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后庶女只想长命百岁 第5节
徐姨娘噗嗤一笑,点点锦心的额头:“你这个小鬼灵精,这小脑袋瓜里成日家想的都是什么!这都是什么跟什么呀。也好,姑娘喜欢你,你就好生侍候着吧,往后有你的好处。这香包是沁儿配的?”
锦心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副得意的模样等待夸奖,徐姨娘忍俊不禁,笑意更浓,拿起来轻轻一嗅,却觉一股清新却不淡逸的香气顺着呼吸深入肺腑,雅却不轻,浓淡得宜,是能驱赶药气,却不会太过浓郁而使人心烦的香气。
徐姨娘一扬眉,倒有几分惊喜,见锦心期待的模样,便笑呵呵地夸奖几句,又道:“沁儿若是喜欢,阿娘那还有两匣子香料,压在库房里呢,这便叫人开箱笼取出来。婄云是吧?你懂调香?”
她状似随意地看向婄云,婄云镇定道:“我父亲在世时曾是一位大夫,我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知道些药性,虽不通调香,却能明白些药理。如这一包,因原料不凑手,只选用了沉香为主,佐以菊花、玫瑰、百合等几样干花,并入柑橘、苹果几样果皮,功效平平,只滋味清新,又取沉香之雅,能略微安神罢了。”
这话说得浅,徐姨娘听着却很是满意,又道:“你能知道些药理就很好了。可知有何偏方药膳,是能弥补气血亏虚,养心安神的?”
这个婄云可就有研究了,那些年不知拟出多少温补的方剂、想出多少将养的法子,到底碍着如今的身份,只能拣两样平常不深奥的说了,却说得十分细致,滔滔不绝说了好一会。
徐姨娘的神情是越来越满意,看她的目光也是愈发的温和,锦心在旁看着,莫名地有一种……欣慰得意?的感觉,总是觉着怪怪的。
好好的,她欣慰得意什么。
锦心摸摸下巴,绣巧默默捧来一件袷袍替她披上,那头徐姨娘听完婄云的话,想了想,还是问道:“你有这本事,想来令堂定然医术高超,怎得你却……”
婄云这辈子,可不就是被跟着徐姨娘去外祖家的锦心在大街上给捡回来的?
当时婄云说自己父母双亡卖身葬父,徐姨娘开始觉着没什么,这会听婄云所言,虽然浅薄,但也绝非平常人可知的,便觉着婄云父亲定不是常人。
婄云头低低的,声音有些闷哑:“我外祖是江湖人,他在世时曾招惹过一个仇家。我母亲在他过世后远离江湖,嫁给了我在姑苏做大夫的父亲,二人原在姑苏生活,后来有了我,这些年来,父亲治病救人,母亲针黹持家,生活得很平静。
但……去岁外祖的仇家寻到我母亲的踪迹,前来追杀,我们逃到金陵,却终究还是没能躲过。他杀了我母亲后说恩怨已了,放了我与我父亲,但我母亲过世对父亲打击太大,父亲思念成疾,病入膏肓,匆匆带出来的银钱很快消耗一空,我父亲……也没能留住。”
“真是可怜。”徐姨娘取帕子擦了擦眼角,锦心知道她多少是有些感伤自己。
徐姨娘家里原也是北方人,后来因得罪了乡绅豪族,才匆匆逃难到南方。到了南方后家境清贫,徐姨娘之父又病重,正巧他们赁的屋室旁就住着个人牙子,徐姨娘在她门口蹲了两天,确定她不是给勾栏之所拉线的,又明确了行情之后,就咬咬牙,把自己换了几两银子,给家里活命。
今日听婄云说了身世,徐姨娘物伤其类,叹了口气,又扶起婄云,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往后好生跟着姑娘,有你的好处。”
“是。”婄云闭了闭眼,几分酸涩泪意消退得很快,她有很多年没有想起这些旧事了……再世归来时也已送走了父亲,她只来得及蹲点几日扑了一把小小的主子的车架,旁的事情……着实没空出心思来。
或者说当年已经伤心够多了,如今再想起来,却觉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意离自己已经很远很远了。
锦心怔怔地望着婄云,觉着心思情绪复杂,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母女二人用了饭,过了两刻钟,小桔子准时将她的汤药端了上来,待见她喝过药了,徐姨娘才满意地道:“不错,你这几年喝药也不叫人操心了。来,吃蜜饯。”
