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8章 窝里反
安禄山撤退到洛阳城之后,身边的兵马还有不杀十万,但是此时和他出战时相比,安禄山此时的大燕国已经没有之前那样威风了。
当初启禀造反的时候,安禄山身边就有十万嫡系大军,然后还有招募来的那些依附在范阳军的小部落,就不下十五万大军。
同时在渤海人的联络之下,渤海国举国一半的大军,十万渤海大军随着安禄山南下,还有契丹人和奚人具族而来,也有五万之中,还有史思明的五万大军,这样下来就有三十五万人马之多,还有众多的奴隶和民壮,大军不下五十万。
但是此时,在潼关一战下来,二十万胡骑被张守瑜杀的片甲不留,而且还是都是精锐之兵,其中渤海国的十万大军,还有契丹人和奚人的五万人马都丧命殆尽了,还有安禄山身边的五万多人马。
这样下来,当初浩浩荡荡的三十五万大军此时就剩下不到十五万人马了,此时十万人在洛阳城一带,还有就是史思明在莫州一带驻守的平卢军的五万人马。
同时按路上还封赏了仆固怀恩为河东节度使,坐镇太原,此时仆固怀恩身边也聚集起来了五万多人马,但是安禄山知道这些人都不是他的嫡系,根本就不算是他的人马,所以安禄山也只能指望身边的中十万人马了。
但是经过初期的大胜和疯狂地掠夺之后,胡骑大军早就没有战斗力,此时有经历了潼关的惨败,所以胡骑的威猛和骁勇也渐渐地丧失了,士气受到严重的削弱。
安禄山此时也不得开始在洛阳城一带没有受到劫掠的地方开始征兵了,但是安禄山心中的想法是好的,他不想看到中原之地被洗劫一空,对那些渤海人和契丹人、奚人的行为非常愤怒。
但是此时这些人都被神策局杀光了,所以安禄山此时认定自己的治下应该是一片安宁了,而且中原官吏们投向安禄山的大燕国的人数众多,安禄山都原封不动地录用了,然后继续任命治理地方。
可是对于生性暴虐的胡骑来说,他们怎么可能在驻地安稳地驻守,对治下的百姓秋毫不犯呢,其实安禄山手下的行为也那些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此时安禄山还不知道而已。
所以在安禄山退回洛阳城的半年之中,洛阳城非但没有恢复往日的繁华,反倒是渐渐落寞了,这些都是因为大量的胡骑驻守在这里的原因,同时也是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的。
同时,安禄山也开始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了,那就是治下不稳定,军粮就没有多少,同时百姓们吃不饱,饱受胡骑的劫掠,所以开始有大量的民间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然后开始反抗安禄山的大燕国的统治。
此时,本来就对对方掌控不到位的安禄山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起初他见到有反抗的百姓,心中顿时一阵的怒火。
在安禄山这个胡人眼中,他已经是大燕国的皇帝了,中原之地也是他的领地了,并且他使用了之前大唐的官员来治理地方,那些百姓就该安西地耕种了,可是此时还要造反,明显是对他统治的背叛。
安禄山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了,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手下们在地方胡作非为,很多大唐官员虽然被留用了,但是还是要听命那些胡骑酋长的,这些胡骑酋长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再加上之前渤海人和契丹人、奚人们留下来的遗祸,所以中原之地的百姓就开始陆续佣兵自保了。
安禄山起初还震怒地派兵镇压,然后令大军将造反的城池中的人全部杀光,但是安禄山的手下得到这个命令之后,顿时就变了味了,不仅造反城池中的人都被杀光了,就是沿路上的百姓也没有得到幸免,全部都被屠杀劫掠一空。
但是,随着胡骑暴行的猖狂,还有半年多没有耕种,于是百姓们已经彻底没有粮食了,中原之地也已经开始没有出产了,随着春天的到来,各州府已经是荒地一片,到处都是饥民和乱兵,根本无法耕种了。
