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高祖圣训
“哈哈哈哈!”
李渊仰头大笑,笑完了,转头对坐在一旁的儿子们道:“当日在含元殿上,看薛卿家辩驳太子之言,我还以为薛卿家当是雄辩滔滔之人,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嘛!”
太子李建成也笑着道:“如此拙于言辞之人,却在当日于殿上雄辩滔滔,却是何故?”
薛朗只得答道:“回太子,不过是公私分明之故。公事关系国家社稷,自然要绞尽脑汁的把微臣所思所想说清楚。圣人夸奖微臣,此事无关家国社稷,自然不用搜肠刮肚的想如何回话。圣人圣明,此等小事,想来圣人并不会怪责微臣愚笨。”
“好一个公私分明!”
秦王赞了一句:“君子当敏于行而讷于言。薛郡公当得此言矣!”
薛朗客气的道:“多谢秦王夸奖,微臣愧不敢当。”
“说来,平阳呈上的南瓜和圆白菜,也是薛卿家带回来的新作物吧?”
想起今天的朝食,圣人问道。
薛朗回答道:“回圣人,确是微臣带回来的,适当保存,可做越冬之蔬菜。”
圣人赞了一句:“善!”
时人吃蔬菜,喜欢生吃,切碎拌上调料,就是一道时鲜蔬菜。即便是皇家,也没有后世之奢侈,一样跟老百姓一般,冬天有碗甜脆的萝卜丝吃也是美味儿。毕竟,如今只是初唐,盛唐气象也要等到盛唐之后再说。
说起来,好好地大唐,所谓的盛唐气象,到得李隆基手上,却被他败给一个胡儿。那个胡儿还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如果高祖、太宗、高宗泉下有灵,真是人死了都会被气活,也不知道李隆基来日于九泉之下面见列祖列宗之时,会不会羞愧得再死一次!
思绪又歪了,赶紧拉回来!薛朗赶紧整整精神思绪。
圣人道:“先前建瓴奏报称,要从麾下所辖驻军中挑选五千精壮,组建精兵。李卿去时,我曾交代他,让他看看是否已成军,有何难处。建瓴我儿历来报喜不报忧,从不向阿耶言苦。苇泽关驻军有数,军饷自有定数,选练精兵,岂是易事,恐她左右支拙。前日李纲回来奏报,说,苇泽关驻军,不止熊罴一军,即便是府兵,也与别处不同,令行禁止,军容整肃,军姿军貌大有长进。说皆是薛卿家向建瓴献上练兵之法的缘故,对否?”
想不到圣人竟然问的是这个。
薛朗坦然道:“禀圣人,说起此事,微臣曾向李尚书言道,说于练兵一道上,微臣理论略通,如若让我去实际操练,其实是个草包!我献予公主殿下的,不过是一些浅见,殿下从这些浅见中得到启发,悟得练兵之法,乃是殿下有大才,微臣的功劳,其实十分浅薄。”
薛朗说的是大实话。他于古代的行军打仗,真的是一窍不通,连旗帜都认不明白,更不用说去指挥、去练兵。
没有实践经验,如果让他去练兵,他只会照搬现代的那一套,练出来只怕也不过是个四不像,根本经不起战争检验。熊罴能成军,是公主殿下的才能使然,薛朗就是提出一个想法,保证了下后勤,其他的,谈不上功劳。
圣人问道:“筹建农庄一事,也是建瓴之功劳?”
这倒是他的功劳!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着拱手低头,算是默认。这老实样子似是取悦了李渊,不由笑了出来,道:“卿家果真是实诚之人。”
薛朗腼腆的笑笑,来个默认。圣人莞尔,道:“薛卿家,一座农庄,已够供给五千精兵所需?”
薛朗:“禀圣人,农庄并不负责军粮,只负责供给熊罴副食。军粮还是从军饷中划拨,肉菜禽蛋则由农庄供给,目前来说,略有盈余。”
这下,不止李渊了,连齐王都面露惊容。这一家几父子,都不是全然的草包,皆是军政皆通的人物,自然知道训练一支精兵所需的花费。
齐王直接惊声道:“一个农庄的产出,就能供给训练五千精兵之花费,甚至还略有盈余,此事当真乎?”
薛朗道:“句句实言,因有农庄丰富的副食供给,军粮消耗甚至比往年降低。”
肉菜丰富了,自然主粮的消耗就下降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王道:“禀圣人,臣征讨刘黑闼班师回朝之前,曾微服快马去苇泽关探望阿姐,彼时,薛郡公正负责筹建农庄,曾看过薛郡公之规划图纸,农庄规划之巧妙,可谓环环相扣,想来,皆是养殖之物特有挑选之故。”
最后一句却是望着薛朗说的,应是向他求证。
薛朗点点头。圣人见状,问道:“农庄之中养殖何种牲畜?”
