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评审
  (感谢书友“叶落风追逐”的慷慨打赏,吼一声求些票票。)
  霍霍霍!
  拳风挥舞,鼓荡成声,显得颇有威势。
  一套《小天星拳》打完,江静儿出了身香汗,娇喘细细。侯在一边的丫鬟阿格赶紧过来帮她擦汗。
  江静儿闭住眼睛,懒洋洋问:“那呆子睡醒了没?”
  阿格咯咯笑道:“还没有呢。”
  江静儿哦了声,不再言语。
  阿格忽又道:“倒是武山县的朱老爷带人过来了。”
  江静儿马上睁开眼睛:“朱八珍?”秀眉一扬,毫无客气可言。
  这朱八珍乃是江家对头,在彭城邻边的武山县开有八珍镖局。正所谓同行冤家,彼此多有生意上的冲突。而朱八珍性格跋扈刻薄,嘴巴臭得很。对于他,江静儿极为反感。
  “走,去看看。”
  船舱主厅上,江知年脸色有些阴沉,看着坐在傍边的那位朱老爷,就觉得不舒服。
  朱八珍今年刚四十岁,正值壮年,同为武林中人,自幼拜师学得一手《五行阴阳掌》,非常了得。论武功,还在江知年之上。更重要的是,他有个弟弟,在道安府里当大捕头,手下有一票人。
  “今晚诗会揭晓,不知朱兄来我这船上,有何指教?”
  江知年打着哈哈,毕竟来者是客,不能赶人,表面的客套功夫要做出来。
  朱八珍呵呵一笑:“正因为揭晓结果,才来与知年兄同乐。”
  这话有点难理解,作为商家,年年诗会都是花了金钱,然后陪太子读书的主,何乐之有?
  朱八珍没有进一步解释,转而介绍身边坐着的那青年:“知年兄,我来介绍,此子乃我武山县人,张姓,字‘致元’,张致元是也。”
  青年身材瘦削,样貌普通,此刻起身朝江知年拱一拱手,施个礼。
  江知年还了礼,念叨着这个名字颇为熟稔,忽地脑海灵光一闪,失声道:“你就是张致元?”
  张致元,武山县人,秀才出身,年少即有诗作出世,在当地,属于神童级别的人物,如今正积极备课,准备参加乡试。
  这样的文才俊秀,就算江知年也曾听闻过的。
  朱八珍很满意他的震惊反应,笑道:“莫非武山县还有第二个张致元不成?嗯,知年兄,本届诗会,张秀才正是本镖局的代表。”
  江知年倒吸口冷气,终于明白那句“同乐”之意了,有张致元作代表,通过诗会初选已是板上钉钉之事,甚至可能问鼎三甲,自然是乐事。问题在于,对方这般架势,敢情是来耀武扬威的。
  脸色不禁更阴沉了。
  朱八珍故作张望状:“知年兄,你的诗会代表呢,怎得不请出来认识认识?”
  江知年寒着声音道:“不好意思,他病倒了,如今正睡在里头呢。”
  “呃,原来这样,真是可惜了……嗯,知年兄,我可听说你这趟请的是叶家之子。”
  江知年点点头。
  朱八珍就很惊叹地道:“叶家之子,彭城书痴,远近闻名,孰人不识?昨晚定有上佳表现,写出了好诗词吧。”
  反话,绝对的反话。
  江知年脸上肌肉不禁跳了跳,恨不得一拳打在对方可恶的嘴脸上。话说昨晚叶君生根本就没有到场,哪里写过一个字?最后交稿,可是自家孙女临时抱佛脚糊弄应付的——
  其中关窍,江静儿没说,他自然不知晓。
  那张致元也附和道:“彭城书痴之名,某敬仰久矣,早想认识一番。”
  江知年嘴角抽了抽,今晚这场子,肯定丢了。没法子,舞文弄墨的东西,本来自家就不在行,只能眼睁睁看着朱八珍骑在头上,拉屎撒尿,还不好发作。
  就听见孙女冷冷的声音在后面响起:“虚伪,枉读圣贤书,如此矫揉造作,实在是闻名不如见面。”
  这番话,自是针对张致元的,可谓鞭辟入里,一针见血。
  张致元面色一变,抬头见是一位英气逼人的小姐,却不好批驳。
  朱八珍却无顾忌:“知年兄,江小姐这话说得不对,传扬出去,会教人指责缺乏教养的。”
  江静儿柳眉倒竖,冷言道:“我口道我心,何必需要别人来教?朱老爷,如今诗会结果还未揭晓,你们也不要高兴得太早。”
  “哈哈哈。”
  朱八珍当场就是一阵大笑。
  江知年叹了口气,他心里当然明白孙女只是不想在口舌上输了气势,如此而已。
  只无奈,某些没有悬念的事情,输就是输,赢就是赢,明明白白。不管嘴巴多硬,都是无用功。
  ……
  中央大船之上,四位评委已开始工作,先把密封的诗词稿件拆开,然后随机一张张抽取出来观阅。
  他们并不是一起开工,而是轮流的,比如说先由老夫子宋文博取一份稿件,看完了,然后点评,随即交给别的人看,看的人,再进行点评,交叉意见……
  不过他们阅卷多矣,经验丰富,目光老道,很少会出现意见相左的时候。
  大浪淘沙,经过外厅的筛选,能进入初选的稿件不多,一共只得二十五份。这样工作量就轻得多了。
  四个评委的工作氛围很是轻松写意,读一份诗词,就抿一口茶,或者浮一大白,精彩的点评妙句,信口拈来:
  “向恒兄,这首《水调歌头》固有独到之处,可惜斧凿之迹太重,用典太多,反而落了下乘,可惜,可惜!”
  “远山,你看这首《咏江》,破题气势不错,不过到了颈联结句则一泻千里,水平大跌,当为此子功力不足之故。”
  “宋老,今有句曰‘长江风急送千里’,窃以为结合整首诗的意境,那‘急’字当改为‘高’,如此,方能烘托出那份志气高扬的气势。”
  “嗯,不错,当如此。此子还需多推敲,多炼字。”
  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每当有好诗词,当即有执事过来,抄录好几份,然后传出去,在各个船只上诵读——这便是参加诗会的荣光,当作品得到传播,作者名声自然而然就得到宣扬。
  有了名声,其他的东西就好办了。
  “咦,好一首《念奴娇》,呵呵,原来是武山张致元的作品,果然不负众望……”
  这时候,刘志清抽出了张致元的词作,精神一振,仔细阅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