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3章 王者归来
战事到了这个局面,易卜拉欣已经失去了主动权。
明军重新占据了阿勒颇城,等于将易卜拉欣的二十余万人马与奥斯曼帝国隔离开来。
虽然明军自己,也等于成了孤军,但是他们将易卜拉欣准备的补给物资都拦了下来,这也是明军最大的优势。相对没有足够物资的易卜拉欣来说,明军处境要好的多。
唯一让杨洪义不满的,就是明军骑兵出现的五千伤亡。其中战死了两千余人,另外的三千人要休养一阵子行,短时间是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易卜拉欣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处境,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带着二十万奥斯曼人马重新逼近了阿勒颇城。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杨洪义是说什么也不会再让出阿勒颇城,而且也不能让易卜拉欣的军队从城外通过。
他派了一万五千明军骑兵出城,而火枪兵与炮兵们则在城中固守。
凭借明军骑兵的机动力,和火枪的射程与射速,拖住奥斯曼军队的脚步。
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寻找机会将易卜拉欣的军队一举击溃。如此以来,明军在阿勒颇附近,就不会再有掣肘的力量存在。
易卜拉欣一来到阿勒颇,就摆出一副要攻城的姿态。
只不过奥斯曼军队的火炮威力实在不强,射程与射速与明军的火炮相比,差了不只一个档次。
奥斯曼的火炮刚刚摆上,就被明军拉上城头的火炮给击毁了。
如果奥斯曼军队要攻城的话,就只能凭借着人力优势攀爬城墙才有可能破城了。
易卜拉欣当即命数万人扛着云梯攻城,可惜在明军的顽强防守之下,即使架起云梯也是上城送死。
一个个顶着厚木盾牌的奥斯曼士兵们,在明军火炮的轰击的夹缝中冲到城墙下。他们举着盾牌爬上云梯之后,根本没等站稳,便会被明军拿着叉子给推下城头。
什么城头肉搏,那是根本不存在的,明军不会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另外明军会不时的从城头倒下去一锅锅的热油,并扔下火把点燃,使城下燃起雄雄大火。
死伤了三万余人,奥斯曼的军队也没能将阿勒颇城如何。
并且明军的骑兵,也出现在了奥斯曼军队的后方。时不时的会冲到距离奥斯曼军队较近的距离,用火枪对奥斯曼军队进行骚扰。
虽然明军骑兵只有一万五千余人,可是每一次都会给奥斯曼军队造成多则上千,少则数百人的伤亡损失。虽然对于二十万奥斯曼军队来说数目并不算大,可是这种慢性流血,也足够要了他们的命。
易卜拉欣知道,阿勒颇在明军的手中,自己是夺不回来了。不如绕过阿勒颇回到雷伊汉勒山口,这样就等于回到了奥斯曼的帝国内部,可以随时补充物资。
但是杨洪义怎么可能让易卜拉欣如意,就在奥斯曼军队绕城而过之时,城内的明军冲出城外,对着奥斯曼军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先是一顿火炮轰击,而后火枪兵方阵如同乌云一般压上前去。
突如其来的打击,出乎了易卜拉欣的预料,这让易卜拉欣不得不应战。
只不过明军的骑兵也在奥斯曼军队的另一方出现,与明军火枪兵成了夹击的局面。
奥斯曼军队这些天来,根本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又接连损失了十几万人马。他们的士气已经并不高昂,而且这些奥斯曼军队,本来就是各地守军组成成分复杂,在明军的大举进攻之下,没多长时间就开始了逃散与崩溃。
易卜拉欣对于这类军队溃散已经有了经验,他根本就不会去浪费时间控制,而是牢牢的将三万禁卫军约束起来。
当其他的杂牌军队都散开的时候,在明军的正面便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奥斯曼禁卫军。
