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节
杨四见没人理自己,就凑过去帮兰芝包装,“我来帮你吧,真是没想到我们的五弟妹现在这么能干,说起来也是我们那个不争气的老五没福气,这么能干的媳妇不要。你们这里天天这么忙,缺不缺人手啊?我过来给你做帮工。”
老七媳妇看了她一眼,心道不会说话就别说。她来这里当帮工哪有地方给她住?而且只怕不是来当帮工,是想来偷学技术的吧?
第27章
兰芝脸上到没什么哀伤,也没顺着杨四的话诉苦,或者说几句杨老五的坏话,她只是微微蹙着眉,“我这里现在还忙得过来,暂时不用招人。更忙的时候都忙过,他们来拿货的见我们忙也会等着,有劳杨四姐挂心了。”
杨四叹了一口气,受伤说道:“五弟妹现在赚了钱,已经不认我们这些穷亲戚了。”
兰芝听着她这酸溜溜的话非常好笑,“杨四姐哪里话?你的五弟妹另有其人,她确实挺有钱的,在城里吃着铁饭碗,你五弟也跟着去了。真要轮亲疏,肯定还是他们与你更亲。”
杨四脸色尴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不该在刘兰芝面前提杨老五,看来这两口子还真是闹成了反目仇人。
她原本是见刘二娘、老七媳妇和杨大嫂都在这边帮忙,想着自己也过来偷师学艺,学会了回去自己做。现在那么多人肯帮她卖小吃,肯定是有利可图,这中间的利润应该还不少,不然刘兰芝哪里能变化这么大。
被当场拒绝后,杨四也不生气,只说:“老五就是个没眼光的,兰芝你生他的气是应该的,要是我遇上他,也得狠狠说他一通,简直太不像话了。不过感情的事情,也确实要看两个人能不能看对眼,现在兰芝你也有钱了,老五在城里也找到工作了,各自安好也不错。”
老七媳妇轻嗤一声,“照我说呀,老五在城里过得也不怎么样!老妈不是去了两次,第一次去当天就回来了,第二次说是要好好耍两天,结果还不是很快就回来。老五不是那么有钱吗?老妈好不容易去一趟城里,老五怎么就什么东西都没有给她买?这么多年他没有回来过一次,老婆孩子不管,老妈也没照顾过一天,给老妈买件衣服也是应该的吧?”
杨大嫂也说:“他也是杨家的一员,平时没给老妈做活,怎么就不见他给老妈拿生活费?他现在和那个女人那么有钱,又没有儿女要养,总该寄点生活费回来给老妈吧?老妈没收他一分钱,还处处说他的好;我们老大在铁路上那么辛苦,每个月还要给老妈生活费,结果老妈也没有说过我们一句好话。”
“人啊,就是不知好歹……”
几妯娌姑嫂聊起来,无外乎就是杨大婆偏心杨老五不孝还爱装,兰芝对她们这些话没什么兴趣,便出门去看田里的秧苗了。
杨四厚着脸皮在刘兰芝这边吃了一顿饭,饭后又支支吾吾地问刘兰芝要了一些货,背着从后沿沟壁回去了。
结果没想杨大婆正在后沿沟壁拾柴火,见到杨四从刘兰芝那边出来,背上还背着一背篓东西,顿时就知道杨四去找刘兰芝拿了货,大骂杨四没骨气。
“几辈子没见过钱一样,看见狐狸精有了钱,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杨四也被骂得火大,顶嘴道:“你不喜欢钱,你只会把钱藏起,留给杨幺娶媳妇。当年我出嫁的时候,你给过我一分钱的嫁妆?害得我在夫家抬不起头,现在还来指责我赚钱……”
两母女对骂一阵,杨四拉着二狗蛋匆匆地走了。
她妈再亲,在钱的面前还不是把她当成外人,杨四这些年也把她妈看透了。每次她和她夫家闹矛盾,娘家这边只会劝她容忍,何时给她撑过一次腰
?害得她夫家越来越变本加厉,她在那边过得越发艰难。
插完秧苗之后,地里的活稍微轻松了些,兰芝准备把堂屋和一间杂货间腾出来翻修一遍,这次她要修成双层小洋房。
这个地方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地面就十分回潮,再加上这房子又破又烂还漏雨,地上的坑洼里都能积起水。在这种地方住久了,特别容易得风湿。
兰芝算了算现在的物价,她手上的钱修了小洋房应该还有剩。
不过砖厂离她这边比较远,这里的农村普遍用马作为运重物的工具。毕竟这次是要修双层小洋楼,兰芝托唐二等人请了他们的师傅及一些有经验的工匠。
兰芝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给他们画了一张图,标好了每一间房的大小和设计,又托人在城里帮她买了塑料薄膜,到时候可以将这种塑料放在地上再打水泥地面,这样修出来的房子不会那么潮湿。
小包工头看了兰芝提供的设计图,不见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兰芝姐还是个文化人,我帮人修了那么多房子,很多人都是直接给我说想要修成什么样,很少有人像你这样给我提供图纸。”
这倒也是真的,农村修房子全靠工匠发挥,完全不需要图纸。
刘二娘也非常惊讶,“三姐,你什么时候还会画这种东西?”
