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节
郑皇贵妃和裴皇后同龄,三十余岁的妇人,算不得年轻。可郑皇贵妃保养得极好,美艳白皙的脸孔上连一丝皱纹也没有,一笑间百媚顿生。
宣和帝只令元思兰给裴皇后郑皇贵妃行礼,其余嫔妃一略而过。
外甥来了舅家,给正经的舅母行礼问好也就罢了,一众妾室,自然没有这等资格。至于郑皇贵妃,没有皇后的名分,实则早已和皇后平起平坐。
然后,宣和帝又叫来皇子们,和元思兰一一相见。
大皇子今日在保和殿已经见过元思兰,二皇子却是第一次见这位鞑靼太子。一见之下,先是一惊,旋即心中一喜。
元思兰身材高大,俊美倜傥,气度出众。有这等相貌气度,足以配得上寿宁公主了。
说不定,寿宁公主待会儿一见元思兰,便会改了心意。他也不必费口舌劝妹妹了。
……
宣和帝显然也有让两个女儿见见元思兰之意。
“寿宁,康宁,思兰是你们柔嘉姑母的儿子,日后住在流华宫。”宣和帝随口笑道:“你们两个都来见一见表哥。”
满心不情愿的寿宁公主应了一声,垂着头的康宁公主也轻声应了。一同上前,行了裣衽礼:“寿宁(康宁)见过思兰表哥。”
元思兰眸光一闪,目光迅疾掠过两个垂着头不愿多看自己一眼的少女,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露出温和有礼的笑意:“两位表妹快请起。”
声音略带磁性,低沉悦耳。
这个粗鄙的鞑靼太子,声音倒是意外的好听。
寿宁公主心里嘀咕着,起身抬头。然后,迎上一双温柔含笑的黑眸。
寿宁公主:“……”
不知为何,寿宁公主忽觉耳后有些发烫,心跳突然快了起来,脑海中纷乱如麻。
这个鞑靼太子,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竟生得这般俊美,那双眼睛,含着笑意,像春风一般拂过她的脸孔。
她之前满心不情愿,根本无心梳妆打扮,故意穿了一件色泽过分鲜亮遮掩自己丽色的宫装。现在忽地有些后悔和懊恼。
康宁公主也迅疾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
一双少女的复杂心思,无人得知。
……
宫宴很快开始,美味佳肴川流不息地呈了上来。
元思兰是今日宫宴当仁不让的主角。在众人有意无意的探询目光下,元思兰举止从容,宫宴上的礼仪十分周全,没出半分差错。
宣和帝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随口夸赞:“你的礼仪学得不错。柔嘉公主对你的教导,倒是颇为上心。”
元思兰正色答道:“自我启蒙之日起,母亲便教我读书习字。琴棋书画射御数礼,样样都学过。”
“也正因此,叔叔一直对我不甚亲近。”
一堆野狼里,冒出了一匹白马,自然是格格不入。
卜赤有十几个儿子,看元思兰就更不顺眼了。
宣和帝当然也不是那么好哄的。将元思兰留在宫中,是出于政治考虑,也有戒备提防之意。
不过,表面上舅甥两人倒是和睦融洽。
大楚和鞑靼一直在打仗,边关打仗之类的事,自要避开。便说些读书射御之类的事。
二皇子忽地笑着谏言:“父皇,表哥既要长住宫中,倒不如和儿臣一同去上书房读书。”
总不能让鞑靼太子跟着上朝,整日待在宫里闲着没事也不好,读书习武倒是最合适的。
宣和帝像是忘了元思兰已有十九岁,亲切地询问:“你可愿去上书房读书?”
元思兰立刻起身谢恩:“多谢舅舅恩典。”
宣和帝吩咐二皇子:“思兰初来乍到,对宫中一切都不熟悉。你和思兰多多亲近一二。”
二皇子忙笑着应下:“儿臣谨遵父皇之命。”又转头对元思兰笑道:“表哥,流华宫和我的寝宫就在一处,等宫宴散后,我们正好一同回寝宫。”
元思兰笑着应了。
大皇子不动声色地瞥了二皇子一眼,心中冷笑一声。
站在角落处的贺祈,看似目不斜视,实则一直在用眼角余光悄然打量裴皇后。
这样的场合,只听郑皇贵妃不时张口说话,裴皇后沉默得像一抹影子,极少张口。
未来的岳母,别心急,程锦容很快就会进宫来见你了。
宫宴散后,宣和帝去了郑皇贵妃的钟粹宫。
身为御前侍卫的贺祈,今日又得值夜,自然要一同前去钟粹宫。
未到子时,宣和帝忽发宿疾。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宿疾
宣和帝有宿疾之事,文武百官们都知道。
不过,到底是什么宿疾,发病时是什么模样,病症有多重,隔多久宿疾发作一回,是否有损天子寿元……等等诸如此类,无人知晓。
就连裴皇后和郑皇贵妃,也不清楚宣和帝的宿疾是什么。
杜提点守口如瓶,口风极紧。
探询天子龙体如何,是宫中大忌。后宫嫔妃不敢探听。宣和帝多疑又嗜杀,文武百官们私下揣度是有的,绝没有人敢打听。
宣和帝忽发宿疾,郑皇贵妃被“请”了出去,所有宫女皆退了出去。寝宫里只留下贴身伺候的几个内侍。御前侍卫们也不得入内,各自守在寝室外数米之外。
隔着厚厚的门,隔得老远,依然能隐约听到寝室里传来的闷声痛呼。
贺祈略略皱眉。
前世宣和帝在三年后病逝,死于宿疾。
宣和帝到底是何宿疾?
