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章
顾昭懒得理他,只随意吃了一些东西便上了炕,心里累,却翻来覆去的睡不着,总觉着这事儿不算完,心里一直咯噔,眼皮儿直跳。
约莫着寅时二刻光景,才迷迷糊糊的入了半梦,却不想榻外有人悄悄道:“陛下,七爷,平洲巷子那边怕是有事儿了……。”
顾昭唰的一下睁开眼,利落的坐起来扭头问外面:“外面是谁?!”
帐外有人回话道:“小的范笙。”原来却是府里的暗卫头领。
阿润见顾昭急慌慌的,便拍拍他的手道:“莫慌,老国公那人心里是个有成算的,这些年了他什么风浪没见过。”说完,他又吩咐人掌灯。
没片刻,屋内点起四盏牛油蜡,把屋内照的通透。顾昭披了衣服,不等蜡心稳了,便急慌慌的坐在榻外问话。
“你怎知平洲巷子那边有事儿了?可是……我老哥哥?有事儿?”
范笙抬眼看看坐在一边的万岁爷,万岁爷微微点点头。
范笙回道:“回七爷话,老公爷无事,是……头夜的时候孙总管给了小的入宫的牌子,叫小的去……那边看着,万一夜里有事儿就拿牌子去宫里请御医……”
顾昭有些烦躁:“利落点,到底是什么事儿?谁有事儿?看他做什么?”
范笙面色涨红,吓得魂魄都飞了,他头都不敢抬的忙回道:“是那边的三爷没了。”
顾昭吓了一跳,没了?他忙追问了一句:“没了?死了?顾茂峰么?”
范笙脑袋低低的回了一句:“是。”
只是断了两条腿,怎么就没了?顾昭忙站起来,正要吩咐人更衣,赶紧去那头看着,自己老哥哥年纪都那么大了……怕是扛不住。
阿润忙一把揽住他,又拽了他回去,将早备好的定惊茶强灌了顾昭一碗去,灌完这才对依旧跪着的范笙道:“你起来回话。”
范笙站起来,头依旧低着。
阿润揽着顾昭劝道:“阿昭,你这会子不便过去。”
顾昭大恨,难免迁怒,于是语气很不好的问他:“怎么就不能过去了,万一我阿兄扛不住,我岂不是要一辈子后悔?”
阿润叹息了一下,拍拍他的手劝他:“那边没来报丧,你怎么就知道了?”
顿时,顾昭呆了。
见顾昭不再挣扎,阿润这才问范笙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范笙道:“丑时末刻。”
“怎么没的?”
范笙语气停顿了一下,接着回道:“子时三刻那会,七爷的侄孙顾允净去了那边。”
顾昭眼皮子跳的更厉害了,这个混蛋,还嫌事情不乱!他强忍了脾气问道:“大半夜的,他去做什么?真真……裹乱!”话未说完,心里一凉,那岂不是什么都瞒不住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来到这边,虽有颠簸,可世上最疼自己的便是老哥哥……
阿润见顾昭脸色蜡白,心里疼惜,忙揽住他安慰:“莫慌,这事儿本怪不得你,你在这里百般思想也是无用,不若详细问了在做打算。”说罢,他对范笙道:“你详细说,半点不许隐瞒。”
范笙的声音依旧是你问一句我便答一句,半点升降都没的道:“是!今儿孙总管给了小的牌子,叫小的去那边照应着,日入那会子小的便到了。因国公府那边家将不少,小的这点把式当初还是在顾家军学的,因此不敢近前,怕惊到人,就只敢远远地观望。那头顾小爷是中夜去的,去的时候先见得大爷,后来又一起去了老太爷的屋里,约谈了两刻钟,后来那边的大爷便带着人封了府门,抄了三爷家,后来抬出好些箱子,绑了一些人……约寅时那会……”
说到这里,范笙抬起脸,看看神色麻木的顾昭,咬咬牙道:“约丑时初刻,那边大爷端着一碗药去了三爷那边,大爷走的慌张路上还摔了一跤,碗也打了,头都磕破了。再后来……后来……老公爷亲自端了药进去……三刻那会,那边就忽就有人出来拿白布裹了门口的狮子眼,小人听到廊下小厮们道,说是三爷伤重,已经去了……。”
屋内一片安静,阿润摆手叫范笙出去,顾昭呆呆的坐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以前他是觉着自己早就融进了这个社会的,如今看来,怕是从头到尾他都没融进来,也……不过就是个夹生饭而已。
是了,是了,阿兄怎么能跟自己想的一样呢!自己就是心眼再偏,也就是想想,若是有一日自己有了儿子,那孩子就是将世界翻个个儿,他就是赔了命去也只能护住,谁叫他是老子呢?他没那么大公无私。
老哥哥不同吧,老哥哥从来想的都跟阿润差不多,他们才是一伙的。
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阿润不说话,只是陪着,这日竟是早朝都没去,只是沉默不语的守着,到了现在阿润自己也迷茫,也不知道顾昭到底生什么气,该从哪里去劝。他就是知道,阿润不是生自己隐瞒的气,仿若他在跟自己较这什么劲儿。
辰时初刻,顾茂峰的嫡子十五岁的顾允维跟他二伯顾茂明来府里报丧。
顾允维这孩子平日不显山露水,很少在别人面前出现,如今他又常在学也不怎么回家,又加上他母亲又是个木讷的,因此顾昭也不常见这孩子,如今见孩子跪着,笑脸刷白刷白的,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也许这孩子这辈子都不知道,他老子是被他害死的,都是因为他吃多了酒,跟顾允净多了几句嘴,才将自己生生变成了孤儿。
顾茂明傻呆呆的,这个老实人觉着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他又不敢问,如今到了小叔叔这里,他依旧不敢问。
他弟弟死了,倒是不用他跪着报丧,可,那么大的一个兄弟,虽素日他对自己总是看不起的,可,怎么说死便死了呢?