“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我是看着漂亮就照着画下来了。”兰芝说道。
原主的文化程度不高,兰芝什么都会难免会让人怀疑,好在大家和她都很熟了,又都知道她头脑聪明法子特别多。
“什么书呀?借给我看看,我看你这画的挺好,说不准对我大有用处。”包工头道。
“很久以前看的,那书也不是我的,没在我这里,这图纸也是我很久以前就画好的。”兰芝笑道。
那包工头略表遗憾,杨大嫂却有些怀疑,乡下哪里有那么多书可以看,也就小孩子的课本而已。不过对刘兰芝都反常,他们也见怪不怪了,现在这样的刘兰芝比以前更好。
转眼便到了端午,兰芝种在地里的玉米相继熟,正是吃玉米的季节。
杨小梅三姐弟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又香又糯的玉米,完全停不下来。
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三姐弟背着小背篓去玉米地摘玉米。春末夏初的田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几个小孩眼神好,老远就看见玉米地里好似有人。
“有小偷偷玉米!”杨武雄立刻叫道。
那么人影迅速窜到竹林里,几个小孩追过去的时候,只有杨大婆一人在拾柴。
“你们嚷什么?”杨大婆扯着嗓门道。
“看见了小偷,难道我们还不该喊抓小偷?”杨武雄皱着一张包子脸说。
这几个月他们吃的好穿的好,脸上渐渐长出肉来,褪去了以前营养不良的腊黄色,变成了粉雕玉琢的娃娃。
“小兔崽子!哪里有什么小偷?”杨大婆恼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武雄叉着腰,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
“反了你这个兔崽子!还诬陷起你婆来!”
“武雄才没有诬陷你呢!你看你的背篓里就是有玉米!我们都看到了,快还给我们。”杨小英也气恼道。
原来那背篓并不能遮挡严实,那几个小孩的眼神儿又好,很快就发现了。
杨大婆凶道:“这是我刚才在土沟里捡的,再说了,我是你们婆,吃你们一个玉米怎么了?”
“你是我们婆,你还卖我们!我才不要你这样的婆呢!”杨武雄皱着眉说。
“好啊,你们这几个死崽子,就听你妈的话,不孝敬老人会被雷劈死的!”
“卖孙女才会下地狱!我不听我妈的话,难道还要听你的话被别人卖走呀?”杨武雄伶牙俐齿的回道。
“好啊,现在有你妈给你们撑腰,你们连婆都不认了,还听信那些流言,怪我卖了你们。老娘今天就给你们一顿教训,你们老爸都不敢在我面前这么嚣张,你们这几个小崽子,难不成老娘还怕了你们?!”
杨大婆说着,放下背篓,折断一根竹条,就要去打杨武雄三姐弟。
那竹条还没落在杨武雄身上,杨武雄就呼天抢地的哭起来,边跑边叫:“婆偷我们玉米还要打死我们!婆偷我们玉米还要打死我们!!”