裴璋耳力同样敏锐,听到隐约的通呼声,下意识地又走远了一些。
进宫当值前,永安侯曾提点过他:“在皇上身边当值,要慎之又慎。皇上生性多疑,喜怒无常。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却不能主动探听任何事。否则,必会遭来皇上疑心猜忌。”
这段时日,裴璋颇为谨慎。
他原以为贺祈冲动易怒,定会犯错,说不定很快就会丢了差事。没曾想,贺祈当值竟也十分谨慎。
杜提点被急召前来,行步匆匆,一张老脸异常凝重。
赵公公开门后,杜提点拎着药箱迅速进了寝室。
寝室门开的刹那,宣和帝的闷声痛呼愈发明显清晰,飘进了御前侍卫们的耳中。
裴璋不动声色地又走远了几步。一抬头,就见贺祈也同样走得远了一些,一副“我什么都没听见”的模样。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面无表情,心中冷哼一声。
……
宣和帝宿疾一发,腰腹部便骤然刀割般剧烈阵发性疼痛。剧烈的痛苦,血肉之躯根本难以承受。
高高在上的天子,此时面容惨白满额冷汗,不停闷声呼痛。疼到了极处,宣和帝面容狰狞,在床榻上翻滚痛呼,恨不得以头撞墙。
这一刻,宣和帝和天底下所有被病痛折磨的病患并无不同。
床榻边有一堆呕吐物,散发出浓烈的酸臭气。
杜提点无暇多问,快步上前,低声道:“微臣先为皇上止痛,请皇上恕微臣无礼了。”
宣和帝被宿疾折磨得死去活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有礼无礼,额上冷汗如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杜提点擅长针灸,先为宣和帝施针止痛。
明亮细长的金针,很快刺入龙体。
剧烈的疼痛,终于稍稍缓和。
仍然疼痛无比,不过,总算不至于无法忍受了。
宣和帝的呼痛声渐弱。
内侍们暗暗松口气,各自忙碌起来。将床榻边清理干净,为宣和帝擦拭冷汗。至于沐浴更衣,至少也要等上一两个时辰。
宣和帝病发时的模样,只有几个近身内侍和杜提点亲眼见过。几年前有一个内侍口风不紧,偶尔透露了一两句。不出两日,这个内侍就不见了踪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至此之后,近身伺候的内侍们愈发提了几分小心,哪怕是平日私下说话,也绝口不提天子病症。
杜提点凝神施针后,从药箱里取出药包。赵公公接过药包去熬药。
这是杜提点亲自配制的药,有止痛宁神之效。
只是,针灸也好,止痛也罢,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宣和帝从十年前开始病症发作。原来一年只发个两三回,这几年,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上一次宿疾发作,是半个月前。
这个月里,已经是第二回 了。
赵公公熬好了药,端了过来。杜提点亲自伺候宣和帝喝汤药。
宣和帝身上的金针尚未取下,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上。身上的冷汗浸透了龙袍,身下的被褥也有了汗水的印记。
可以想见,这一个多时辰里,宣和帝受了多少折磨。
汤药十分苦涩。
宣和帝再厌恶,也不得不张口喝下。待一碗温热的汤药全部喝进腹中,就听杜提点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请皇上闭目睡下。等醒来之后,就不疼了。”
声音有些飘忽,似隔了千山万水。
宣和帝含糊地应了一声,闭上龙目,不知何时,才昏昏睡去。
……
这一折腾,就是两个多时辰。
杜提点到底年迈,精力体力远不及以前。可宣和帝信不过任何太医,一发宿疾,只令他一个人伺疾。
杜提点熬不住,也得慢慢熬。
杜提点坐在床榻边,守着宣和帝。内侍们也不得清闲,一同守在旁边。门外的御前侍卫们,也同样一夜不成眠。
宣和帝只令元思兰给裴皇后郑皇贵妃行礼,其余嫔妃一略而过。
外甥来了舅家,给正经的舅母行礼问好也就罢了,一众妾室,自然没有这等资格。至于郑皇贵妃,没有皇后的名分,实则早已和皇后平起平坐。
