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节
赵世简一向心大,不跟他计较。看长兄熟睡,自己先起身了。
待洗漱过后,去往厅堂,只有阿爹在,阿娘正在厨下忙着下饺子呢。妹妹赵世慧也没起,这个丫头比大哥还要懒。
赵书良看小儿子没精打采的,以为儿子夜里没睡好,他哪里知道儿子是被梦吓醒的。
赵世简去厨下,吴氏正把一个个白胖胖的饺子往锅里下,赵世简看阿娘一个人忙上忙下,自发到灶门下烧火。
家里本是有个帮佣的费婆子,费婆子是良民,与赵家只是雇佣关系。大过年的,费婆子也要回家过年,吴氏一个人就忙得团团转。女儿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其余都是男爷们,可不就得她一个人忙活。好在二儿子体贴,时常给他打下手,倒是像个丫头了。
吴氏见小儿子没精神,嘱咐他,“吃过早饭,跟你阿爹去拜年,回来后再补一觉。”
赵世简懒散地应了一声。
吴氏不以为意,继续忙碌。待一大家子都起来后,赵书良和吴氏坐在正堂,三个孩子依次上前贺父母新年之喜。
夫妇二人看到三个孩子,心里欢喜,儿子们大了,不好再亲热,一人给了个红包。赵世崇立刻打开看看,发现一个里面有一个一钱的小银角子。一下子得了两钱银子,赵世崇开心地眯了迷眼睛。
然后又盯着二弟的红包,“二弟,你多少?”
赵世简被他哥坑多了,立刻呼啦一下把红包塞怀里,“你管我多少,反正不给你。”
赵世慧才七八岁呢,吴氏一把将她捞到怀里,不停地摩挲她毛茸茸的脑袋,爱怜地说道,“吃过早饭跟阿娘在家里,待你阿爹拜年回来后,你再睡一会,下午咱们随你大娘二娘和幺婶们一起去拜年。”
京城这边的规矩,爷们儿上午拜年,女眷下午拜年。同一族里,谁家有辈分长年龄大的老人家,先在家里等别人来拜年,再去别人家回拜。赵书良父亲去了,但老母亲还在,辈分又高,年龄又大,是族里头一份。他要先带着大郎二郎去大哥家,等别家晚辈都来过了,再汇同兄弟侄子们一起去别家拜年。
赵家原是京郊人士,赵书良祖父和叔祖父给人当伙计,在京城扎了根。兄弟二人各生了四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几个儿子,子子孙孙传了一大帮。柿子树胡同、井盖儿胡同和石榴花胡同这一带,全是赵家人。赵书良的亲兄弟堂兄弟,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等到赵世简这一辈,就更多了。赵家人抱团,等闲人不敢惹。
赵书良的父亲是老三,赵书良这一辈也是兄弟四个,父亲已去世,老母亲随长兄生活,其余三兄弟已分家,各过各的。
赵世简似乎还沉浸在梦里没醒,赵世崇嘴碎,一边吃饺子一边跟爹娘说,“二弟也不知怎地,早晨忽地从床上坐起来,鬼掐似的!”
吴氏嗔他一口,“大过年的,不许瞎说。”
赵世简忙道,“我起我的,你睡你的就是。”
他哪里好意思跟家里人说他梦到个姑娘的事儿。
这边厢,李姝一大早就跟着两位姐姐一道起来了。新年头一天,李家人全部换上了新衣服,只有郑氏和肖氏因要下厨,先穿的旧衣服,待吃过饭换新衣服。
李家人口多,相互拜年都忙活了近半个时辰。李姝共得了5个红包,一把年纪的她似乎又找到了童年的乐趣。吃过早饭,趁着李穆川还没带着三兄弟去拜年。李姝和三个姐姐一个弟弟,五个孩子头抵着头凑在一起,拆红包玩儿。
李泗新和张氏给的红包,一个里头有一个大概半钱的碎银子,李穆川和肖氏给的红包里也是半钱银子,郑氏给的,里面有二十个铜板。算起来,李姝一下子得了两百多文钱。三姐妹的红包是一样的,只三郎的,每个里面皆有5个铜板。
三郎不懂,看到自己有一堆铜板,铜板中间还带个孔,黄亮亮的,又好看又好玩。他以为自己比姐姐们的都要好,开心极了。
李姝跑回房间,把自己的小匣子拿出来,里面全是她的私房钱。自三岁开始,李姝强烈要求自保管压岁钱。肖氏拗不过她,就给了她个小匣子。一开始肖氏还不放心,怕她弄丢了或者被人哄了去,时常查看。后来发现这个女儿是个只进不出的小铁公鸡,精得跟猴儿似的,连她都骗不来一文钱。她一边放心女儿保管压岁钱,一边又担心女儿以后太小气。