杨小梅虽一言不发,动作却很快,和杨小英绕过杨大婆,直接把杨大婆背篓里的玉米倒进他们的背篓,杨大婆被杨武雄的叫喊声气到,追着杨武雄满山跑。
山坡上做活的其他几家人看了,都纷纷笑劝杨大婆:“杨大婆,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啊?”
“这小兔崽子没学好,我要代他爸好好教训!”杨大婆恼道。
杨武雄反驳道:“我爸爸已经死了,他都没有照顾过我一天,没资格教训我!你卖我姐姐,还想卖我,更没资格教训我!”
山上做活的众人听了,都不免叹一声气。杨武雄年纪还小,无论他说什么,都是童言无忌,反倒是杨老五和杨大婆这两母子做的确实过分。
“好你一个不孝儿!竟敢诅咒你爸死!”杨大婆拿着一根竹枝,对杨武雄追不舍。不过杨武雄年纪虽小,身手却敏捷,那杨大婆一把老骨头追不上他。
众人见了便劝道:“童言无忌,杨大婆,你何必跟你孙子一般见识?”
杨武雄说:“她偷了我们地里的玉米,被我和我的姐姐撞见,现在非要扒了我的皮。”
“谁偷你的玉米了?兔崽儿,看老娘不撕破你的嘴!”
“算了算了!他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你跟他一般计较干什么?”做活的人劝道。
杨武雄趁机朝山林里跑,杨大婆又追过去,没想惊动了杨老二养的狗。那土狗又大又凶,对着杨大婆狂吠。
杨大婆吓了一跳,一脚踩空掉到土沟里,刚好昨天晚上下了雨,那土沟还有积水,杨大婆一身衣服都湿透了。
杨武雄却趁机下了山,跟着他的两个姐姐回去了。
山顶上传来杨大婆又哭又骂的声音,杨武雄却回头道:“谢谢婆婆帮我们掰了这么多玉米,我们都不用自己掰,直接背回去吃都够了。”
那杨大婆确实心黑,见山沟隐蔽性好,正好那玉米又有一人多高,人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她摘了半背篓。
现在三个小孩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小梅也比以前变得开朗了许多。
三个小孩中,小英的成绩稍微差一些,小梅和武雄次次都名列
前茅。
他们的房子已经打好房顶,剩下的就是刷墙和地板,不过这个地方修这种小洋房的人太少,很多材料都不齐全,要买的话还要去城里。
而去城里的公路未通客车,倒是有货车来往,但大部分是公家的货车,运粮和其他物资,没一点关系都找不到人拉货。
这事儿暂且先耽搁下了,家里的几张床都破破烂烂,兰芝准备在街上重新定制几张床。她在家具店选了一张1米8和1米5的,要让做床的木匠师傅做一张1.5米的双层床。
楼上正好三间卧室,主卧她住,两间次卧就分别给两姐妹和杨武雄,现在他们年纪都大了,应该是独立睡一张床的时候。
兰芝交了定金,又去供销社买生活用品。
因为经常在供销社买东西,那供销社的人都认识她了,就笑着招呼道:“香皂又用完了呀?”