顾昭叫人扶了顾允维起来,该装还是要装,因内里尴尬,表面上他也做不出什么惊讶的模样,因此只能淡淡的问:“怎么没的?”
许是他的态度不对,顾茂明呆了一下,喃喃的道:“回小叔叔,本以为老三只是腿的事情,却不想……三弟内里也有伤,当时兵荒马乱的请的都是接骨的郎中,谁能想到呢,昨儿还好好的,我见三弟叫的那般大声也只以为过几日便好了呢……”顾茂明呜咽了几下后,又道:“谁承想,昨夜里忽然就不对了,血都吐了半盆,后来叫了家医,人还没到院子呢,老三就没了……家医说,怕内里肝脏都破了,哎,这叫这么说的,谁跟咱家有这般仇怨,咱家素日都是行善积德的,怎么就能,就能……竟是把人往死里打呢……”
顾昭没吭气,只是问他:“你父亲如何了?”
顾茂明连忙一鞠道:“就是说这个事儿呢,小叔叔不知道,昨儿老三去了,阿父当时就晕了。这么大的事儿,找不到下家,总要迁怒一些,昨夜里阿父醒了,发了一顿脾气,昨儿跟着老三出去的都敲死了,老三屋里侍奉的如今撵庄子里的撵庄子里,看守不住的也都送到庙里去了……哎,那边也是一帮子不会说话的,就只会哭的,最大就是这个了,还是个孩子……”说到这里,顾茂明摸摸顾允维的脑袋。
顾允维不做反应,依旧梦里一般。他完全不觉得父亲去了,一会子睁开眼,一准儿这事儿是假的,因此别人叫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整个人都傻子一般,魂魄都丢了。
顾茂明依旧在那里唠叨,也觉着这小叔叔不是外人,因此难免话多:“滔天大祸,滔天大祸!这是这么说的呢?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老三那人胆子素来小,就是讨个嘴巴便宜,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儿啊?小叔叔是知道的,家里管得一向严,这叫怎么说的呢?哦,今儿出来的时候,阿母说了,若……小叔叔便宜就早些去,多陪阿父说些旁个的。毕竟……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死了就死了……总不能连累老的也倒了,如今家里的没成人的一堆一堆的……”
顾昭无奈的翻翻白眼,赶紧打发了这家伙去主枝那边报丧,若不阻止这家且有的唠叨呢。
待顾茂明去了,顾昭也换了一身素净,晚辈去了,虽不用他戴孝,却必须用布带裹头,表示难过,这身上也要讲究,多少是个悲哀的意思,绸缎什么的却是不能穿了。
说也奇了,前几日他脚上一直不好,如今事儿一多,眼见着脚上却有痊愈的迹象,好几个裂口子如今都和了起来。
出得府门,上了轻车,也就是眨巴眼睛的功夫顾昭便来至平洲巷子国公府的正门。
因是小辈去世正门这边只是拿白布裹了兽头,其他的还跟以往一般,倒是进巷子的时候在老三的院子附近开了偏门,那边倒是一干礼仪齐备,出进下仆均换了布带绳鞋,因老三是昨夜去的,这会子大概还在浴尸装裹,那边还是静悄悄的。路过时顾昭打开车帘看了一眼,却看到付季在门口帮忙,也难为这个孩子有这番心思,不必问,便自己到了。
顾昭坐着小轿到了老哥哥门外,犹豫了半天总算是进了屋子,这一进门扑鼻的便是一股子汤药的味道。他老哥哥在床上半躺着,脑袋上裹着布带,一夜之间苍老不少,面色也不见红润,便是离远了也能看到一脸挡不住的老人斑。
坐在一边一脸苦涩的卢氏,猛看到顾昭眼睛便是一亮。
顾昭心里又是怜悯又是矛盾,慢慢走过去,悄悄坐在床边,他方坐下,顾岩却猛地睁开眼,忽然拉住他的手道:“老七……”只吐了两个字,老爷子顿时泪流满面,怕是这满府真正为顾老三流泪的也就是他亲生的父母了。
“我总以为……你今儿不会来……”老爷子嘴巴直哆嗦。
“阿兄。”顾昭喃喃的,想道歉,又不知道该从那里说。
顾岩艰难的摆摆手阻止道:“莫说了,都过去了。”说罢,挣扎着要起来,坐在那边的卢氏忙过来要帮着服侍,顾岩却道:“你且出去,我们兄弟说些旁个的。”
卢氏苦笑,抬眼看看顾昭,顾昭冲他老嫂子点点头,老太太这才安心,赶紧出了门。
待卢氏出去,顾岩半靠着软枕,手依旧紧紧拉着顾昭的手不松开,小半天后,老爷子找了一些力气方到:“总归是老哥哥我对不住你。”
