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3节
鄂城。
空舰飞行器实验基地。
实验团队也注意到了外界消息,但都是在预料之中的,空舰-2频繁起降实验新技术,就不可能不被注意到。
他们也不怕被注意到。
阿迈瑞肯一直不断制造对抗氛围,还发起联合演习炫耀武力,适当的展示一下高端技术,也能直接形成一种威慑。
空舰-2的新型隐形技术,会让现阶段任何对手防不胜防,根本想不出对抗的办法。
这要比组织个演习有用的多。
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进行‘隐形飞行测试’,加装磁场发生装置的空舰-2,每天都不断地起飞、降落。
现在他们测试的是隐形技术,但实际上是两个技术,还要解决隐形技术另一个问题。
另外一项技术就是通讯。
沈会明的研究制造出了一阶电波,他们根据新技制造出了设备,发生装置安装在了空舰-2试验机上,接受装置则安装在了地面上。
一阶电波发生技术还不完善,就只能做到发送简易的电波,通讯就是以最初始莫斯代码的形式进行,有点像是无线电技术最初兴起时发送的电报,只不过现代技术要高端的多。
空舰-2上安装的设备,可以把飞行员简单的语音指令转化为一阶电波发送出去。
地面接受设备可以迅速把电波转化为语音。
因为一阶电波传送间隔太长,平均每一个简单指令,都需要十秒的时间才能发送完毕,接受端则会迅速转为语音文字。
这项技术暂时只能做到从飞行器到地面的单方通讯,主要受限就在于接收设备的体量太过庞大,根本无法安装在飞行器上。
换句话说,应用上效果很一般。
现在就只是实验技术,来证明新技术未来是可以应用的。
实验团队要解决的问题是隐形技术带来的,隐形技术是在飞行器外围开启强湮灭力力场。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强湮灭力力场的开启影响了正常飞行,好多次测试的时候就发现,飞行器的空气阻力似乎变低了。
当开启隐形功能的时候,飞行器的加速度变快,上升速度变快,变快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也就代表飞行器会更加灵活,但也造成了数据紊乱,控制上就出现了偏差。
这是很危险的。
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周老师,去专门咨询了一下王浩,王浩则是给了一些实验数据和原理解释,“强湮灭力场薄层让周边的空气密度增加,但不会影响到内部的反重力场。”
“有了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特殊作用,外部空气对飞行器本身的冲击就会相应降低。”
“具体数据,还是要以实验为主。”
“你们多做飞行实验,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就能通过计算解决动力平衡问题了。”
在进行了很多次测试以后,实验基地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就让基地里的动力学专家做计算。
但他们研究了很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倒是能判断规律,但是想准确计算……根本不可能啊!”
“开启隐形以后,速度不同、高度不同,降低的阻力变化很大,常规的计算方法根本不适用。”
“多了一个隐形薄层影响,就多了一个变化因子……”
“计算变得非常复杂!”
一群专家研究了很久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周老师都想拿着数据再去找王浩,就听动力组的阮兴平教授说道,“王院士确实很有能力,但也不能什么都找他吧?”
“我们可都是做这个的,多一个影响因子又能怎么办?”
“这还是动力学范畴内的数学问题,只要是数学问题,怎么就解决不了呢!”
“我们再研究研究,一起解决!”
其他人都觉得阮兴平说的有道理,他们也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就继续努力的进行研究。
很快。
一周时间过去了。
他们依旧在为计算而头疼,研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可言。
阮兴平则是得出结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只能继续做测试,有了更多的数据以后,就可以把其输入到系统中。”
“到时候,飞行器就可以根据数据做动力调整……”
他给出的方法类似于暴力破解。
当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以后,不管飞行器处在什么高度、什么速度,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判断,就控制达到动力上的平衡。
这也是一种方法,只是需要做的测试太多、太繁杂了。
阮兴平还补充一句,“这么复杂的数学问题,人力想计算太难了。王浩院士大概率也没办法……”
阮兴平是动力组的核心专家。
周老师还是尊重阮兴平的,但他还是想找王浩试试看,“阮教授,我不是不相信你,但万一王浩院士能解决呢?”