李姝不管那么多,她喜欢自己手里有钱的感觉,哪怕只是几个铜板。
李姝把匣子里的钱数了数。四五年期间,她可以在过年和过生日两个日子里收到红包,包括李泗新夫妇和李穆川夫妇给的,肖氏娘家给的,还有两个姑妈给的,李姝攒了近5两银子了。匣子里除了银角子、铜钱,还有一对小孩儿戴的银镯子和银锁,那是她出生时,周氏给的,还有去年过生日肖氏给的一对兰花样式的银耳钉。
李姝也不懂这5两银子换成后世的钱有多少,反正她知道李穆川一个月正经的官方月俸,也就是8两银子。
李姝把匣子锁好,钥匙放在隐秘的地方。这完全是她小人之心,丽娘知道妹妹有私房钱,但她只觉得妹妹是闹着好玩,也从不去看她的宝贝小匣子。
李姝乐滋滋放好钱,又出逗三郎玩了。
“三郎,一会你去拜年,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吧。”
不是李姝嘴馋,实在是李家清贫,平日难得有零食之类的。好容易可以拜年了,女孩们都是下午才去,即使有好吃的,上午也都被男娃们分光了。
三郎看她一眼,扭过脸去,三姐姐只有在有求他的时候才会好好跟他说话。
“好三郎,你给我带好吃的,我不把你昨天在厨房泔水桶里尿尿的事情说出去。”李姝笑眯眯地看着他。
三郎立刻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李姝哼了一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只说你给不给我带好吃的吧。”
“那,那你要吃什么呢?”三郎的声音越来越弱。
要是让阿娘知道他在泔水桶里尿尿,肯定又要罚他晚上跟二哥睡,还要三天不许吃糖。阿爹知道了更可怕,让他背诗背到吐。三郎之所以小小年纪已经背会了很多诗句,得益于他一向脑回路清奇的捣蛋方式。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偷偷在泔水桶里尿尿的感觉,要是没有被人发现,感觉就更好了。
三郎无比后悔,当时应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再尿的。
“不管有什么,只要是一样的,给我留一个。独个儿没有重样的,留着回来给我,我不要了再还给你。”李姝跟三郎提要求。
“那要是我忍不住想吃呢?”三郎讨价还价。
“哼,那你下次往泔水桶里尿尿的时候最好别被我发现。”
三郎最终偃旗息鼓,蔫蔫地跟着父兄一起拜年去了。李穆川看他没精神,以为他没睡好,牵起他的手一起走。
李家本族离得远,等到快吃晌午饭,李穆川才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另有一大帮族里的子侄们一并过来了,给李泗新夫妇拜年。
三郎拿出一大包拜年得来的“战利品”,交给李姝。李姝摸摸他的头,“三郎真乖,还把吃的带回来给姐姐,明儿我和姐姐们一起给你做个布老虎。”
不明就里的李家人都觉得三郎是个好孩子,这么大点,知道友爱手足。一般的孩子有吃的,早在外面吃光了,哪里还记得旁人。三郎得了夸奖,也不再计较李姝威胁他的事情,高高兴兴和本族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李家族人们大多都在外城,只有三两家因缘聚会,得以改换门庭,搬到内城生活。在外城的本家人,男的多是从事抗大包、抬轿子之类的底层职业,妇人们也时常给富贵人家浆洗衣物挣些铜板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都一般。
李姝原觉得李家清贫,看了本族的孩子们,立即觉得李家还算过得好的。李姝过年裁了两套新衣,其中一条裙子还是用周氏给的绢布做的,还有一双新绣花鞋。肖氏还给她们姐妹一人买了两朵绢花,李姝因年纪小,分到一朵大红和一朵鹅黄的。
本家来的子侄们,看到李家兄弟姐妹都穿着新衣,男孩们腰带上挂着荷包,上面绣着松竹,女孩们戴着好看的绢花,皆羡慕不已。
一位眼尖的堂兄,发现家里多了女孩,立刻问李穆川,“二弟家如何多了个小女娘?可是哪家亲戚?”
