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9章
  四十万神策军中,其中十万来自西北地区的军队并不解散,而是返回陇上地区,准备对吐蕃施加压力。
  而荆襄和蜀中地区的军队,则返回蜀中支援忠勇军,参加对南诏的反攻作战。
  江东招募的子弟兵则返回江东,交给张端阳去剿灭浙东的海盗。
  朝廷的原则就是尽快让这些士兵返回故乡,如果故乡还有战事的就安抚他们继续从军,让他们去为了自己的家乡作战。
  很显然这个方案得到了士兵们的支持,在外作战多年的士兵最大的愿望就是拿着赏赐返回家乡了。
  士兵们好满足,但是军官们的要求就没那么容易满足了。
  不过很快的,朝廷又向前线的军官下达了诏令。
  朝廷给军官们两条选择,一是继续留在军中,那就要参加长安新建立的军事学院轮训,只有轮训合格才能继续从军。
  二是离开军队,朝廷给安排和武官职位相当的地方文职。
  长安建立了一座军事学校,这件事也已经传到了军中。
  这座学校由越王出任首任校长,级别上比国子监还要高,直接归属于朝堂。
  军官按照各自的级别,分别进入军事学校轮训。
  轮训合格的军官,则可以继续留在军中,但是轮训不合格的军官,则要从武将转为文官。
  军中自然是欢欣鼓舞,纷纷称颂越王英明。
  如今天下平定,最有失落感的就是这些军官了。
  普通的大头兵自然是愿意早点回家种田,但是军官就不这么认为了。
  打仗他们才有出头的机会,很显然他们是最怕朝廷裁军的。
  以往朝廷裁军,基本上都是低级军官和普通士兵一刀切。
  这次去军事学院轮训,如果能通过测试可以继续留在军中立功,就算是不能通过测试,那能转到地方上担任文官也是不错的。
  大唐的文武官员并不是分得那么明确,比如县的三把手,也就是县尉这个职位,文官武官都可以担任。
  不少新科进士的做官起点就是县尉,而很多武将也是从县尉开始做官的。
  如果能转为文官,到地方上当官,对这些军官来说也是祖坟冒青烟了。
  文臣们听到这个方案,自然是非常反对,雪片般的上书堆满了政事堂,搞得宰相们狼狈不堪。
  但是越王听说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句,让那些上书请求朝廷收回成命的文官,亲自去军营向武将们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们要反对武将转任地方。
  这些雪片般的上书立刻消失的无影无踪,开玩笑了,前线可是打了胜仗的骄兵悍将,去向他们解释不是送死吗?
  反正大部分军官能够出任的职位也不算要害,还不能威胁读书人的地位。
  处理完毕了有功之臣的事情,朝堂终于腾出手来处理叛乱的河东三镇了。
  按照之前讨伐史思明檄文中的内容,河东三镇投降的也不能既往不咎。
  除了献了史思明脑袋的几个亲兵之外,所有河东的军官都被羁押送往长安问罪,一时间从相州前往长安的囚车络绎不绝,几乎要连成线。
  士兵当中,那些民怨大的兵痞恶霸,或者杀人放火的穷凶极恶之辈,越王派出了军法官,直接在前线进行审理。
  不过朝廷没有追究普通士兵的罪责,等到战后将他们送回原籍安置。
  太原城中,太原王氏的宗族祠堂前,王氏一族的家主王煊,正在同族的王峻讨论朝廷对河东的处置。
  太原王氏家大业大,在安史之乱中也是两头下注。
  王氏一族在河东多地出仕,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后也得到了太原王氏的下注。
  但是如今太原王氏有反正献城的功劳在手,朝廷是绝对清算不到王氏一族的嫡脉身上的。
  今日太原王氏的祠堂中香火鼎盛,王煊已经带领族人向祖先进献了香火,感谢祖先保佑太原王氏一族再次躲过一劫。
  陇右王氏已经分房出去了,已经无法进太原王氏的祠堂了,等到仪式结束,王煊才拉着王峻说道:“十七郎,你马上要返回陇右了,我还有几句话要叮嘱你。”
  王峻看到王煊如此热络的表情,心中不由的涌起了一番恶心。
  当年他们这一房落魄,父亲在家族中受了不少冷眼,王煊到现在还记得几年前,父亲带领自己向家主辞行时候,王煊脸上冰冷的表情。
  可没想到短短的几年,局势就完全逆转了过来。
  父亲认宗回来的王成伟高中状元,如今在越王麾下很是得到重用,马上又要成为当朝宰相的女婿,前途不可限量。
  陇右王氏放弃了购置田地,在陇右开设工坊,接着陇右工商业发展腾飞,如今已经攒下了万贯家财。
  王峻这次随尉迟信入太原,权限了太原王氏献城,也是大功一件。
  如今王煊这个家伙热络起来了,反而让王峻一阵反胃。
  不过王峻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不再是愣头青了,他忍下恶心说了一些客套话。
  王煊继续说道:“我们王氏一族能传承至今,靠的就是两边下注,只有这样才能永远站在胜利者这边。”
  “只要能够活下来,朝廷总是需要人来治理河东的,那就要依仗我们太原王氏!”
  “十七郎,等你做了家主就明白,家族的延续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