“只要有可能,就要试试。”
“要是做覆盖性的测试,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太高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道杠,望子成龙,超越王浩?a级难度,一小时够了吧
周老师对待阮兴平的态度很客气,但对于动力组的工作是不满意的。
动力平衡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却覆盖性测试的方案根本不能接受,他心里也不由得想着,“做覆盖性测试,还要你们这些动力学专家干什么?”
这些话肯定不会说出来。
动力组的专家学者们还是要尊重的。
之所以不能接受覆盖性测试,是因为测试的过程太过于复杂,想要完成所有的项目,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还是在飞行器一切正常,能够持续做测试的前提下。
如果飞行器在测试中途出现什么问题需要检修,需要完成全部的测试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覆盖性测试也会让系统变得庞大。
当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时,不断调取就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安全性能。
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数据漏洞。
等等。
动力平衡问题最优解是计算机算法。
当飞行器处在各种高度、速度、角度,及时检测信息可以输入到程序中,通过即时运算得出平衡动力。
这才是解决方法。
……
与此同时。
王浩继续专注于微米级颗粒性材料的研究。
这个研究工作并不紧张、繁琐,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他们想加快速度都不可能。
很多的论证都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
换句话说,想要在某个方面有进展就必须要等待实验结果。
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是个庞大的项目,主要参与的有三个大型科研机构——高能物理所、东港精密附属技术研究所以及超导材料研究中心。
此外,科学院超导重点实验室、西海大学纳微材料所,也参与了一些实验工作。
作为参与方之一,夏国斌感到非常的兴奋。
他确实很高兴。
上一次跟着王浩做研究,没有能拿到千万级的经费,纳微材料所上下加班加点,底层的技术员、博士生们,都差不多等于‘卖了苦力’。
现在又能跟着王浩一起做研究,也不用去特别谈什么大笔经费问题,每一个实验都会有充足的经费拨款。
这样最少能给材料所的人发个奖金。
夏国斌也能长呼一口气,经费紧张带来的问题太多了,学校里好多人都在纳微材料所压榨博士生劳动力,他是材料所的负责人,再加上手下有四个博士、六个研究生,都快被按上‘压榨学生的邪恶导师’头衔了。
这个名头当然不好。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谁会愿意让手下学生只干活不拿钱呢?更何况,给学生发的补贴都是出自经费,又不是自己掏腰包。
博士生导师就是这样。
有些导师手里有大笔的经费,就可以给学生大笔的补贴。
有些导师穷困潦倒,经费连做实验都不够,给学生的补贴自然就很可怜了。
夏国斌没有到可怜的程度,经费数额角度上来说,他还是处在中上层的,但近年来,西海大学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也受到了国家以及省里的高度重视,就连一些理学院的教授,都能轻松拿到几十万经费。
什么事情都怕比较。
夏国斌还是希望自己能‘跟上发展’,也能给手下博士生以及所里的技术员们多发奖金。
有钱,才有科研动力。
在金钱的推动力下,纳微材料所上下同心协力,每一次分配到的实验都完成的很优秀。
王浩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他主要是把握研究大方向,有了足够的实验基础以后,就召集其他人一起论证。
