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祝大太太嗔道,“亏你也是当家当老的,怎么这点小事也想不到?老太爷书房不就挂着张琴么?他又不弹,先拿去给她们姐妹几个使。”
胡氏不敢,这如何使得?”
祝大太太道,“放心拿吧,有我呢。如今别说张琴,只要能给这几个丫头结门好亲,再贵重老太爷也不会心疼。”
胡氏懂了,笑道,“还是娘有见识,我听娘的。”
祝大太太道,“你也别委屈,两个丫头虽不是你亲生的,可到底也要叫你一声娘。她们若嫁得好,回头也少不了你的孝敬。你在重阳诗会上用点心,回头我不会让她们亏待你的。”
胡氏忙道,“瞧娘说的,我至于连这点道理也不懂么?昨儿还想着拿银子给她俩裁新衣裳呢,您这么一说,不如再给她们打两件新首饰吧?”
祝大太太忙道,“首饰很没必要,到时你借她们两样华丽的戴戴就得,至多买上几朵新鲜绢花便是。”
“还是娘会过日子。”胡氏笑拍了记马屁离开,心内却着实瞧不起祝大太太的小家子气。
她虽不是富豪出身,却也是好人家正经嫡出的女儿,奈何偏碰到一个丫鬟出身的婆母,丈夫又不争气,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只想想宁芳姐妹们素日穿戴得光鲜亮丽,她到底私下命人把两个庶女的金银首饰皆拿去炸了炸,好歹图个鲜亮。
这边祝大太太却又因要坑长房,忽地记起辛姨娘,特命人晚上给送两道菜过去。
她自己就是做姨娘出身,所以一眼就看出辛姨娘不是善茬。尤其这样出身高贵,却又肯放下身段做妾的,只怕所图非小。两道菜不至于收买她,但总能笼络点人心,说不定那辛姨娘就能挑出些事来。
辛姨娘倒也不负她所望。
听说这边小姐要学琴,便使人带话说她这里倒也有一张,曾修习过几年。若是不嫌弃,不妨让几位小姐过来探讨一二。
祝大太太欣然允诺,让孙女们得空便去转转。
学琴自然是幌子,交流八卦才是正经。但这借口还当真不好驳回,于是没多久,宁家有位精通琴棋书画的辛姨娘,这名头就渐渐传开了。
第111章御史
桐安县,三鸦乡。
县令卫淮,只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他不过是想借点宁怀璧的小小功劳,于是在让长随把他家下人忽悠走了之后,立即上报宣城府衙,表了个功。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啊,宁怀璧一走,他就急匆匆赶往三鸦乡,要与民同苦。也幸亏他来了,谁知正好就遇到皇上派来的御史了!
要最倒霉的是,关键时刻,宁怀璧他,还赶回来了。
要说起突然来到桐安县的这位御史,可是鼎鼎大名的六亲不认,铁面无私。
他姓石,名茂重,脾气也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因此在官场有个绰号叫“茅石头”。
他家世良好,原在京城为官。却因性情耿介,早朝时跟文武百官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连皇上都头疼不已,只好把他调出京城,在与宣城府相邻的南阳府受了个通判之职,监察一地事务。
因今年暴雨成灾,长江沿岸各地的灾情折子跟雪片似的往京城里飞。永泰帝心里着急,又不知实情如何,便用三百里加急,给石茂重传了道圣旨。
临时授了他一个巡查御史的头衔,让他出来访查各地灾情,以防有官员瞒报或是夸大事实,骗取朝廷的赈灾粮款。
石茂重领了圣旨便轻车简从的出来了,也不穿官袍,也不带仪仗,只带着十来个水性极好的家丁差役,伪装成商贩,沿江暗访。
本来桐安县因为地势所限,十年九涝,灾情出入不会太大,所以并不在石茂重的考查名单里。谁知当他去宣城府找知府大人商量救灾事宜时,意外收到卫淮递来的公文了。
居然说今年虽遇到这么大的灾情,却在县令的英明领导下,抗灾有功,尤其重点区域三鸦乡,并无一人死亡。
别说石茂重不信,连宣城府的知府大人李矩都深表怀疑。
还以为是卫淮想离开这个破地方想疯了,所以才捏造了这番功劳。但如果此事就他知道,还可以替卫淮遮掩一二,但如今撞到“茅石头”手上,那李矩就只能保持缄默。
石茂重冷道,“既然他立此奇功,李大人何不与我同去看个究竟?若果然是个好的,也好在圣上面前举荐这个人才!”