见锦心漱口后乖乖地吃蜜饯甜嘴,徐姨娘想了想,道:“你爹爹应该快回来了,太太已经给他去了信,叫他快马归来。大姑娘……唉。”
锦心眨眨眼,倒还记着姐姐的事,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清楚。
怪了。
她的记性不至于啊,白日里发生的事,这会怎么就记不住了?况且……她下午醒来之后,竟然并未再有悲伤焦急的心情。
这不合常理。
锦心眉心紧皱着,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罗汉榻上的小炕几,身上竟然隐隐有一种……叫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只是如今年岁尚小,瞧着还不大明显。
一旁的婄云瞧着,又觉着眼眶有些发酸,眼中透出几分怀念来,怔怔望着锦心,看着她挺直的脊背,略有些出神。
徐姨娘记着闫大夫的嘱咐,不愿锦心再想这事,只宽慰道:“你爹爹就快回来了,等他回来,这事就有着落了,还是看你姐姐的心,若是她不愿,咱们家也不是那等要卖女求荣的人家,真冒着得罪秦王府,大不了舍出些利去,你爹爹也会叫你大姐姐遂心的,他最疼你们这些儿女了。”
锦心点点头,心底最深处觉着这门婚事……大概最终还是会成的。
为何会成呢?
因为大姐姐不会愿意父亲开罪王府的,她素来性子柔和,最是善解人意,又怎会以文家上下,搏自己自由呢?
她如此想着,也这样说了,徐姨娘愣了半晌,叹道:“你这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想到这些的。”
锦心懵懵懂懂地摇摇头:“就是这样觉着的。”
“唉。”徐姨娘长叹了口气,锦心自幼有些异于常人之处,她也习惯了,此时只是盘算着:“等这事了了,我再带你去半山观拜一拜吧,我总是心里不安。”
母女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徐姨娘还惦记着文从林,吩咐婢子关上锦心屋里的窗屉,道:“外屋南窗开着呢,你这屋里还是掩上,免得受了凉。和丫头们玩一会,早些睡吧。”
锦心乖巧地点点头,等徐姨娘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就盼着腿,坐在罗汉榻上发呆。
方才那些话是哪里想的呢?心里想的?却又不像,只是直觉般地就这样觉着,真是稀奇了。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免得为难自己聪明灵慧天下无双的珍稀小脑瓜。
这是文四姑娘自幼的行事准则,这回也不例外。揉了揉皱出包子褶的小脸,锦心小手一挥:“把画册子拿来!昨儿咱们看到哪一页了?那上头的美人儿可生得真好看!”
她小手攥拳,脸上写满了“激动、期待”。
绣巧叹了口气,从屉子里取出三姑娘送来给自家姑娘的美人图,面上满是无奈。
反倒婄云,在旁眼观鼻鼻观心肃立着,已经习惯了似的。
徐姨娘那边出了锦心屋子,她的心腹嬷嬷周嬷嬷跟在她身后走着,听她道:“虽说还有老爷这变数,不过既然大姑娘接了秦王世子的信物,我看着婚事是十有八九了,锦心方才说的也不无道理。唉……可惜了,咱们家大姑娘多出色的人啊,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待人接物,都是没得说的。”
周嬷嬷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大姑娘心善,性子柔和,往后过得准不错。咱们家到底还是有几分脸面的,世子再如何,也不会太薄待姑娘。”
“但愿吧。”徐姨娘长叹一声,“我就是想,我的沁儿若有一日到了如此境地,我即便舍出一条命去闹一场,也定不叫我的沁儿委屈了自己。”
周嬷嬷道:“咱们姑娘福分大着呢!空微法师都说咱们姑娘是一生福祚绵长事事时时,多半是顺心如意的。”
“可我的沁儿,却也是从小伴着汤药长大的。还不会吃饭呢,先学会喝药了。”徐姨娘摇摇头,声音微有些哑,“我不求她福祚绵长,只要她好好的,好好的长大,好好的嫁人,好好的有子嗣,好好的老去。”