顾昭心里一窘,哦,是了,他早该用这个时代的眼睛去看待这个问题,他是为这个家好的。
顾岩苦笑:“以往,常听人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匀……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古人把话都说明白了,我却不已为然……他比他哥哥,弟弟都聪慧,我又怜惜他是个庶子,总不舍得责备他,总是我错了,却连累弟弟我为操心,那等滔天的祸事……他怎么就敢!”
顾昭也不劝,只是抬眼看到桌上有一碗汤药,便站起来过去用手摸摸,温度倒也合适,想是一直热着。他端起碗扶着老哥哥服下,又取了一边的布巾帮老哥哥抿了嘴角,做完这些依旧拉起他哥哥的手,帮着按摩起来。
顾岩憋了一肚子的话,总算找到能说的了,因此也是唠叨着:“我知道,他不服,他在这里呢,他肯定舍不得去。我倒也不怕告诉他!”
顾昭抬眼看看四周,顿时一股毛骨悚然。
“他有老子娘,有哥哥,有兄弟,有侄儿男女,有家里附庸的老少爷们,谁都是一家子老小,他若是个成事儿的,诚实的,诚朴的,他总要想想这些人,总要知道他不是为自己过营生的,大家都要过的……”
老哥哥的没完没了的唠叨着……
第一百一十九回
顾茂峰的丧事办得很大,他死的意外,因此波及的衙门很多,南都尉那边,刑部那边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人吃了板子,好在国公府对此事并不想追究,因此那边的压力还算轻的。
当然对于顾府的态度,真正的阶级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区区庶子而已。
顾昭自从出事,第二日就住进了哥哥家,还休息在他的老院子里。
家中停灵七日后,便是连续三个月的各式各样的仪式,虽死的是个晚辈,对于顾茂峰的妻子子嗣来说,这是滔天大事,老爷子心里总是由愧疚,因此那边怎么办,都由了他们。
一场丧事从头到尾带走整个春季。这日晨起,上京街头出现了各式各样青骡子拉着的乐车。
那乐车足足有好几百辆,自迁丁司一直排到东南西北四个城口,那队伍从昨儿半夜起不知道打那里来,怎么出现的,总之今儿一大早上上京的老少爷们便看到了这等从未听闻过的盛况,于是这城里的人等,是生意也不做了,行当也停了,俱都堵在家门口看热闹。
嘿,多新鲜,瞧瞧,这清一色的乌漆彩绘,清油平顶篷车,拉车子的人均身着青布短衫,脚上穿着同颜色的千纳底儿厚帮布鞋,衣衫背后有个漂亮的圆形图腾,那图腾中间还写了个乐字儿。
他们打扮倒是简单,可是好几百人穿一样儿的衣衫,那就颇为壮观了。
这都是什么人?穿成这般要做什么事情?他们要去那里?人们议论纷纷的。
天越来越明,终于风驰云动,晨钟暮鼓纷纷翘起,上京四门吱呀呀缓缓推动消息,随着咣当声落下,也不知道那一位得了讯息,那些赶车人忽从手里亮出两块竹板,开始有次序的响了起来。
呱唧,呱唧,呱唧,那些声音汇集成一片,无数惊鸟飞起,旁观人等均犹如心神被敲打一般,无不热血澎湃,只觉肃穆庄严,心驰神往不已。
那些车子,慢慢的被牵引着一辆,一辆的离开了上京,出得城门便往四面八方去了……
顾昭与金山主站在东城外的高坡上远远看着。顾昭觉着,他在看着种子,这些说书人就是种子,是他为这个国家精心培育的一粒一粒推广国策,聚拢民心的种子。
他却不知道,身边的金山主却看到了野心,古人做事修身,皆为名气,在乡里修桥铺路是,在庙里捐赠香火是,灾年施衣施州是……
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也许旁人看不出什么,但是金山主却看到了,他金山多少年来,耗尽心力方有今日成就,但是,顾昭却简简单单只废了几年功夫便有了这样的雏形,此这一点当世同龄人竟无人能比肩的。
只有一点,金山主却百思不得其解,旁人控制言路,名录皆是道理文章,著书立传也好,行善积德也罢,那是控制在有资产阶级的圈子里的,顾昭此举却与当世之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却是为何?