听着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李矩只觉头发都开始发麻。
就算卫淮自己作死,可毕竟是他手下的官儿,若是查出个好歹来,他这个知府岂不也要受连累?
可还待犹豫,石茂重已经一把抓住他的衣袖,高声吩咐了,“备马,我与知府大人同去三鸦乡!”
这下可由不得李矩不去了,只一路上,心里把卫淮骂了个半死。
尤其到了桐安县内,水虽退了些,仍有大片洪水淹后的痕迹,一片狼籍。还有好些百姓正悲痛万分的给亲人收敛尸首,更有些与父母失散的幼儿,凄惶啼哭,种种情形,惨不忍睹。
石茂重越看脸越黑,“李大人,这就是救灾有功,无一亡故?”
李矩给说得连头都没抬,这时候他把卫淮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
不过更加担心的是,自己可怎么办?
要是这茅石头在皇上面前把状一告,以他的德性,肯定会这么做。到时别说保住自己脑袋上的乌纱,他能不被连累治罪就不错了!
在县城略看了看,石茂重就命人带路,直奔三鸦乡了。
李矩跟在他身后,心情是越来越沉重,眼睛只敢盯着脚下的路,头都不敢抬。有好几次,他真是恨不得一头栽进深水里,就这么淹死得了。到时说不定皇上还能往开一面,给家人一条活路。
谁知走着走着,忽地听到轻咦一声。
李矩还没反应过来,倒是身边心腹激动万分,低声提醒,“大人,大人你快看呀!”
有啥好看?
没看见这地上水还淹得半人多高么?骑在马上鞋都全湿了。除非是龙王现世,否则卫淮要怎么救这一地百姓?
可忽地只听石茂重道,“李大人,那前方高地上的,是三鸦乡灾民安置?”
呃?
胡氏不敢,这如何使得?”
祝大太太道,“放心拿吧,有我呢。如今别说张琴,只要能给这几个丫头结门好亲,再贵重老太爷也不会心疼。”
胡氏懂了,笑道,“还是娘有见识,我听娘的。”
祝大太太道,“你也别委屈,两个丫头虽不是你亲生的,可到底也要叫你一声娘。她们若嫁得好,回头也少不了你的孝敬。你在重阳诗会上用点心,回头我不会让她们亏待你的。”
胡氏忙道,“瞧娘说的,我至于连这点道理也不懂么?昨儿还想着拿银子给她俩裁新衣裳呢,您这么一说,不如再给她们打两件新首饰吧?”
祝大太太忙道,“首饰很没必要,到时你借她们两样华丽的戴戴就得,至多买上几朵新鲜绢花便是。”
“还是娘会过日子。”胡氏笑拍了记马屁离开,心内却着实瞧不起祝大太太的小家子气。
她虽不是富豪出身,却也是好人家正经嫡出的女儿,奈何偏碰到一个丫鬟出身的婆母,丈夫又不争气,只能睁只眼闭只眼了。
只想想宁芳姐妹们素日穿戴得光鲜亮丽,她到底私下命人把两个庶女的金银首饰皆拿去炸了炸,好歹图个鲜亮。
这边祝大太太却又因要坑长房,忽地记起辛姨娘,特命人晚上给送两道菜过去。
她自己就是做姨娘出身,所以一眼就看出辛姨娘不是善茬。尤其这样出身高贵,却又肯放下身段做妾的,只怕所图非小。两道菜不至于收买她,但总能笼络点人心,说不定那辛姨娘就能挑出些事来。
辛姨娘倒也不负她所望。
听说这边小姐要学琴,便使人带话说她这里倒也有一张,曾修习过几年。若是不嫌弃,不妨让几位小姐过来探讨一二。
祝大太太欣然允诺,让孙女们得空便去转转。
学琴自然是幌子,交流八卦才是正经。但这借口还当真不好驳回,于是没多久,宁家有位精通琴棋书画的辛姨娘,这名头就渐渐传开了。
第111章御史
桐安县,三鸦乡。
县令卫淮,只觉得自己倒霉透了!