周嬷嬷轻声道:“会的。”
第八回 母子四人议蕙心将来
第二日晨起请安时,锦心便瞧见文家大哥文从翰从书院里回来了。
他是文老爷与文夫人寄予厚望的孩子,文老爷希望他未来能步入仕途,成为文家在官场的依靠,带领文家逐渐转型,不再单做个“惹人宰割鱼肉”的商户。
虽然文家挂着个“皇”字,又堪称富甲天下,但终究在朝中无权无势,即便有些世交亲友,却也是每年人情往来甚巨。文老爷目光长远,总是要把依仗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所以文老爷放弃门当户对的皇商巨贾家女,娶了家道中落的诗书世家后人文夫人,而文夫人也将希望寄于文从翰。
她祖父还在时,家中虽已落寞,却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外头看起来还是繁花锦簇的,也因此,她与不少官宦闺秀、世家女子都有几分交情。
可祖父过世之后,父亲不善经营,旁支空有野心而没有能力,为争权夺势乱斗,兄弟们资质平庸无力回天,又相继离世,最终家族还是被拖垮了。
她送走了父亲,奉着母亲离开家族故旧的伤心地,来到了金陵。
而后由一位世交夫人牵线,文老夫人亲自相看,文老爷携传家大妇之宝上门求娶。
嫁与文老爷,她不后悔,也不觉委身,只是偶尔见到旧时姐妹,身份已是天壤之别。
她便将一腔情怀都寄托于长子之身,对他期许远大。
从文从翰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翰,翰林,金榜题名入翰林,本朝士子寒窗苦读十载,最为憧憬的便是能够入翰林、步官途、进内阁。
得书中黄金屋、书中千钟粟,得天下扬名、千古流芳。
文从翰也确实不复夫妻二人的期望,自幼聪颖,读书刻苦,三岁开蒙、五岁入学,至今十年寒窗,前岁已相继考过了县试、府试,案首优绩,取得童生功名,本欲今岁下场院试,考秀才。
这在这“五十少进士”的年代,算是天纵英才了。
他八岁时经蒙师推荐入青越书院学习,受山长青眼,考核四年后收为入室弟子,也是在那位名满天下的云先生的教导下,进益飞快,去岁过得县试后,云先生便有意将幺女许配给他,如今两家已经彼此心照不宣,只等文从翰取得秀才之后,便先行加冠礼,与云氏女定亲。
他与文蕙心是一胎双生,自幼感情深厚,听了文夫人命人传的信,怎敢耽搁,一路快马,自青越书院到金陵城,近百里的路程,一夜奔袭,天刚蒙蒙亮时便回到了家中。
然后也未曾耽搁,沐浴更衣一番,便来到正院等候向文夫人请安,也商量应事对策。
锦心昨日睡多了,今晨醒得很早,徐姨娘也知道她挂念蕙心,想着左右无事,便早早与她用了些汤点垫垫肚子,牵着女儿来到正院。
见到长兄,锦心微有些惊讶,忙欠身一礼,道:“阿兄。你怎么回来得这样快?定是一夜奔袭未曾休息吧?”
文从翰先向徐姨娘一礼,唤了一声:“徐姨娘。”然后看向锦心,唤了声:“阿沁啊。”笑眯眯地将她抱起来,“即便未曾休息,抱抱咱们小阿沁的力气还是有的。听嬷嬷说,你昨儿个回来就病了?今日好些了?”
锦心自幼与他亲近,这会被抱起来就顺势搂住他脖子,“嗯”了一声,“不放心大姐姐。”
徐姨娘在旁笑吟吟道:“可不是吗,一大早就催我快些过来。”
文从翰轻抚锦心柔软的头发,带着几分歉意地道:“你云家姐姐得了一对粉玉小兔,玲珑小巧、莹润可爱,又合了你的属相,给了我交代我回家时带给你,偏生我昨儿回来的急,又给忘了,下次给你带回来。”
锦心乖巧地摇摇头,又蹬了蹬腿示意他自己要下去:“反正都是给了我的,哥哥什么时候带回来都来得及。放我下去吧,哥哥你定是累了的,休要把我摔了。”
“小丫头一张嘴啊,什么好话说出来都变味了。”文从翰嗤笑一声,挂挂锦心挺翘的小鼻梁,还是将她放下了。
虽然他六艺兼修,到底素日锻炼有限,快马奔袭将近一夜,难免劳累,不过方才是一口气吊着,心里紧绷不敢放下,这会一抱起小妹妹,听她卖乖,无端地心里一松,绷着的那口气松了,疲惫就极明显了。
没一时,文夫人的贴身嬷嬷秦嬷嬷走了出来,见文从翰眼下一片乌青,满面心疼:“哥儿不妨回去歇歇再来。”
文从翰长吐出一口浊气,摇摇头,问:“母亲醒了吗?蕙心是不是在这儿?”