李穆川正要跟族里说这事儿,“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叫豆娘,比二郎略大一些。豆娘,来,给你穆贵大爷见个礼。”
豆娘知道这关乎她上李家族谱的事情,立即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给李牧贵行了个礼,“豆娘见过穆贵大爷。”
“嗳,好好,好孩子,下午去大爷家玩,认认门。”
李穆川让豆娘下去了。因来的都是男娃娃,豆娘带着妹妹们把茶点上好,桌椅板凳摆好,然后去厨下帮忙。
豆娘来了二十多天了,知道李家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把这里当家。每日一边给肖氏郑氏打下手干家务,一边纺线织布,努力学习各项家务技能。虽则还是忙忙碌碌,但不用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也不用晚睡早起,更不用担惊受怕。二十天的时间,原先瘦巴巴的脸上有了肉,显得白里透着红,黄黄的头发也有了光泽,连身高也往上窜了少许,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她本就长得极好,现在穿着水红裙子、绣荷花鞋,戴着绢花和银耳钉,整个人比丽娘还标志三分。
李穆贵心里暗自咋舌,穆川兄弟真是好命,自己在衙门里做着官儿,养的儿子会读书,养的女儿漂亮又能干,现下收养个女儿,更是长得跟天仙儿似的。
李穆川不知他的腹诽,只是按规矩与兄弟子侄寒暄。李泗新和张氏见到这么多同族后辈,很是高兴,忙嘱咐郑氏妯娌,好好整治两桌菜,招待他们。
李家三姐妹里,李姝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丽娘比她好看、勤快、温柔,她也不在意,反正是她的小姐姐,她一把年纪了,犯不着跟小姑娘们争锋。来了个豆娘,更加出色,姿容、才干,样样都把丽娘甩了好几条街。
肖氏原担心丽娘会受不住,仔细观察,发现丽娘只是认真跟姐姐学,并无攀比之心,豆娘又友爱妹妹,她才放心。又担心两个姐姐太出色,衬得姝娘跟稻草似的。但看李姝并无介意之色,彻底放下心来。
肖氏看到如此出色的豆娘,心里狠狠痛骂文家公婆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不知珍惜,整日作践,眼睛都瞎了。
李家人亲亲热热地招待本族人吃了顿丰盛的晌午饭,酒足饭饱后,李家本族子侄们纷纷告辞,并邀请李家女眷们去拜年。
中午小憩过后,肖氏郑氏带着三个女孩一起回本家拜年。李穆川不放心,亲自陪同。考虑到郑氏守寡之人,他还叫了辆车,让女眷们坐在车里,他和车夫黄老汉一起坐在车把上闲聊。
第10章 尖酸人行尖酸事
李家女眷因坐车,很快到了李家本家。李家本家在外城北边兴胜庄一带,聚族而居。全族有人口三百多人,六十多户人家。论起来,这里也不能算祖地,往南去的申城那边,才是真正的老家。但这一支到京城已经定居一百多年,早就不回南边了。
李穆川带着女眷们先去了族长李泗城家里,李泗城亲自招待李穆川吃茶。李穆川想着夜里回去还要用车,跟黄老汉商量,多付他些车资,让黄老汉在这里等李家人一起回程。
大过年的,黄老汉也不想多奔波,既李大人愿意多给钱,他留下来一起喝杯茶,岂不两全其美,遂跟着李穆川一起去了李泗城家。
李泗城的妻室王氏接待了郑氏一干人,郑氏肖氏进门就开始拜年,满口吉祥话,三个女孩子也跟着一起学话。
王氏忙扶起众人,“侄媳妇们不用多礼,到我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你们不常来,定要多坐一坐,咱们娘儿们好说说话。”并让儿媳妇蒋氏烧茶拿点心。
郑氏妯娌二人忙道,“婶娘不必多礼,我们是晚辈,原该常来的,奈何住的远。今儿来了,咱们好好说说话,不用忙活。”王氏听说肖氏的娘家兄长又升官了,有心结交肖氏,忙拉过三个女孩子一顿夸,就连不出色的李姝,也被夸机灵聪慧,夸得李姝一张老脸都要红了。
王氏能坐稳宗妇的位置,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她一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夸奖肖氏的三个女儿,一边又能不冷落郑氏。满口夸奖郑氏是阖族妇人的楷模和表率,一个人抚养大儿子,是李家的功臣,说的郑氏又感动又欣喜。
肖氏忙道,“我们不时常来,婶娘家的孙女门可在家?婶娘这般能干,嫂子也是个麻利的,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不知道多少人家要抢呢。”
王氏心里正想引荐自己的两个孙女,肖氏在城里,认识的人总比外城的要好,要是能说两门好亲,家里也多些助力。但又不好直说,只得谦虚道,“都是呆呆笨笨的,侄媳妇门在外见得世面多,能指导她们几句,也是她们的造化了。”
说话间,从外面掀帘子进来两个女孩子。打头的约莫十岁的样子,穿着一件六七成新的棉袍,头发梳成双丫髻,两侧各结了一朵绒花。后面跟着的,看起来比李姝还小,穿着跟姐姐差不多,长得有些像,一看就是亲姐妹。
姐妹两进来,给郑氏和肖氏行了礼。肖氏出门比郑氏多,认识这两个女孩子,知道大的叫雪娘,比丽娘小两个多月,小的叫桂娘,比李姝小一岁。