这些庶民,奴隶,佃户,在金山主看来,并无什么拉拢的价值,虽民心可用,可是民吗,自然是手里的工具,他们不需要智慧,只需要你帮他们安排好要走的道路,要遵守的法度就可。
工具可用,如此费心竭力的去巴结,甚至这些乐人如今都认得几百字,甚至可以写一些简单的文章,他们平日除了宣传之外,还会教乡间民众识字读文的机会。这就过分了。
金山主看着那些队伍消失之后,终于忍耐不住问了出来:“小友此举耐人寻味,老夫却觉得,反其道行事,太费力了,如此为那些人安排……老夫却觉得……”
金山主的话,只说了一半。
顾昭却笑笑,心里实在不以为然,他懂得这老贼怎么想。这老家伙不过与这天下的读书人一半,都把普通的民众当成了指挥行走,没有脑子的木头。说白了,他们看不起文盲,此天下自有文化起,便是士大夫控制的天下也,虽口口声声民心可用,奈何只是说说,民心这个东西却从来都没放在这个特权阶级的心里。
他顾昭从前来自庶民这一世换了壳子,他骨子里却依旧是个屌丝而已。
顾昭伸伸懒腰,舒服的抻抻身体叹息了一句:“老先生,顾某不过是迁丁司的一介小吏,顾某行事均听从陛下安排,我主心怀天下,他怎么想,岂是我等能够窥见的。咱拿着俸禄,吃着陛下的米粮,踏踏实实的办事儿吧!”
说吧,他拍拍金山主的肩膀便下了山坡。跟在他身后的金山主撇撇嘴巴,心道,这小子日日吹枕头风,这时候却毫不要脸的装起忠臣来了,真真脸比城墙厚。
乐车远去,京中人群消散,最初人们日日谈论,待谈的久了便有了新的乐子,不过他们却不知道,自这日起,坐在朝上的那位君主却将天下庶民的言论,民心,下行政策都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里。君不见这上下几千年,都是农民在起义,却从未听说过士大夫起义的。
顾昭来至后世他看到了,懂得这些,只轻轻一解释,阿润便懂了,所谓帝王视角便是如此。因此顾昭不愿意跟金山主去解释,解释了那老家伙怕是不以为然,甚至他会反对,甚至他会使用非常手段抑制这件事情。因为金山主手里的特权都来自于士大夫阶层的吹捧,他压根跟顾昭也不是一国的。
京中乐车散去第二日,顾允维与顾茂明带着顾茂峰的灵柩回了平洲,顾岩顾国公终于上了朝,不过这一次,他是真的离不开那根御赐的拐杖了。
至于顾昭与阿润,这两人却也不知道怎地,却进入了相恋以来的第一段冷淡期,也说不出谁对谁错,终归是阶级对立,思想碰撞,有些东西无法交流,便只能冷一冷再说。顾昭回到里,虽日子依旧是那般过,不过他的话却是少了很多,也再也做不出老梆子装娇嫩,故作可爱的那等矫情事儿。
却先冷着吧……
却说这一日,庄成秀自朝上下来直接去了衙里处理了三两小事后,听得今日律法大家岳双清水镜先生在国子学开律课,闻言大喜,因此便约了云良,许东兴,严斗等人一起去听。
水镜先生代表的德惠岳家,乃是法学魁首,他家研究律学足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因此这位先生一旦开讲,自刑部乃至各学派的大儒多少便都会来听听。
今日国子学本空出一个大讲堂,奈何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身份高贵的六部长官,名学大儒都汇聚于此,因此国子学大博士忙命人将课堂移到最大的中堂院子,又去借了不少有腿的矮塌,区别于直接铺在地上的跪席,亏了国子学常有盛况,一一做来倒也不见慌乱。
庄成秀来的晚了,因此有腿的矮塌俱都有人,因此,那接待的博士便有些讪讪的。亏得庄成秀算是学科晚辈,他虽做过文科状元却至今未在某一学科立言,因此姿态倒是非常谦虚,只要了一张跪席便与云良二人跪坐于人群之后,跪好后自袖子里取出随身的小砚台,装订好的上等其叶纸,拿着小号毛笔认真的记录了起来。
约莫着寅时二刻光景,才迷迷糊糊的入了半梦,却不想榻外有人悄悄道:“陛下,七爷,平洲巷子那边怕是有事儿了……。”
顾昭唰的一下睁开眼,利落的坐起来扭头问外面:“外面是谁?!”