秦嬷嬷道:“大姐儿、二姐儿昨晚都陪着太太睡的,这会子都起了,正梳妆了。叫我出来,唤哥儿、姨娘和姑娘,休在小厅等了,这里地气寒凉,到正屋抱厦厅里,叫人支个暖炉子,岂不暖和?”
文从翰点点头,众人进了在正屋之南与正屋相接的三间抱厦小厅里,果然暖炉子已经升起,众人落座,婢子捧了沏得酽酽的浓茶与文从翰,又端了蜜饯金桔点的茶来给徐姨娘与锦心。
略坐了一会,秦、梅二位姨娘并三姑娘也到了,没说两句话,便有婢子在内轻轻将隔开抱厦与正屋的竹帘卷起,然后立在两边蹲身一礼:“太太起身了。”
文夫人治家甚严,待房中婢仆规矩更重,此时房室内外捧盆把盏洒扫人等少说有三十几人,却是一片静悄悄的,连重一些的呼吸声都不闻。
众人于是起身依次入内,三位姨娘中以徐姨娘在前,小辈中文从翰在前,锦心跟在未心身后,一路脚步轻盈,也不闻环佩碰撞之声。
文夫人素来是在西屋见家里人晨昏定省,这会她已端坐在上首靠西墙的盘山炕上,座下左手边是坐北面南的六把梳背椅,间以红木高几相隔,椅上搭着薄绒厚棉椅袱,右手边则由婆子捧来四个红木方凳,铺上厚棉锦垫,又抬来四张轻巧的红木边几在方凳的右前方摆放整齐。
文夫人素喜阔朗,又在这西屋起居居多,眼前东西多了便嫌烦,故而这屋中不在年节迎接众多外客时,是只留那六把梳背椅,分两面安放,间以高几。
每日晨昏姨娘们前来请安,再由婆子们将椅子分列左右摆开,再将方凳边几抬出,每日折腾两回,倒也不嫌麻烦。
如今蕙心与澜心已在左下第二、第三落座,此时见众人入内,连忙起身。
见过礼后,众人按座次落座,子女坐左下,妾室坐右下。
看过茶后,周姨娘方姗姗来迟,她已是小腹微凸的模样,文夫人只淡淡看了她一眼,对众人道:“都散了吧。”又道:“翰哥儿留下。徐姨娘,这几日天儿还冷,林哥儿害了风寒,沁儿身子又弱,你仔细些。”
“是。”徐姨娘应了声,“多谢太太关怀,妾会小心的。”
一时众人散去,周姨娘站在那里,坐也不是、去也不是,还是秦姨娘看不过去,扯了扯她的袖子,她才得了台阶似的,匆匆转了身。
徐姨娘牵着锦心走出来时,隐约听到秦姨娘的声音,似乎叹息:“你这又是何必呢。”
徐姨娘见锦心回头看了一眼,就揉揉她的头,轻声道:“你秦姨打小心软。”
正说着,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却是梅姨娘牵着未心,四人见过礼,梅姨娘与徐姨娘道:“徐姐姐,咱们家大姑娘与秦王世子,真的……”
“慎言。”徐姨娘一指轻轻抵在唇间,眉目平静,声音缓缓,却叫梅姨娘心里那些情绪瞬间仿佛被一盆凉水浇灭了,她低声道:“大哥儿回来了,再过些时日,约莫老爷也要回来。大姑娘的事情,自然是父母兄长商议着定下的,咱们这些人,只把嘴闭严实了,不叫话传出去,就是为大姑娘好了。”
梅姨娘讪讪:“我知道。”
正屋里,文夫人母子四人坐着,这种事情她是不相瞒澜心的,听着叫她学着有个长进教训也好,她与文从翰并蕙心快速商讨着对策,其实也商量不出什么,无论是给方家吃什么软钉子或是与王府的婚事如何,还是要等文老爷回来拍板拿主意。
锦心小鸡啄米似的点头,一副得意的模样等待夸奖,徐姨娘忍俊不禁,笑意更浓,拿起来轻轻一嗅,却觉一股清新却不淡逸的香气顺着呼吸深入肺腑,雅却不轻,浓淡得宜,是能驱赶药气,却不会太过浓郁而使人心烦的香气。
徐姨娘一扬眉,倒有几分惊喜,见锦心期待的模样,便笑呵呵地夸奖几句,又道:“沁儿若是喜欢,阿娘那还有两匣子香料,压在库房里呢,这便叫人开箱笼取出来。婄云是吧?你懂调香?”