兰芝:“是呀,家里人多,太不耐用了。”
家里请的人多,香皂,肥皂和煤油等也都用得很快,兰芝也不知道这里的乡下什么时候才能通电,她倒宁可多交点钱用电灯。
正好杨大嫂家的二娘也在这里,见着兰芝,热情道:“兰姨,原来你也来买东西呀!买完你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我们一起回家,我路上来的时候,听说省城来了一位教授,长得非常俊,说是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考察,一会儿我们去看看。”
杨二娘跟刘二娘差不多大,都是十六七岁,但因兰芝和杨大嫂是一辈人,论起辈分来,杨二娘该叫兰芝五婶。因为兰芝不想和杨老五有太多的瓜葛,就算平辈都叫她兰芝,下一辈的叫她兰姨。
想想她才二十五六,却已经是妈妈辈的人物了,兰芝也非常无奈。
“教授?”看那小姑娘一脸憧憬的样子,兰芝笑着摇摇头,提醒她道:“教授多半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想想她前世的同事些,哪个不是一大把年纪?他们研究院就她一个是最年轻的单身汉,前世因为种种原因,三十岁了却还没谈过恋爱。
可能她天生就是天煞孤星的命,这辈子来到这个地方,便宜老公也跟着人跑了。幸好他跟着人跑了,不然兰芝还不知道怎么面对一个陌生的男人。
“才不是呢!我听他们亲眼见过的都说长得很帅,而且那教授还是省城来的,我们的裴大队长见着他,都要恭恭敬敬的称一声教授。”小姑娘执拗地说。
“嗯嗯,那就当他很帅吧。”兰芝敷衍道,顺便让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把她要买的东西全部打包好,给她放在背篓里。
“兰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还没有看过省城来的人呢!”正处在花季的小姑娘在这些方面确实很积极。
兰芝:“要去你自己去吧,我一大把年纪了,就不和你去凑这个热闹了。”
“哎呀,兰姨哪里一大把年纪?我们生产队都说你是我们的队花,长得年轻又漂亮,就算放在我们整个乡镇,也没有几个人能比你好看。兰姨,我一个人可不敢去,就当陪我一起去看看呗!”杨二娘恳求道。
兰芝被她缠得没法,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兰芝最后还是满足了小姑娘的少女心思,便跟她一起去看那个所谓长得非常帅气的省城来的教授。
第28章
兰芝跟着杨二娘远远看见一群人站在田埂上,为首的那人看上去很清瘦,年纪也不大,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很有学者风范。他们正对着一块田指指点点,估摸是在讨论水稻的话题。
兰芝对这个年代的学者很敬重,也是这一代的学者上山下乡收集各种数据,利用简陋的实验条件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农作物,不断改良,才让数亿人口吃上了饭。
“真的长得一表人才,省城里来的到底和我们农村的不一样。”杨二娘红着脸,小声对兰芝说。
lt;/divgt;
lt;/divgt;
老七媳妇看了她一眼,心道不会说话就别说。她来这里当帮工哪有地方给她住?而且只怕不是来当帮工,是想来偷学技术的吧?
第27章
兰芝脸上到没什么哀伤,也没顺着杨四的话诉苦,或者说几句杨老五的坏话,她只是微微蹙着眉,“我这里现在还忙得过来,暂时不用招人。更忙的时候都忙过,他们来拿货的见我们忙也会等着,有劳杨四姐挂心了。”
杨四叹了一口气,受伤说道:“五弟妹现在赚了钱,已经不认我们这些穷亲戚了。”
兰芝听着她这酸溜溜的话非常好笑,“杨四姐哪里话?你的五弟妹另有其人,她确实挺有钱的,在城里吃着铁饭碗,你五弟也跟着去了。真要轮亲疏,肯定还是他们与你更亲。”
杨四脸色尴尬,才意识到自己刚才不该在刘兰芝面前提杨老五,看来这两口子还真是闹成了反目仇人。
她原本是见刘二娘、老七媳妇和杨大嫂都在这边帮忙,想着自己也过来偷师学艺,学会了回去自己做。现在那么多人肯帮她卖小吃,肯定是有利可图,这中间的利润应该还不少,不然刘兰芝哪里能变化这么大。
被当场拒绝后,杨四也不生气,只说:“老五就是个没眼光的,兰芝你生他的气是应该的,要是我遇上他,也得狠狠说他一通,简直太不像话了。不过感情的事情,也确实要看两个人能不能看对眼,现在兰芝你也有钱了,老五在城里也找到工作了,各自安好也不错。”
老七媳妇轻嗤一声,“照我说呀,老五在城里过得也不怎么样!老妈不是去了两次,第一次去当天就回来了,第二次说是要好好耍两天,结果还不是很快就回来。老五不是那么有钱吗?老妈好不容易去一趟城里,老五怎么就什么东西都没有给她买?这么多年他没有回来过一次,老婆孩子不管,老妈也没照顾过一天,给老妈买件衣服也是应该的吧?”