李泗城唯有一子李穆平,李穆平亦只有一子李承寺,族长家这一支,历来子嗣较单薄。
李承寺16了,自小识得几个字,目前在一家买卖布匹的店里做伙计,已经定了亲,定得是店里二掌柜家的姑娘,就等过完年成亲。
李承寺下面只有这两个妹妹,家里孩子少,王氏和蒋氏都看得贵重,故而这两个女孩子养得精细,日常也只做些家务,学学女工。并未像族里一些穷苦家的女孩子,还要跟着母亲一起到外面干粗活。
肖氏拉过雪娘和柳娘,细声问他们女工学到那里了,可会裁衣做鞋?又夸雪娘皮肤白,柳娘活泼可爱。肖氏又把豆娘拉过来,“丽娘和姝娘你们都见过了,这个姐姐是新来的,叫豆娘,不是婶娘自夸,她最是勤快能干,又疼爱妹妹,你们以后处久了,就知道。”
雪娘原以为族里也就丽娘能和自己比一比颜色,没料到这个豆娘姐姐更胜一筹。她是族长家的长女,长得好看,又识字,族里的姑娘哪个不奉承她,目前已经好几家来递过话,要给她说亲,家里正细细给她挑选呢。
除了丽娘,她原也没把李家别个姑娘放在心上。谁料来了个豆娘,听说不光能干,相貌更是比她好看。
雪娘看了豆娘好几眼,王氏见她失礼,忙打岔道,“可是见了这么多姐姐妹妹欢喜坏了,前儿你不是得了几个好花样子,也给你这些姐姐妹妹一起看看。”
雪娘顿时反应过来了,“我看豆娘姐姐长得真好看,一时多看了几眼,姐姐勿怪。”
豆娘忙道,“妹妹说笑了,咱们女孩子,好不好看是次要的,像妹妹这样能干又会持家,才是顶顶重要的。再说了,论相貌,妹妹也不输给别人。”
王氏等人都笑了,“看看,果真是有缘分的,到了一起就这般和睦。”
妇人们坐到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肖氏大略说了豆娘以前的事情,王氏也把文家夫妇一顿痛骂。几个女孩子聚到了一起,也是说个没完。
雪娘有心探一探豆娘的底,问她,“豆娘姐姐在家日常都做些什么消遣?可上过学?”
豆娘自小丧母,父亲靠不住,在后娘手里讨了几年生活,最会看脸色、辩人心,谁对她有敌意,她像头小兽一样,凭本能就能感觉到。雪娘虽然装着个和睦样,但那股若有若无的酸意,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豆娘想着她是族长家的姑娘,不好得罪,准备多让着她些,“我是个粗俗惯了的人,只会干些粗活。原在文家也是稀里糊涂的,到了李家,得阿婆阿娘大娘教导和丽娘妹妹指点,才勉强会干些正经家务。上学什么的,我原来是不敢想的。现在的阿爹阿娘待我好,说过完年让兄弟们教我认几个字,不好和雪娘妹妹相提并论。妹妹若是想论学问,找丽娘是最好了,她是我们姐妹间读书最多的。”
雪娘见她识趣儿,便不再为难她。丽娘虽不精明,也感觉出了雪娘的意思,明明知道豆娘姐姐在文家连饭都吃不饱,还问有没有上学。丽娘顿时有些气恼,这个雪娘,被家里惯坏了。但她一向斯文,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打着圆场,“姐姐聪明着呢,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了。”
李姝人老成精,小姑娘们之间的争锋,她并不想参与。但作为豆娘的妹妹,她觉得豆娘有些过于拘谨了,雪娘虽是族长家的孙女,也没有让她踩着我们京城小二房家的闺女扬名的道理
。
柳娘还小呢,她不懂姐姐们之间的机锋,只不停地吃果子,听李姝给她讲龟兔赛跑的笑话听,开心得不得了。
姐妹们说了一阵子话,蒋氏上了几碗茶点,郑氏肖氏推辞了一番,方坐下用了。
待用过茶点,众女眷先行离开,去别家拜访,李穆川还留在族长家。
这一带皆是李家人,大伙儿都认得郑氏和肖氏。妯娌二人带着三个女孩子,挨家拜年。本族人知道小二房在京城过活,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无人敢说俏皮话。
有些不认识豆娘的,还以为是郑氏的儿媳妇,看发型又不像妇人,肖氏急忙解释,大伙儿才清楚。
期间,有一家特殊的家庭。这家家主叫李穆淮,爹死的早,老娘徐氏异常泼辣,惯爱占人便宜。一个人带大了儿子,好容易娶了媳妇,本以为能享福了,谁知道因老娘脾气太坏,李穆淮自小被吓坏了,养成个懦弱胆小的性格,干啥啥不成,家里越发穷了。娶了个媳妇邱氏,外表看老实,内里最是个见不得人好的。
lt;/divgt;
lt;/divgt;
待洗漱过后,去往厅堂,只有阿爹在,阿娘正在厨下忙着下饺子呢。妹妹赵世慧也没起,这个丫头比大哥还要懒。
赵书良看小儿子没精打采的,以为儿子夜里没睡好,他哪里知道儿子是被梦吓醒的。
赵世简去厨下,吴氏正把一个个白胖胖的饺子往锅里下,赵世简看阿娘一个人忙上忙下,自发到灶门下烧火。
家里本是有个帮佣的费婆子,费婆子是良民,与赵家只是雇佣关系。大过年的,费婆子也要回家过年,吴氏一个人就忙得团团转。女儿平日十指不沾阳春水,其余都是男爷们,可不就得她一个人忙活。好在二儿子体贴,时常给他打下手,倒是像个丫头了。
吴氏见小儿子没精神,嘱咐他,“吃过早饭,跟你阿爹去拜年,回来后再补一觉。”
赵世简懒散地应了一声。
吴氏不以为意,继续忙碌。待一大家子都起来后,赵书良和吴氏坐在正堂,三个孩子依次上前贺父母新年之喜。
夫妇二人看到三个孩子,心里欢喜,儿子们大了,不好再亲热,一人给了个红包。赵世崇立刻打开看看,发现一个里面有一个一钱的小银角子。一下子得了两钱银子,赵世崇开心地眯了迷眼睛。
然后又盯着二弟的红包,“二弟,你多少?”