她状似随意地看向婄云,婄云镇定道:“我父亲在世时曾是一位大夫,我跟着父亲,耳濡目染,知道些药性,虽不通调香,却能明白些药理。如这一包,因原料不凑手,只选用了沉香为主,佐以菊花、玫瑰、百合等几样干花,并入柑橘、苹果几样果皮,功效平平,只滋味清新,又取沉香之雅,能略微安神罢了。”
这话说得浅,徐姨娘听着却很是满意,又道:“你能知道些药理就很好了。可知有何偏方药膳,是能弥补气血亏虚,养心安神的?”
这个婄云可就有研究了,那些年不知拟出多少温补的方剂、想出多少将养的法子,到底碍着如今的身份,只能拣两样平常不深奥的说了,却说得十分细致,滔滔不绝说了好一会。
徐姨娘的神情是越来越满意,看她的目光也是愈发的温和,锦心在旁看着,莫名地有一种……欣慰得意?的感觉,总是觉着怪怪的。
好好的,她欣慰得意什么。
锦心摸摸下巴,绣巧默默捧来一件袷袍替她披上,那头徐姨娘听完婄云的话,想了想,还是问道:“你有这本事,想来令堂定然医术高超,怎得你却……”
婄云这辈子,可不就是被跟着徐姨娘去外祖家的锦心在大街上给捡回来的?
当时婄云说自己父母双亡卖身葬父,徐姨娘开始觉着没什么,这会听婄云所言,虽然浅薄,但也绝非平常人可知的,便觉着婄云父亲定不是常人。
婄云头低低的,声音有些闷哑:“我外祖是江湖人,他在世时曾招惹过一个仇家。我母亲在他过世后远离江湖,嫁给了我在姑苏做大夫的父亲,二人原在姑苏生活,后来有了我,这些年来,父亲治病救人,母亲针黹持家,生活得很平静。
但……去岁外祖的仇家寻到我母亲的踪迹,前来追杀,我们逃到金陵,却终究还是没能躲过。他杀了我母亲后说恩怨已了,放了我与我父亲,但我母亲过世对父亲打击太大,父亲思念成疾,病入膏肓,匆匆带出来的银钱很快消耗一空,我父亲……也没能留住。”
“真是可怜。”徐姨娘取帕子擦了擦眼角,锦心知道她多少是有些感伤自己。
徐姨娘家里原也是北方人,后来因得罪了乡绅豪族,才匆匆逃难到南方。到了南方后家境清贫,徐姨娘之父又病重,正巧他们赁的屋室旁就住着个人牙子,徐姨娘在她门口蹲了两天,确定她不是给勾栏之所拉线的,又明确了行情之后,就咬咬牙,把自己换了几两银子,给家里活命。
今日听婄云说了身世,徐姨娘物伤其类,叹了口气,又扶起婄云,道:“过去的事都过去了,往后好生跟着姑娘,有你的好处。”
“是。”婄云闭了闭眼,几分酸涩泪意消退得很快,她有很多年没有想起这些旧事了……再世归来时也已送走了父亲,她只来得及蹲点几日扑了一把小小的主子的车架,旁的事情……着实没空出心思来。
或者说当年已经伤心够多了,如今再想起来,却觉那些撕心裂肺的痛意离自己已经很远很远了。
锦心怔怔地望着婄云,觉着心思情绪复杂,却又说不上来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母女二人用了饭,过了两刻钟,小桔子准时将她的汤药端了上来,待见她喝过药了,徐姨娘才满意地道:“不错,你这几年喝药也不叫人操心了。来,吃蜜饯。”
见锦心漱口后乖乖地吃蜜饯甜嘴,徐姨娘想了想,道:“你爹爹应该快回来了,太太已经给他去了信,叫他快马归来。大姑娘……唉。”
锦心眨眨眼,倒还记着姐姐的事,只是有些地方不太清楚。
怪了。
她的记性不至于啊,白日里发生的事,这会怎么就记不住了?况且……她下午醒来之后,竟然并未再有悲伤焦急的心情。
这不合常理。
锦心眉心紧皱着,手指尖无意识地敲着罗汉榻上的小炕几,身上竟然隐隐有一种……叫人不敢直视的威严。
只是如今年岁尚小,瞧着还不大明显。
一旁的婄云瞧着,又觉着眼眶有些发酸,眼中透出几分怀念来,怔怔望着锦心,看着她挺直的脊背,略有些出神。
徐姨娘记着闫大夫的嘱咐,不愿锦心再想这事,只宽慰道:“你爹爹就快回来了,等他回来,这事就有着落了,还是看你姐姐的心,若是她不愿,咱们家也不是那等要卖女求荣的人家,真冒着得罪秦王府,大不了舍出些利去,你爹爹也会叫你大姐姐遂心的,他最疼你们这些儿女了。”
锦心点点头,心底最深处觉着这门婚事……大概最终还是会成的。
为何会成呢?
