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名路(科举) 第62节
  沈陵怕她给文以苓压力,自然不好随意搪塞她,好好给她解释一番:“娘,我在外游学的时候,恰好碰上一位名医,听他说,生孩子最好的年纪是十八岁之后,父亲母亲身体都强壮,生出来的孩子身体才会聪明强壮。年纪小身子骨没长全的时候,孩子也不会健全的。”
  方氏不免想到了自己前面几个早夭的孩子,滑胎也滑过,生下来的也早夭,三妞还真是她十八岁之后生下的,方氏已经信了一半,她也不希望自己的小孙孙生下来身子不好。
  “可你们同房这么久了,阿苓明年才十八岁,这怎么控制得了。”
  沈陵能说自己使了些小手段吗,能不能撑到文以苓十八岁不好说,但是做归做,如果孩子来了,那肯定也得要啊。
  沈陵道:“我这不是让您别着急吗,这晚点来不是坏事。”
  沈陵更坚定了要给他爹娘找点事情做的心,不然一天到晚就只能盯着他们,有事做了,想这些事情就少了。
  书肆里印好了一批,曾跃立即就让人给沈陵送过来,按着沈陵的要求,纸张用的是次等的,沈陵觉得够用了。拿到几本,沈陵就先给严清辉和汤鸣则送过去,他还打算给老家寄一些,家中亲友有些后生也用得上。
  两个人看过后都兴致勃勃地上门和他探讨。
  汤鸣则嘟囔:“原来这类题,你有这般简便的方法,当初怎么没和我说过。”
  “当年我这笔记可都是给你瞧过的,你自己没看仔细。”
  严清辉笑着说:“这我可以作证。”
  汤鸣则讪讪,拿着那书翻来覆去,道:“阿陵,这书再给我几本,我给我家堂弟送几本去。你这书出得倒是有新意,像是上完了课,让人练手的。”
  可不就是课后习题,沈陵得到他们的认可也高兴,道:“你们若觉得书中哪儿有问题,记得和我说,我后面还打算继续写,后边也好改进改进。”
  汤鸣则觉得这书含金量不是太高,主要是给连童生都不是的读书人看的,沈陵花费这个功夫,实在不是太值,道:“阿陵,你写这个会不会太耗费你的精力了?”
  “这倒还好,这样真好整理整理我以前的笔记,温故而知新,虽是童生试的内容,可当年都是从这个地方起步的。这样理下来,我也是在整理自己的学问。”
  严清辉道:“阿陵,那你同曾跃如何算报酬的?”
  沈陵想到严家的情况,严清辉的媳妇家虽是建业县的富户,可放京城来可真是不够看,他们家是租房子的,想必经济更紧张一些。
  沈陵就详细和他说了一下和曾跃合作的模式,邀请道:“你的律法、墨义好,把你的经验写出来,也可以像我一样。”
  严清辉忙摆手:“这是你想出来的法子,我怎么好意思。”
  沈陵上一世见惯了各式各样的辅导书,某冈某模拟,在他们眼中竟成了自己的专利,道:“这法子虽是我想出来的,可内容不是我的专属。我有我的方法,你有你的方法,都可以传授给别人,这有什么的。”
  书很快就摆上了货架子,第一批书肆只印了一百本,有四十本给曾跃、沈陵用来送人了。因书的收益和书肆的收益挂钩,掌柜的对这书推得也很卖力。
  “少爷买什么书?可要考童生,咱们这儿出了本新书,新科进士写的,专门针对童生试里的策论。”
  “这策论宝典专门针对童生试,这沈大人就是发明了孝子机的,还得圣上夸赞。”
  起先都是靠掌柜的推荐,后来这名号打出去一些了,每天都会有三两个人过来买,可以说是不错了,连四书五经都没有这销量,掌柜的让印刷坊再印个一小批。
  忽地有一日,一群人都涌进来问:“你们家那策论宝典还有没有了?”
  “可有策论宝典?”