赵世简被他哥坑多了,立刻呼啦一下把红包塞怀里,“你管我多少,反正不给你。”
赵世慧才七八岁呢,吴氏一把将她捞到怀里,不停地摩挲她毛茸茸的脑袋,爱怜地说道,“吃过早饭跟阿娘在家里,待你阿爹拜年回来后,你再睡一会,下午咱们随你大娘二娘和幺婶们一起去拜年。”
京城这边的规矩,爷们儿上午拜年,女眷下午拜年。同一族里,谁家有辈分长年龄大的老人家,先在家里等别人来拜年,再去别人家回拜。赵书良父亲去了,但老母亲还在,辈分又高,年龄又大,是族里头一份。他要先带着大郎二郎去大哥家,等别家晚辈都来过了,再汇同兄弟侄子们一起去别家拜年。
赵家原是京郊人士,赵书良祖父和叔祖父给人当伙计,在京城扎了根。兄弟二人各生了四个儿子,每个儿子又生几个儿子,子子孙孙传了一大帮。柿子树胡同、井盖儿胡同和石榴花胡同这一带,全是赵家人。赵书良的亲兄弟堂兄弟,大大小小二三十个,等到赵世简这一辈,就更多了。赵家人抱团,等闲人不敢惹。
赵书良的父亲是老三,赵书良这一辈也是兄弟四个,父亲已去世,老母亲随长兄生活,其余三兄弟已分家,各过各的。
赵世简似乎还沉浸在梦里没醒,赵世崇嘴碎,一边吃饺子一边跟爹娘说,“二弟也不知怎地,早晨忽地从床上坐起来,鬼掐似的!”
吴氏嗔他一口,“大过年的,不许瞎说。”
赵世简忙道,“我起我的,你睡你的就是。”
他哪里好意思跟家里人说他梦到个姑娘的事儿。
这边厢,李姝一大早就跟着两位姐姐一道起来了。新年头一天,李家人全部换上了新衣服,只有郑氏和肖氏因要下厨,先穿的旧衣服,待吃过饭换新衣服。
李家人口多,相互拜年都忙活了近半个时辰。李姝共得了5个红包,一把年纪的她似乎又找到了童年的乐趣。吃过早饭,趁着李穆川还没带着三兄弟去拜年。李姝和三个姐姐一个弟弟,五个孩子头抵着头凑在一起,拆红包玩儿。
李泗新和张氏给的红包,一个里头有一个大概半钱的碎银子,李穆川和肖氏给的红包里也是半钱银子,郑氏给的,里面有二十个铜板。算起来,李姝一下子得了两百多文钱。三姐妹的红包是一样的,只三郎的,每个里面皆有5个铜板。
三郎不懂,看到自己有一堆铜板,铜板中间还带个孔,黄亮亮的,又好看又好玩。他以为自己比姐姐们的都要好,开心极了。
李姝跑回房间,把自己的小匣子拿出来,里面全是她的私房钱。自三岁开始,李姝强烈要求自保管压岁钱。肖氏拗不过她,就给了她个小匣子。一开始肖氏还不放心,怕她弄丢了或者被人哄了去,时常查看。后来发现这个女儿是个只进不出的小铁公鸡,精得跟猴儿似的,连她都骗不来一文钱。她一边放心女儿保管压岁钱,一边又担心女儿以后太小气。
李姝不管那么多,她喜欢自己手里有钱的感觉,哪怕只是几个铜板。
李姝把匣子里的钱数了数。四五年期间,她可以在过年和过生日两个日子里收到红包,包括李泗新夫妇和李穆川夫妇给的,肖氏娘家给的,还有两个姑妈给的,李姝攒了近5两银子了。匣子里除了银角子、铜钱,还有一对小孩儿戴的银镯子和银锁,那是她出生时,周氏给的,还有去年过生日肖氏给的一对兰花样式的银耳钉。
李姝也不懂这5两银子换成后世的钱有多少,反正她知道李穆川一个月正经的官方月俸,也就是8两银子。
李姝把匣子锁好,钥匙放在隐秘的地方。这完全是她小人之心,丽娘知道妹妹有私房钱,但她只觉得妹妹是闹着好玩,也从不去看她的宝贝小匣子。
李姝乐滋滋放好钱,又出逗三郎玩了。
“三郎,一会你去拜年,给我带些好吃的回来吧。”
不是李姝嘴馋,实在是李家清贫,平日难得有零食之类的。好容易可以拜年了,女孩们都是下午才去,即使有好吃的,上午也都被男娃们分光了。
三郎看她一眼,扭过脸去,三姐姐只有在有求他的时候才会好好跟他说话。
“好三郎,你给我带好吃的,我不把你昨天在厨房泔水桶里尿尿的事情说出去。”李姝笑眯眯地看着他。
三郎立刻睁大了眼睛,“你怎么知道的?”