因为大姐姐不会愿意父亲开罪王府的,她素来性子柔和,最是善解人意,又怎会以文家上下,搏自己自由呢?
她如此想着,也这样说了,徐姨娘愣了半晌,叹道:“你这孩子,你小小年纪,怎么想到这些的。”
锦心懵懵懂懂地摇摇头:“就是这样觉着的。”
“唉。”徐姨娘长叹了口气,锦心自幼有些异于常人之处,她也习惯了,此时只是盘算着:“等这事了了,我再带你去半山观拜一拜吧,我总是心里不安。”
母女二人又说了一会子话,徐姨娘还惦记着文从林,吩咐婢子关上锦心屋里的窗屉,道:“外屋南窗开着呢,你这屋里还是掩上,免得受了凉。和丫头们玩一会,早些睡吧。”
锦心乖巧地点点头,等徐姨娘一步三回头地走了,就盼着腿,坐在罗汉榻上发呆。
方才那些话是哪里想的呢?心里想的?却又不像,只是直觉般地就这样觉着,真是稀奇了。
想不通的事情就不要想了,免得为难自己聪明灵慧天下无双的珍稀小脑瓜。
这是文四姑娘自幼的行事准则,这回也不例外。揉了揉皱出包子褶的小脸,锦心小手一挥:“把画册子拿来!昨儿咱们看到哪一页了?那上头的美人儿可生得真好看!”
她小手攥拳,脸上写满了“激动、期待”。
绣巧叹了口气,从屉子里取出三姑娘送来给自家姑娘的美人图,面上满是无奈。
反倒婄云,在旁眼观鼻鼻观心肃立着,已经习惯了似的。
徐姨娘那边出了锦心屋子,她的心腹嬷嬷周嬷嬷跟在她身后走着,听她道:“虽说还有老爷这变数,不过既然大姑娘接了秦王世子的信物,我看着婚事是十有八九了,锦心方才说的也不无道理。唉……可惜了,咱们家大姑娘多出色的人啊,无论是琴棋书画,还是待人接物,都是没得说的。”
周嬷嬷道:“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大姑娘心善,性子柔和,往后过得准不错。咱们家到底还是有几分脸面的,世子再如何,也不会太薄待姑娘。”
“但愿吧。”徐姨娘长叹一声,“我就是想,我的沁儿若有一日到了如此境地,我即便舍出一条命去闹一场,也定不叫我的沁儿委屈了自己。”
周嬷嬷道:“咱们姑娘福分大着呢!空微法师都说咱们姑娘是一生福祚绵长事事时时,多半是顺心如意的。”
“可我的沁儿,却也是从小伴着汤药长大的。还不会吃饭呢,先学会喝药了。”徐姨娘摇摇头,声音微有些哑,“我不求她福祚绵长,只要她好好的,好好的长大,好好的嫁人,好好的有子嗣,好好的老去。”
周嬷嬷轻声道:“会的。”
第八回 母子四人议蕙心将来
第二日晨起请安时,锦心便瞧见文家大哥文从翰从书院里回来了。
他是文老爷与文夫人寄予厚望的孩子,文老爷希望他未来能步入仕途,成为文家在官场的依靠,带领文家逐渐转型,不再单做个“惹人宰割鱼肉”的商户。
虽然文家挂着个“皇”字,又堪称富甲天下,但终究在朝中无权无势,即便有些世交亲友,却也是每年人情往来甚巨。文老爷目光长远,总是要把依仗握在自己手里才放心。
所以文老爷放弃门当户对的皇商巨贾家女,娶了家道中落的诗书世家后人文夫人,而文夫人也将希望寄于文从翰。
她祖父还在时,家中虽已落寞,却还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外头看起来还是繁花锦簇的,也因此,她与不少官宦闺秀、世家女子都有几分交情。