杨大嫂也说:“他也是杨家的一员,平时没给老妈做活,怎么就不见他给老妈拿生活费?他现在和那个女人那么有钱,又没有儿女要养,总该寄点生活费回来给老妈吧?老妈没收他一分钱,还处处说他的好;我们老大在铁路上那么辛苦,每个月还要给老妈生活费,结果老妈也没有说过我们一句好话。”
“人啊,就是不知好歹……”
几妯娌姑嫂聊起来,无外乎就是杨大婆偏心杨老五不孝还爱装,兰芝对她们这些话没什么兴趣,便出门去看田里的秧苗了。
杨四厚着脸皮在刘兰芝这边吃了一顿饭,饭后又支支吾吾地问刘兰芝要了一些货,背着从后沿沟壁回去了。
结果没想杨大婆正在后沿沟壁拾柴火,见到杨四从刘兰芝那边出来,背上还背着一背篓东西,顿时就知道杨四去找刘兰芝拿了货,大骂杨四没骨气。
“几辈子没见过钱一样,看见狐狸精有了钱,连自己姓什么都忘了!”
杨四也被骂得火大,顶嘴道:“你不喜欢钱,你只会把钱藏起,留给杨幺娶媳妇。当年我出嫁的时候,你给过我一分钱的嫁妆?害得我在夫家抬不起头,现在还来指责我赚钱……”
两母女对骂一阵,杨四拉着二狗蛋匆匆地走了。
她妈再亲,在钱的面前还不是把她当成外人,杨四这些年也把她妈看透了。每次她和她夫家闹矛盾,娘家这边只会劝她容忍,何时给她撑过一次腰
?害得她夫家越来越变本加厉,她在那边过得越发艰难。
插完秧苗之后,地里的活稍微轻松了些,兰芝准备把堂屋和一间杂货间腾出来翻修一遍,这次她要修成双层小洋房。
这个地方的条件实在是太差了,而且一到雨季的时候地面就十分回潮,再加上这房子又破又烂还漏雨,地上的坑洼里都能积起水。在这种地方住久了,特别容易得风湿。
兰芝算了算现在的物价,她手上的钱修了小洋房应该还有剩。
不过砖厂离她这边比较远,这里的农村普遍用马作为运重物的工具。毕竟这次是要修双层小洋楼,兰芝托唐二等人请了他们的师傅及一些有经验的工匠。
兰芝用自己所学的知识给他们画了一张图,标好了每一间房的大小和设计,又托人在城里帮她买了塑料薄膜,到时候可以将这种塑料放在地上再打水泥地面,这样修出来的房子不会那么潮湿。
小包工头看了兰芝提供的设计图,不见对她刮目相看,“没想到兰芝姐还是个文化人,我帮人修了那么多房子,很多人都是直接给我说想要修成什么样,很少有人像你这样给我提供图纸。”
这倒也是真的,农村修房子全靠工匠发挥,完全不需要图纸。
刘二娘也非常惊讶,“三姐,你什么时候还会画这种东西?”
“无意间在一本书上看到的,我是看着漂亮就照着画下来了。”兰芝说道。
原主的文化程度不高,兰芝什么都会难免会让人怀疑,好在大家和她都很熟了,又都知道她头脑聪明法子特别多。
“什么书呀?借给我看看,我看你这画的挺好,说不准对我大有用处。”包工头道。
“很久以前看的,那书也不是我的,没在我这里,这图纸也是我很久以前就画好的。”兰芝笑道。
那包工头略表遗憾,杨大嫂却有些怀疑,乡下哪里有那么多书可以看,也就小孩子的课本而已。不过对刘兰芝都反常,他们也见怪不怪了,现在这样的刘兰芝比以前更好。
转眼便到了端午,兰芝种在地里的玉米相继熟,正是吃玉米的季节。
杨小梅三姐弟还是第一次吃到这种又香又糯的玉米,完全停不下来。
端午节学校放了假,三姐弟背着小背篓去玉米地摘玉米。春末夏初的田野到处都是绿油油的,看着令人心旷神怡,几个小孩眼神好,老远就看见玉米地里好似有人。
“有小偷偷玉米!”杨武雄立刻叫道。
那么人影迅速窜到竹林里,几个小孩追过去的时候,只有杨大婆一人在拾柴。
“你们嚷什么?”杨大婆扯着嗓门道。
“看见了小偷,难道我们还不该喊抓小偷?”杨武雄皱着一张包子脸说。
这几个月他们吃的好穿的好,脸上渐渐长出肉来,褪去了以前营养不良的腊黄色,变成了粉雕玉琢的娃娃。
“小兔崽子!哪里有什么小偷?”杨大婆恼道。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杨武雄叉着腰,一副神气十足的样子。
“反了你这个兔崽子!还诬陷起你婆来!”