帐外有人回话道:“小的范笙。”原来却是府里的暗卫头领。
阿润见顾昭急慌慌的,便拍拍他的手道:“莫慌,老国公那人心里是个有成算的,这些年了他什么风浪没见过。”说完,他又吩咐人掌灯。
没片刻,屋内点起四盏牛油蜡,把屋内照的通透。顾昭披了衣服,不等蜡心稳了,便急慌慌的坐在榻外问话。
“你怎知平洲巷子那边有事儿了?可是……我老哥哥?有事儿?”
范笙抬眼看看坐在一边的万岁爷,万岁爷微微点点头。
范笙回道:“回七爷话,老公爷无事,是……头夜的时候孙总管给了小的入宫的牌子,叫小的去……那边看着,万一夜里有事儿就拿牌子去宫里请御医……”
顾昭有些烦躁:“利落点,到底是什么事儿?谁有事儿?看他做什么?”
范笙面色涨红,吓得魂魄都飞了,他头都不敢抬的忙回道:“是那边的三爷没了。”
顾昭吓了一跳,没了?他忙追问了一句:“没了?死了?顾茂峰么?”
范笙脑袋低低的回了一句:“是。”
只是断了两条腿,怎么就没了?顾昭忙站起来,正要吩咐人更衣,赶紧去那头看着,自己老哥哥年纪都那么大了……怕是扛不住。
阿润忙一把揽住他,又拽了他回去,将早备好的定惊茶强灌了顾昭一碗去,灌完这才对依旧跪着的范笙道:“你起来回话。”
范笙站起来,头依旧低着。
阿润揽着顾昭劝道:“阿昭,你这会子不便过去。”
顾昭大恨,难免迁怒,于是语气很不好的问他:“怎么就不能过去了,万一我阿兄扛不住,我岂不是要一辈子后悔?”
阿润叹息了一下,拍拍他的手劝他:“那边没来报丧,你怎么就知道了?”
顿时,顾昭呆了。
见顾昭不再挣扎,阿润这才问范笙道:“什么时候的事情?”
范笙道:“丑时末刻。”
“怎么没的?”
范笙语气停顿了一下,接着回道:“子时三刻那会,七爷的侄孙顾允净去了那边。”
顾昭眼皮子跳的更厉害了,这个混蛋,还嫌事情不乱!他强忍了脾气问道:“大半夜的,他去做什么?真真……裹乱!”话未说完,心里一凉,那岂不是什么都瞒不住了?一时间竟然不知道如何是好,他来到这边,虽有颠簸,可世上最疼自己的便是老哥哥……
阿润见顾昭脸色蜡白,心里疼惜,忙揽住他安慰:“莫慌,这事儿本怪不得你,你在这里百般思想也是无用,不若详细问了在做打算。”说罢,他对范笙道:“你详细说,半点不许隐瞒。”
范笙的声音依旧是你问一句我便答一句,半点升降都没的道:“是!今儿孙总管给了小的牌子,叫小的去那边照应着,日入那会子小的便到了。因国公府那边家将不少,小的这点把式当初还是在顾家军学的,因此不敢近前,怕惊到人,就只敢远远地观望。那头顾小爷是中夜去的,去的时候先见得大爷,后来又一起去了老太爷的屋里,约谈了两刻钟,后来那边的大爷便带着人封了府门,抄了三爷家,后来抬出好些箱子,绑了一些人……约寅时那会……”
说到这里,范笙抬起脸,看看神色麻木的顾昭,咬咬牙道:“约丑时初刻,那边大爷端着一碗药去了三爷那边,大爷走的慌张路上还摔了一跤,碗也打了,头都磕破了。再后来……后来……老公爷亲自端了药进去……三刻那会,那边就忽就有人出来拿白布裹了门口的狮子眼,小人听到廊下小厮们道,说是三爷伤重,已经去了……。”
屋内一片安静,阿润摆手叫范笙出去,顾昭呆呆的坐着,也不知道该如何反应,以前他是觉着自己早就融进了这个社会的,如今看来,怕是从头到尾他都没融进来,也……不过就是个夹生饭而已。
是了,是了,阿兄怎么能跟自己想的一样呢!自己就是心眼再偏,也就是想想,若是有一日自己有了儿子,那孩子就是将世界翻个个儿,他就是赔了命去也只能护住,谁叫他是老子呢?他没那么大公无私。
老哥哥不同吧,老哥哥从来想的都跟阿润差不多,他们才是一伙的。
浑浑噩噩的,也不知道坐了多久,阿润不说话,只是陪着,这日竟是早朝都没去,只是沉默不语的守着,到了现在阿润自己也迷茫,也不知道顾昭到底生什么气,该从哪里去劝。他就是知道,阿润不是生自己隐瞒的气,仿若他在跟自己较这什么劲儿。
辰时初刻,顾茂峰的嫡子十五岁的顾允维跟他二伯顾茂明来府里报丧。
顾允维这孩子平日不显山露水,很少在别人面前出现,如今他又常在学也不怎么回家,又加上他母亲又是个木讷的,因此顾昭也不常见这孩子,如今见孩子跪着,笑脸刷白刷白的,一时间也不知道说什么好。
也许这孩子这辈子都不知道,他老子是被他害死的,都是因为他吃多了酒,跟顾允净多了几句嘴,才将自己生生变成了孤儿。
顾茂明傻呆呆的,这个老实人觉着哪里不对劲,又说不出问题在哪里,他又不敢问,如今到了小叔叔这里,他依旧不敢问。
他弟弟死了,倒是不用他跪着报丧,可,那么大的一个兄弟,虽素日他对自己总是看不起的,可,怎么说死便死了呢?
