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马家集历史悠久李云帆熟悉环境
第61章马家集历史悠久李云帆熟悉环境
“你们回去以后好好休整一下,等待我们的消息。“李云帆望着依依不舍的战友道。
“马家集的案子正处在调查摸底阶段,这些日子,你们在山上吃了不少苦,回去以后好好补充一下,养精蓄锐,马家集有一场硬战等待着你们。”郑峰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李子荣他们,分开只是暂时,会合为期不远。
郑峰能够理解战友们的心情,朝夕相处,突然分手,心里面自然是空荡荡的。自己离开同志们前往马家集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呢。
“再见!”
在同志们的“再见”声中,两辆汽车向北驶去。等刘局长他们的汽车消失在山谷之中,李子荣他们才上车走人。
向北的两辆汽车,第一辆上坐着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第二辆上坐着陈皓和史可染。
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第一辆车上。
不用问,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的话题定格在了马家集“8.18”无头案上。
“老李,我一个人呆在马家集,心里面空荡荡的,思路也没有以前畅通了,你来了,我的心里就有着落了。”
“郑队,不是你的思路不畅通,是案子太复杂了,如果不复杂,也不会成为地区挂牌的案子,我们干这行的又不是神仙,刘局长,我们公安局档案室里面不是还有几个案子一直没有头绪吗!”
“是啊!等你们把马家集的案子拿下来以后,得空了,再回头算一算那些陈年老账。”刘局长道。
“郑队,马家集的案子进展如何?”
“老李,先不急,到马家集以后,您先看材料,晚上——我们再谈。刘局长,您看呢?”
“案子的事情,你和云帆两个人商量着办,有什么困难找我,我的任务就是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刘局长说罢哈哈大笑。
郑峰和李云帆也笑了。
李云帆和他的战友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下龙华寺的案子,作为公安局领导的刘局长,心里当然是深感欣慰。
老李这么快就和自己会合,作为马家集凶杀案刑侦小组的负责人的郑峰,他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可谓如虎添翼,心里面自然是喜不自胜。
能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共擒恶魔,作为一个见到案子眼睛就发亮、对刑侦工作满腔热情的老刑警李云帆来说,心里面的冲动和亢奋更不必说。
“不过,你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马家集的无头案很不简单啊!”刘局长意味深长地说。
汽车里面的空气顿时凝重起来。
汽车在高山峡谷之间缓慢行进,汽车颠簸得非常厉害。
路是石子路,九曲十八弯,或高或低,几多坡道。
路右边,悬崖绝壁,怪石林立,上面是遮天蔽日的树林;路左边,急湍潺潺,流水回旋,下面是望而生畏的峡谷。
近处——山风乱吹,落叶飘飞,远处——层林尽染,呈红溢翠。
一个时辰以后,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这时候,李云帆才意识到,汽车已经穿过了峡谷,汽车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河水里面有三个石头桥墩,和东西两岸上的桥墩加在一起,一共有五个桥墩,桥墩全为巨石。桥墩的间距有五米左右,高度在六米左右。
“老李,前面有一座石桥,在那——您看见了吗?”
“看见了,这座石桥有些年头了。”
“马家集凶杀案的无头男尸就是在石桥的下面被发现的。”
“在这儿发现的?”
“对,就在对岸那个桥墩的下面。就在那儿,你看——”
李云帆顺着郑峰所指的方向看去:桥墩附近有很多石块,有的躺在岸边,有的隐身水中。河面比较宽,有二十米左右。
“受害人的尸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是一个姓阎的钓长鱼的老者发现的。”
“钓长鱼的?”
“就是钓黄鳝的。”
“是用尖钩,还是用秃钩?”
“老李,你也懂这个?”郑峰道。
“略知一二。”
“云帆,你说说看,这钓长鱼有什么讲究?”刘局长突然来了兴趣。
“过去,我认识一个钓黄善的老者,一年四季,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一辈子以钓黄鳝为生,他钓黄鳝和别人不一样,他用的钩子是秃头钩,而一般人用的是尖头钩。”
“秃头钩和尖头钩有什么不用呢?”
“秃头的钩子如果钓不上来,还可以再钓,或者隔一段时间再来钓,那条黄鳝还会再咬钩。如果是尖头钩,那就是一次性的买卖。一次钓不上来,第二次,它就再也不会咬钩了。秃头的钩子还有一个好处,秃头的钩子是绑在一根比较长的竹篾子上的,竹篾子很软,可以弯曲,所以能伸到洞里面很深的地方,尖头的钩子一般是一根比较长的钢丝,或者把钩子绑在一个比较硬的竹片上,所以尖头钩子伸到洞里面的长度有限。”
“黄鳝还会呆在洞里面吗?”