此时,反抗的人越来越多了,安禄山的震怒已经开始变成恐惧了,之前他还可以派出大军镇压中原各州的反抗,但是此时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安禄山大军渐渐地被限制在了洛阳城一带,根本就无法出去,外面的州府已经开始各自为政,全部都市造反的百姓和饥民,他们没有粮食,于是就起来反抗,只有有粮食的消息,无论是任何人,都会疯狂地冲杀上去,然后血战一场之后,将这些粮食夺下。
不仅是各州府已经断粮了,就是洛阳城的存粮也没有多少了,起初胡骑们掠夺了不少,但是安禄山为了保证洛阳城的稳定,就没有多洛阳城中的士族们进行劫掠,于是大军的粮食在吃了半年之后,就开始有些供应不上了。
并且随着胡骑暴行不断,洛阳城一带的耕种也受到了影响,还有安禄山在洛阳城建立大燕国之后,为了体现他皇帝的位置,于是将很多的胡骑的酋长们都迁到了洛阳城中居住。
洛阳城一下子所处了大小上千人的权贵胡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也都是安禄山负责,并且还是非常奢靡,于是最后随着中原之地不稳,粮食无法出产,春耕无法进行,所以此时安禄山的大燕国也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之前对于粮食补给没有任何概念胡骑,此时才发现他们想象的中原并不是富庶无比啊,他们只是在洛阳城大吃大喝了半年而已,然后就开始断粮了。
胡人的性情中没有生产的理念,于是在没有粮食之后,就开始继续老本行的勾当,开始到处劫掠,同时洛阳城也不放过,虽然不是明面上的劫掠,但是也已经开始毫无顾忌了,只要看到哪家还有粮食,就会蜂拥而入,然后搬运一空。
此时,面对这样的危机,按路上已经无法制止了,安禄山也是一个胡人,他没有想到结果竟然是这个样子,他本来认定做了中原的皇帝之后,会更加富足,但是此时他看到了洛阳城还不如边地好呢。
面对胡骑出现的危机,不仅是安禄山,就是史思明也出现了同样的危机,他在莫州驻守,粮食也开始出现了危机,于是史思明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公然反抗安禄山。
史思明对安禄山心中早就有不满了,当初安禄山将太原之地封赏给仆固怀恩,摆明了就是不信任他,此时定都洛阳城了,但是依然让史思明的平卢军驻守莫州这个河北之地。
并没有让史思明占据一块像样的地盘,虽然莫州地理位置重要,但是距离史思明的平卢老家还有一些距离,同时北上就是安禄山的老巢范阳,那里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的守备着。
此时安庆绪已经是大燕国的太子了,安禄山将安庆绪放在范阳,守卫着他们的老巢,也是对别人的不放心,毕竟自己的儿子守卫着,还是太子,所以范阳是绝对不会有事的,最后如果在中原失利了,也可以撤退会范阳城的。
史思明如果南下的话,那就是按路上的中原之地,也是安禄山的地盘,向西是河东之地,已经被仆固怀恩占据了。
此时的史思明感觉自己就好像被软禁了起来,同时也让史思明看到了安禄山对他的防备,于是看到中原之地已经是一片糜烂,安禄山此时真正能够控制的只剩下洛阳城了。
而且此时洛阳城中也是一片的危机,安禄山的大军时刻都有可能在洛阳城中断粮,最后还是有可能选着对中原之地劫掠一番之后,然后大军再撤退会河北或者范阳。
史思明知道如果真的那样了,那么他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好,此时正好也是他的机会了,于是史思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偷袭范阳城,攻打安禄山的老巢,那里虽然有安庆绪驻守,但是守军也就不过两万人,而且也不是什么精锐,所以史思明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虽然范阳城被安禄山经营了多年,而且地势险要,四面环山,但是史思明的身份特殊,所以他知道只有战术得当,就可以成功偷袭范阳,拿下范阳城。
只有范阳城拿下里了,那里的粮食可是不少,安禄山将很多劫掠来的粮食,还有契丹人和奚人、渤海人劫掠的粮食珠宝女人都集中到了那里,就是为了最后做准备。