顾昭叫人扶了顾允维起来,该装还是要装,因内里尴尬,表面上他也做不出什么惊讶的模样,因此只能淡淡的问:“怎么没的?”
许是他的态度不对,顾茂明呆了一下,喃喃的道:“回小叔叔,本以为老三只是腿的事情,却不想……三弟内里也有伤,当时兵荒马乱的请的都是接骨的郎中,谁能想到呢,昨儿还好好的,我见三弟叫的那般大声也只以为过几日便好了呢……”顾茂明呜咽了几下后,又道:“谁承想,昨夜里忽然就不对了,血都吐了半盆,后来叫了家医,人还没到院子呢,老三就没了……家医说,怕内里肝脏都破了,哎,这叫这么说的,谁跟咱家有这般仇怨,咱家素日都是行善积德的,怎么就能,就能……竟是把人往死里打呢……”
顾昭没吭气,只是问他:“你父亲如何了?”
顾茂明连忙一鞠道:“就是说这个事儿呢,小叔叔不知道,昨儿老三去了,阿父当时就晕了。这么大的事儿,找不到下家,总要迁怒一些,昨夜里阿父醒了,发了一顿脾气,昨儿跟着老三出去的都敲死了,老三屋里侍奉的如今撵庄子里的撵庄子里,看守不住的也都送到庙里去了……哎,那边也是一帮子不会说话的,就只会哭的,最大就是这个了,还是个孩子……”说到这里,顾茂明摸摸顾允维的脑袋。
顾允维不做反应,依旧梦里一般。他完全不觉得父亲去了,一会子睁开眼,一准儿这事儿是假的,因此别人叫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整个人都傻子一般,魂魄都丢了。
顾茂明依旧在那里唠叨,也觉着这小叔叔不是外人,因此难免话多:“滔天大祸,滔天大祸!这是这么说的呢?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老三那人胆子素来小,就是讨个嘴巴便宜,也没做什么天怒人怨的大事儿啊?小叔叔是知道的,家里管得一向严,这叫怎么说的呢?哦,今儿出来的时候,阿母说了,若……小叔叔便宜就早些去,多陪阿父说些旁个的。毕竟……这是白发人送黑发人,死了就死了……总不能连累老的也倒了,如今家里的没成人的一堆一堆的……”
顾昭无奈的翻翻白眼,赶紧打发了这家伙去主枝那边报丧,若不阻止这家且有的唠叨呢。
待顾茂明去了,顾昭也换了一身素净,晚辈去了,虽不用他戴孝,却必须用布带裹头,表示难过,这身上也要讲究,多少是个悲哀的意思,绸缎什么的却是不能穿了。
说也奇了,前几日他脚上一直不好,如今事儿一多,眼见着脚上却有痊愈的迹象,好几个裂口子如今都和了起来。
出得府门,上了轻车,也就是眨巴眼睛的功夫顾昭便来至平洲巷子国公府的正门。
因是小辈去世正门这边只是拿白布裹了兽头,其他的还跟以往一般,倒是进巷子的时候在老三的院子附近开了偏门,那边倒是一干礼仪齐备,出进下仆均换了布带绳鞋,因老三是昨夜去的,这会子大概还在浴尸装裹,那边还是静悄悄的。路过时顾昭打开车帘看了一眼,却看到付季在门口帮忙,也难为这个孩子有这番心思,不必问,便自己到了。
顾昭坐着小轿到了老哥哥门外,犹豫了半天总算是进了屋子,这一进门扑鼻的便是一股子汤药的味道。他老哥哥在床上半躺着,脑袋上裹着布带,一夜之间苍老不少,面色也不见红润,便是离远了也能看到一脸挡不住的老人斑。
坐在一边一脸苦涩的卢氏,猛看到顾昭眼睛便是一亮。
顾昭心里又是怜悯又是矛盾,慢慢走过去,悄悄坐在床边,他方坐下,顾岩却猛地睁开眼,忽然拉住他的手道:“老七……”只吐了两个字,老爷子顿时泪流满面,怕是这满府真正为顾老三流泪的也就是他亲生的父母了。
“我总以为……你今儿不会来……”老爷子嘴巴直哆嗦。
“阿兄。”顾昭喃喃的,想道歉,又不知道该从那里说。
顾岩艰难的摆摆手阻止道:“莫说了,都过去了。”说罢,挣扎着要起来,坐在那边的卢氏忙过来要帮着服侍,顾岩却道:“你且出去,我们兄弟说些旁个的。”
