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 第121节
“这几个结论包括熔炼次数、时间,还有冷却速度,其他地方,通过跟精细的对比计算,也做了一些小的调整……”
“首先就是整个的工序,只有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熔炼次数,通过分析,我发现需要增加一次熔炼,可以在设备中……”
他仔细说了起来。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他干脆走到了最前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做讲解。
王浩只是说分析结论,谈到工序就直接说怎么样去改进,怎么样去做,就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难点。
有个专家忽然皱眉开口道,“你说要增加一次熔点次数,不就等于否定了之前的工序吗?能制造出1560兆帕钛合金的工序,已经非常完善了,为什么要突然要做这么大的改动?”
王浩看过去发现似乎没有见过,开口问道,“你是……?”
“丁宗权,丁工。”彭辉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丁宗权是钢铁公司的技术专家,带队研发攻关许多钢材项目,在国内特种钢材研发制造领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丁工,你好。”王浩点头解释道,“如果你是问为什么做改动,我只能说,这是我对于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是我的工作结论,我必须要说出来。至于实验是否采纳,就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了。”
王浩的回答无法说服丁宗权。
丁宗权觉得对工序改动太大,还是想知道建议改动的原因。
王浩没有再解释,而是继续讲解起来,他说到一个步骤,熔炼时间要增加一分钟。
丁宗权皱眉问道,“一分钟能有什么用?我仔细看了工序过程,总计要二十分钟左右吧?二十分钟,增加一分钟,有什么意义?”
王浩顿时皱起了眉,语气很严厉的开口道,“丁教授,我尊重你,但也请你尊重我。我现在正在做报告。”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能不能等到我的报告结束再说?”
这一句话怼的丁宗权憋红了脸,好半天才只能颤颤坐下。
其他几个专家也都不说话了。
他们觉得丁宗权确实有些过分,即便是有问题可以等待一会儿再问,但是,被小辈儿这么怼上一句,还是感觉很丢脸的,同时又感到有些庆幸。
丁宗权算是帮忙趟了雷,刚才他们也有的想发问的。
在怼了丁宗权一句以后,接下来的讲解顿时顺畅了很多,花费了二十分钟左右全部讲完。
他讲解的内容是工序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就像是一个项目负责人,开会指挥大家该怎么做,不用说明原理只说结果,自然就会非常的简单。
等王浩全部都说完以后,丁宗权终于憋不住了,他马上开口问道,“王浩教授,你刚才说了这么多,原理呢?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
王浩有点儿不理解的看过去,“还要说明原理吗?”
“刚才会议最开始的时候,彭教授不是说准备实验吗?如果你想先弄懂原理,当然可以……”
他说着转头看向彭辉,问道,“彭教授,可以把实验推迟到下周吗?”
“——?”
丁宗权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其他明白过来的人,则都捂住嘴偷笑起来。
曹东明就是笑的最欢畅的一个,甚至憋不住还发出了声音,他可是知道原理到底有多复杂,自然明白王浩是什么意思。
但是,说把实验延迟到下周,确实是有点羞辱人了。
丁宗权有些不明所以,看向发出笑声的曹东明,曹东明用手拽了一下他的袖子,小声解释一句,“王浩教授做的那个分析,我仔细研究过,没有个两、三天别想弄懂。”
丁宗权这才明白过来,他知道曹东明的水平,倒是不怀疑他说的内容,但还是感觉自己被羞辱了。
即便花费两、三天才能弄懂,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彭辉发现气氛有些箭弩拔张,他对丁宗权也很不满,还是开口说了一句,“丁工,你看看是不是在实验以后再说?”
丁宗权还是感觉下不来台,他点了一下头,继续说道,“王浩教授,你还是要解释一下,最开始增加一次熔炼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进行一次实验,可是要花费几十万经费的,这都是国家的钱,我们不能平白的消耗掉,不能因为你想试试就给国家带来损失吧?”