李姝哼了一声,“你别管我怎么知道的,你只说你给不给我带好吃的吧。”
“那,那你要吃什么呢?”三郎的声音越来越弱。
要是让阿娘知道他在泔水桶里尿尿,肯定又要罚他晚上跟二哥睡,还要三天不许吃糖。阿爹知道了更可怕,让他背诗背到吐。三郎之所以小小年纪已经背会了很多诗句,得益于他一向脑回路清奇的捣蛋方式。可他就是喜欢这种偷偷在泔水桶里尿尿的感觉,要是没有被人发现,感觉就更好了。
三郎无比后悔,当时应该看看周围有没有人再尿的。
“不管有什么,只要是一样的,给我留一个。独个儿没有重样的,留着回来给我,我不要了再还给你。”李姝跟三郎提要求。
“那要是我忍不住想吃呢?”三郎讨价还价。
“哼,那你下次往泔水桶里尿尿的时候最好别被我发现。”
三郎最终偃旗息鼓,蔫蔫地跟着父兄一起拜年去了。李穆川看他没精神,以为他没睡好,牵起他的手一起走。
李家本族离得远,等到快吃晌午饭,李穆川才带着孩子们回来了。另有一大帮族里的子侄们一并过来了,给李泗新夫妇拜年。
三郎拿出一大包拜年得来的“战利品”,交给李姝。李姝摸摸他的头,“三郎真乖,还把吃的带回来给姐姐,明儿我和姐姐们一起给你做个布老虎。”
不明就里的李家人都觉得三郎是个好孩子,这么大点,知道友爱手足。一般的孩子有吃的,早在外面吃光了,哪里还记得旁人。三郎得了夸奖,也不再计较李姝威胁他的事情,高高兴兴和本族兄弟们一起在院子里玩耍。
李家族人们大多都在外城,只有三两家因缘聚会,得以改换门庭,搬到内城生活。在外城的本家人,男的多是从事抗大包、抬轿子之类的底层职业,妇人们也时常给富贵人家浆洗衣物挣些铜板补贴家用,家里条件都一般。
李姝原觉得李家清贫,看了本族的孩子们,立即觉得李家还算过得好的。李姝过年裁了两套新衣,其中一条裙子还是用周氏给的绢布做的,还有一双新绣花鞋。肖氏还给她们姐妹一人买了两朵绢花,李姝因年纪小,分到一朵大红和一朵鹅黄的。
本家来的子侄们,看到李家兄弟姐妹都穿着新衣,男孩们腰带上挂着荷包,上面绣着松竹,女孩们戴着好看的绢花,皆羡慕不已。
一位眼尖的堂兄,发现家里多了女孩,立刻问李穆川,“二弟家如何多了个小女娘?可是哪家亲戚?”