他不过是想借点宁怀璧的小小功劳,于是在让长随把他家下人忽悠走了之后,立即上报宣城府衙,表了个功。
但他也不是什么都没做啊,宁怀璧一走,他就急匆匆赶往三鸦乡,要与民同苦。也幸亏他来了,谁知正好就遇到皇上派来的御史了!
要最倒霉的是,关键时刻,宁怀璧他,还赶回来了。
要说起突然来到桐安县的这位御史,可是鼎鼎大名的六亲不认,铁面无私。
他姓石,名茂重,脾气也跟茅坑里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因此在官场有个绰号叫“茅石头”。
他家世良好,原在京城为官。却因性情耿介,早朝时跟文武百官那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吵得连皇上都头疼不已,只好把他调出京城,在与宣城府相邻的南阳府受了个通判之职,监察一地事务。
因今年暴雨成灾,长江沿岸各地的灾情折子跟雪片似的往京城里飞。永泰帝心里着急,又不知实情如何,便用三百里加急,给石茂重传了道圣旨。
临时授了他一个巡查御史的头衔,让他出来访查各地灾情,以防有官员瞒报或是夸大事实,骗取朝廷的赈灾粮款。
石茂重领了圣旨便轻车简从的出来了,也不穿官袍,也不带仪仗,只带着十来个水性极好的家丁差役,伪装成商贩,沿江暗访。
本来桐安县因为地势所限,十年九涝,灾情出入不会太大,所以并不在石茂重的考查名单里。谁知当他去宣城府找知府大人商量救灾事宜时,意外收到卫淮递来的公文了。
居然说今年虽遇到这么大的灾情,却在县令的英明领导下,抗灾有功,尤其重点区域三鸦乡,并无一人死亡。
别说石茂重不信,连宣城府的知府大人李矩都深表怀疑。
还以为是卫淮想离开这个破地方想疯了,所以才捏造了这番功劳。但如果此事就他知道,还可以替卫淮遮掩一二,但如今撞到“茅石头”手上,那李矩就只能保持缄默。
石茂重冷道,“既然他立此奇功,李大人何不与我同去看个究竟?若果然是个好的,也好在圣上面前举荐这个人才!”
听着他这番夹枪带棒的话,李矩只觉头发都开始发麻。
就算卫淮自己作死,可毕竟是他手下的官儿,若是查出个好歹来,他这个知府岂不也要受连累?
可还待犹豫,石茂重已经一把抓住他的衣袖,高声吩咐了,“备马,我与知府大人同去三鸦乡!”
这下可由不得李矩不去了,只一路上,心里把卫淮骂了个半死。
尤其到了桐安县内,水虽退了些,仍有大片洪水淹后的痕迹,一片狼籍。还有好些百姓正悲痛万分的给亲人收敛尸首,更有些与父母失散的幼儿,凄惶啼哭,种种情形,惨不忍睹。
石茂重越看脸越黑,“李大人,这就是救灾有功,无一亡故?”
李矩给说得连头都没抬,这时候他把卫淮千刀万剐的心都有了!
不过更加担心的是,自己可怎么办?
要是这茅石头在皇上面前把状一告,以他的德性,肯定会这么做。到时别说保住自己脑袋上的乌纱,他能不被连累治罪就不错了!
在县城略看了看,石茂重就命人带路,直奔三鸦乡了。
李矩跟在他身后,心情是越来越沉重,眼睛只敢盯着脚下的路,头都不敢抬。有好几次,他真是恨不得一头栽进深水里,就这么淹死得了。到时说不定皇上还能往开一面,给家人一条活路。
谁知走着走着,忽地听到轻咦一声。
李矩还没反应过来,倒是身边心腹激动万分,低声提醒,“大人,大人你快看呀!”
有啥好看?
没看见这地上水还淹得半人多高么?骑在马上鞋都全湿了。除非是龙王现世,否则卫淮要怎么救这一地百姓?
可忽地只听石茂重道,“李大人,那前方高地上的,是三鸦乡灾民安置?”
呃?