孝一年,堂兄可是要守孝三年的,好不容易做到了正七品,如今也是一地的父母官了,而且跟父亲不一样,堂兄的政绩向来不错,还是可以往上升一升的,突然要丁忧三年,对仕途肯定是有影响的。
如果说魏时一开始是魏大伯母的离世而伤心,之后就不得不为这些现实的问题烦恼了,不管是对侄子来说,还是对堂兄来说,一年、三年的时间都是耽搁不起的。
也不知道朝廷这制度什么时候能改改,为至亲的长辈守孝没错,可是孝期也没必要添那么多的规矩,不管是不能参加科举这事儿,还是官员要回家丁忧,亦或者是孝期之内不能够吃荤腥,对活人的种种束缚很多,可故去之人未必就愿意让儿孙如此。
真正的难过应该是发自心底的,真正的孝顺也应当是在人活着的时候,而不是死了之后再去缅怀。
魏时每每感慨大靖朝日益强盛的时候,总会有那么一些事儿,让他觉得大靖朝步子迈的还不够大,还有许许多多的地方需要进步。
第134章
魏鹏很快就出发回了江佑府,跟他一块儿回去的还有魏达。
按理来说,魏达不回去给大伯母送葬,也是可以的,毕竟情况特殊,就跟魏时一样,在外地为官,没有诏令根本就不能够离开辖地,魏达也是出来求学的,山高路远,时间上又这么紧凑,就算是不回去也没有人会说什么。
但是出乎意料,魏达是主动要提出来跟着一块走的,理由便是被大伯和大伯母照顾了这么多年,想要回去送大伯母最后一程。
人的孝心永远是放在前头的,连君主治国都是以孝治天下,这个理由一拿出来,旁人也就不好再劝了。
更何况,无论是魏时一家子,还是魏鹏,对此都还是挺欣慰的。
魏时在欣慰之余,也有一些羡慕,人死之后,什么都没了,无论是守孝,还是送葬,都不过是对活人的安慰而已。
魏时什么都明白,可却也想着能够在大伯母坟前烧上几炷香,磕上几个头。
如今他离不了平江府,能做的也不过是在灵位前跪拜,时间富裕的话,也只不过是去城外的寺庙里拜一拜。
不过赶在魏达和魏鹏出发之前,他手写了一份佛经,大伯母是信佛的,这份佛经便烧在大伯母的坟前吧,也算是他送大伯母最后一程。
“堂叔也要保重身体,此后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见,在平江府的这一年里,侄儿学到了很多,跟学府的先生学了不少,在您身上也学了不少,即便是回了江佑府,侄儿也会用功读书的,这本佛经侄儿会亲自捎在祖母的坟前。”
临行前,魏鹏感慨万千,一方面是对于祖母过世的悲痛,另一方面对于未来也是有一些迷茫的,守孝一年,却是整整耽误了三年的乡试,原本上次乡试他就没有考过,如今又……时也,命也。
跟父亲比起来他这都算是好的了,父亲可是有望在往上升一升的,可等到三年后,还能够官复原职就算是好的了。
越是品阶低的官员,越是不好起复,虽说正七品的官位在大靖朝多了去了,像大伯这样正四品的官位才有多少,可是前者的位置虽然多,但是担当官位的人却是不起眼的,丁优上三年,很容易就被人遗忘了,才能和水平能够做知府的官员太少了,能做知县的一抓一大把。
人人都想拼了命的往上爬,可能也有一部分这个原因吧,越是靠上的人,越是重要,越是不容易被旁人取代。
如果说魏鹏对堂叔一家子很是不舍,那魏达反倒是松了一口气。
但从一开始他就不想来这儿,有魏鹏陪着还好,倘若魏鹏走了,孤零零的只剩下他一个人在平江府,那他是真待不下去。
诚然,兄长是个大气的,从来就没有把上一辈的事情迁怒在他身上,白姨娘对他也是能躲就躲,虽不待见他,可也不曾为难他。
即便如此,在这呆着仍让人不免觉得有些别扭,难怪母亲一直不让父亲过来,自个儿更不想过来,过往的一切都跟一根刺一样,让人如梗在喉,想忽视都忽视不了。
如果位置颠倒,他也可以像兄长一样,慷慨的不计较一切,但是就现在的位置而言,作为被施予者,他免不了要想东想西。
无论这叔侄俩是什么样的想法,总归是一块踏上了南归的路。
魏府再度迎来了平静,因为有长辈故去的原因,还在正月的魏府,就已经没了过年的热闹气氛。
哪怕魏时已经得知,自己去年的政绩照样是评了个‘优’,跟大伯母去世的消息比起来,这点儿喜悦不值一提。
一直到七月份,魏远考中秀才的消息送过来,府里边这才又热闹起来。
魏远在去年的府试当中是考了第七名,但是在院试名次反倒是高了不少,直接挺进前三——第二名。
而紧跟着就是九月份的乡试了,不光是魏远会报名参加,魏达也会参加这一届的乡试,只可惜魏鹏还在孝期内,要等到十月份才能出孝期。
跟儿子这么长时间没见面,哪怕时常有书信往来,也时常会寄包裹,可照样也觉得想念。
真恨不得孩子赶快考完乡试回来,可乡试过了,还有会试呢,等父子俩同朝为官了,可能就要像大伯和父亲那些年一样分隔两地,见面都不太容易了。