此时史思明知道只要他夺下范阳城,那是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同时也可以和他的平卢老家连接到一起,有了范阳城的粮食,他的大军就可以再熬上一两年,到时候坐稳了东北之地,那里是胡人的天下,他就可以继续壮大自己的。
史思明此时也感受到了,汉人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美好的,所以他开始动摇了常驻汉人之地的打算了,还是准备回到东北诸胡之地,在那里壮大自己。
于是,史思明就将注意力全部投降了范阳城,准备大军偷袭范阳城,毕竟他此时还是安禄山的手下,所以行事也不会被警觉,况且此时洛阳到范阳的通道其实已经被得到的义军所斩断了,安禄山此时也对河北的局势不是很了解。
当初启禀造反的时候,安禄山身边就有十万嫡系大军,然后还有招募来的那些依附在范阳军的小部落,就不下十五万大军。
同时在渤海人的联络之下,渤海国举国一半的大军,十万渤海大军随着安禄山南下,还有契丹人和奚人具族而来,也有五万之中,还有史思明的五万大军,这样下来就有三十五万人马之多,还有众多的奴隶和民壮,大军不下五十万。
但是此时,在潼关一战下来,二十万胡骑被张守瑜杀的片甲不留,而且还是都是精锐之兵,其中渤海国的十万大军,还有契丹人和奚人的五万人马都丧命殆尽了,还有安禄山身边的五万多人马。
这样下来,当初浩浩荡荡的三十五万大军此时就剩下不到十五万人马了,此时十万人在洛阳城一带,还有就是史思明在莫州一带驻守的平卢军的五万人马。
同时按路上还封赏了仆固怀恩为河东节度使,坐镇太原,此时仆固怀恩身边也聚集起来了五万多人马,但是安禄山知道这些人都不是他的嫡系,根本就不算是他的人马,所以安禄山也只能指望身边的中十万人马了。
但是经过初期的大胜和疯狂地掠夺之后,胡骑大军早就没有战斗力,此时有经历了潼关的惨败,所以胡骑的威猛和骁勇也渐渐地丧失了,士气受到严重的削弱。
安禄山此时也不得开始在洛阳城一带没有受到劫掠的地方开始征兵了,但是安禄山心中的想法是好的,他不想看到中原之地被洗劫一空,对那些渤海人和契丹人、奚人的行为非常愤怒。
但是此时这些人都被神策局杀光了,所以安禄山此时认定自己的治下应该是一片安宁了,而且中原官吏们投向安禄山的大燕国的人数众多,安禄山都原封不动地录用了,然后继续任命治理地方。
可是对于生性暴虐的胡骑来说,他们怎么可能在驻地安稳地驻守,对治下的百姓秋毫不犯呢,其实安禄山手下的行为也那些渤海人、契丹人、奚人没有什么两样,只是此时安禄山还不知道而已。
所以在安禄山退回洛阳城的半年之中,洛阳城非但没有恢复往日的繁华,反倒是渐渐落寞了,这些都是因为大量的胡骑驻守在这里的原因,同时也是安禄山万万没有想到的。
同时,安禄山也开始面临一个巨大的问题了,那就是治下不稳定,军粮就没有多少,同时百姓们吃不饱,饱受胡骑的劫掠,所以开始有大量的民间百姓自发地组织起来,然后开始反抗安禄山的大燕国的统治。
此时,本来就对对方掌控不到位的安禄山顿时陷入了四面楚歌的局面,起初他见到有反抗的百姓,心中顿时一阵的怒火。
在安禄山这个胡人眼中,他已经是大燕国的皇帝了,中原之地也是他的领地了,并且他使用了之前大唐的官员来治理地方,那些百姓就该安西地耕种了,可是此时还要造反,明显是对他统治的背叛。
安禄山自然不清楚其中的原因了,一切都是因为他的手下们在地方胡作非为,很多大唐官员虽然被留用了,但是还是要听命那些胡骑酋长的,这些胡骑酋长们在地方上作威作福,再加上之前渤海人和契丹人、奚人们留下来的遗祸,所以中原之地的百姓就开始陆续佣兵自保了。
安禄山起初还震怒地派兵镇压,然后令大军将造反的城池中的人全部杀光,但是安禄山的手下得到这个命令之后,顿时就变了味了,不仅造反城池中的人都被杀光了,就是沿路上的百姓也没有得到幸免,全部都被屠杀劫掠一空。
但是,随着胡骑暴行的猖狂,还有半年多没有耕种,于是百姓们已经彻底没有粮食了,中原之地也已经开始没有出产了,随着春天的到来,各州府已经是荒地一片,到处都是饥民和乱兵,根本无法耕种了。