这顶帽子扣下来,让人感觉晕晕的。
王浩干脆摊开手,直接回到座位上,打开了背包拿出一份几十页打印好的报告,随后道,“我不是材料学的专家,不太懂合金制造,我只是受彭辉教授邀请,来帮忙做实验数据分析。”
“刚才我说的,都是我通过对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丁教授,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非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增加熔炼次数,为什么我要对其他工序做这样的修改,当然可以。”
他把打印好的报告递到丁宗权面前,“你可以自己看一看。”
“直白来说,你是材料学专家,不是数学专家,我认为,以你的水平想要理解其中的原理,保守估计,也要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研究。”
“至于是否还要进行实验,什么时候进行实验。”
王浩转头看向彭辉问道,“彭教授,科学基金的材料部评审组,还有权利插手到项目中吗?”
这时候,评审组的带头人励继平知道必须开口了,他知道不能总在旁边看着,赶紧严肃的说了一句,“我们只是评审组,不会插入项目,只做最后的评估和验收。”
“丁教授,我们只是评审,就不要打扰会议进行了。”
丁宗权低头扫了几眼手里的报告,发现确实有很多复杂的东西,但又感到十分丢脸。
有了励继平的‘尴尬台阶’,他也只能黑着脸坐下来。
专家评审组可不是铁板一块,他们都是各个项目的带头人,国内材料领域的顶级专家,相互之间不能说有矛盾,但也不那么亲近,就只是临时组成了评审组而已。
丁宗权一个人丢脸,被个小年轻怒怼也就罢了,但要牵扯到专家评审组就不行了。
如果传出去材料科学部的专家评审组,阻挠金属实验室对于钛合金的研发。
这怎么说?
到时候,他们这些没说话、没参与其中的人,也肯定会受到名誉上的影响。
……
会议结束。
彭辉马上交代了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其他各部分负责人也都去向下面人交代工作。
实验室忙碌起来。
王浩走出了会议室,就去了数据分析办公室,那里相对安静一下,也适合休息闲待一会儿。
万益明跟了过来,有点担心的提醒道,“王浩教授,刚才那个丁宗权,钢铁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据说马上就能选上院士,这种人物……”
王浩打断问道,“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研究的吗?”
万益明微张着嘴有些不明白。
王浩好笑的说道,“我是西海大学理学院的数学教授,我的领域是数学。我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归数学与应用数学部负责,我的研究论文是发表在数学期刊上。”
“即便等以后,我有资格参加院士增选,有投票权的也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
“他,一个材料教授,就算以后成了院士,跟我有什么关系?”
“哪怕是同领域的专家,得罪也就得罪了,再专家、再有影响力,难道还能一手遮天、指鹿为马,否定我的成果吗?”
“万教授,我说句难听的话……”
“倚老卖老,他再厉害,我怕他个鸟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们这个项目,真是大发了啊!