然后,宣和帝又叫来皇子们,和元思兰一一相见。
大皇子今日在保和殿已经见过元思兰,二皇子却是第一次见这位鞑靼太子。一见之下,先是一惊,旋即心中一喜。
元思兰身材高大,俊美倜傥,气度出众。有这等相貌气度,足以配得上寿宁公主了。
说不定,寿宁公主待会儿一见元思兰,便会改了心意。他也不必费口舌劝妹妹了。
……
宣和帝显然也有让两个女儿见见元思兰之意。
“寿宁,康宁,思兰是你们柔嘉姑母的儿子,日后住在流华宫。”宣和帝随口笑道:“你们两个都来见一见表哥。”
满心不情愿的寿宁公主应了一声,垂着头的康宁公主也轻声应了。一同上前,行了裣衽礼:“寿宁(康宁)见过思兰表哥。”
元思兰眸光一闪,目光迅疾掠过两个垂着头不愿多看自己一眼的少女,心里冷笑一声,面上却露出温和有礼的笑意:“两位表妹快请起。”
声音略带磁性,低沉悦耳。
这个粗鄙的鞑靼太子,声音倒是意外的好听。
寿宁公主心里嘀咕着,起身抬头。然后,迎上一双温柔含笑的黑眸。
寿宁公主:“……”
不知为何,寿宁公主忽觉耳后有些发烫,心跳突然快了起来,脑海中纷乱如麻。
这个鞑靼太子,和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样。竟生得这般俊美,那双眼睛,含着笑意,像春风一般拂过她的脸孔。
她之前满心不情愿,根本无心梳妆打扮,故意穿了一件色泽过分鲜亮遮掩自己丽色的宫装。现在忽地有些后悔和懊恼。
康宁公主也迅疾抬头看了一眼,很快又低下头。
一双少女的复杂心思,无人得知。
……
宫宴很快开始,美味佳肴川流不息地呈了上来。
元思兰是今日宫宴当仁不让的主角。在众人有意无意的探询目光下,元思兰举止从容,宫宴上的礼仪十分周全,没出半分差错。
宣和帝看在眼里,心里暗暗点头,随口夸赞:“你的礼仪学得不错。柔嘉公主对你的教导,倒是颇为上心。”
元思兰正色答道:“自我启蒙之日起,母亲便教我读书习字。琴棋书画射御数礼,样样都学过。”
“也正因此,叔叔一直对我不甚亲近。”
一堆野狼里,冒出了一匹白马,自然是格格不入。
卜赤有十几个儿子,看元思兰就更不顺眼了。
宣和帝当然也不是那么好哄的。将元思兰留在宫中,是出于政治考虑,也有戒备提防之意。
不过,表面上舅甥两人倒是和睦融洽。
大楚和鞑靼一直在打仗,边关打仗之类的事,自要避开。便说些读书射御之类的事。
二皇子忽地笑着谏言:“父皇,表哥既要长住宫中,倒不如和儿臣一同去上书房读书。”
总不能让鞑靼太子跟着上朝,整日待在宫里闲着没事也不好,读书习武倒是最合适的。
宣和帝像是忘了元思兰已有十九岁,亲切地询问:“你可愿去上书房读书?”
元思兰立刻起身谢恩:“多谢舅舅恩典。”
宣和帝吩咐二皇子:“思兰初来乍到,对宫中一切都不熟悉。你和思兰多多亲近一二。”
二皇子忙笑着应下:“儿臣谨遵父皇之命。”又转头对元思兰笑道:“表哥,流华宫和我的寝宫就在一处,等宫宴散后,我们正好一同回寝宫。”
元思兰笑着应了。
大皇子不动声色地瞥了二皇子一眼,心中冷笑一声。
站在角落处的贺祈,看似目不斜视,实则一直在用眼角余光悄然打量裴皇后。
这样的场合,只听郑皇贵妃不时张口说话,裴皇后沉默得像一抹影子,极少张口。
未来的岳母,别心急,程锦容很快就会进宫来见你了。
宫宴散后,宣和帝去了郑皇贵妃的钟粹宫。
身为御前侍卫的贺祈,今日又得值夜,自然要一同前去钟粹宫。
未到子时,宣和帝忽发宿疾。
第一百三十一章 宿疾
宣和帝有宿疾之事,文武百官们都知道。
不过,到底是什么宿疾,发病时是什么模样,病症有多重,隔多久宿疾发作一回,是否有损天子寿元……等等诸如此类,无人知晓。
就连裴皇后和郑皇贵妃,也不清楚宣和帝的宿疾是什么。
杜提点守口如瓶,口风极紧。
探询天子龙体如何,是宫中大忌。后宫嫔妃不敢探听。宣和帝多疑又嗜杀,文武百官们私下揣度是有的,绝没有人敢打听。
宣和帝忽发宿疾,郑皇贵妃被“请”了出去,所有宫女皆退了出去。寝宫里只留下贴身伺候的几个内侍。御前侍卫们也不得入内,各自守在寝室外数米之外。
隔着厚厚的门,隔得老远,依然能隐约听到寝室里传来的闷声痛呼。
贺祈略略皱眉。
前世宣和帝在三年后病逝,死于宿疾。
宣和帝到底是何宿疾?