可祖父过世之后,父亲不善经营,旁支空有野心而没有能力,为争权夺势乱斗,兄弟们资质平庸无力回天,又相继离世,最终家族还是被拖垮了。
她送走了父亲,奉着母亲离开家族故旧的伤心地,来到了金陵。
而后由一位世交夫人牵线,文老夫人亲自相看,文老爷携传家大妇之宝上门求娶。
嫁与文老爷,她不后悔,也不觉委身,只是偶尔见到旧时姐妹,身份已是天壤之别。
她便将一腔情怀都寄托于长子之身,对他期许远大。
从文从翰的名字上就可以看出来,翰,翰林,金榜题名入翰林,本朝士子寒窗苦读十载,最为憧憬的便是能够入翰林、步官途、进内阁。
得书中黄金屋、书中千钟粟,得天下扬名、千古流芳。
文从翰也确实不复夫妻二人的期望,自幼聪颖,读书刻苦,三岁开蒙、五岁入学,至今十年寒窗,前岁已相继考过了县试、府试,案首优绩,取得童生功名,本欲今岁下场院试,考秀才。
这在这“五十少进士”的年代,算是天纵英才了。
他八岁时经蒙师推荐入青越书院学习,受山长青眼,考核四年后收为入室弟子,也是在那位名满天下的云先生的教导下,进益飞快,去岁过得县试后,云先生便有意将幺女许配给他,如今两家已经彼此心照不宣,只等文从翰取得秀才之后,便先行加冠礼,与云氏女定亲。
他与文蕙心是一胎双生,自幼感情深厚,听了文夫人命人传的信,怎敢耽搁,一路快马,自青越书院到金陵城,近百里的路程,一夜奔袭,天刚蒙蒙亮时便回到了家中。
然后也未曾耽搁,沐浴更衣一番,便来到正院等候向文夫人请安,也商量应事对策。
锦心昨日睡多了,今晨醒得很早,徐姨娘也知道她挂念蕙心,想着左右无事,便早早与她用了些汤点垫垫肚子,牵着女儿来到正院。
见到长兄,锦心微有些惊讶,忙欠身一礼,道:“阿兄。你怎么回来得这样快?定是一夜奔袭未曾休息吧?”
文从翰先向徐姨娘一礼,唤了一声:“徐姨娘。”然后看向锦心,唤了声:“阿沁啊。”笑眯眯地将她抱起来,“即便未曾休息,抱抱咱们小阿沁的力气还是有的。听嬷嬷说,你昨儿个回来就病了?今日好些了?”
锦心自幼与他亲近,这会被抱起来就顺势搂住他脖子,“嗯”了一声,“不放心大姐姐。”
徐姨娘在旁笑吟吟道:“可不是吗,一大早就催我快些过来。”
文从翰轻抚锦心柔软的头发,带着几分歉意地道:“你云家姐姐得了一对粉玉小兔,玲珑小巧、莹润可爱,又合了你的属相,给了我交代我回家时带给你,偏生我昨儿回来的急,又给忘了,下次给你带回来。”
锦心乖巧地摇摇头,又蹬了蹬腿示意他自己要下去:“反正都是给了我的,哥哥什么时候带回来都来得及。放我下去吧,哥哥你定是累了的,休要把我摔了。”
“小丫头一张嘴啊,什么好话说出来都变味了。”文从翰嗤笑一声,挂挂锦心挺翘的小鼻梁,还是将她放下了。
虽然他六艺兼修,到底素日锻炼有限,快马奔袭将近一夜,难免劳累,不过方才是一口气吊着,心里紧绷不敢放下,这会一抱起小妹妹,听她卖乖,无端地心里一松,绷着的那口气松了,疲惫就极明显了。
没一时,文夫人的贴身嬷嬷秦嬷嬷走了出来,见文从翰眼下一片乌青,满面心疼:“哥儿不妨回去歇歇再来。”
文从翰长吐出一口浊气,摇摇头,问:“母亲醒了吗?蕙心是不是在这儿?”