王浩对刚才的实验会议中被丁宗权质疑感到很不舒服,他仔细想想都觉得自己还是客气了。
有句话说,‘术业有专攻’。
一个研发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他负责的是数据分析,做的是实验数据的挖掘工作,因为马上就要开始实验,也是根据他的分析结果做工序调整,自然就不必要再去论证,直接说出结果,修正过程就可以了。
他没有想到还会有个专家过来挑问题。
如果在场的人都是数学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倒是不介意简单解释一下,但一大堆材料学的专家,真想去解释都是很困难的。
他最开始都没有拿出报告,就是因为知道把报告拿出来,在场也没有两、三个能看懂。
两、三个是说多了。
很大可能就只有万益明能懂一些,史桂芳也是材料计算方向的博士,但水平相对还要差一些,至于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
‘跨行如隔山’啊,学术领域就更是如此。
单独一个学科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想弄明白都很不容易,研究材料的专家,想弄懂高深的数学计算机问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对方就是金属实验室的一员,王浩还会相对客气一些,毕竟对方是真的为实验去考虑。
但是,对方只是材料部来的评审专家,并不是项目的参与人员,大概率不会真心为项目考虑,很大可能,就想在会议上说两句,显现一下自己的才能。
仅此而已。
这种专家想指手画脚倒是也可以,针对彭辉的工作去说上两句,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还会耐心的听,他们都是材料研发领域的专家,也都是项目带头人,领域可以说是重复的就可以说一说。
但是和他去谈数据分析的问题,就是把指手划脚用错了地方。
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方向的。
王浩觉得自己的脾气还是很好的,他没有当场翻脸,只是含蓄的陈述了一个事情——对方想理解报告内容,最少需要一一个星期。
这并不是事实。
因为对方去研究报告,用一个星期时间也不可能理解,甚至会因为不懂某些基础,还要恶补相关内容,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他所做的数据分析牵扯到了好多专业的方法,最后的计算内容还牵扯到了高深数学问题,比如泛函分析、离散数学以及概率研究内容。
这些内容非数学专业人士,想弄懂非常困难。
材料专家确实很厉害,但只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根本是南辕北辙。
做一个不怎么礼貌的比喻来说,就像是一个化学理论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二十几年的初中化学教育工作,忽然突发奇想,要弄懂一个研究生级别的高难度专业数学题目。
这不是在搞笑吗?
把世界最著名的数学家请来给讲,也不可能听明白啊!
……
另一边,丁宗权感到非常的生气。
在会议结束后,他没有离开金属实验室,而是找了个空置的办公室,手里还拿着那份报告,明显是想试着去弄明白。
他就是在赌气。
“首先就是整个的工序,只有一个改进的地方,就是熔炼次数,通过分析,我发现需要增加一次熔炼,可以在设备中……”
他仔细说了起来。
在不断解释的过程中,他干脆走到了最前面,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着做讲解。
王浩只是说分析结论,谈到工序就直接说怎么样去改进,怎么样去做,就完全没有理解上的难点。
有个专家忽然皱眉开口道,“你说要增加一次熔点次数,不就等于否定了之前的工序吗?能制造出1560兆帕钛合金的工序,已经非常完善了,为什么要突然要做这么大的改动?”
王浩看过去发现似乎没有见过,开口问道,“你是……?”
“丁宗权,丁工。”彭辉在旁边提醒了一句。
丁宗权是钢铁公司的技术专家,带队研发攻关许多钢材项目,在国内特种钢材研发制造领域,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丁工,你好。”王浩点头解释道,“如果你是问为什么做改动,我只能说,这是我对于数据分析后得出的结论。”
“这是我的工作结论,我必须要说出来。至于实验是否采纳,就和我的工作没有关系了。”
王浩的回答无法说服丁宗权。
丁宗权觉得对工序改动太大,还是想知道建议改动的原因。
王浩没有再解释,而是继续讲解起来,他说到一个步骤,熔炼时间要增加一分钟。
丁宗权皱眉问道,“一分钟能有什么用?我仔细看了工序过程,总计要二十分钟左右吧?二十分钟,增加一分钟,有什么意义?”
王浩顿时皱起了眉,语气很严厉的开口道,“丁教授,我尊重你,但也请你尊重我。我现在正在做报告。”
“如果你有什么问题,能不能等到我的报告结束再说?”
这一句话怼的丁宗权憋红了脸,好半天才只能颤颤坐下。
其他几个专家也都不说话了。
他们觉得丁宗权确实有些过分,即便是有问题可以等待一会儿再问,但是,被小辈儿这么怼上一句,还是感觉很丢脸的,同时又感到有些庆幸。
丁宗权算是帮忙趟了雷,刚才他们也有的想发问的。
在怼了丁宗权一句以后,接下来的讲解顿时顺畅了很多,花费了二十分钟左右全部讲完。
他讲解的内容是工序该做什么样的调整,就像是一个项目负责人,开会指挥大家该怎么做,不用说明原理只说结果,自然就会非常的简单。
等王浩全部都说完以后,丁宗权终于憋不住了,他马上开口问道,“王浩教授,你刚才说了这么多,原理呢?为什么要做这些调整?”
