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章 局部战争
为了保险起见,英国人还以避免宗教冲突等理由将英属印度一分为二,独立成了两个国家——即印度和巴基斯坦,还特地留下了克什米尔这个不定时的炸弹,即使这个时空印巴分治时归属未定的克什米尔仅剩历史上一半大小,依然足以令这两个国家的嫌隙难以弥合......
结果,两国独立后的第二年就爆发了第一次军事冲突,由于印度的综合国力要比巴基斯坦强大得多,再加上巴基斯坦国土分成两块的地理劣势实在太大,结果很快就将巴基斯坦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东巴基斯坦独立了出来,也就是“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一开始还寄希望于英国这个原宗主国的调停,但由于美国认为一个南亚的地区强国可以从旁牵制中国、因而不准英国政府插手这次战争,如今甘当小弟的英国政府只得束手旁观,坐视巴基斯坦陷入了亡国的危机。
无奈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只得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本来就不想看到印度统一南亚,因此立即就同意给予帮助。但中国却没有直接派兵对印作战,而是指示印度北方诸邦的赤色武装趁机扩大根据地,结果由于印度国内空虚,很快就有大片土地变成了赤色根据地或游击区,印度政府连忙命令已经深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军回国平乱,而巴基斯坦亡国的危机也就由此迎刃而解。
印军主力回国之后,印度北部的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而陷入低潮,但由于地缘的优势(注1),印度东北角的赤色武装却成功地打退了印度政府军的多次大举进攻,并最终独立建国,即“东合”组织的第12个正式成员国“山南人民共和国”......
其实更应该称为“南亚大乱斗”的“第一次印巴战争”无论是规模、波及面积还是持续时间都明显超过了菲律宾独立战争,但是战后初期“三大局部战争”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大部分世界列强都暗中参与了的“西北澳战争”......
虽然一度达成了遣返协议,但是冷战开始后,美国不再愿意为敌人而花钱,大幅减少了遣返费,那点钱根本不足以补偿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日本移民回国所蒙受的损失,也不够支撑到他们重新就业,因此这些人普遍拒绝离开。
澳大利亚的白人本来就对他们恨之入骨,现在又有了能够在国际上勉强交代的借口,冷战开始后被右翼分子把持的澳大利亚政府立即开始了武力驱逐。然而那两块地图的日本移民大多本来就是正规军,当地在战争中建起的兵工厂也没来得及拆掉,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由于地理上的优势,澳大利亚政府军和二战期间一样再遭挫败,令原本就已经死得不剩多少的青壮年男子更加成了珍稀动物......
但是美国深知一旦让“东合”获得了澳大利亚西部的富铁矿和北部的铀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立即发动国内和西欧国家派出所谓的“志愿者”前往澳大利亚支援政府军作战,令澳大利亚获得了大量的额外兵源。
然而,美国的战略重心毕竟还在欧洲,由于苏联红海军这几年里的飞速壮大,才刚刚恢复元气的美国海军根本无力派出足够强大的舰队来到东方切断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事实上美国、或者说北约针对“东合”国家的所谓“封锁”实际上只是限制北约各国的技术和特殊商品流出到那些敌对国家而已,中国等“东合”成员国如果是与阿联等第三方交易,现在的美国根本无力阻止......
既然美国不能切断海上交通,所以在北约国家向澳大利亚派出志愿者的同时,中日等“东合”成员国也纷纷派出“志愿军”支援“叛军”,将这场原本的一国内战演变成了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代理人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等“华约”国家也暂时放下“人民内部矛盾”,向“东合”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在情报方面出力甚多,没办法,由于澳大利亚是白人国家,西澳北澳的日裔很难打入敌人内部,但有东欧白人同志的帮忙,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由于叛军都是同胞、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因此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奈何日本离澳大利亚太远了,反而是“近水楼台”的中国派出了更多的“志愿军”,同时还不断地向两地输出移民。两地的领导人对于中国试图改变当地民族构成的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但现在是战争时期,何况两地本来就人口不足,因此他们并没有对此加以限制。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就连日本本土都有不少人想要并入中国,在这种化外之地还有什么好争的?
虽然北约支援的力度不小,奈何西方在二战之中损失的青壮实在太多,至今都未完全恢复元气,因此能够派出来的“志愿者”数量自然也就有限,怎么能与近乎兵源无限的中国相比?而且在这种局部战争中,中国完全可以在“战术上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比如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就是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亮相。
结果正如战前很多国际评论家预料的那样,澳大利亚不但没能消灭叛军,反而又丢掉了大片的地盘,若非两地之间隔着连片的沙漠,只怕已经联成一片,甚至已经可以直接推翻澳大利亚政府了。
注1:这片面积不小的土地仅有尼泊尔与孟加拉之间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而此时的尼泊尔又是中国的小弟,想在补给上卡死印军实在太容易了,尤其令印度人郁闷吐血的是,印军还打不过尼泊尔解放军,即使出动3倍兵力也是毫无胜算,而若是靠人口优势搞人海战术,现在的印度又没那个军工生产能力,再说印度如果真敢这么做,那等于是给了中国直接出兵干涉的借口,到时候可就是亡国的节奏了......
