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南阳诸葛庐
  经过李儒的不懈努力,牛辅虽然在南阳站住了脚跟,成功割据一方,但是却依旧还是不够,想要保住大家的性命,不但要割据一方,还要找一个更大的诸侯做依靠才行。
  毕竟他们是董卓旧部,还是董卓的女婿,因为董卓的倒行逆施,这天下已经包容不下他们了。
  因此李儒十分清楚,他和牛辅最多在南阳割据一方,想要做到更进一步,几乎是不可能的。
  若是他们稍微露出一点侵略之心,必定会遭到其余诸侯的联合进攻,这样的话,他俩只有死路一条。
  而不扩充势力,只是割据一郡的话,迟早要被人吞吃个干净。
  因此,在李儒的思虑中,割据一方也只是暂时性的政策,最好的办法就是投靠一个强大的势力,不过却不能轻易随便投靠,否则必定还是会被过河拆桥。
  所以,李儒必须让牛辅及其军队表现出足够的狠戾,令各个诸侯在担忧恐惧之时,也能生出一份招揽占有之心。
  正是这个原因,在进入南阳之后,李儒才会令牛辅强硬对待周边的诸侯,让周围的诸侯已经见识到了他们的力量与价值。
  果不出其所料,不少的诸侯都向他们递来了招揽信,曹操、袁术、袁绍等,甚至连远在汉中的张鲁,都有意与牛辅军亲善。
  不过,这些诸侯都不是李儒心中的结交对象,在他的认识里,袁绍和袁术都是最好的归处,但是这两兄弟分立南北,日后必定会有一战,在不确定两兄弟谁胜谁负的时候,李儒不会轻易押上筹码。
  另一个还算有实力的诸侯,就是占据兖州的曹操了,曹操的实力虽然不如袁氏兄弟,但是却最为朝气蓬勃、锐意进发,正值实力的暴涨期,而且还在举兵攻伐徐州。
  此刻李儒和牛辅去投靠曹操的话,相当于雪中送炭之举,必定受到重用。
  只是曹操已经迎奉天子,以朝廷百官对董卓的憎恨程度,必不可能接纳他李儒和牛辅。
  哪怕就算接纳了,也难免会过河拆桥,寻机将他二人处决雪恨。
  因此,曹操虽好,却不是李儒和牛辅的归处。
  而汉中的张鲁,虽然也是实力不错,但是张鲁其人却有些野心不足,只可合作为盟,不可归属投靠。
  在李儒的想法中,他最想要投靠亲近的,反而是南方襄阳的刘表。
  这刘表虽然是汉室宗亲,但是对当今的皇帝却有些不以为然,否则也不会在当初诸侯联合讨董的时候,一点支援之声也不发,完全是坐山观虎斗的自守状态。
  而且,现在刘表刚刚收服荆州,除了襄阳、南郡的蔡家和蒯家支持他之外,江夏的黄家,荆南的各郡,都对刘表只是面上顺服,实地里却是不太尊令。
  如果有了他李儒和牛辅的投靠,刘表就可用他们来制衡荆南和江夏,让刘表完全统辖荆州。
  同时,他李儒和牛辅,也可以顺势与刘表结为一体,相当于给一棵大树绕上了浓密的藤蔓,令这棵大树更加雄武。
  如此两相有利的事情,李儒觉得刘表必定会答应的。
  只是,李儒他们和刘表从无交集,甚至还发生过一点摩擦。
  这种情况下,李儒担心自己即便向刘表阐述了亲近投靠之意,恐怕刘表也会猜忌犹豫,甚至以为有诈而更加隔阂。
  因此,他李儒必须找一个刘表可以信服的人作为使者才行,而这样的人物,李儒在南阳之地却是始终没有遇到。
  直到前几日,这个合适的使者人选,终于出现在了南阳之地的叶县境内。
  而此人,便是诸葛玄!
  这诸葛玄出生琅琊诸葛家,早年曾是刘表的属官,与刘表的关系莫逆。
  前段时间,诸葛玄听说自己的兄长诸葛珪去世,便辞别刘表回到家乡琅琊,照顾兄长的遗嗣,准备亲自将他们养育成人。
  可谁想在这个时候,曹操竟然大举进攻徐州,一时间徐州战乱不断,而为了避祸,他带着兄长的三子两女,一路逃到南阳,在这叶县的博望附近,寻了处地方结庐定居,躬耕田野,再不问外事。
  此刻李儒来到叶县,就是为了这诸葛玄而来,他想通过诸葛玄,来为自己给刘表沟通联系,以求可以与刘表联合依靠为一部。
  ……
  博望东南数里外,丁靖一行人在此扎营休息,准备养精蓄锐,以便于明日继续快马行走。
  可丁靖不知道,距离他们数百米外的一处山丘后,有一片茂密的竹林,而在竹林中,却有好几间庐舍。
  这庐舍之中,却是住着三国时期,最鼎鼎大名的一家人。
  没错,诸葛玄就住在这里,而跟着诸葛玄一起居住的,还有三男两女。
  说到这三男,便是三国里大名鼎鼎的四兄弟之三,除了诸葛诞不在这里之外,诸葛瑾、诸葛亮和诸葛均三兄弟,都住在这里。
  此刻庐舍之中,诸葛亮和诸葛均兴奋的闯入大哥诸葛瑾的房间,忍不住大声叫道:“大哥,我们发现竹林外面有股贼人!”
  诸葛瑾此时正在挑灯读书,被两个小家伙突然打扰到,顿时有些生气。
  又听到两人话语,诸葛瑾顿时一愣,连忙说道:“快去通知叔父,让他报官求救,等等,我们应该拉上叔父快点离开这里,免得被贼人所害!”
  诸葛瑾之所以如此反应,是因为从徐州迁来这里的途中,他们见到了不少贼匪肆掠的乱世局面,无数的经验告诉了他们,遇到这些悍匪,还是尽量远离躲避最好。
  不过,诸葛瑾突然脑海一闪,他意识到事情有些不对,这里可是颍川和南阳的交界处,虽然两郡井水不犯河水,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隐患而导致的摩擦,这里的贼匪几乎被曹军和牛辅军各自剿灭殆尽,根本不可能有贼匪在此纵横,这也是诸葛玄选择这里躬耕结庐的根本原因。
  诸葛瑾又看向二人,想要再确认一下,便又问道:“你们两个给我仔细说说,你们在竹林外,到底看到了什么情况?此事关乎大家生死,务必尽数说清!”
  诸葛亮和诸葛均两个小家伙,虽然年纪不大,但是心智却远超同龄人,顿时明白了大哥诸葛瑾的担忧,也不敢有丝毫马虎,仔仔细细的将自己看到的诉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