“武雄才没有诬陷你呢!你看你的背篓里就是有玉米!我们都看到了,快还给我们。”杨小英也气恼道。
原来那背篓并不能遮挡严实,那几个小孩的眼神儿又好,很快就发现了。
杨大婆凶道:“这是我刚才在土沟里捡的,再说了,我是你们婆,吃你们一个玉米怎么了?”
“你是我们婆,你还卖我们!我才不要你这样的婆呢!”杨武雄皱着眉说。
“好啊,你们这几个死崽子,就听你妈的话,不孝敬老人会被雷劈死的!”
“卖孙女才会下地狱!我不听我妈的话,难道还要听你的话被别人卖走呀?”杨武雄伶牙俐齿的回道。
“好啊,现在有你妈给你们撑腰,你们连婆都不认了,还听信那些流言,怪我卖了你们。老娘今天就给你们一顿教训,你们老爸都不敢在我面前这么嚣张,你们这几个小崽子,难不成老娘还怕了你们?!”
杨大婆说着,放下背篓,折断一根竹条,就要去打杨武雄三姐弟。
那竹条还没落在杨武雄身上,杨武雄就呼天抢地的哭起来,边跑边叫:“婆偷我们玉米还要打死我们!婆偷我们玉米还要打死我们!!”
杨小梅虽一言不发,动作却很快,和杨小英绕过杨大婆,直接把杨大婆背篓里的玉米倒进他们的背篓,杨大婆被杨武雄的叫喊声气到,追着杨武雄满山跑。
山坡上做活的其他几家人看了,都纷纷笑劝杨大婆:“杨大婆,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跟一个小孩子计较啊?”
“这小兔崽子没学好,我要代他爸好好教训!”杨大婆恼道。
杨武雄反驳道:“我爸爸已经死了,他都没有照顾过我一天,没资格教训我!你卖我姐姐,还想卖我,更没资格教训我!”
山上做活的众人听了,都不免叹一声气。杨武雄年纪还小,无论他说什么,都是童言无忌,反倒是杨老五和杨大婆这两母子做的确实过分。
“好你一个不孝儿!竟敢诅咒你爸死!”杨大婆拿着一根竹枝,对杨武雄追不舍。不过杨武雄年纪虽小,身手却敏捷,那杨大婆一把老骨头追不上他。
众人见了便劝道:“童言无忌,杨大婆,你何必跟你孙子一般见识?”
杨武雄说:“她偷了我们地里的玉米,被我和我的姐姐撞见,现在非要扒了我的皮。”
“谁偷你的玉米了?兔崽儿,看老娘不撕破你的嘴!”