王浩有点儿不理解的看过去,“还要说明原理吗?”
“刚才会议最开始的时候,彭教授不是说准备实验吗?如果你想先弄懂原理,当然可以……”
他说着转头看向彭辉,问道,“彭教授,可以把实验推迟到下周吗?”
“——?”
丁宗权一时间没有明白过来,其他明白过来的人,则都捂住嘴偷笑起来。
曹东明就是笑的最欢畅的一个,甚至憋不住还发出了声音,他可是知道原理到底有多复杂,自然明白王浩是什么意思。
但是,说把实验延迟到下周,确实是有点羞辱人了。
丁宗权有些不明所以,看向发出笑声的曹东明,曹东明用手拽了一下他的袖子,小声解释一句,“王浩教授做的那个分析,我仔细研究过,没有个两、三天别想弄懂。”
丁宗权这才明白过来,他知道曹东明的水平,倒是不怀疑他说的内容,但还是感觉自己被羞辱了。
即便花费两、三天才能弄懂,也不能直接说出来啊!
彭辉发现气氛有些箭弩拔张,他对丁宗权也很不满,还是开口说了一句,“丁工,你看看是不是在实验以后再说?”
丁宗权还是感觉下不来台,他点了一下头,继续说道,“王浩教授,你还是要解释一下,最开始增加一次熔炼的问题,这不是一个小问题。”
“进行一次实验,可是要花费几十万经费的,这都是国家的钱,我们不能平白的消耗掉,不能因为你想试试就给国家带来损失吧?”
这顶帽子扣下来,让人感觉晕晕的。
王浩干脆摊开手,直接回到座位上,打开了背包拿出一份几十页打印好的报告,随后道,“我不是材料学的专家,不太懂合金制造,我只是受彭辉教授邀请,来帮忙做实验数据分析。”
“刚才我说的,都是我通过对于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丁教授,如果你觉得我说的不对,非要弄明白为什么要增加熔炼次数,为什么我要对其他工序做这样的修改,当然可以。”
他把打印好的报告递到丁宗权面前,“你可以自己看一看。”
“直白来说,你是材料学专家,不是数学专家,我认为,以你的水平想要理解其中的原理,保守估计,也要花费一个星期时间,如果你不相信,可以自己去研究。”
“至于是否还要进行实验,什么时候进行实验。”
王浩转头看向彭辉问道,“彭教授,科学基金的材料部评审组,还有权利插手到项目中吗?”
这时候,评审组的带头人励继平知道必须开口了,他知道不能总在旁边看着,赶紧严肃的说了一句,“我们只是评审组,不会插入项目,只做最后的评估和验收。”
“丁教授,我们只是评审,就不要打扰会议进行了。”
丁宗权低头扫了几眼手里的报告,发现确实有很多复杂的东西,但又感到十分丢脸。
有了励继平的‘尴尬台阶’,他也只能黑着脸坐下来。
专家评审组可不是铁板一块,他们都是各个项目的带头人,国内材料领域的顶级专家,相互之间不能说有矛盾,但也不那么亲近,就只是临时组成了评审组而已。
丁宗权一个人丢脸,被个小年轻怒怼也就罢了,但要牵扯到专家评审组就不行了。
如果传出去材料科学部的专家评审组,阻挠金属实验室对于钛合金的研发。
这怎么说?