李穆川正要跟族里说这事儿,“这是我收养的女儿,叫豆娘,比二郎略大一些。豆娘,来,给你穆贵大爷见个礼。”
豆娘知道这关乎她上李家族谱的事情,立即拿出最端庄的姿态,给李牧贵行了个礼,“豆娘见过穆贵大爷。”
“嗳,好好,好孩子,下午去大爷家玩,认认门。”
李穆川让豆娘下去了。因来的都是男娃娃,豆娘带着妹妹们把茶点上好,桌椅板凳摆好,然后去厨下帮忙。
豆娘来了二十多天了,知道李家人真心待她,她也真心把这里当家。每日一边给肖氏郑氏打下手干家务,一边纺线织布,努力学习各项家务技能。虽则还是忙忙碌碌,但不用挨打挨骂、挨饿受冻,也不用晚睡早起,更不用担惊受怕。二十天的时间,原先瘦巴巴的脸上有了肉,显得白里透着红,黄黄的头发也有了光泽,连身高也往上窜了少许,精气神完全不一样了。
她本就长得极好,现在穿着水红裙子、绣荷花鞋,戴着绢花和银耳钉,整个人比丽娘还标志三分。
李穆贵心里暗自咋舌,穆川兄弟真是好命,自己在衙门里做着官儿,养的儿子会读书,养的女儿漂亮又能干,现下收养个女儿,更是长得跟天仙儿似的。
李穆川不知他的腹诽,只是按规矩与兄弟子侄寒暄。李泗新和张氏见到这么多同族后辈,很是高兴,忙嘱咐郑氏妯娌,好好整治两桌菜,招待他们。
李家三姐妹里,李姝是最不起眼的一个。丽娘比她好看、勤快、温柔,她也不在意,反正是她的小姐姐,她一把年纪了,犯不着跟小姑娘们争锋。来了个豆娘,更加出色,姿容、才干,样样都把丽娘甩了好几条街。
肖氏原担心丽娘会受不住,仔细观察,发现丽娘只是认真跟姐姐学,并无攀比之心,豆娘又友爱妹妹,她才放心。又担心两个姐姐太出色,衬得姝娘跟稻草似的。但看李姝并无介意之色,彻底放下心来。
肖氏看到如此出色的豆娘,心里狠狠痛骂文家公婆两个,这么好的女儿,不知珍惜,整日作践,眼睛都瞎了。
李家人亲亲热热地招待本族人吃了顿丰盛的晌午饭,酒足饭饱后,李家本族子侄们纷纷告辞,并邀请李家女眷们去拜年。
中午小憩过后,肖氏郑氏带着三个女孩一起回本家拜年。李穆川不放心,亲自陪同。考虑到郑氏守寡之人,他还叫了辆车,让女眷们坐在车里,他和车夫黄老汉一起坐在车把上闲聊。
第10章 尖酸人行尖酸事
李家女眷因坐车,很快到了李家本家。李家本家在外城北边兴胜庄一带,聚族而居。全族有人口三百多人,六十多户人家。论起来,这里也不能算祖地,往南去的申城那边,才是真正的老家。但这一支到京城已经定居一百多年,早就不回南边了。
李穆川带着女眷们先去了族长李泗城家里,李泗城亲自招待李穆川吃茶。李穆川想着夜里回去还要用车,跟黄老汉商量,多付他些车资,让黄老汉在这里等李家人一起回程。
大过年的,黄老汉也不想多奔波,既李大人愿意多给钱,他留下来一起喝杯茶,岂不两全其美,遂跟着李穆川一起去了李泗城家。
李泗城的妻室王氏接待了郑氏一干人,郑氏肖氏进门就开始拜年,满口吉祥话,三个女孩子也跟着一起学话。
王氏忙扶起众人,“侄媳妇们不用多礼,到我这里就跟自己家一样,你们不常来,定要多坐一坐,咱们娘儿们好说说话。”并让儿媳妇蒋氏烧茶拿点心。
郑氏妯娌二人忙道,“婶娘不必多礼,我们是晚辈,原该常来的,奈何住的远。今儿来了,咱们好好说说话,不用忙活。”王氏听说肖氏的娘家兄长又升官了,有心结交肖氏,忙拉过三个女孩子一顿夸,就连不出色的李姝,也被夸机灵聪慧,夸得李姝一张老脸都要红了。
王氏能坐稳宗妇的位置,定是有两把刷子的。她一边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夸奖肖氏的三个女儿,一边又能不冷落郑氏。满口夸奖郑氏是阖族妇人的楷模和表率,一个人抚养大儿子,是李家的功臣,说的郑氏又感动又欣喜。
肖氏忙道,“我们不时常来,婶娘家的孙女门可在家?婶娘这般能干,嫂子也是个麻利的,两个孩子以后长大了,不知道多少人家要抢呢。”
王氏心里正想引荐自己的两个孙女,肖氏在城里,认识的人总比外城的要好,要是能说两门好亲,家里也多些助力。但又不好直说,只得谦虚道,“都是呆呆笨笨的,侄媳妇门在外见得世面多,能指导她们几句,也是她们的造化了。”
说话间,从外面掀帘子进来两个女孩子。打头的约莫十岁的样子,穿着一件六七成新的棉袍,头发梳成双丫髻,两侧各结了一朵绒花。后面跟着的,看起来比李姝还小,穿着跟姐姐差不多,长得有些像,一看就是亲姐妹。