秦嬷嬷道:“大姐儿、二姐儿昨晚都陪着太太睡的,这会子都起了,正梳妆了。叫我出来,唤哥儿、姨娘和姑娘,休在小厅等了,这里地气寒凉,到正屋抱厦厅里,叫人支个暖炉子,岂不暖和?”
文从翰点点头,众人进了在正屋之南与正屋相接的三间抱厦小厅里,果然暖炉子已经升起,众人落座,婢子捧了沏得酽酽的浓茶与文从翰,又端了蜜饯金桔点的茶来给徐姨娘与锦心。
略坐了一会,秦、梅二位姨娘并三姑娘也到了,没说两句话,便有婢子在内轻轻将隔开抱厦与正屋的竹帘卷起,然后立在两边蹲身一礼:“太太起身了。”
文夫人治家甚严,待房中婢仆规矩更重,此时房室内外捧盆把盏洒扫人等少说有三十几人,却是一片静悄悄的,连重一些的呼吸声都不闻。
众人于是起身依次入内,三位姨娘中以徐姨娘在前,小辈中文从翰在前,锦心跟在未心身后,一路脚步轻盈,也不闻环佩碰撞之声。
文夫人素来是在西屋见家里人晨昏定省,这会她已端坐在上首靠西墙的盘山炕上,座下左手边是坐北面南的六把梳背椅,间以红木高几相隔,椅上搭着薄绒厚棉椅袱,右手边则由婆子捧来四个红木方凳,铺上厚棉锦垫,又抬来四张轻巧的红木边几在方凳的右前方摆放整齐。
文夫人素喜阔朗,又在这西屋起居居多,眼前东西多了便嫌烦,故而这屋中不在年节迎接众多外客时,是只留那六把梳背椅,分两面安放,间以高几。
每日晨昏姨娘们前来请安,再由婆子们将椅子分列左右摆开,再将方凳边几抬出,每日折腾两回,倒也不嫌麻烦。
如今蕙心与澜心已在左下第二、第三落座,此时见众人入内,连忙起身。
见过礼后,众人按座次落座,子女坐左下,妾室坐右下。
看过茶后,周姨娘方姗姗来迟,她已是小腹微凸的模样,文夫人只淡淡看了她一眼,对众人道:“都散了吧。”又道:“翰哥儿留下。徐姨娘,这几日天儿还冷,林哥儿害了风寒,沁儿身子又弱,你仔细些。”
“是。”徐姨娘应了声,“多谢太太关怀,妾会小心的。”
一时众人散去,周姨娘站在那里,坐也不是、去也不是,还是秦姨娘看不过去,扯了扯她的袖子,她才得了台阶似的,匆匆转了身。
徐姨娘牵着锦心走出来时,隐约听到秦姨娘的声音,似乎叹息:“你这又是何必呢。”
徐姨娘见锦心回头看了一眼,就揉揉她的头,轻声道:“你秦姨打小心软。”
正说着,就听见身后有人喊她,回头一看却是梅姨娘牵着未心,四人见过礼,梅姨娘与徐姨娘道:“徐姐姐,咱们家大姑娘与秦王世子,真的……”
“慎言。”徐姨娘一指轻轻抵在唇间,眉目平静,声音缓缓,却叫梅姨娘心里那些情绪瞬间仿佛被一盆凉水浇灭了,她低声道:“大哥儿回来了,再过些时日,约莫老爷也要回来。大姑娘的事情,自然是父母兄长商议着定下的,咱们这些人,只把嘴闭严实了,不叫话传出去,就是为大姑娘好了。”
梅姨娘讪讪:“我知道。”
正屋里,文夫人母子四人坐着,这种事情她是不相瞒澜心的,听着叫她学着有个长进教训也好,她与文从翰并蕙心快速商讨着对策,其实也商量不出什么,无论是给方家吃什么软钉子或是与王府的婚事如何,还是要等文老爷回来拍板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