“他说,黄鳝在鱼中,是最认洞的,它呆在一个地方,轻易是不会换地方的,所以,他钓黄鳝有几条固定的线路,每条线路上都有几十个洞,都是老洞。一个洞要钓好几年。““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刘局长道。
“他跟我说,有一个洞,他前后钓了五年,一共掉了一百零三条黄鳝,最大的一条有一斤八两。”
“一斤八两,那劲一定很大。”
“可不是吗!他钓了好几回才得手,被它吞了好几把钩子,最后一次用绳子系在竹篾子上,另一头拴在树上,才把它钓上来。洞越老,钓上来的黄鳝就越大。最好的是土洞,石头洞也行,但石头洞里面的黄鳝呆的时间不长。郑队,我明白了,那位姓阎的老者一定是在钓黄鳝的时候,在石头下面发现了尸体。”
“你说的一点没错,原来的洞不见了,石头的位置也不对。他就到处找洞,结果在找洞的过程中,一连钓了三条长鱼,当他准备再下钩的时候,在水里面发现了一只鞋子——是一只鞋子的鞋头,连钓了三条长鱼,他感到非常奇怪,发现鞋子以后,他就更觉得很蹊跷了,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一只鞋呢?”
汽车已经到桥跟前了。
驾驶员朝左打方向盘,汽车拐向石桥。
桥面不宽,只够一辆汽车通行,桥面也是用青石板铺成的,两边是互不相连的石栏,间距在一步左右。
两辆汽车谨小慎微地驶过了石桥。
“郑队,你接着往下说,后来呢?”
“后来,他就喊人,正好有一条船从上游——从龙华堡方向驶过来,他和船老大下到水里面,把那块石头掀了起来,结果发现了一条人腿。他就爬上岸,跑回马家集,到马家集派出所报了警。”
“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长鱼呢?”刘局长有些不解。
“你们回去以后好好休整一下,等待我们的消息。“李云帆望着依依不舍的战友道。
“马家集的案子正处在调查摸底阶段,这些日子,你们在山上吃了不少苦,回去以后好好补充一下,养精蓄锐,马家集有一场硬战等待着你们。”郑峰以一种委婉的方式告诉李子荣他们,分开只是暂时,会合为期不远。
郑峰能够理解战友们的心情,朝夕相处,突然分手,心里面自然是空荡荡的。自己离开同志们前往马家集的时候何尝不是如此呢。
“再见!”
在同志们的“再见”声中,两辆汽车向北驶去。等刘局长他们的汽车消失在山谷之中,李子荣他们才上车走人。
向北的两辆汽车,第一辆上坐着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第二辆上坐着陈皓和史可染。
让我们把视角定格在第一辆车上。
不用问,刘局长、郑峰和李云帆的话题定格在了马家集“8.18”无头案上。
“老李,我一个人呆在马家集,心里面空荡荡的,思路也没有以前畅通了,你来了,我的心里就有着落了。”
“郑队,不是你的思路不畅通,是案子太复杂了,如果不复杂,也不会成为地区挂牌的案子,我们干这行的又不是神仙,刘局长,我们公安局档案室里面不是还有几个案子一直没有头绪吗!”
“是啊!等你们把马家集的案子拿下来以后,得空了,再回头算一算那些陈年老账。”刘局长道。
“郑队,马家集的案子进展如何?”
“老李,先不急,到马家集以后,您先看材料,晚上——我们再谈。刘局长,您看呢?”