薛朗道:“禀圣人,主要养殖的是猪、鸡、鸭、鹅、鱼……“
薛朗把农庄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听完后,太子建成道:“如若半年就能养成一头猪,以猪所产出之肉食,倒是比养羊合算许多,如此倒也能供应上练兵所需。”
唐人之所以吃羊肉比吃猪肉多,最大的原因就是羊产出比猪快。在没有饲料之前,杨一头肥猪,最少要一年才能出栏,这还是喂食大量粗粮后的成果。以现在没有玉米、没有红薯等粗粮的情况,养成一头肥猪花费的时间足够养出要几批羊来。难怪养羊的人多,养猪的人少。
圣人问道:“农庄可能推广?”
薛朗道:“禀圣人,这般大规模的集中养殖,需有经验丰富之人监管,否则,只要一场疫病,整个农庄的牲畜全军覆没几乎可以预见。另外,还有蚯蚓的退化问题,受这些问题限制,推广颇难。”
圣人点点头,叹道:“惜乎卿家只一人尔。”
薛朗笑起来,道:“禀圣人,臣分身乏术,自然无法推广。不过,农庄的整体模式无法推广,其中某些优秀的养殖方式却是可以推广的。比如,肥猪的养殖及莲池养鱼的技术等等,只是,这些是水磨工夫,推广起来,需费时日。”
“卿家愿意教授推广这些方法?”
“这些方法并没有奇异之处,不过是一些经验总结。说起来,微臣曾向公主殿下借了些农书阅读,特别是《齐民要术》一书,上面所载,畜牧林农皆有所述,如若能推广此书,倒是利国利民之好事。”
《齐民要术》是一本好用的、实用的书。不仅有记载怎么耕田,还有养殖类的记载,甚至还有加工方法,比如酿酒方法就有记载。
圣人道:“此提议大善。只是当今天下,识字读书之人颇少,刊印书籍易,推广却难。归根结底,还需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开启民智才是。得天下易,守天下却难。大郎、二郎、五郎,尔等需谨记。”
三人齐齐应道:“谨遵父训。”
李渊仰头大笑,笑完了,转头对坐在一旁的儿子们道:“当日在含元殿上,看薛卿家辩驳太子之言,我还以为薛卿家当是雄辩滔滔之人,如今看来,并非如此嘛!”
太子李建成也笑着道:“如此拙于言辞之人,却在当日于殿上雄辩滔滔,却是何故?”
薛朗只得答道:“回太子,不过是公私分明之故。公事关系国家社稷,自然要绞尽脑汁的把微臣所思所想说清楚。圣人夸奖微臣,此事无关家国社稷,自然不用搜肠刮肚的想如何回话。圣人圣明,此等小事,想来圣人并不会怪责微臣愚笨。”
“好一个公私分明!”
秦王赞了一句:“君子当敏于行而讷于言。薛郡公当得此言矣!”
薛朗客气的道:“多谢秦王夸奖,微臣愧不敢当。”
“说来,平阳呈上的南瓜和圆白菜,也是薛卿家带回来的新作物吧?”
想起今天的朝食,圣人问道。
薛朗回答道:“回圣人,确是微臣带回来的,适当保存,可做越冬之蔬菜。”
圣人赞了一句:“善!”
时人吃蔬菜,喜欢生吃,切碎拌上调料,就是一道时鲜蔬菜。即便是皇家,也没有后世之奢侈,一样跟老百姓一般,冬天有碗甜脆的萝卜丝吃也是美味儿。毕竟,如今只是初唐,盛唐气象也要等到盛唐之后再说。
说起来,好好地大唐,所谓的盛唐气象,到得李隆基手上,却被他败给一个胡儿。那个胡儿还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如果高祖、太宗、高宗泉下有灵,真是人死了都会被气活,也不知道李隆基来日于九泉之下面见列祖列宗之时,会不会羞愧得再死一次!
思绪又歪了,赶紧拉回来!薛朗赶紧整整精神思绪。
圣人道:“先前建瓴奏报称,要从麾下所辖驻军中挑选五千精壮,组建精兵。李卿去时,我曾交代他,让他看看是否已成军,有何难处。建瓴我儿历来报喜不报忧,从不向阿耶言苦。苇泽关驻军有数,军饷自有定数,选练精兵,岂是易事,恐她左右支拙。前日李纲回来奏报,说,苇泽关驻军,不止熊罴一军,即便是府兵,也与别处不同,令行禁止,军容整肃,军姿军貌大有长进。说皆是薛卿家向建瓴献上练兵之法的缘故,对否?”