到时候,他们这些没说话、没参与其中的人,也肯定会受到名誉上的影响。
……
会议结束。
彭辉马上交代了一系列实验准备工作,其他各部分负责人也都去向下面人交代工作。
实验室忙碌起来。
王浩走出了会议室,就去了数据分析办公室,那里相对安静一下,也适合休息闲待一会儿。
万益明跟了过来,有点担心的提醒道,“王浩教授,刚才那个丁宗权,钢铁公司的首席技术专家,据说马上就能选上院士,这种人物……”
王浩打断问道,“你知道我是做什么研究的吗?”
万益明微张着嘴有些不明白。
王浩好笑的说道,“我是西海大学理学院的数学教授,我的领域是数学。我申请的科学基金项目,归数学与应用数学部负责,我的研究论文是发表在数学期刊上。”
“即便等以后,我有资格参加院士增选,有投票权的也是数学物理学部的院士。”
“他,一个材料教授,就算以后成了院士,跟我有什么关系?”
“哪怕是同领域的专家,得罪也就得罪了,再专家、再有影响力,难道还能一手遮天、指鹿为马,否定我的成果吗?”
“万教授,我说句难听的话……”
“倚老卖老,他再厉害,我怕他个鸟啊!”
第一百一十一章 你们这个项目,真是大发了啊!
王浩对刚才的实验会议中被丁宗权质疑感到很不舒服,他仔细想想都觉得自己还是客气了。
有句话说,‘术业有专攻’。
一个研发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他负责的是数据分析,做的是实验数据的挖掘工作,因为马上就要开始实验,也是根据他的分析结果做工序调整,自然就不必要再去论证,直接说出结果,修正过程就可以了。
他没有想到还会有个专家过来挑问题。
如果在场的人都是数学计算机领域的专家,他倒是不介意简单解释一下,但一大堆材料学的专家,真想去解释都是很困难的。
他最开始都没有拿出报告,就是因为知道把报告拿出来,在场也没有两、三个能看懂。
两、三个是说多了。
很大可能就只有万益明能懂一些,史桂芳也是材料计算方向的博士,但水平相对还要差一些,至于其他人根本就不可能。
‘跨行如隔山’啊,学术领域就更是如此。
单独一个学科领域不同的研究方向,想弄明白都很不容易,研究材料的专家,想弄懂高深的数学计算机问题,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如果对方就是金属实验室的一员,王浩还会相对客气一些,毕竟对方是真的为实验去考虑。
但是,对方只是材料部来的评审专家,并不是项目的参与人员,大概率不会真心为项目考虑,很大可能,就想在会议上说两句,显现一下自己的才能。
仅此而已。
这种专家想指手画脚倒是也可以,针对彭辉的工作去说上两句,谁也不会多说什么,还会耐心的听,他们都是材料研发领域的专家,也都是项目带头人,领域可以说是重复的就可以说一说。
但是和他去谈数据分析的问题,就是把指手划脚用错了地方。
他们根本不是一个方向的。
王浩觉得自己的脾气还是很好的,他没有当场翻脸,只是含蓄的陈述了一个事情——对方想理解报告内容,最少需要一一个星期。
这并不是事实。
因为对方去研究报告,用一个星期时间也不可能理解,甚至会因为不懂某些基础,还要恶补相关内容,根本不是短时间能够做到的。
他所做的数据分析牵扯到了好多专业的方法,最后的计算内容还牵扯到了高深数学问题,比如泛函分析、离散数学以及概率研究内容。
这些内容非数学专业人士,想弄懂非常困难。
材料专家确实很厉害,但只是应用领域的研究,和数学研究根本是南辕北辙。
做一个不怎么礼貌的比喻来说,就像是一个化学理论专业本科生,毕业后从事二十几年的初中化学教育工作,忽然突发奇想,要弄懂一个研究生级别的高难度专业数学题目。
这不是在搞笑吗?
把世界最著名的数学家请来给讲,也不可能听明白啊!
……
另一边,丁宗权感到非常的生气。
在会议结束后,他没有离开金属实验室,而是找了个空置的办公室,手里还拿着那份报告,明显是想试着去弄明白。
他就是在赌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