姐妹两进来,给郑氏和肖氏行了礼。肖氏出门比郑氏多,认识这两个女孩子,知道大的叫雪娘,比丽娘小两个多月,小的叫桂娘,比李姝小一岁。
李泗城唯有一子李穆平,李穆平亦只有一子李承寺,族长家这一支,历来子嗣较单薄。
李承寺16了,自小识得几个字,目前在一家买卖布匹的店里做伙计,已经定了亲,定得是店里二掌柜家的姑娘,就等过完年成亲。
李承寺下面只有这两个妹妹,家里孩子少,王氏和蒋氏都看得贵重,故而这两个女孩子养得精细,日常也只做些家务,学学女工。并未像族里一些穷苦家的女孩子,还要跟着母亲一起到外面干粗活。
肖氏拉过雪娘和柳娘,细声问他们女工学到那里了,可会裁衣做鞋?又夸雪娘皮肤白,柳娘活泼可爱。肖氏又把豆娘拉过来,“丽娘和姝娘你们都见过了,这个姐姐是新来的,叫豆娘,不是婶娘自夸,她最是勤快能干,又疼爱妹妹,你们以后处久了,就知道。”
雪娘原以为族里也就丽娘能和自己比一比颜色,没料到这个豆娘姐姐更胜一筹。她是族长家的长女,长得好看,又识字,族里的姑娘哪个不奉承她,目前已经好几家来递过话,要给她说亲,家里正细细给她挑选呢。
除了丽娘,她原也没把李家别个姑娘放在心上。谁料来了个豆娘,听说不光能干,相貌更是比她好看。
雪娘看了豆娘好几眼,王氏见她失礼,忙打岔道,“可是见了这么多姐姐妹妹欢喜坏了,前儿你不是得了几个好花样子,也给你这些姐姐妹妹一起看看。”
雪娘顿时反应过来了,“我看豆娘姐姐长得真好看,一时多看了几眼,姐姐勿怪。”
豆娘忙道,“妹妹说笑了,咱们女孩子,好不好看是次要的,像妹妹这样能干又会持家,才是顶顶重要的。再说了,论相貌,妹妹也不输给别人。”
王氏等人都笑了,“看看,果真是有缘分的,到了一起就这般和睦。”
妇人们坐到一起说些家长里短,肖氏大略说了豆娘以前的事情,王氏也把文家夫妇一顿痛骂。几个女孩子聚到了一起,也是说个没完。
雪娘有心探一探豆娘的底,问她,“豆娘姐姐在家日常都做些什么消遣?可上过学?”
豆娘自小丧母,父亲靠不住,在后娘手里讨了几年生活,最会看脸色、辩人心,谁对她有敌意,她像头小兽一样,凭本能就能感觉到。雪娘虽然装着个和睦样,但那股若有若无的酸意,还是被她捕捉到了。
豆娘想着她是族长家的姑娘,不好得罪,准备多让着她些,“我是个粗俗惯了的人,只会干些粗活。原在文家也是稀里糊涂的,到了李家,得阿婆阿娘大娘教导和丽娘妹妹指点,才勉强会干些正经家务。上学什么的,我原来是不敢想的。现在的阿爹阿娘待我好,说过完年让兄弟们教我认几个字,不好和雪娘妹妹相提并论。妹妹若是想论学问,找丽娘是最好了,她是我们姐妹间读书最多的。”
雪娘见她识趣儿,便不再为难她。丽娘虽不精明,也感觉出了雪娘的意思,明明知道豆娘姐姐在文家连饭都吃不饱,还问有没有上学。丽娘顿时有些气恼,这个雪娘,被家里惯坏了。但她一向斯文,也说不出什么不好的话,只打着圆场,“姐姐聪明着呢,什么东西看一眼就会了。”
李姝人老成精,小姑娘们之间的争锋,她并不想参与。但作为豆娘的妹妹,她觉得豆娘有些过于拘谨了,雪娘虽是族长家的孙女,也没有让她踩着我们京城小二房家的闺女扬名的道理
。
柳娘还小呢,她不懂姐姐们之间的机锋,只不停地吃果子,听李姝给她讲龟兔赛跑的笑话听,开心得不得了。
姐妹们说了一阵子话,蒋氏上了几碗茶点,郑氏肖氏推辞了一番,方坐下用了。
待用过茶点,众女眷先行离开,去别家拜访,李穆川还留在族长家。
这一带皆是李家人,大伙儿都认得郑氏和肖氏。妯娌二人带着三个女孩子,挨家拜年。本族人知道小二房在京城过活,有羡慕的,有嫉妒的,但无人敢说俏皮话。
有些不认识豆娘的,还以为是郑氏的儿媳妇,看发型又不像妇人,肖氏急忙解释,大伙儿才清楚。
期间,有一家特殊的家庭。这家家主叫李穆淮,爹死的早,老娘徐氏异常泼辣,惯爱占人便宜。一个人带大了儿子,好容易娶了媳妇,本以为能享福了,谁知道因老娘脾气太坏,李穆淮自小被吓坏了,养成个懦弱胆小的性格,干啥啥不成,家里越发穷了。娶了个媳妇邱氏,外表看老实,内里最是个见不得人好的。
lt;/divgt;
lt;/div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