想不到圣人竟然问的是这个。
薛朗坦然道:“禀圣人,说起此事,微臣曾向李尚书言道,说于练兵一道上,微臣理论略通,如若让我去实际操练,其实是个草包!我献予公主殿下的,不过是一些浅见,殿下从这些浅见中得到启发,悟得练兵之法,乃是殿下有大才,微臣的功劳,其实十分浅薄。”
薛朗说的是大实话。他于古代的行军打仗,真的是一窍不通,连旗帜都认不明白,更不用说去指挥、去练兵。
没有实践经验,如果让他去练兵,他只会照搬现代的那一套,练出来只怕也不过是个四不像,根本经不起战争检验。熊罴能成军,是公主殿下的才能使然,薛朗就是提出一个想法,保证了下后勤,其他的,谈不上功劳。
圣人问道:“筹建农庄一事,也是建瓴之功劳?”
这倒是他的功劳!薛朗不好意思的笑着拱手低头,算是默认。这老实样子似是取悦了李渊,不由笑了出来,道:“卿家果真是实诚之人。”
薛朗腼腆的笑笑,来个默认。圣人莞尔,道:“薛卿家,一座农庄,已够供给五千精兵所需?”
薛朗:“禀圣人,农庄并不负责军粮,只负责供给熊罴副食。军粮还是从军饷中划拨,肉菜禽蛋则由农庄供给,目前来说,略有盈余。”
这下,不止李渊了,连齐王都面露惊容。这一家几父子,都不是全然的草包,皆是军政皆通的人物,自然知道训练一支精兵所需的花费。
齐王直接惊声道:“一个农庄的产出,就能供给训练五千精兵之花费,甚至还略有盈余,此事当真乎?”
薛朗道:“句句实言,因有农庄丰富的副食供给,军粮消耗甚至比往年降低。”
肉菜丰富了,自然主粮的消耗就下降了,这是很正常的事情。
秦王道:“禀圣人,臣征讨刘黑闼班师回朝之前,曾微服快马去苇泽关探望阿姐,彼时,薛郡公正负责筹建农庄,曾看过薛郡公之规划图纸,农庄规划之巧妙,可谓环环相扣,想来,皆是养殖之物特有挑选之故。”
最后一句却是望着薛朗说的,应是向他求证。
薛朗点点头。圣人见状,问道:“农庄之中养殖何种牲畜?”
薛朗道:“禀圣人,主要养殖的是猪、鸡、鸭、鹅、鱼……“
薛朗把农庄的情况大致说了一遍。
听完后,太子建成道:“如若半年就能养成一头猪,以猪所产出之肉食,倒是比养羊合算许多,如此倒也能供应上练兵所需。”
唐人之所以吃羊肉比吃猪肉多,最大的原因就是羊产出比猪快。在没有饲料之前,杨一头肥猪,最少要一年才能出栏,这还是喂食大量粗粮后的成果。以现在没有玉米、没有红薯等粗粮的情况,养成一头肥猪花费的时间足够养出要几批羊来。难怪养羊的人多,养猪的人少。
圣人问道:“农庄可能推广?”
薛朗道:“禀圣人,这般大规模的集中养殖,需有经验丰富之人监管,否则,只要一场疫病,整个农庄的牲畜全军覆没几乎可以预见。另外,还有蚯蚓的退化问题,受这些问题限制,推广颇难。”
圣人点点头,叹道:“惜乎卿家只一人尔。”
薛朗笑起来,道:“禀圣人,臣分身乏术,自然无法推广。不过,农庄的整体模式无法推广,其中某些优秀的养殖方式却是可以推广的。比如,肥猪的养殖及莲池养鱼的技术等等,只是,这些是水磨工夫,推广起来,需费时日。”
“卿家愿意教授推广这些方法?”
“这些方法并没有奇异之处,不过是一些经验总结。说起来,微臣曾向公主殿下借了些农书阅读,特别是《齐民要术》一书,上面所载,畜牧林农皆有所述,如若能推广此书,倒是利国利民之好事。”
《齐民要术》是一本好用的、实用的书。不仅有记载怎么耕田,还有养殖类的记载,甚至还有加工方法,比如酿酒方法就有记载。
圣人道:“此提议大善。只是当今天下,识字读书之人颇少,刊印书籍易,推广却难。归根结底,还需励精图治,国富民强,开启民智才是。得天下易,守天下却难。大郎、二郎、五郎,尔等需谨记。”
三人齐齐应道:“谨遵父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