  作者有话要说:  发现大家都一样,这次疫情可真是熬坏了一批人。
  找个好日子,我把两万收的加更补上~
  谢谢下面宝宝们的地雷,感恩:
  关山啊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0 01:51:14
  关山啊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0 02:30:10
  轻描、淡写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0 02:43:24
  轻描、淡写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1 17:56:25
  狗尾巴草儿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2 06:15:57
  轻描、淡写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2 07:25:30
  包菜君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2 21:45:56
  包菜君扔了1个地雷
  投掷时间:2020-03-12 21:45:58
  084
  “没有啦,卖光了卖光了, 过几天再来吧!”
  “得等到什么时候啊, 还等着做题呢!”
  忽然之间, 京城的学子中开始流行起一本宝典, 曾家的书肆一时间也没想到能卖这么快, 立即让印刷坊加紧印刷。
  根据几个学子的反馈,觉得这书实用, 能跟着书学,还有配套的题目,只要自己跟着学, 就能弄懂, 不似有些夫子, 说的不清楚, 又怕被骂,或是有些夫子的学问也不到家,他们的夫子大多数都是秀才,可这书可是进士出的。
  一开始只敢印百本, 如今掌柜的算是放开了胆子, 这书卖的好, 他们赚的也多啊, 宣传得更卖力了, 在门口竖了一块小板子,写着几月几日有多少本宝典。
  那一日一大早,学生们都早早的排起了队, 还有帮孩子抢的大人。
  “孩子做学问不容易,听说这书是今年新科进士出的,沈大人还是圣上钦点的孝子,今年才二十岁,哎,我家这小子要是能有沈大人一半的才智,我都能乐疯了。”
  “就盼着能中个童生,沈大人真是好官啊,他中了进士,觉得咱们这样的普通百姓的孩子读书太难了,所以写了这本书给咱们普通百姓的孩子......”
  沈全现在每天都会兴高采烈地出去,他现在爱去书肆和茶馆,每回都能听到读书人称赞他儿子,他再回来和方氏说。
  也不知道他家地址怎么泄露出去的,每天沈家门口还总是有新鲜的菜和肉,不得已,沈陵只能让一个下人在门口拦着,送过来的也送给街上一些乞丐。
  这样一来,中枢院的人也都知晓了他写了一本书,一时间沈陵的存在感极强。
  “孝原,没想到你这不声不响地写了一本书啊,可以啊。”
  “孝原现在可是咱们京城的名人,这书还是我家侄儿和我说的,说你写得深入浅出,你也真是不够意思,出了书也不给我们送几本。”
  “现在外头可都是沈大人的美名......”
  不管是酸也好还是真心实意夸他,沈陵都笑呵呵地说:“我这拙作哪里好意思送给各位,若是你们家中有要考童生的学子,我倒是可以送个几本。”
  通俗地来说,这书就是不够高大上,虽说比话本一类好,可到底不似文集诗集能在士人当中扬民。
  只不过沈陵开了这个先河。
  连他的上司见着他都会问一句,中枢院自然不会只有中枢大臣,中枢大臣手下还有一些办事的,像管他们编修的都有好几个。
  分派他们任务,和上面的大人对接,和他们打好关系很有必要,所以一进来大家都会给几位大人送礼,像曾跃这样的不用说,不送礼都会讨好他。
  可能沈陵送得礼轻,加上家世普通,人都爱挑软柿子捏,不好得罪其他家世出众的,就都会把那些杂活交给沈陵他们,像汤鸣则被针对了几次,又送了点礼,算是破财消灾。
  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沈陵做了也就做了,但有时候太过分了,沈陵也会回绝。
