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9章 做鸡毛毽
  江家大坝的人私下里都在说着一件事:大房二少爷江智远出了孝就要去宜安州考秀才,但是缺钱。
  对这件事,各人的看法是不一样的。
  “马家这么有钱还缺?”
  “马家是马家,江智远又不是马家的姑爷,他们怎么可能会帮忙?”
  “族中公中没钱吗?”
  “族中公中的钱又不能用在一人身上,全族几百号人,后生都有上百号,人人都要去考秀才,那怎么吃得消。”
  “人人考,当赶考是去镇上赶场啊,我们江家有几个人有这种能耐大家看不明白吗?”
  “去宜安州得多少银两?”
  “听说要五六十两。”
  “大老爷在的时候可能怎么也没料到,他能一口气买上六百亩田土给族中人作祭田,现在他儿子赶考却被五六十两银子给难成了两半!”
  “唉……”
  一声声的叹息,也有一张张有冷脸。
  “考上功名又怎么样,我还不是一样吃不饱饭。”
  “智农,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说实在的大房其实挺好的。”
  那谁不好?
  二房三房他们吗?
  “呵呵,身为江家人,以江家为荣,智远要是能考上,咱们就不用交捐税了。”
  “不交捐税的时候你我可真正的吃饱过?”
  说话的人一听愣住了。
  “所以说啊,交不交捐税,考不考功名都与我们无关。”江智农道:“我就只知道每日里出工干工分,一年分两次粮,一没有关系二没有本事,凭的是一身的劳力。”
  这话说得薄凉了一点,但也是实话实说。
  “不管怎么样,江家还是要感谢江大老爷的。”最后有人总结道:“若不然,咱们还得去佃田。”
  “要说感谢,估计着最该感谢的是江智路他们兄弟四人。”有人感慨道:“自从他爹娘没后,全是大房在照料。”
  “是了,我看见智庆好像在和马家的老三一起收鸡收蛋,好像是在学做生意。”
  “可不,人家智辉天天都吃得饱饱的,家里还有余粮呢。”
  羡慕嫉妒恨。
  “二哥,咱们又吃红薯稀饭?”江智辉一边烧着火,一把用火钳敲打着灶孔:“我想吃红薯焖干饭。”
  “你呀你,稀饭有给你吃就不赖了。要不是大嫂,你和我都得饿饭。”江智路恨不能给小弟两拳,有了稀饭各异还要嫌弃不好。
  马如青从马家背来的红薯,大嫂直接就给背了一大背来自己家。
  分的谷子的不多,很多人家都在吃米糠和着野菜以防青黄不接的时候断粮。
  但是他们不用,大嫂还特意交待一定要吃饱,不够了她又去马家拿。
  “二哥,我有时候都觉得是在做梦一样。”江智辉将鼻子横起一擦:“爹娘在世的时候,我们天天都吃不饱,爹娘没了,我还以为我们会饿死了。没想到遇上大嫂帮忙,我们现在不仅能吃饱稀饭,还时不时的吃上蛋。”
  在马家的时候,蛋可以当饭吃,马婶子说想吃多少煮多少。
  现在回来了,三哥和马如青去做生意,偶尔也会带几个蛋回来;大嫂昨天背红薯来的时候也拿了二十个蛋。
  这样的生活在江家大坝已经算是中等偏上了。
  “我听如青哥说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等我有出息了,一定要报答大嫂。”
  “嗯,我们都要报答她。”江智路抬头看着自己家的新房:“要不是大嫂教导我们的本事,大哥肯定也不敢去参军;要不是大嫂帮衬,我们家肯定也修不起房子;要不是大嫂给我们带吃的,我俩现在也会饿肚子。大嫂还说了,明天去大房吃团年饭。”
  “大嫂真好!”江智辉想着马如月的厨艺都开始流口水了:“我们明天又可以吃好的了。”
  “就你最馋!”江智路好气又好笑。
  “大嫂说的,吃饭都不积极,脑袋一定有问题。”江智辉道:“民以食为天,我们这么努力就是为了吃饭,吃饱一点,吃好一点。”
  “歪理,大嫂才没有说这些。”江智路都懒得给自家这个弟弟东说西说的了。
  就在兄弟俩一口一个大嫂谈论的同时,“阿嚏”马如月一连打了好几个喷嚏。
  “大少奶奶,您着凉了。”明天就年三十了,一家人正在打理两只大公鸡准备过年的:“大少奶奶,您别来拔毛了,您快进屋去歇着,婢妾来就好。”
  “姨娘啊,我可不敢事事都指着您干了。”回头说不定又有人说自己欺负她:“再说了,吃是大家吃,干活自然也是大家干才对。”
  秋氏脸一红,她自然知道马如月意有所指。
  马如月和秋氏在拔一只鸡的毛;江智远和江丽远在拔一只,江景远小朋友则拿着十来根漂亮的鸡毛上蹿下跳的等着姨娘空了的时候给她做毽子。
  “大嫂,这些细毛拔不掉怎么办?”江丽远知道鸡肉很好吃,但是这样全程参与拔毛还是第一次,这么多毛,以前吃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呢,又或者说,想要吃一只鸡其实也不容易,光是拔光就很痛苦了。
  “用火烧一下就没了。”马如月想着上辈子是老娘用酒点燃来烧,又不会引起火灾也不烧糊,挺好的。
  用火烧,早说嘛!
  院坝外面架着的火堆还燃得熊熊的。
  江智远就将手中的那只鸡用铁火钳挟着去烧毛了。
  “姨娘,这只鸡交给我打理吧,你去给景远做毽子,我看她都急得很了。”景远时不时的蹭着马如月,还问她毽子长什么样子。
  这让马如月很词穷的,告诉她也没有用,小小年纪脑子里根本就没有印象,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让她看见实物才行。
  “是,大少奶奶。”秋氏将手在围裙上擦了擦,然后找来针线和布头,再拿了一个小钱,一针一针的缝了起来。
  等将毽子缝好的时候问题来了,鸡毛插在哪里啊。
  “以前都是用鹅毛筒插鸡毛的。”马如月遗憾的说道:“马家幺奶奶喂有两只大白鹅,我忘记给你扯两根羽毛回来。”
  现在怎么办?
  “不如,还是用竹筒吧。
  马如月让秋氏再缝了一个筒状的布条,削了一根小竹筒插上,一个鸡毛毽子很完美的做了出来。
  想和更多志同道合的人一起聊《农门寡嫂的主母历程》,微信关注“优,聊人生,寻知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