一步步的研究,一步步的推进……
项目进展很顺利。
王浩也有时间待在办公室里,过一下轻松闲暇的生活。
张志强也在办公室。
他刚完成了一个项目,也同样非常清闲,和王浩闲扯的时候,还说起了许杰的情况,“许杰发展很不错啊,他现在参加了个芯片的项目,还去首都大学做讲座,年纪轻轻……都成专家了。”
空舰飞行器实验基地。
实验团队也注意到了外界消息,但都是在预料之中的,空舰-2频繁起降实验新技术,就不可能不被注意到。
他们也不怕被注意到。
阿迈瑞肯一直不断制造对抗氛围,还发起联合演习炫耀武力,适当的展示一下高端技术,也能直接形成一种威慑。
空舰-2的新型隐形技术,会让现阶段任何对手防不胜防,根本想不出对抗的办法。
这要比组织个演习有用的多。
近一段时间,他们一直都在进行‘隐形飞行测试’,加装磁场发生装置的空舰-2,每天都不断地起飞、降落。
现在他们测试的是隐形技术,但实际上是两个技术,还要解决隐形技术另一个问题。
另外一项技术就是通讯。
沈会明的研究制造出了一阶电波,他们根据新技制造出了设备,发生装置安装在了空舰-2试验机上,接受装置则安装在了地面上。
一阶电波发生技术还不完善,就只能做到发送简易的电波,通讯就是以最初始莫斯代码的形式进行,有点像是无线电技术最初兴起时发送的电报,只不过现代技术要高端的多。
空舰-2上安装的设备,可以把飞行员简单的语音指令转化为一阶电波发送出去。
地面接受设备可以迅速把电波转化为语音。
因为一阶电波传送间隔太长,平均每一个简单指令,都需要十秒的时间才能发送完毕,接受端则会迅速转为语音文字。
这项技术暂时只能做到从飞行器到地面的单方通讯,主要受限就在于接收设备的体量太过庞大,根本无法安装在飞行器上。
换句话说,应用上效果很一般。
现在就只是实验技术,来证明新技术未来是可以应用的。
实验团队要解决的问题是隐形技术带来的,隐形技术是在飞行器外围开启强湮灭力力场。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强湮灭力力场的开启影响了正常飞行,好多次测试的时候就发现,飞行器的空气阻力似乎变低了。
当开启隐形功能的时候,飞行器的加速度变快,上升速度变快,变快当然是一件好事情,也就代表飞行器会更加灵活,但也造成了数据紊乱,控制上就出现了偏差。
这是很危险的。
实验基地的负责人周老师,去专门咨询了一下王浩,王浩则是给了一些实验数据和原理解释,“强湮灭力场薄层让周边的空气密度增加,但不会影响到内部的反重力场。”
“有了强湮灭力场薄层的特殊作用,外部空气对飞行器本身的冲击就会相应降低。”
“具体数据,还是要以实验为主。”
“你们多做飞行实验,收集足够多的数据,就能通过计算解决动力平衡问题了。”
在进行了很多次测试以后,实验基地也收集了大量的数据,然后就让基地里的动力学专家做计算。
但他们研究了很久都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倒是能判断规律,但是想准确计算……根本不可能啊!”
“开启隐形以后,速度不同、高度不同,降低的阻力变化很大,常规的计算方法根本不适用。”
“多了一个隐形薄层影响,就多了一个变化因子……”
“计算变得非常复杂!”
一群专家研究了很久还是没能解决问题。
周老师都想拿着数据再去找王浩,就听动力组的阮兴平教授说道,“王院士确实很有能力,但也不能什么都找他吧?”
“我们可都是做这个的,多一个影响因子又能怎么办?”
“这还是动力学范畴内的数学问题,只要是数学问题,怎么就解决不了呢!”
“我们再研究研究,一起解决!”
其他人都觉得阮兴平说的有道理,他们也希望能自己解决问题,就继续努力的进行研究。
很快。
一周时间过去了。
他们依旧在为计算而头疼,研究依旧没有任何进展可言。
阮兴平则是得出结论,“这个问题太复杂了,我们只能继续做测试,有了更多的数据以后,就可以把其输入到系统中。”
“到时候,飞行器就可以根据数据做动力调整……”
他给出的方法类似于暴力破解。
当有了足够多的数据以后,不管飞行器处在什么高度、什么速度,系统都可以根据实验数据做出判断,就控制达到动力上的平衡。
这也是一种方法,只是需要做的测试太多、太繁杂了。
阮兴平还补充一句,“这么复杂的数学问题,人力想计算太难了。王浩院士大概率也没办法……”
阮兴平是动力组的核心专家。
周老师还是尊重阮兴平的,但他还是想找王浩试试看,“阮教授,我不是不相信你,但万一王浩院士能解决呢?”