  “大人,刚才卢大人交给下官的,下官还未做完,下官怕耽搁了您的事情。”沈陵不紧不慢地说道,面前这个孙大人算是中枢院数的上名号的讨厌人物。
  孙大人皮笑肉不笑,又拿出那番架势:“看来是本大人的事儿在你这儿算不得什么事儿,沈大人现在写了书出了名果然就是不一样了啊。有这个闲工夫写书,不如多琢磨琢磨如何办好事。”
  沈陵道:“大人说的是。”
  这一拳打在棉花上,孙大人气呼呼地找别人去了。
  沈陵若无其事地继续做自己的事情,孙大人和他一个前同事很像,搞科研还爱酸别人的进度,沈陵就不搭理他,不把他当回事,气死他。
  孙大人就是个欺软怕硬的主,行事作风也不讨人喜欢,若不然这么多年了还在这个位置上。
  胡玮笑着说道:“孝原,今日大家一起出去喝个小酒,你这回可不能不去。”
  沈陵苦笑:“我这酒量就是败兴。”
  沈陵以前喝红酒还行,白的真不成,太烈了,北方的爷们喝酒还爽快,爱一口干,沈陵最怕劝酒的。
  “诶这有什么的,一起去喝个小酒庆祝你出书。”
  “我这书算不得什么.....”沈陵推脱不成,再不去就显得他不合群了。
  真是福祸相依。
  与此同时,还有一些高门侯府来问他收不收学生,应该想让他教导府上的小公子们,沈陵自觉没有到这个水平,更何况高门侯府的孩子基本上不走科举,他都婉拒了。
  很快曾跃就送来了第一次分红,沈陵觉得和曾跃这样聪明人相处就不用费心思,他能猜出你想要什么,虽然没说好多久分红一次,但曾跃应该知道他缺钱,所以这么快就给他分红了。
  这一次分红不是很多,刚好一百两。
  第二本宝典沈陵还在写,已经写到一半了,曾跃打算把书放到其他地方去卖一卖,京城里很快就会出盗版了,这是避免不了的。
  现在还没有版权这一说法,掌柜的和六福说,马上加印的这一批应该是最赚钱的时候,这盗版还来不及,学子们需求量又大。再往后别家出了盗版,就没有这么赚钱了。
  所以开拓市场多么重要,但古代没有设立生产点的概念。就好比现在卖书,在京城生产,大部分只会卖向周边,如果卖往建康府,那么这个路费成本就高了,加在书本上,书本的售价也会远远超出市场能够承受的。
  但如果在建康府再成立一个印刷坊或是找个代工的,直接在当地生产,辐射周边江南一带,这样成本大大降低。
  如今的商业模式还是以家庭为核心,说到底就是不成气候,没办法脱离当地,扩张有限。如果曾跃的书肆开到建康府,人生地不熟先不说,就算这书能挣钱,也不能就靠他一本书,所以局限性很大。
  沈陵想到了他寄回建康府的几本书,若是让齐老爷去印刷出来卖倒是可以,不过他还是问一问曾跃。
  曾跃道:“江南一带,我们书肆还未卖过这么远,盈利也不高。这书是你的,你拿回去让家中印刷售卖也是可以的,恰好江南多学子,加上孝原你在当地的名声,一定会受人追捧的。”
  有他这么说沈陵就放心写信回去,他们家没有印刷的条件,齐老爷那儿应该是有法子的,交给齐老爷有经验,也按照他和曾跃这样分成。
  这书一出,他在中枢院的事情都变得多了一些,上面的大人不再指派胡玮和曾跃两个人做事情了,颇有些“雨露均沾”了。
  可能是沈陵有了些小名气,还有大人开始点他的名,专门交给他。
  沈陵做事情仔细,对于表格一类的,上手很快,现在表格在官场的利用率很高,基本上有数据的都会用到表格,会有一些地方公文,有些数据需要他们核对,沈陵算术快,对表格又熟悉,这类公文给他,他准能做的最快。
  相处久了,大家也都知道相互擅长什么,都会相互取取经。但若是把自己的任务给别人做是不行的,先不说对方会不会使绊子,要是出了错,第一时间还是找你。这也是不成文的规定,交给谁的谁就得负责。
  大概也是为了分清责任归属以及相互督促。
  这天儿越来越冷了,沈全和方氏都换上了毛皮大衣,也不乐意出屋子,嫌外面太冷,他们第一年留京城,哪哪儿都不习惯,吃的不习惯,穿得不习惯,除了这屋子里的炕让他们觉得很舒服。
  刚来第一年,沈陵也没强求他们,只是叮嘱文以苓让他们多动一动。
  十月中旬,京城开始下雪了,沈陵终于把第二本宝典也写完了,揉了揉手腕,看了看不远处的文以苓,她在给他核对稿子。
  沈陵一边揉着手腕一边道:“终于写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