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节
  “好漂亮啊”
  孩子们下船跑进了腊梅林子里,开开心心地到处乱窜,姜双玲看着四周的精致的腊梅,不由得手心痒痒,忍不住想要将眼前的这一幕画下来,然而……
  并没有带作案工具。
  他们欣赏了一会儿腊梅,又一起去泡附近的温泉,冬日里的温泉水温热顺滑,驱散了腊月的清寒,温泉边腊梅点点,有几朵坠入了泉水中。
  温热的水流能带走身上的疲惫,姜双玲觉得这样的日子,还真是比神仙还逍遥。
  与几十年后相比,更是不花钱,不要门票,逍遥快活。
  他们还带了些自己做的小零食过来,泡完了温泉,围坐在一起吃着奶香小馒头、红豆饼、桃酥、花生酥,以及咸口的卤菜,卤豆干、海带、以及卤土豆什么的……
  姜双玲和王夏芝坐在一起聊家常,齐珩和王学凯带着三个小崽子去抓了一桶鱼,吩咐小家伙去捡了干木柴,就这样生火开始野外烤鱼。
  几个人手中都串着一条鱼,慢慢在火上烤着,烤鱼的香气渐渐传散开来。
  王学凯尝了点齐珩烤出来的鱼:“大兄弟,你烤着这不行啊,不行啊,你尝尝我的。”
  “再撒点花椒粉。”
  “来来来,尝尝我做的。”
  “媳妇儿,你带着小姜来吃烤鱼。”
  “小姜,你男人烤鱼技术不行。”
  齐珩淡淡道:“谁说我不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你看看……”
  齐珩:“你的糊了。”
  王学凯手忙脚乱:“还不都是因为跟你说话!你怎么不帮我管着点。”
  “姜妹,我的是好的。”
  姜双玲:“……”
  “妈,你看我烤的鱼能吃了吗?”
  “崽,这边还没熟。”
  “阿姐,我的熟了吗?”
  “没熟!”
  ……
  和隔壁老王一家的七人出游结束了,虽然很是疲惫,但还是约好春天再一起出游踏青,毕竟……人多还是好玩一点。
  “太冷了,这江风吹得我瑟瑟发抖,耳朵都给冻红了。”
  “崽崽,你们的耳朵红了没,小心长冻疮。”
  “阿姐,我不冷!”
  “我也不冷。”
  “回家吧回家吧,齐珩你把鱼拿到厨房,崽崽们先去洗手。”
  “妈,咱们明天还出去吗?”
  “咱们准备过年了,不出去玩啦。”
  在接近年三十之前,首先要过的是小晖晖同志的一周岁生日,姜双玲抱着怀里这个胖乎乎的小崽子,唏嘘的很,去年这会儿小崽子还在她肚子里闹着要出来呢,这会儿都已经能爬能走了。
  给这个小家伙额头中间点个小红印,还给做了碗小馄饨饺子给他吃。
  小晖晖扬着一口小白牙,慢慢吃着小馄饨,哼哼唧唧开心的不行。
  因为馄饨里面包着肉糜,亲爹剁出来的肉糜,细腻滑嫩,满足了这个小家伙吃肉的爱好。
  “妈妈,吃肉!”
  “吃吃吃……”
  这个小崽子学别的词不快,就吃肉两个字记得是一清二楚,让他忘记都忘不了。
  小小年纪就已经暴露出了肉食动物的倾向,跟他亲爹亲哥一样,只要有肉在,就要专注吃肉。
  给他喂了一碗小馄饨后,他又嘿咻嘿咻吃了碗鸡蛋羹。
  姜双玲捏捏小崽子脸蛋上的肉,“小家伙,你可真能吃啊。”
  她摸了摸自己的腰身,又看了下那边带着孩子们跑步回来的齐珩,突然觉得他们家最近吃得太好了。
  今年的肉比往年更多。
  齐珩的腰也比夏天多了不少肉,摸起来更加适合冬天的被窝。
  看来大伙都是每逢佳节胖三斤。
  姜双玲给薛梨和王雪姝写信,顺便寄了些特产回去,贺老爷子最近跟其他的老年家属下象棋,那叫一个乐不思蜀,端着一小碟花生米,再喝点小酒什么的,快乐到没朋友。
  “这家的,还有这家的,这家的对联全是我写的,小姜啊,你来挑挑,看看咱们家贴哪几幅春联?”
  “咱家的门多,每个都贴一幅?”
  “贺老爷子也来写一幅?”
  “小姜你写吗?”