卢氏苦笑,抬眼看看顾昭,顾昭冲他老嫂子点点头,老太太这才安心,赶紧出了门。
待卢氏出去,顾岩半靠着软枕,手依旧紧紧拉着顾昭的手不松开,小半天后,老爷子找了一些力气方到:“总归是老哥哥我对不住你。”
顾昭心里一窘,哦,是了,他早该用这个时代的眼睛去看待这个问题,他是为这个家好的。
顾岩苦笑:“以往,常听人道,人之爱子,罕亦能匀……有偏宠者,虽欲以厚之更所以祸之……古人把话都说明白了,我却不已为然……他比他哥哥,弟弟都聪慧,我又怜惜他是个庶子,总不舍得责备他,总是我错了,却连累弟弟我为操心,那等滔天的祸事……他怎么就敢!”
顾昭也不劝,只是抬眼看到桌上有一碗汤药,便站起来过去用手摸摸,温度倒也合适,想是一直热着。他端起碗扶着老哥哥服下,又取了一边的布巾帮老哥哥抿了嘴角,做完这些依旧拉起他哥哥的手,帮着按摩起来。
顾岩憋了一肚子的话,总算找到能说的了,因此也是唠叨着:“我知道,他不服,他在这里呢,他肯定舍不得去。我倒也不怕告诉他!”
顾昭抬眼看看四周,顿时一股毛骨悚然。
“他有老子娘,有哥哥,有兄弟,有侄儿男女,有家里附庸的老少爷们,谁都是一家子老小,他若是个成事儿的,诚实的,诚朴的,他总要想想这些人,总要知道他不是为自己过营生的,大家都要过的……”
老哥哥的没完没了的唠叨着……
第一百一十九回
顾茂峰的丧事办得很大,他死的意外,因此波及的衙门很多,南都尉那边,刑部那边这些日子不知道多少人吃了板子,好在国公府对此事并不想追究,因此那边的压力还算轻的。
当然对于顾府的态度,真正的阶级认为那不过是一个区区庶子而已。
顾昭自从出事,第二日就住进了哥哥家,还休息在他的老院子里。
家中停灵七日后,便是连续三个月的各式各样的仪式,虽死的是个晚辈,对于顾茂峰的妻子子嗣来说,这是滔天大事,老爷子心里总是由愧疚,因此那边怎么办,都由了他们。
一场丧事从头到尾带走整个春季。这日晨起,上京街头出现了各式各样青骡子拉着的乐车。
那乐车足足有好几百辆,自迁丁司一直排到东南西北四个城口,那队伍从昨儿半夜起不知道打那里来,怎么出现的,总之今儿一大早上上京的老少爷们便看到了这等从未听闻过的盛况,于是这城里的人等,是生意也不做了,行当也停了,俱都堵在家门口看热闹。
嘿,多新鲜,瞧瞧,这清一色的乌漆彩绘,清油平顶篷车,拉车子的人均身着青布短衫,脚上穿着同颜色的千纳底儿厚帮布鞋,衣衫背后有个漂亮的圆形图腾,那图腾中间还写了个乐字儿。
他们打扮倒是简单,可是好几百人穿一样儿的衣衫,那就颇为壮观了。
这都是什么人?穿成这般要做什么事情?他们要去那里?人们议论纷纷的。
天越来越明,终于风驰云动,晨钟暮鼓纷纷翘起,上京四门吱呀呀缓缓推动消息,随着咣当声落下,也不知道那一位得了讯息,那些赶车人忽从手里亮出两块竹板,开始有次序的响了起来。
呱唧,呱唧,呱唧,那些声音汇集成一片,无数惊鸟飞起,旁观人等均犹如心神被敲打一般,无不热血澎湃,只觉肃穆庄严,心驰神往不已。
那些车子,慢慢的被牵引着一辆,一辆的离开了上京,出得城门便往四面八方去了……
顾昭与金山主站在东城外的高坡上远远看着。顾昭觉着,他在看着种子,这些说书人就是种子,是他为这个国家精心培育的一粒一粒推广国策,聚拢民心的种子。
他却不知道,身边的金山主却看到了野心,古人做事修身,皆为名气,在乡里修桥铺路是,在庙里捐赠香火是,灾年施衣施州是……
这样一股强大的力量也许旁人看不出什么,但是金山主却看到了,他金山多少年来,耗尽心力方有今日成就,但是,顾昭却简简单单只废了几年功夫便有了这样的雏形,此这一点当世同龄人竟无人能比肩的。
只有一点,金山主却百思不得其解,旁人控制言路,名录皆是道理文章,著书立传也好,行善积德也罢,那是控制在有资产阶级的圈子里的,顾昭此举却与当世之人走了相反的道路,却是为何?