此时,反抗的人越来越多了,安禄山的震怒已经开始变成恐惧了,之前他还可以派出大军镇压中原各州的反抗,但是此时面对四面楚歌的局面,安禄山大军渐渐地被限制在了洛阳城一带,根本就无法出去,外面的州府已经开始各自为政,全部都市造反的百姓和饥民,他们没有粮食,于是就起来反抗,只有有粮食的消息,无论是任何人,都会疯狂地冲杀上去,然后血战一场之后,将这些粮食夺下。
不仅是各州府已经断粮了,就是洛阳城的存粮也没有多少了,起初胡骑们掠夺了不少,但是安禄山为了保证洛阳城的稳定,就没有多洛阳城中的士族们进行劫掠,于是大军的粮食在吃了半年之后,就开始有些供应不上了。
并且随着胡骑暴行不断,洛阳城一带的耕种也受到了影响,还有安禄山在洛阳城建立大燕国之后,为了体现他皇帝的位置,于是将很多的胡骑的酋长们都迁到了洛阳城中居住。
洛阳城一下子所处了大小上千人的权贵胡人,这些人的吃喝拉撒也都是安禄山负责,并且还是非常奢靡,于是最后随着中原之地不稳,粮食无法出产,春耕无法进行,所以此时安禄山的大燕国也出现了巨大的危机。
之前对于粮食补给没有任何概念胡骑,此时才发现他们想象的中原并不是富庶无比啊,他们只是在洛阳城大吃大喝了半年而已,然后就开始断粮了。
胡人的性情中没有生产的理念,于是在没有粮食之后,就开始继续老本行的勾当,开始到处劫掠,同时洛阳城也不放过,虽然不是明面上的劫掠,但是也已经开始毫无顾忌了,只要看到哪家还有粮食,就会蜂拥而入,然后搬运一空。
此时,面对这样的危机,按路上已经无法制止了,安禄山也是一个胡人,他没有想到结果竟然是这个样子,他本来认定做了中原的皇帝之后,会更加富足,但是此时他看到了洛阳城还不如边地好呢。
面对胡骑出现的危机,不仅是安禄山,就是史思明也出现了同样的危机,他在莫州驻守,粮食也开始出现了危机,于是史思明就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那就是公然反抗安禄山。
史思明对安禄山心中早就有不满了,当初安禄山将太原之地封赏给仆固怀恩,摆明了就是不信任他,此时定都洛阳城了,但是依然让史思明的平卢军驻守莫州这个河北之地。
并没有让史思明占据一块像样的地盘,虽然莫州地理位置重要,但是距离史思明的平卢老家还有一些距离,同时北上就是安禄山的老巢范阳,那里是安禄山的儿子安庆绪的守备着。
此时安庆绪已经是大燕国的太子了,安禄山将安庆绪放在范阳,守卫着他们的老巢,也是对别人的不放心,毕竟自己的儿子守卫着,还是太子,所以范阳是绝对不会有事的,最后如果在中原失利了,也可以撤退会范阳城的。
史思明如果南下的话,那就是按路上的中原之地,也是安禄山的地盘,向西是河东之地,已经被仆固怀恩占据了。
此时的史思明感觉自己就好像被软禁了起来,同时也让史思明看到了安禄山对他的防备,于是看到中原之地已经是一片糜烂,安禄山此时真正能够控制的只剩下洛阳城了。
而且此时洛阳城中也是一片的危机,安禄山的大军时刻都有可能在洛阳城中断粮,最后还是有可能选着对中原之地劫掠一番之后,然后大军再撤退会河北或者范阳。
史思明知道如果真的那样了,那么他的处境将会更加不好,此时正好也是他的机会了,于是史思明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那就是偷袭范阳城,攻打安禄山的老巢,那里虽然有安庆绪驻守,但是守军也就不过两万人,而且也不是什么精锐,所以史思明知道这是一个机会。
虽然范阳城被安禄山经营了多年,而且地势险要,四面环山,但是史思明的身份特殊,所以他知道只有战术得当,就可以成功偷袭范阳,拿下范阳城。
只有范阳城拿下里了,那里的粮食可是不少,安禄山将很多劫掠来的粮食,还有契丹人和奚人、渤海人劫掠的粮食珠宝女人都集中到了那里,就是为了最后做准备。
此时史思明知道只要他夺下范阳城,那是就可以获得充足的补给,同时也可以和他的平卢老家连接到一起,有了范阳城的粮食,他的大军就可以再熬上一两年,到时候坐稳了东北之地,那里是胡人的天下,他就可以继续壮大自己的。
史思明此时也感受到了,汉人的地方可不是那么美好的,所以他开始动摇了常驻汉人之地的打算了,还是准备回到东北诸胡之地,在那里壮大自己。
于是,史思明就将注意力全部投降了范阳城,准备大军偷袭范阳城,毕竟他此时还是安禄山的手下,所以行事也不会被警觉,况且此时洛阳到范阳的通道其实已经被得到的义军所斩断了,安禄山此时也对河北的局势不是很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