  “都写。”
  ……
  姜双玲被人叫着,也跟着去写了个“福”了,齐珩也写了一个,他们夫妻俩的字也是很有水平的,姜澈和齐越也争抢着要来写春联。
  “两个小崽子写个‘福’吧。”
  年三十那天,扫旧迎新,每个人都拿着扫把抹布把家里院子到处打扫了一遍,中午随便凑合了一顿,热热闹闹贴好了窗花以及各处的春联,下午洗澡换了身新衣裳,傍晚围坐在一大桌丰盛的年夜饭前等待过年。
  外面放着烟花爆竹,屋子里的收音机打开,传出激昂的播音员声音,祝贺大家新年快乐。
  夜里小晖晖握着小拳头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姜双玲抱着身旁的人,在他的胸膛上蹭了下,心想着时间过得好快,仿佛眨眼的功夫,又过去了一年。
  年后,姜双玲还惦记着山城美院进修的事情,为着考核做了不少准备,她去报了名,等着考试的那天。
  即便腊月已经过去了,姜双玲去参加考试,仍然裹了一层又一层,顶着江风来到了山城,她还没有走到山城美院的门口,先被路上司机从车上搬下来的东西给吸引住了。
  姜双玲看到了黑白电视机。
  她心里突然想着,要不要买个电视机啊?
  第113章 信号
  姜双玲来到了山城美院,她看着学校的各色建筑,以及行色匆匆在校园里行走的学生们,突然有了一种大梦一场的恍然之感。
  仿佛又回到了曾经的校园时光,只不过记忆中的人和事物,已经变成了灰色。
  这时候的人还没有手机,校道上见不到低头族,各色的绘画和彩墙斑驳在教学楼的墙体上。
  水池边坐着的人支起画架,另一只手挤出水蓝的颜料。
  姜双玲打听到了考试所在的地点,美术考试不外乎还是绘画,除了一堂文化考试,姜双玲交了三幅作品,她十分顺畅的完成了考试,最后的结果还要等几天后的通知。
  姜双玲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坐着王夏芝的顺风船回去,刚回到家里,她总是想着之前在山城见到的那台黑白电视机。
  她对黑白电视机有些许好奇。
  在姜双玲的记忆里,她其实没见过黑白电视,只记得自己小时候闹着家里要买彩电vcd,还有什么复读机之类的,因此她对长着天线的黑白电视机极为好奇。
  这个时代的电视节目有什么呢?
  会不会有动画片?
  比起大人们,小朋友应该更喜欢电视吧?
  ……
  姜双玲揉着面团,脑袋里一阵放飞思绪,不停地在想是不是该买一台黑白电视机来让孩子们高兴高兴,虽然不一定能有多么精彩的节目,但也是个解闷的好东西。
  若是能留到几十年后,还是个老古董呢……
  齐珩走进厨房,见到她一脸心事重重的模样,关切道:“在想什么?山城美院的考试?”
  “不是。”姜双玲从黑白电视机里回过神来,她的手上沾了些面粉,调皮地往齐珩脸上抹了三撇猫胡子,“齐珩,我在山城看到有卖黑白电视机。”
  “你知道电视是什么吗?”
  “知道。”齐珩顿了一下,“你想要?”
  “想啊,哥,你能弄到票吗?帮家里买一台?”
  “有票。”
  “那就买!”
  小姜同志拍板了!
  哪怕是没有颜色的黑白电视机也算是这个年代的奢侈品之一,幸好姜双玲之前在《烈火》的再版工作得了一笔不错的外快,不然买个电视机回来还真令人肉疼。
  ——确实是肉疼。
  一台电视机能买不少肉了。
  “把家里的烟票换出去吧。”他们家里没有人抽烟,因此烟票是多余的,能把票换成钱。
  齐珩抿着嘴唇轻轻笑了一下,“你又会精打细算了?”
  “你媳妇儿我每天都很精打细算!!”小姜同志十分恼羞成怒。
  没错,她这种人就是间接性的“精打细算”,绝不抠门,该享受的一定得享受,能买得起的还是要买回来享受一番。
  比如电视机。
  因为天生对数字不太敏感,姜双玲不喜欢也没有什么能力对钱财扣扣索索,她花钱一向是凭感觉花钱,有一部分攒下来,另一部分该花的一定得花。
  衣食住行都不能短着自己和家人。
  与这个时代的一些妇女有着明显的不同,有些个嫂子会嫌弃她不会管家,太不懂节省了,尤其是薛政委的妻子,舍不得吃也舍不得穿,一年到头从来不愿意给孩子多做几身衣裳,家里饭菜没什么油水,别说其他的零食,就连个冬瓜糖都舍不得给孩子吃,曾经姜双玲还以为他们家困难,谁知道人家就喜欢这样抠抠搜搜一毛不拔,所有的钱都攒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