这些庶民,奴隶,佃户,在金山主看来,并无什么拉拢的价值,虽民心可用,可是民吗,自然是手里的工具,他们不需要智慧,只需要你帮他们安排好要走的道路,要遵守的法度就可。
工具可用,如此费心竭力的去巴结,甚至这些乐人如今都认得几百字,甚至可以写一些简单的文章,他们平日除了宣传之外,还会教乡间民众识字读文的机会。这就过分了。
金山主看着那些队伍消失之后,终于忍耐不住问了出来:“小友此举耐人寻味,老夫却觉得,反其道行事,太费力了,如此为那些人安排……老夫却觉得……”
金山主的话,只说了一半。
顾昭却笑笑,心里实在不以为然,他懂得这老贼怎么想。这老家伙不过与这天下的读书人一半,都把普通的民众当成了指挥行走,没有脑子的木头。说白了,他们看不起文盲,此天下自有文化起,便是士大夫控制的天下也,虽口口声声民心可用,奈何只是说说,民心这个东西却从来都没放在这个特权阶级的心里。
他顾昭从前来自庶民这一世换了壳子,他骨子里却依旧是个屌丝而已。
顾昭伸伸懒腰,舒服的抻抻身体叹息了一句:“老先生,顾某不过是迁丁司的一介小吏,顾某行事均听从陛下安排,我主心怀天下,他怎么想,岂是我等能够窥见的。咱拿着俸禄,吃着陛下的米粮,踏踏实实的办事儿吧!”
说吧,他拍拍金山主的肩膀便下了山坡。跟在他身后的金山主撇撇嘴巴,心道,这小子日日吹枕头风,这时候却毫不要脸的装起忠臣来了,真真脸比城墙厚。
乐车远去,京中人群消散,最初人们日日谈论,待谈的久了便有了新的乐子,不过他们却不知道,自这日起,坐在朝上的那位君主却将天下庶民的言论,民心,下行政策都牢牢的把持在自己手里。君不见这上下几千年,都是农民在起义,却从未听说过士大夫起义的。
顾昭来至后世他看到了,懂得这些,只轻轻一解释,阿润便懂了,所谓帝王视角便是如此。因此顾昭不愿意跟金山主去解释,解释了那老家伙怕是不以为然,甚至他会反对,甚至他会使用非常手段抑制这件事情。因为金山主手里的特权都来自于士大夫阶层的吹捧,他压根跟顾昭也不是一国的。
京中乐车散去第二日,顾允维与顾茂明带着顾茂峰的灵柩回了平洲,顾岩顾国公终于上了朝,不过这一次,他是真的离不开那根御赐的拐杖了。
至于顾昭与阿润,这两人却也不知道怎地,却进入了相恋以来的第一段冷淡期,也说不出谁对谁错,终归是阶级对立,思想碰撞,有些东西无法交流,便只能冷一冷再说。顾昭回到里,虽日子依旧是那般过,不过他的话却是少了很多,也再也做不出老梆子装娇嫩,故作可爱的那等矫情事儿。
却先冷着吧……
却说这一日,庄成秀自朝上下来直接去了衙里处理了三两小事后,听得今日律法大家岳双清水镜先生在国子学开律课,闻言大喜,因此便约了云良,许东兴,严斗等人一起去听。
水镜先生代表的德惠岳家,乃是法学魁首,他家研究律学足有三五百年的历史,因此这位先生一旦开讲,自刑部乃至各学派的大儒多少便都会来听听。
今日国子学本空出一个大讲堂,奈何来的人越来越多,甚至一些身份高贵的六部长官,名学大儒都汇聚于此,因此国子学大博士忙命人将课堂移到最大的中堂院子,又去借了不少有腿的矮塌,区别于直接铺在地上的跪席,亏了国子学常有盛况,一一做来倒也不见慌乱。
庄成秀来的晚了,因此有腿的矮塌俱都有人,因此,那接待的博士便有些讪讪的。亏得庄成秀算是学科晚辈,他虽做过文科状元却至今未在某一学科立言,因此姿态倒是非常谦虚,只要了一张跪席便与云良二人跪坐于人群之后,跪好后自袖子里取出随身的小砚台,装订好的上等其叶纸,拿着小号毛笔认真的记录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