裴璋耳力同样敏锐,听到隐约的通呼声,下意识地又走远了一些。
进宫当值前,永安侯曾提点过他:“在皇上身边当值,要慎之又慎。皇上生性多疑,喜怒无常。眼睛可以看,耳朵可以听,却不能主动探听任何事。否则,必会遭来皇上疑心猜忌。”
这段时日,裴璋颇为谨慎。
他原以为贺祈冲动易怒,定会犯错,说不定很快就会丢了差事。没曾想,贺祈当值竟也十分谨慎。
杜提点被急召前来,行步匆匆,一张老脸异常凝重。
赵公公开门后,杜提点拎着药箱迅速进了寝室。
寝室门开的刹那,宣和帝的闷声痛呼愈发明显清晰,飘进了御前侍卫们的耳中。
裴璋不动声色地又走远了几步。一抬头,就见贺祈也同样走得远了一些,一副“我什么都没听见”的模样。
两人四目相对,各自面无表情,心中冷哼一声。
……
宣和帝宿疾一发,腰腹部便骤然刀割般剧烈阵发性疼痛。剧烈的痛苦,血肉之躯根本难以承受。
高高在上的天子,此时面容惨白满额冷汗,不停闷声呼痛。疼到了极处,宣和帝面容狰狞,在床榻上翻滚痛呼,恨不得以头撞墙。
这一刻,宣和帝和天底下所有被病痛折磨的病患并无不同。
床榻边有一堆呕吐物,散发出浓烈的酸臭气。
杜提点无暇多问,快步上前,低声道:“微臣先为皇上止痛,请皇上恕微臣无礼了。”
宣和帝被宿疾折磨得死去活来,哪里还顾得上什么有礼无礼,额上冷汗如注,连说话的力气都没了。
杜提点擅长针灸,先为宣和帝施针止痛。
明亮细长的金针,很快刺入龙体。
剧烈的疼痛,终于稍稍缓和。
仍然疼痛无比,不过,总算不至于无法忍受了。
宣和帝的呼痛声渐弱。
内侍们暗暗松口气,各自忙碌起来。将床榻边清理干净,为宣和帝擦拭冷汗。至于沐浴更衣,至少也要等上一两个时辰。
宣和帝病发时的模样,只有几个近身内侍和杜提点亲眼见过。几年前有一个内侍口风不紧,偶尔透露了一两句。不出两日,这个内侍就不见了踪影。生不见人死不见尸。
至此之后,近身伺候的内侍们愈发提了几分小心,哪怕是平日私下说话,也绝口不提天子病症。
杜提点凝神施针后,从药箱里取出药包。赵公公接过药包去熬药。
这是杜提点亲自配制的药,有止痛宁神之效。
只是,针灸也好,止痛也罢,都只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宣和帝从十年前开始病症发作。原来一年只发个两三回,这几年,发病的次数越来越多。上一次宿疾发作,是半个月前。
这个月里,已经是第二回 了。
赵公公熬好了药,端了过来。杜提点亲自伺候宣和帝喝汤药。
宣和帝身上的金针尚未取下,直挺挺地躺在床榻上。身上的冷汗浸透了龙袍,身下的被褥也有了汗水的印记。
可以想见,这一个多时辰里,宣和帝受了多少折磨。
汤药十分苦涩。
宣和帝再厌恶,也不得不张口喝下。待一碗温热的汤药全部喝进腹中,就听杜提点熟悉的声音在耳畔响起:“请皇上闭目睡下。等醒来之后,就不疼了。”
声音有些飘忽,似隔了千山万水。
宣和帝含糊地应了一声,闭上龙目,不知何时,才昏昏睡去。
……
这一折腾,就是两个多时辰。
杜提点到底年迈,精力体力远不及以前。可宣和帝信不过任何太医,一发宿疾,只令他一个人伺疾。
杜提点熬不住,也得慢慢熬。
杜提点坐在床榻边,守着宣和帝。内侍们也不得清闲,一同守在旁边。门外的御前侍卫们,也同样一夜不成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