“案子的事情,你和云帆两个人商量着办,有什么困难找我,我的任务就是当好你们的后勤部长。”刘局长说罢哈哈大笑。
郑峰和李云帆也笑了。
李云帆和他的战友们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拿下龙华寺的案子,作为公安局领导的刘局长,心里当然是深感欣慰。
老李这么快就和自己会合,作为马家集凶杀案刑侦小组的负责人的郑峰,他多了一个得力的帮手,可谓如虎添翼,心里面自然是喜不自胜。
能从一个战场转移到另外一个战场,和自己的战友并肩作战,共擒恶魔,作为一个见到案子眼睛就发亮、对刑侦工作满腔热情的老刑警李云帆来说,心里面的冲动和亢奋更不必说。
“不过,你们要有足够的思想准备,马家集的无头案很不简单啊!”刘局长意味深长地说。
汽车里面的空气顿时凝重起来。
汽车在高山峡谷之间缓慢行进,汽车颠簸得非常厉害。
路是石子路,九曲十八弯,或高或低,几多坡道。
路右边,悬崖绝壁,怪石林立,上面是遮天蔽日的树林;路左边,急湍潺潺,流水回旋,下面是望而生畏的峡谷。
近处——山风乱吹,落叶飘飞,远处——层林尽染,呈红溢翠。
一个时辰以后,视野逐渐开阔起来,这时候,李云帆才意识到,汽车已经穿过了峡谷,汽车的前方出现了一座古老的石桥,河水里面有三个石头桥墩,和东西两岸上的桥墩加在一起,一共有五个桥墩,桥墩全为巨石。桥墩的间距有五米左右,高度在六米左右。
“老李,前面有一座石桥,在那——您看见了吗?”
“看见了,这座石桥有些年头了。”
“马家集凶杀案的无头男尸就是在石桥的下面被发现的。”
“在这儿发现的?”
“对,就在对岸那个桥墩的下面。就在那儿,你看——”
李云帆顺着郑峰所指的方向看去:桥墩附近有很多石块,有的躺在岸边,有的隐身水中。河面比较宽,有二十米左右。
“受害人的尸体是怎么被发现的呢?”
“是一个姓阎的钓长鱼的老者发现的。”
“钓长鱼的?”
“就是钓黄鳝的。”
“是用尖钩,还是用秃钩?”
“老李,你也懂这个?”郑峰道。
“略知一二。”
“云帆,你说说看,这钓长鱼有什么讲究?”刘局长突然来了兴趣。
“过去,我认识一个钓黄善的老者,一年四季,除了冬天,春、夏、秋三季,一辈子以钓黄鳝为生,他钓黄鳝和别人不一样,他用的钩子是秃头钩,而一般人用的是尖头钩。”
“秃头钩和尖头钩有什么不用呢?”
“秃头的钩子如果钓不上来,还可以再钓,或者隔一段时间再来钓,那条黄鳝还会再咬钩。如果是尖头钩,那就是一次性的买卖。一次钓不上来,第二次,它就再也不会咬钩了。秃头的钩子还有一个好处,秃头的钩子是绑在一根比较长的竹篾子上的,竹篾子很软,可以弯曲,所以能伸到洞里面很深的地方,尖头的钩子一般是一根比较长的钢丝,或者把钩子绑在一个比较硬的竹片上,所以尖头钩子伸到洞里面的长度有限。”
“黄鳝还会呆在洞里面吗?”
“他说,黄鳝在鱼中,是最认洞的,它呆在一个地方,轻易是不会换地方的,所以,他钓黄鳝有几条固定的线路,每条线路上都有几十个洞,都是老洞。一个洞要钓好几年。““这我还是第一次听说。”刘局长道。
“他跟我说,有一个洞,他前后钓了五年,一共掉了一百零三条黄鳝,最大的一条有一斤八两。”
“一斤八两,那劲一定很大。”
“可不是吗!他钓了好几回才得手,被它吞了好几把钩子,最后一次用绳子系在竹篾子上,另一头拴在树上,才把它钓上来。洞越老,钓上来的黄鳝就越大。最好的是土洞,石头洞也行,但石头洞里面的黄鳝呆的时间不长。郑队,我明白了,那位姓阎的老者一定是在钓黄鳝的时候,在石头下面发现了尸体。”
“你说的一点没错,原来的洞不见了,石头的位置也不对。他就到处找洞,结果在找洞的过程中,一连钓了三条长鱼,当他准备再下钩的时候,在水里面发现了一只鞋子——是一只鞋子的鞋头,连钓了三条长鱼,他感到非常奇怪,发现鞋子以后,他就更觉得很蹊跷了,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一只鞋呢?”
汽车已经到桥跟前了。
驾驶员朝左打方向盘,汽车拐向石桥。
桥面不宽,只够一辆汽车通行,桥面也是用青石板铺成的,两边是互不相连的石栏,间距在一步左右。
两辆汽车谨小慎微地驶过了石桥。
“郑队,你接着往下说,后来呢?”
“后来,他就喊人,正好有一条船从上游——从龙华堡方向驶过来,他和船老大下到水里面,把那块石头掀了起来,结果发现了一条人腿。他就爬上岸,跑回马家集,到马家集派出所报了警。”
“石头缝里面怎么会有这么多的长鱼呢?”刘局长有些不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