可能是已经不怎么年轻了的缘故,也可能是作为一地的主政官压力太大了,喜悦过后,紧跟着就是忧虑了。
魏时自觉这样的心态不好,作为平江府的知府,固然能够带来很大的成就感,但是压力也是一直都没有减轻,负重前行,莫过如此,让人身累心也累。
做知府不容易,做父亲也并非易事。
远哥儿的亲事已经拜托给师伯了,老人家没有推脱,在信里头很是爽快的就硬起来了,最近的来信上,更是把自个看好的几个人家都已经列出来了。
其中居然还有肃国公府,昔年的肃王,也就是曹安的祖父,早在三年前就已经去世了,曹安作为肃王府的世孙继承爵位。
不过这爵位却是降了等的,从王府到国公府,一等公,这样的爵位无论是在京城里头,还是在勋贵里头,都是能够拿得出手去的。
皇家对爵位向来吝啬,哪怕是对着自己人,封爵的时候也不大方,降爵的时候,更不手软。
曹安降爵为一等公,并且保留封号,这待遇已经算得上是极好的了。
这位虽然一直都不怎么上进,可也顺风顺水的坐到了从四品,虽然是个虚职,可也升上来了,让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曹安固然父母缘浅,但除了这一点之外,基本上就是人生赢家了,出生时的起点就已经超过了绝大多数人的终点。
不过这也是人家祖辈上积累下来的,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本就是自古就有的道理。
师伯瞧上的就是曹安的嫡长女。
即便是到了如今这份上,魏时也仍旧觉得两家结亲是有些高攀了,曹安娶的是承恩公的嫡长孙女儿,也是中宫的侄女,别看中宫无子,可人家到底是正儿八经的一国之母。
曹安的嫡长子比远哥儿小了两岁,嫡长女则是比远哥儿小了三岁,现在也不过才十三岁。
且不说身份上的差距,光看年龄的话倒是也还行,说实在的,他不并不希望儿子过早的就成婚,无论男女,婚前婚后的生活总是不一样的,没成婚那就还是个孩子,还可以松泛几日,成了婚身上的责任和担子可就比往日重了。
如果女方是同龄人的话,那十五六岁基本上就要准备婚事了,可倘若女方小上两三岁,就可以迁就女方的年龄,等到远哥儿十八九岁的时候再成婚也不晚。
除了曹安以外,师伯在信里头提及的其他几位人家,虽然爵位比不得曹安,但是官位绝对比曹安厉害,而且都是比较有底蕴的家族,跟魏家远不是在一个水平线上的。
魏时一时之间还真不知道该如何跟夫人说,可能是他还没有适应身份上的变化,又或者是魏远在师伯眼里的确奇货可居,应该同这样水平的人家结亲。
可是这跟他和夫人之前讨论的未来亲家,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
魏时还没想好如何跟夫人说呢,夫人就主动提起来了,不过说的并不是师伯的来信,而是刘钰夫人的来信。
是的,并不是刘钰的来信,而是刘钰夫人纪氏的来信。
这信上文绉绉的话语虽然多了些,可刘枫这些年毕竟也是没少读了书的人,夫君是状元郎,儿子是秀才,本人的文化水平虽然不能够跟这父子俩相比,但也不至于看不懂刘纪氏的书信。
书信上的句子再是委婉,但该表达的意思也都表达出来了。
“青娘已经十二岁了,也到了开始私底下相看婚事的时候,我这弟妹有点要跟咱们家亲上加亲的意思,就是不知道这是她一个人的意思,还是连同钰哥儿也是这么想的。”刘枫语略带嘲讽的道。
哪怕青娘是她的亲侄女儿,钰哥儿又是她看着长大的亲弟弟,可这门婚事却是极为不妥当的,反正她这个当娘的,就不可能同意这事儿。
一个正六品官员的嫡长女,一个是正一等伯的嫡长子,正四品知府的嫡长子,光是这身份上的差距就已经够大的了。
远哥儿若是娶了青娘,她们家肯定是会善待青娘的,可是远哥儿呢,在这场婚事里又能得到什么。
她同夫君虽然没有想过拿远哥儿的婚事去联姻,可总也得要适合才行吧,亲上加亲这事儿听起来好听,但扯开那块遮羞布,可就不算好看了。
魏时倒不觉得刘钰会做这样的事儿,“既然是弟妹写过来的信,那钰哥儿应当是不知情的,不然肯定是他来给咱们写信了。”
夫人同纪氏可没多少交情,在京城的时候交往就不多,来了平江府之后,那就更没有什么打交道的地方了,甚至在此之前两个人都没有通过信。
一直都是钰哥儿给他们夫妻俩写信。
“我觉得应该也是如此,钰哥儿不至于这么糊涂,我这就写信给钰哥儿说说这事儿,别让他被蒙在鼓里头。”刘枫被这事儿气得不轻。
算计到她儿子身上来了,这比戳她心窝子都严重。
</div>
</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