这支军队虽然是火枪兵,但是他们全身都穿着轻便的铠甲。只看外表就知道,这支军队的来头不小。
杨洪义看着对面的禁卫军,他们手中持有火枪,而腰间还配有弯刀。如果不是身上有还穿着轻便铠甲,头上有着高尖头盔,几乎与明军的装备一样了。
知道这是一支劲旅,杨洪义便命令明军火枪兵全体严阵以待。
易卜拉欣看到明军停了下来,便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凭借这支禁卫军与明军一战。
但他想的虽然不错,可是现实更加残酷。
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火炮开火了。管你装备好不好,管你穿不穿铠甲。粗大的炮弹砸进禁卫军的队伍轰然炸开,立时便清空了一大块地面,并且留下一个半人多深的弹坑。
只用了一轮火炮轰击,明军便再一次冲了上去。
这下子什么禁卫军不禁卫军的,在明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之下,也只不过是纸糊的。
易卜拉欣倒想逃走,可惜明军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就在易卡拉欣骑着马跳出了数十丈后,被明军骑兵的流弹击中,当场落马摔死。
阿勒颇这一场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的三十二万大军,被明军打的屁滚尿流。到了这个时候,雷伊汉勒山口已经不对明军设防,奥斯曼帝国的精华地区,向着明军敞开了大门。
另一边的吴云生,带着五万明军已经占据了巴特曼城。
这两处的战局,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糟糕至极。如果不能将军打退甚至消灭,奥斯曼帝国就会被明军蚕食和肢解。
苏莱曼大帝一直在紧密的关注着战局,当他听说易卜拉欣的三十二万大军也战败之时,也不知道心中是何滋味。
易卜拉欣最早曾是苏莱曼的奴仆,后来在苏莱曼的提拔之下,成为帝国的帕夏。
如果说这若大的帝国之中,谁与苏莱曼的感情最深,苏莱曼又最信任谁,非易卜拉欣莫属。
没过几天,已经七十余岁的苏莱曼大帝病倒,使得整个奥斯曼帝国,都处于慌张的情绪包围之中。
远在亚速城的李成梁,在这个当口,接到了一位老对手的到来。
这个老对手,就是曾经的沙俄沙皇伊凡雷帝。已经向朱载坖表示效忠,也算是王者归来。
朱载坖将伊凡雷帝放了回来,就是为了让他成为大明的长鞭。
因为雷汞在大明的出现,使得新式的火枪和弹药已经制造了出来。朱载坖敢放伊凡雷帝出来,就有把握将他威慑和控制住。如果他不听话,明军也有足够的能力将其一举消灭掉。
李成梁看着在自己面前的伊凡雷帝,这个家伙还年轻,但是面貌上却显出相当的沧桑感。
明军重新占据了阿勒颇城,等于将易卜拉欣的二十余万人马与奥斯曼帝国隔离开来。
虽然明军自己,也等于成了孤军,但是他们将易卜拉欣准备的补给物资都拦了下来,这也是明军最大的优势。相对没有足够物资的易卜拉欣来说,明军处境要好的多。
唯一让杨洪义不满的,就是明军骑兵出现的五千伤亡。其中战死了两千余人,另外的三千人要休养一阵子行,短时间是不可能再上战场了。
易卜拉欣很快便意识到了自己的窘迫处境,不到五天的时间,就带着二十万奥斯曼人马重新逼近了阿勒颇城。
事情到了这个份上,杨洪义是说什么也不会再让出阿勒颇城,而且也不能让易卜拉欣的军队从城外通过。
他派了一万五千明军骑兵出城,而火枪兵与炮兵们则在城中固守。
凭借明军骑兵的机动力,和火枪的射程与射速,拖住奥斯曼军队的脚步。
如果可以的话,还要寻找机会将易卜拉欣的军队一举击溃。如此以来,明军在阿勒颇附近,就不会再有掣肘的力量存在。
易卜拉欣一来到阿勒颇,就摆出一副要攻城的姿态。
只不过奥斯曼军队的火炮威力实在不强,射程与射速与明军的火炮相比,差了不只一个档次。
奥斯曼的火炮刚刚摆上,就被明军拉上城头的火炮给击毁了。
如果奥斯曼军队要攻城的话,就只能凭借着人力优势攀爬城墙才有可能破城了。