结果,两国独立后的第二年就爆发了第一次军事冲突,由于印度的综合国力要比巴基斯坦强大得多,再加上巴基斯坦国土分成两块的地理劣势实在太大,结果很快就将巴基斯坦打得节节败退,最终导致东巴基斯坦独立了出来,也就是“孟加拉国”。
巴基斯坦一开始还寄希望于英国这个原宗主国的调停,但由于美国认为一个南亚的地区强国可以从旁牵制中国、因而不准英国政府插手这次战争,如今甘当小弟的英国政府只得束手旁观,坐视巴基斯坦陷入了亡国的危机。
无奈之下,巴基斯坦政府只得向中国求援,中国政府本来就不想看到印度统一南亚,因此立即就同意给予帮助。但中国却没有直接派兵对印作战,而是指示印度北方诸邦的赤色武装趁机扩大根据地,结果由于印度国内空虚,很快就有大片土地变成了赤色根据地或游击区,印度政府连忙命令已经深入巴基斯坦境内的印军回国平乱,而巴基斯坦亡国的危机也就由此迎刃而解。
印军主力回国之后,印度北部的起义遭到了残酷的镇压而陷入低潮,但由于地缘的优势(注1),印度东北角的赤色武装却成功地打退了印度政府军的多次大举进攻,并最终独立建国,即“东合”组织的第12个正式成员国“山南人民共和国”......
其实更应该称为“南亚大乱斗”的“第一次印巴战争”无论是规模、波及面积还是持续时间都明显超过了菲律宾独立战争,但是战后初期“三大局部战争”中影响最大的还是大部分世界列强都暗中参与了的“西北澳战争”......
虽然一度达成了遣返协议,但是冷战开始后,美国不再愿意为敌人而花钱,大幅减少了遣返费,那点钱根本不足以补偿澳大利亚西部和北部日本移民回国所蒙受的损失,也不够支撑到他们重新就业,因此这些人普遍拒绝离开。
澳大利亚的白人本来就对他们恨之入骨,现在又有了能够在国际上勉强交代的借口,冷战开始后被右翼分子把持的澳大利亚政府立即开始了武力驱逐。然而那两块地图的日本移民大多本来就是正规军,当地在战争中建起的兵工厂也没来得及拆掉,自然不会坐以待毙,而由于地理上的优势,澳大利亚政府军和二战期间一样再遭挫败,令原本就已经死得不剩多少的青壮年男子更加成了珍稀动物......
但是美国深知一旦让“东合”获得了澳大利亚西部的富铁矿和北部的铀矿,后果不堪设想,因此立即发动国内和西欧国家派出所谓的“志愿者”前往澳大利亚支援政府军作战,令澳大利亚获得了大量的额外兵源。
然而,美国的战略重心毕竟还在欧洲,由于苏联红海军这几年里的飞速壮大,才刚刚恢复元气的美国海军根本无力派出足够强大的舰队来到东方切断澳大利亚与东南亚之间的海上交通线,事实上美国、或者说北约针对“东合”国家的所谓“封锁”实际上只是限制北约各国的技术和特殊商品流出到那些敌对国家而已,中国等“东合”成员国如果是与阿联等第三方交易,现在的美国根本无力阻止......
既然美国不能切断海上交通,所以在北约国家向澳大利亚派出志愿者的同时,中日等“东合”成员国也纷纷派出“志愿军”支援“叛军”,将这场原本的一国内战演变成了两大阵营之间的一次代理人战争。值得一提的是,苏联等“华约”国家也暂时放下“人民内部矛盾”,向“东合”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尤其是在情报方面出力甚多,没办法,由于澳大利亚是白人国家,西澳北澳的日裔很难打入敌人内部,但有东欧白人同志的帮忙,情况就要好得多了。
由于叛军都是同胞、再加上日本本土资源匮乏,因此日本政府对于这件事十分重视。奈何日本离澳大利亚太远了,反而是“近水楼台”的中国派出了更多的“志愿军”,同时还不断地向两地输出移民。两地的领导人对于中国试图改变当地民族构成的做法也不是完全没有意见,但现在是战争时期,何况两地本来就人口不足,因此他们并没有对此加以限制。不过话说回来,现在就连日本本土都有不少人想要并入中国,在这种化外之地还有什么好争的?
虽然北约支援的力度不小,奈何西方在二战之中损失的青壮实在太多,至今都未完全恢复元气,因此能够派出来的“志愿者”数量自然也就有限,怎么能与近乎兵源无限的中国相比?而且在这种局部战争中,中国完全可以在“战术上以质量弥补数量的不足”,比如红外制导空空导弹就是在这次战争中首次亮相。
结果正如战前很多国际评论家预料的那样,澳大利亚不但没能消灭叛军,反而又丢掉了大片的地盘,若非两地之间隔着连片的沙漠,只怕已经联成一片,甚至已经可以直接推翻澳大利亚政府了。
注1:这片面积不小的土地仅有尼泊尔与孟加拉之间一条狭窄的通道相连,而此时的尼泊尔又是中国的小弟,想在补给上卡死印军实在太容易了,尤其令印度人郁闷吐血的是,印军还打不过尼泊尔解放军,即使出动3倍兵力也是毫无胜算,而若是靠人口优势搞人海战术,现在的印度又没那个军工生产能力,再说印度如果真敢这么做,那等于是给了中国直接出兵干涉的借口,到时候可就是亡国的节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