“算了算了!他一个五六岁的小孩子,你跟他一般计较干什么?”做活的人劝道。
杨武雄趁机朝山林里跑,杨大婆又追过去,没想惊动了杨老二养的狗。那土狗又大又凶,对着杨大婆狂吠。
杨大婆吓了一跳,一脚踩空掉到土沟里,刚好昨天晚上下了雨,那土沟还有积水,杨大婆一身衣服都湿透了。
杨武雄却趁机下了山,跟着他的两个姐姐回去了。
山顶上传来杨大婆又哭又骂的声音,杨武雄却回头道:“谢谢婆婆帮我们掰了这么多玉米,我们都不用自己掰,直接背回去吃都够了。”
那杨大婆确实心黑,见山沟隐蔽性好,正好那玉米又有一人多高,人在里面不容易被发现,她摘了半背篓。
现在三个小孩已经完全适应了学校的生活,小梅也比以前变得开朗了许多。
三个小孩中,小英的成绩稍微差一些,小梅和武雄次次都名列
前茅。
他们的房子已经打好房顶,剩下的就是刷墙和地板,不过这个地方修这种小洋房的人太少,很多材料都不齐全,要买的话还要去城里。
而去城里的公路未通客车,倒是有货车来往,但大部分是公家的货车,运粮和其他物资,没一点关系都找不到人拉货。
这事儿暂且先耽搁下了,家里的几张床都破破烂烂,兰芝准备在街上重新定制几张床。她在家具店选了一张1米8和1米5的,要让做床的木匠师傅做一张1.5米的双层床。
楼上正好三间卧室,主卧她住,两间次卧就分别给两姐妹和杨武雄,现在他们年纪都大了,应该是独立睡一张床的时候。
兰芝交了定金,又去供销社买生活用品。
因为经常在供销社买东西,那供销社的人都认识她了,就笑着招呼道:“香皂又用完了呀?”
兰芝:“是呀,家里人多,太不耐用了。”
家里请的人多,香皂,肥皂和煤油等也都用得很快,兰芝也不知道这里的乡下什么时候才能通电,她倒宁可多交点钱用电灯。
正好杨大嫂家的二娘也在这里,见着兰芝,热情道:“兰姨,原来你也来买东西呀!买完你还有什么事吗?没有的话我们一起回家,我路上来的时候,听说省城来了一位教授,长得非常俊,说是到我们这个地方来考察,一会儿我们去看看。”
杨二娘跟刘二娘差不多大,都是十六七岁,但因兰芝和杨大嫂是一辈人,论起辈分来,杨二娘该叫兰芝五婶。因为兰芝不想和杨老五有太多的瓜葛,就算平辈都叫她兰芝,下一辈的叫她兰姨。
想想她才二十五六,却已经是妈妈辈的人物了,兰芝也非常无奈。
“教授?”看那小姑娘一脸憧憬的样子,兰芝笑着摇摇头,提醒她道:“教授多半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
想想她前世的同事些,哪个不是一大把年纪?他们研究院就她一个是最年轻的单身汉,前世因为种种原因,三十岁了却还没谈过恋爱。
可能她天生就是天煞孤星的命,这辈子来到这个地方,便宜老公也跟着人跑了。幸好他跟着人跑了,不然兰芝还不知道怎么面对一个陌生的男人。
“才不是呢!我听他们亲眼见过的都说长得很帅,而且那教授还是省城来的,我们的裴大队长见着他,都要恭恭敬敬的称一声教授。”小姑娘执拗地说。
“嗯嗯,那就当他很帅吧。”兰芝敷衍道,顺便让供销社的工作人员把她要买的东西全部打包好,给她放在背篓里。
“兰姨,我们一起去看看吧!我还没有看过省城来的人呢!”正处在花季的小姑娘在这些方面确实很积极。
兰芝:“要去你自己去吧,我一大把年纪了,就不和你去凑这个热闹了。”
“哎呀,兰姨哪里一大把年纪?我们生产队都说你是我们的队花,长得年轻又漂亮,就算放在我们整个乡镇,也没有几个人能比你好看。兰姨,我一个人可不敢去,就当陪我一起去看看呗!”杨二娘恳求道。
兰芝被她缠得没法,反正也不是什么大事,兰芝最后还是满足了小姑娘的少女心思,便跟她一起去看那个所谓长得非常帅气的省城来的教授。
第28章
兰芝跟着杨二娘远远看见一群人站在田埂上,为首的那人看上去很清瘦,年纪也不大,带着一副金丝眼镜,很有学者风范。他们正对着一块田指指点点,估摸是在讨论水稻的话题。
兰芝对这个年代的学者很敬重,也是这一代的学者上山下乡收集各种数据,利用简陋的实验条件研究出适合这个时代的农作物,不断改良,才让数亿人口吃上了饭。
“真的长得一表人才,省城里来的到底和我们农村的不一样。”杨二娘红着脸,小声对兰芝说。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