“只要有可能,就要试试。”
“要是做覆盖性的测试,需要的时间和成本都太高了。”
第四百三十四章 两道杠,望子成龙,超越王浩?a级难度,一小时够了吧
周老师对待阮兴平的态度很客气,但对于动力组的工作是不满意的。
动力平衡问题是必须要解决的,却覆盖性测试的方案根本不能接受,他心里也不由得想着,“做覆盖性测试,还要你们这些动力学专家干什么?”
这些话肯定不会说出来。
动力组的专家学者们还是要尊重的。
之所以不能接受覆盖性测试,是因为测试的过程太过于复杂,想要完成所有的项目,可能需要一年、两年,甚至更长时间。
这还是在飞行器一切正常,能够持续做测试的前提下。
如果飞行器在测试中途出现什么问题需要检修,需要完成全部的测试就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了。
覆盖性测试也会让系统变得庞大。
当数据库中存在大量的信息时,不断调取就可能会出现问题,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器的安全性能。
同时,也可能会出现数据漏洞。
等等。
动力平衡问题最优解是计算机算法。
当飞行器处在各种高度、速度、角度,及时检测信息可以输入到程序中,通过即时运算得出平衡动力。
这才是解决方法。
……
与此同时。
王浩继续专注于微米级颗粒性材料的研究。
这个研究工作并不紧张、繁琐,只能说是按部就班的去做,他们想加快速度都不可能。
很多的论证都是基于实验基础上的。
换句话说,想要在某个方面有进展就必须要等待实验结果。
微米级颗粒性材料是个庞大的项目,主要参与的有三个大型科研机构——高能物理所、东港精密附属技术研究所以及超导材料研究中心。
此外,科学院超导重点实验室、西海大学纳微材料所,也参与了一些实验工作。
作为参与方之一,夏国斌感到非常的兴奋。
他确实很高兴。
上一次跟着王浩做研究,没有能拿到千万级的经费,纳微材料所上下加班加点,底层的技术员、博士生们,都差不多等于‘卖了苦力’。
现在又能跟着王浩一起做研究,也不用去特别谈什么大笔经费问题,每一个实验都会有充足的经费拨款。
这样最少能给材料所的人发个奖金。
夏国斌也能长呼一口气,经费紧张带来的问题太多了,学校里好多人都在纳微材料所压榨博士生劳动力,他是材料所的负责人,再加上手下有四个博士、六个研究生,都快被按上‘压榨学生的邪恶导师’头衔了。
这个名头当然不好。
如果可以选择的话,谁会愿意让手下学生只干活不拿钱呢?更何况,给学生发的补贴都是出自经费,又不是自己掏腰包。
博士生导师就是这样。
有些导师手里有大笔的经费,就可以给学生大笔的补贴。
有些导师穷困潦倒,经费连做实验都不够,给学生的补贴自然就很可怜了。
夏国斌没有到可怜的程度,经费数额角度上来说,他还是处在中上层的,但近年来,西海大学发展速度实在太快,也受到了国家以及省里的高度重视,就连一些理学院的教授,都能轻松拿到几十万经费。
什么事情都怕比较。
夏国斌还是希望自己能‘跟上发展’,也能给手下博士生以及所里的技术员们多发奖金。
有钱,才有科研动力。
在金钱的推动力下,纳微材料所上下同心协力,每一次分配到的实验都完成的很优秀。
王浩的工作就轻松多了。
他主要是把握研究大方向,有了足够的实验基础以后,就召集其他人一起论证。
一步步的研究,一步步的推进……
项目进展很顺利。
王浩也有时间待在办公室里,过一下轻松闲暇的生活。
张志强也在办公室。
他刚完成了一个项目,也同样非常清闲,和王浩闲扯的时候,还说起了许杰的情况,“许杰发展很不错啊,他现在参加了个芯片的项目,还去首都大学做讲座,年纪轻轻……都成专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