易卜拉欣当即命数万人扛着云梯攻城,可惜在明军的顽强防守之下,即使架起云梯也是上城送死。
一个个顶着厚木盾牌的奥斯曼士兵们,在明军火炮的轰击的夹缝中冲到城墙下。他们举着盾牌爬上云梯之后,根本没等站稳,便会被明军拿着叉子给推下城头。
什么城头肉搏,那是根本不存在的,明军不会做这等费力不讨好的事情。
另外明军会不时的从城头倒下去一锅锅的热油,并扔下火把点燃,使城下燃起雄雄大火。
死伤了三万余人,奥斯曼的军队也没能将阿勒颇城如何。
并且明军的骑兵,也出现在了奥斯曼军队的后方。时不时的会冲到距离奥斯曼军队较近的距离,用火枪对奥斯曼军队进行骚扰。
虽然明军骑兵只有一万五千余人,可是每一次都会给奥斯曼军队造成多则上千,少则数百人的伤亡损失。虽然对于二十万奥斯曼军队来说数目并不算大,可是这种慢性流血,也足够要了他们的命。
易卜拉欣知道,阿勒颇在明军的手中,自己是夺不回来了。不如绕过阿勒颇回到雷伊汉勒山口,这样就等于回到了奥斯曼的帝国内部,可以随时补充物资。
但是杨洪义怎么可能让易卜拉欣如意,就在奥斯曼军队绕城而过之时,城内的明军冲出城外,对着奥斯曼军队展开了猛烈的攻击。
先是一顿火炮轰击,而后火枪兵方阵如同乌云一般压上前去。
突如其来的打击,出乎了易卜拉欣的预料,这让易卜拉欣不得不应战。
只不过明军的骑兵也在奥斯曼军队的另一方出现,与明军火枪兵成了夹击的局面。
奥斯曼军队这些天来,根本就没有好好的休息过,又接连损失了十几万人马。他们的士气已经并不高昂,而且这些奥斯曼军队,本来就是各地守军组成成分复杂,在明军的大举进攻之下,没多长时间就开始了逃散与崩溃。
易卜拉欣对于这类军队溃散已经有了经验,他根本就不会去浪费时间控制,而是牢牢的将三万禁卫军约束起来。
当其他的杂牌军队都散开的时候,在明军的正面便出现了一支装备精良的奥斯曼禁卫军。
这支军队虽然是火枪兵,但是他们全身都穿着轻便的铠甲。只看外表就知道,这支军队的来头不小。
杨洪义看着对面的禁卫军,他们手中持有火枪,而腰间还配有弯刀。如果不是身上有还穿着轻便铠甲,头上有着高尖头盔,几乎与明军的装备一样了。
知道这是一支劲旅,杨洪义便命令明军火枪兵全体严阵以待。
易卜拉欣看到明军停了下来,便觉得自己或许可以凭借这支禁卫军与明军一战。
但他想的虽然不错,可是现实更加残酷。
就在这个时候,明军的火炮开火了。管你装备好不好,管你穿不穿铠甲。粗大的炮弹砸进禁卫军的队伍轰然炸开,立时便清空了一大块地面,并且留下一个半人多深的弹坑。
只用了一轮火炮轰击,明军便再一次冲了上去。
这下子什么禁卫军不禁卫军的,在明军强大的火力压制之下,也只不过是纸糊的。
易卜拉欣倒想逃走,可惜明军根本就没有给他这个机会。就在易卡拉欣骑着马跳出了数十丈后,被明军骑兵的流弹击中,当场落马摔死。
阿勒颇这一场大战结束,奥斯曼帝国的三十二万大军,被明军打的屁滚尿流。到了这个时候,雷伊汉勒山口已经不对明军设防,奥斯曼帝国的精华地区,向着明军敞开了大门。
另一边的吴云生,带着五万明军已经占据了巴特曼城。
这两处的战局,对于奥斯曼帝国来说都是糟糕至极。如果不能将军打退甚至消灭,奥斯曼帝国就会被明军蚕食和肢解。
苏莱曼大帝一直在紧密的关注着战局,当他听说易卜拉欣的三十二万大军也战败之时,也不知道心中是何滋味。
易卜拉欣最早曾是苏莱曼的奴仆,后来在苏莱曼的提拔之下,成为帝国的帕夏。
如果说这若大的帝国之中,谁与苏莱曼的感情最深,苏莱曼又最信任谁,非易卜拉欣莫属。
没过几天,已经七十余岁的苏莱曼大帝病倒,使得整个奥斯曼帝国,都处于慌张的情绪包围之中。
远在亚速城的李成梁,在这个当口,接到了一位老对手的到来。
这个老对手,就是曾经的沙俄沙皇伊凡雷帝。已经向朱载坖表示效忠,也算是王者归来。
朱载坖将伊凡雷帝放了回来,就是为了让他成为大明的长鞭。
因为雷汞在大明的出现,使得新式的火枪和弹药已经制造了出来。朱载坖敢放伊凡雷帝出来,就有把握将他威慑和控制住。如果他不听话,明军也有足够的能力将其一举消灭掉。
李成梁看着在自己面前的伊凡雷帝,这个家伙还年轻,但是面貌上却显出相当的沧桑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