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6章 入魔
  (感谢书友“hlidskjalf”的万币厚赐,成为人神新舵主;感谢“寂寞笑书狂”“随风笑敖”等的慷慨打赏,以及各位的五星评介票!肯定不止这个数的,起码还有很大部分的全订阅读者都还有赠送评价票没有投出来,呃,估计再养书,还不知道吧……)
  回到四合院,远远便见到叶君眉站在门口,神色有些焦急——哥哥跟随赵峨眉出去,她不可能不担心。
  这时见到叶君生安然无恙地回来,才松一口气,展颜一笑。
  笑容盈盈,如突然绽放的一朵白兰花,摇曳生辉。
  并肩进入院子里,一如往常,各做各的事情。
  傍晚时分,西门二公子来到,同时带来喜讯:杂剧团拉拢起来了。
  如此效率,不可谓不快。不过西门家生意满天下,加上夫人郭家那边协助,识人无数,不惜扔下本钱来,想做杂剧,简直易如反掌。
  “君生,你说这剧团该起个什么样的名目?”
  叶君生呵呵一笑:“这个,你们定不就好了?”
  西门二公子却很认真地道:“不行,一定要请你来命名。”
  叶君生略一沉吟:“京剧团如何?”
  西门二公子一拍手:“好哇,京师之剧团,名副其实,显得大气。”
  叶君生只一笑笑,不说话。
  “那就定了,对了,话本应该写好了吧,我拿过去给他们看,早些筹备排演,尽量选个好日子开台。”
  回答的是叶君眉:“好了。”
  转身进入房间,拿出那《红娘传》来——本来的名字,却一并换了。
  瞧见扉页的三字书名,西门二公子嘿嘿一笑,望文生义,这一类才子佳人的东西,可是很符合二公子的审美观。当下已有心思,拿回去自己先睹为快。
  “君生,大考将至,你准备得如何了?”
  对于天下读书人,安身立命之根本,就在“功名”二字。
  叶君生淡然道:“还行。”
  这都是客套话,中规中矩。
  “那就好,对了,我明日返回扬州,准备大婚,君生与令妹,你们一定要过来呀。”
  叶君生道了“恭喜”:“好说好说,必定要去的。”
  西门二公子,笑眯眯地去了。
  “哥哥,你说我的话本,伶人会喜欢不?”
  叶君眉有些忐忑的样子。
  “呵呵,肯定喜欢的。”
  “喜欢就好,真希望能演出成功,否则对不起西门公子。”
  当初说好,他们以“技术入股”,负责写话本,五五分账。虽然这些钱,不管他们,或是西门公子,都不怎么放在眼里。可既然要做一件事情,就要有始有终,做得漂漂亮亮。
  揭过这个话题,叶君眉想起一事:“哥哥,西门公子和郭小姐大婚,计算时日,那时候差不多临近大考,来回奔波,对你可有影响?”
  叶君生回答:“路程不远,不碍事的。”
  天华朝的京师,可不是在北方,而是在江南,与扬州比邻,旱路也好,水路也好,不用一日路程。比起其他州府之间的长途跋涉,算便利了。
  叶君眉就不再多说:她对哥哥有信心,既然叶君生说不碍事,那就没问题。
  ……
  “刘秀才,刘秀才可在?”
  城北白马寺,有僧人来到西南角的厢房拍门叫道。
  片刻之后,就见到那刘秀才慌忙迎出来:“小生在,师傅有甚吩咐。”
  僧人合十,道:“我是来收取经文的。”
  闻言,刘秀才为之一滞,半饷说不出话来。
  原来他寓居白马寺,可不是白住的,要支付房租。只苦于家贫,唯有换个方式来承担,就是帮寺院抄写经书。
  住一日,抄写经书五百字。
  但近日来,刘秀才却不曾抄写多少,哪里交得出来。
  见其支支吾吾,僧人面色一沉:“刘秀才,莫非你没有抄写经文?”
  刘秀才苦着一张脸道:“近日小生贪恋书法,临摹耗时多了些,所以……”
  僧人喝道:“刘秀才,你不当人子。我见你可怜,才容你安身。不收房租,以抄写经文抵用。你可好,丝毫不用心。既然如此,本寺也容你不得,你还是搬出去吧。”
  刘秀才脸色大变,哀求道:“师傅慈悲,都怪小生这些日子昏了脑袋,致使荒废了功课。三天,求师傅宽限三天,我定然足数交上。”
  僧人冷哼一声:“寺中规矩,岂是你我所能怠慢。我宽限你时日,谁宽限我来?”
  刘秀才扑通一声跪倒在地:“请师傅做做好心吧,乡试在即,如果我无容身之处,岂非自绝前程?又有何等面目,回乡见家中父老。”
  僧人见他下跪,连忙避开,念声佛号:“也罢,我佛慈悲,就宽限一次吧。但只有一天,明天晚上我来收取经文,交不上来,那就爱莫能助了。”
  说罢,踏步离去。
  对于刘秀才这样的士子,每逢大考之年,京师不知多少,司空见惯。而刘秀才已经是第三次参加乡试了,前面两次皆名落孙山,这一次,恐怕也差不多。
  返回厢房,刘秀才神情凄然,呆立片刻,终于下了决心。走过来把摆在案上的一叠纸墨全部拿起来,燃起一炉火,一张张烧掉。
  这些纸墨,有很深的折痕,分明被揉成一团过,后来经过仔细展开,铺平出来的。
  纸是上等宣纸,字也极好,铁画银钩,非常精神。
  也正因为这些字写得好,刘秀才看得入神,一看就想临摹,好像走火入魔了似的,茶饭不思。这占据了大部分的时间,不但没有抄写经文,就连平时的温习功课,都荒废掉了。
  “哎,人说‘玩物丧志’,我这算不算?”
  刘秀才唉声叹气,要把这些纸墨统统烧掉,同时烧掉这一份心思,好回归正轨。
  一张、两张、三张……
  刘秀才的心都在发疼:这些字,确实很不错的,虽然折痕过深,就算装裱起来都没甚价值了,但是临摹起来,却能学到不少。就这样付之一炬,未免觉得可惜。
  那么,就留下一张吧……对,只留下一张……
  烧到最后一张时,刘秀才终于住手,经过好一番内心挣扎,将这张保留了下来:
  “子曰:逝者如斯夫!”
  这是纸上的字,七个字,写的是圣贤语句。
  这一张纸,折痕最浅,压平了,不仔细看都看不出来。
  刘秀才把纸墨放好,接下来,就该开工了,抄写经文。好几天的功课,积累起来,足足有六千字。
  一天时间抄六千字,不是轻松活,必须争分夺秒,才有完成的可能。(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18wenku.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